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啤酒花(European hop)

桑科医葎草属一个种,学名Humulus lupulus L.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又称蛇麻、香蛇麻、蛇麻花、蛇麻草、酵母花、野酒花、忽布花等。染色体数2n=20。 啤酒花内含多种成分。对酿造啤酒起作用的主要是芳香油、苦味质和多酚物质。 啤酒花原产欧洲、美洲和亚洲。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有野生分布。还有一个蛇麻变种为啤酒花的近缘种称“华忽布”,野生于秦岭一带,是啤酒花的代用品。 欧洲栽培最早,远在公元736年就有关于啤酒花的记述。但作为啤酒工业原料始于德国。中国先后从前苏联和日本引入,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黑龙江省尚志县种植。1949年前仅有少量栽培,现已遍及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各地。 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有商品性的啤酒花生产。主产美国、德国、前苏关、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南斯拉夫等国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质量以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最负盛名。中国主产新疆、甘肃、宁夏、黑龙江、山东等地。 茎长6m以上。茎、枝和叶柄密生细毛,并有倒刺。叶纸质,对生,卵形或掌状,基部心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圆锥花序,花被片和雄蕊各5。雌花为穗状花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沏茶(tea―infusing)

用开水冲泡茶叶,中国自明清以来的一般饮茶方法。现代茶叶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生产以芽茶、叶茶为主,饮茶习俗趋向用散茶,饮茶方法也从团饼茶的碾末烹煮、调膏注汤,发展为散茶煮水冲泡。但明清民间沏茶,风尚壶饮,杯饮还不大普遍。沏茶也有讲究,认为有了好茶、好水,还必须注意掌握沏茶的方法,才能沏出色香味优美的茶汤。 不同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叶,因沏茶水温不同,冲泡时间不同,和茶水比例不同,茶汤的风味就有很大差异。一杯理想的茶汤,要求茶叶中内含的各种水可溶物质充分浸出,而绿茶更要求各种成分的适当协调并发挥茶叶固有的色香味优美特点。由于茶叶中内含的多酚类成分须高温才易浸出,而氨基酸成分则可在较低的水温下浸出,所以沏茶的水温过高,多酚类物质浸出过多,就会影响绿茶滋味苦涩不爽及部分维生素C等有效成分的破坏。一般茶芽愈嫩,多酚类物质含量愈高,影响也愈为显著。因此冲泡高级绿茶,用水量以略少为宜,水温和冲泡时间也宜稍低稍短,可使汤色翠绿,香味鲜美。 普遍的红绿茶一般茶水比例,如用干茶3-4g,冲泡沸水200-250ml,3-5分钟后即可饮用。明代按茶叶的老嫩程度、气候季节采取空壶加温预热,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肉桂(cassia)

樟科肉桂属的一个种,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别名玉桂、牡桂、桂树。亚热带常绿乔木。树皮、桂油是常用中药。树皮含挥发油1~2%,油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占75~90%,还有少量乙酸桂皮酯。有散寒、止痛、活血、健胃等功效。桂油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醛和西香脑,主治昏迷、风湿、胎毒、头痛。也可作调味品和化妆品中的香料。主产中国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以广东、广西种植较多。广西栽培面积约2.3万公顷,年产桂皮4000-6500t,桂油2-6.5t;广东年产桂皮6000-7000t。世界桂皮总产量约3万吨,其中中国约产1.2万吨。 植株高10-15m。树皮棕色至褐色。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小,白色。浆果卵圆形,内含种子一枚。花期5-6月,果熟期2-3月。喜温暖湿润环境,宜在年平均温度21℃以上,一月份平均温度不低于13℃,绝对最低温不低于2.5℃,年雨量1200~2500mm,相地湿度80%左右的地区种植。幼树喜荫,成年树喜光。土壤以砾岩、砂岩风化的砂质酸性红壤为宜。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用压条繁殖。3月至4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心果( sapodilla)

人心果科(山榄科、 赤铁科)人心果属热带常绿果树,乔木。又名吴凤柿(台湾)。学名Minikara zapotilla(Tacq.)Gilly(Achras sapota L.)。 原产墨西哥与中美洲,逐渐向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传播。中国的人心果约有百年历史。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的南部和中部。广东分布于湛江、汕头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市。广西分布于南宁市郊。 人心果高6-10m或更高。树皮暗褐色,纵横龟裂。树体各部分均能分泌白色乳状汁液为其特点。小枝合轴生长,分营养枝及结果枝,前者较长而粗壮,后者于上部叶腋着生5-10朵花,每年可抽生3-4次新梢。叶轮状互生,革质、有光泽、具短柄;圆或长卵形,长5-13cm,宽2.5-5cm,全缘,绿色。花小,白色。每年开花3-4次,雌雄蕊异熟,果为浆果,卵形或近心脏形;果皮薄,成熟时锈褐或灰褐色,皮与果不易分离;单果重50-125g,也有200g以上的大果;果肉黄褐色透明状,成熟时柔软。种子黄褐色,2-8粒,也有无核品种。自开花至果熟需9-10个月。 人心果要求高温多湿,在年均温21-23℃以上,年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参(ginseng)

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种,学名Panax ginseng C.A.Meyer或P.schinseng Nees,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根茎状(参芦)、叶、花、果实及种子也供药用。因根如人形而得名。加名:黄参、血参、棒槌。中国是人参栽培最早的国家。 人参原产中国、朝鲜及俄罗斯。分布范围在125°E-137°E,33°N-48°N。中国野生品种主产于东北长白山脉一带,分布在43°N-47°N。主产区为吉林、辽宁及黑龙江三省。 株高约60cm。主根肥大,肉质,圆柱状;端部上生密纹,下部多分生侧根,须根细长,上有多数疣状物,俗称珍珠疙瘩;根茎谷称芦头;多为马牙形,俗称马牙芦;茎直立,圆柱形,多为紫色,少有绿色或紫绿色。叶轮生茎端,掌状复叶;小叶近卵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花萼绿色,花瓣淡黄绿色;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果实扁肾形,浆状核果,初为绿色,成熟时鲜红色,少数呈黄色或橙黄色,每果内常有2粒种子,种子肾形,黄白或灰白色,千粒重一般为25-35g,三年生开花结果,花期6月,果期7月至8月。4-5年生为采适期,每株结果实40-70个;种子60-90粒。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菊苣(chicory)

菊科(Compositae)菊苣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野生菊苣的一个变种。学名Cichorium intybus L.,别名欧洲菊苣、苞菜。食嫩叶,叶球或根,宜作凉拌菜。在软化栽培后,直根可作饲料,含苦味物质马栗树皮素、马栗树木甙、野莴苣甙、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等,有清肝利胆功效。原产地中海、亚洲中部和北非。古罗马和希腊已有栽培。根肉质、短粗。茎直立,有棱,中空,多分枝。根出叶,互生,长倒披针形,先端锐尖,叶缘齿状。头状花序,花冠舌状,青蓝色,聚药,雄蕊蓝色。瘦果,有棱,顶端戟形。种子小,褐色,有光泽。春季或初夏露地播种,行株距40×11cm。软化栽培时,秋季连根挖起,切去根先端留6-7cm长,贮藏在冷凉处,晚秋至春季取出,在温室或于窖中软化。密集栽植后覆沙或细土,厚15-20cm,避光,保持湿润,但不可过湿,以防止根部腐烂。温度保持15-20℃。20-25天形成白色叶球,品质柔嫩,无苦味。温度10-12℃时,需30-40天收获。采收时切掉叶球,除去外叶。采收两次者,第一次收获外围大叶后,留下顶芽;第二次收获叶球。露地软化栽培时,挖沟栽根,盖土(或沙)后,再盖马粪,提高土温。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 15 ~ 50 日龄的雏鸡发生率高,死亡率可达 80 %以上。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增重量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 1 、 病原 病原为艾美耳球虫,我国已报道的有 7 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前两种的致病力较强,其余的几种依次减弱。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在盲肠粘膜内,称盲肠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中段粘膜内,称小肠球虫。球虫卵的形态呈卵圆形、圆形或椭圆形。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 3 个阶段: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阶段是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进行的,孢子生殖阶段是在体外形成孢子囊和孢子,而成为感染性球虫卵。鸡球虫的感染过程是:从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 1 ~ 2 天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 ( 无性生殖 ) 、配子、合子 ( 有性生殖 ) 。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使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猪瘟

猪瘟又称猪霍乱 ,猪体温度升高到40-42℃ ,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 病变 :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肾颜色变浅,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脾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肠回盲部粘膜有钮扣状溃疡。 防治 :以预防为主。 1. 加强日常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2. 定期预防接种,为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可加大疫苗接种剂量(2-4 头份/ 头)。 3. 发生猪瘟时,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应用大剂量(10-15 头份/ 头)猪瘟疫苗及时进行接种。加大疫苗剂量是排除母源抗体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猪瘟的有效措施。 4. 当猪群发生猪瘟时,应迅速对病猪进行隔离,带猪消毒,发病初期可用抗猪瘟血清治疗,一般每日注射1 次,连续2-3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荸荠(Chinese water-chestnut)

莎草科(Cyperaceae)荸荠属能形成地下球茎的栽培种,多年生浅水性草本植物。学名Eleocharis tuberosa (Roxb.)Roem.et Schult。别名地栗、马蹄、乌芋、凫茈。球茎质脆多汁,每100g新鲜球茎含水分74-85g、蛋白质0.8-1.5g、碳水化合物12.9-21.8g(其中淀粉占1/2)及其他营养成分。可生食、炒食、煮食,也可加工罐藏和提取淀粉,有健胃、祛痰,解热的功效。原产中国南部和印度。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两千年前的《尔雅》中称为“芍,凫茈”。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匀有栽培,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苏州,福建福州等地为著名产区;长江以北有少量栽培。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美国也有栽培。 植物学性状:荸荠以球茎繁殖,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球茎抽生不明显的短缩茎,基部茎节发生细长须根,入土20-30cm,无根毛。顶芽及侧芽向地上抽生一丛叶状茎;基部侧芽向土中抽生匍匐茎。叶状茎管状、直立、中空,内具多数有筛孔的隔膜,高1m左右。叶片退化成膜状鳞片。生长前期抽生的匍匐茎顶芽向上萌生成分株;后期,秋季较低温和短日下抽生的匍匐茎先端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败血病(septicemia)

桑蚕细菌病之一,由多种病原细菌侵入蚕的血液而引起。中国蚕区最常见的有黑胸败血病、灵菌败血病和青头败血病。除卵期外,本病在幼虫、蛹、蛾3个发育阶段均可发生,夏秋蚕期较为普遍,但多为零星发生,很少暴发成灾。 黑胸败血菌、灵菌和青头败血菌是本病的主要病原细菌。绿脓杆菌以及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能引起败血病。创伤传染是败血病的唯一传染是败血病的唯一传染途径。高温下湿叶贮藏、桑叶发酵与腐败以及蚕沙潮湿等,成为败血病发生的重要传染源。 病症:①幼虫期病症:首先停止食桑,运动呆滞,体躯挺直,继而胸部渐见膨大,胸脚伸直,腹脚后倾,腹部各环节收缩而中央部稍见隆起。排软粪或念珠状粪,濒死前往往吐出污液和排出黑褐色污液,最后侧倒死亡。②蛹、蛾期病症:常见的败血蛹有两种。一种是急性败血蛹。另一种是慢性败血蛹。 诊断与防治:可根据特征性症状进行诊断。还可察看血液病变,取濒死前病蚕血液,如混浊而且呈褐、红等异色,在显微镜下有大量长杆菌或短杆菌存在时,即可确诊。防治方发: 1.着重做好饲养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尽量降低养蚕环境中病原细菌的污染浓度。可定期使用防病一号消毒蚕体蚕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白牡丹(baimudan)

花朵形白茶之一。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及台湾省有少量生产,历来销东南亚各国。 白牡丹采用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绿叶夹银白毫心,惊以叶背垂卷、形似花朵而得名。叶色面绿背白,称之为青天白地。叶脉在萎凋过程中变红,夹于绿叶白毫之中,因而有“ 红装素裹 ” 之誉。因鲜叶采自不同茶树品种,成茶品质也有差异。采自大白茶品种者,称大白;采自小叶种(菜茶)者称小白;采自水仙品种者,称水仙白。 白牡丹于4月初采制,鲜叶要求“ 三白 ” ,即嫩芽,初展第一叶、第二叶均密披白色茸毛。制法分萎凋与干燥两个工序。根据气候条件,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历时50-60小时,不少于36小时,也不宜超过72小时。当萎凋叶毫色发白、叶尖翘起、含水率约30-35%时要进行并筛,促进叶缘垂卷,防止叶面贴筛呈平板状。中、低级叶堆放,叶堆厚10-15cm,促进叶态与叶色形成。约经35-45小时,含水率约15-20%时,用烘笼在70-80℃下烘焙15-20分钟达足干。一切操作从轻,防止芽叶断碎,以保外形完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玄参(ningpo figwort)

玄参科玄参属栽培种之一,学名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浙玄参、元参、黑参。根供药用,为中国特产。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陕西和福建等省。同属植物有北玄参S.buergeriana Miq.也作药用。分布于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区。 株高60-150cm。根粗壮,圆柱形或圆锥形,长6-15cm,下部常分叉,表面黄褐色。茎直立,四棱形,常带暗紫色,有腺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无毛或下面有稀疏细毛。聚伞花序,顶生,疏散开展呈圆锥状,花梗细长,有腺毛,花冠暗紫色。蒴果卵圆形,种子细小,黄褐色。花期7月至8月。果期8月至9月。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旱,怕涝。宜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栽培。采用根芽繁殖和种子繁殖。一般多采用根芽繁殖。南方以秋栽为主,采收时选取色白,粗如拇指的带芽根茎作种,立即栽种,按行株距45×30cm开穴,每穴栽一芽,覆土3-5cm,每公顷用种芽450-600kg。如采收后不及时种,可将种根茎贮藏于室内或室外的地下,保温越冬,于翌年2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杏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apricot)

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杏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杏起源于中国北部和西部山地。新疆伊犁河北岸,科古尔琴山南坡,向西延伸至新源县,向东延伸至霍城县,以及四川西部海拔2700m的山地都有大片野生杏林发现。由于这些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促成杏耐寒、耐旱和耐瘠薄特性的形成。 世界杏共有7个种,在中国分布最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种: 1.杏(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原产中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果实的经济价值高,本种有若干个变种,其中藏杏(P.armeniaca var.holosericea Batal.),其果实不能食用,很少栽培,但极抗旱,耐寒,可用作砧木和育种材料。 栽培杏可以划分为6个品种群:①中亚细亚品种群。②欧洲品种群。③伊朗高加索品种群。④准噶尔 外伊犁品种群。⑤中国华北品种群。⑥中国华东品种群。 2.东北杏(辽杏)(P.mandshurica Koehne)分布于俄罗斯远东部分、中国东北、朝鲜北部。主要特征是树皮木栓质,果柄较长,约1cm左右。抗寒性强,可用作砧木及抗寒育种原始材料。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香菇(shiitake)

多在春、秋季节发生的一种典型木腐性伞菌,属白蘑(口蘑)科(Tricholomaceae)香菇属。学名Lentinus edodes (Berk.)Sing.,别名香菌、香蕈。 香菇营养丰富,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13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54g、粗纤维7.8g,以及多种维生素。含较多的维生素D原和腺嘌呤,对佝偻病及肝硬化的发生有预防作用。香菇含香菇多糖,能抑制小白鼠肉瘤S-180的增殖,在天然抗癌药物的开发上有一定前景。 香菇的人工栽培始于中国,元代王祯《农书》(1313)详细记载了香菇栽培法。这种天然孢子接种栽培法,在中国、日本等国一直沿用至近代。1928年,日本森本彦郎用分离培养基培养香菇纯种成功。中国上海试用木屑栽培香菇,使代料栽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栽培方式。香菇在世界菇类总产中居第二倍。日本的香菇产量最大,1987年中国干香菇产量已逾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香菇依菌盖大小可分为大型种(10cm以上)、中型种(6-10cm)、小型种(6cm以下)。依菌肉厚度分为厚肉种(12mm以上)、中肉种(7-12mm)、薄肉种(7mm以下)。依出菇温度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夏烟(summer tobacco)

夏季移栽的烟草,也称晚烟。中国夏烟面积占全国烤烟总面积的4-5%,黄淮海烟区和西南烟区有零星种植。大多在4月上中旬播种,苗龄50天左右,夏熟作物收获后移栽。大田生育期在6月至9月,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生长迅速,生育期较春烟短。但生长成熟季节遇高温多雨,花叶病、黑胫病和赤星病较易发生。而且成熟后期常有低温冷害,产量和品质不稳定。 轮作方式有二年三熟,如山东省第一年夏烟一冬闲。第二年春玉米或粟、春甘薯。二年四熟制,如云南省第一年夏烟-油菜或绿肥,第二年玉米-高粱-小麦。三年六熟制,如贵州省第一年夏烟-油菜,第二年玉米或大豆-油菜,第三年甘薯-油菜。为了提高烟草产量、稳定品质,山东、陕西等省利用麦田套栽夏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冬播小麦时留下栽烟畦,收麦前10-15天套栽夏烟,收麦后及时锄地培土、追肥,加强田间管理,能够确保大田生育期,避免后期霜冻、减轻病害,提高烟叶品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香叶天竺葵(rose geranium)

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中主要栽培种,学名Pelargonium geraniaceae L'Herit.,多年生芳香性的草本经济植物。 油的主要成分为香叶醇、香茅醇、芳樟醇(沉香醇)和苯乙醇等,可以作为玫瑰油的代用品,用以调制香精作为食品、香皂和牙膏等的添加剂。 起源于南非洲。中国主产于云南、四川及上海等地。 株高可达1.5-2m。茎基部带木质化,全株有柔毛和腺毛。叶柄长,叶片心脏卵圆形。伞形花序,花梗长,花红色或淡紫色,染色体数2n=90。 属喜暖植物,冬季不耐低温。性虽耐旱,适宜于疏松、肥沃和透水性良好的土壤,能耐弱碱土,但不适于酸性土。栽培时应选用优良品种的无性系,用扦插法繁殖。在冬季不能露地栽培香叶天竺葵的地方,可以作为一年生植物栽培,即在上一年冬季在温室或温床内育苗,选择长约15cm发育健壮的成熟新枝作为插条,留顶叶1-2片,容易生根。次年早霜过后将插活苗定植露地,株行距50-60cm。生长期是施用有机肥和硫酸铵、过磷酸钙、钾盐。防治蚜虫和红蜘蛛为害。每年6月至10月中旬各可收割一次,多者可收3-4次,得油率约为0.1-0.2%。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仙人掌科(Cactaceae)

双子叶植物,隶属石竹目(Caryophyllales)。约200属,2000种左右,产热带亚热带,美洲、墨西哥为其分布中心,是一种特殊生态地理分布的荒漠植物。中国仅有1属,2种,引种约9属,10余种,多为温室或室内盆景植物。 多年生植物,茎肉质,圆柱形、球形或扁平,通常具粘液或乳汁,常有刺或刺毛。叶常退化。气孔器平列型或规则型。花常大型美丽,两性,少单性。花单生,少顶生聚伞花序。花被通常多数,螺旋排列,雄蕊多数,花药纵裂。花粉三细胞型。蜜腺盘环形。子房下位,单室,边缘胎座。胚珠多数,弯生,少倒生。胚乳核型。果实通常肉质浆果状。种子无胚乳。染色体x=11。 中国南部海滩常见的有仙人掌,常栽培为盆景,其果可食用。中国海南野生的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南部常栽培,花可食,有清补之效,浆果亦可食用,其茎在园艺上常用作各种仙人球的嫁接砧木。其他引种栽培观赏的有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以及蟹爪兰(Zygocactus truncatus)。蟹爪兰常插于量天尺的茎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西洋参(American ginseng)

五加科人参属西洋参,学名Panax quiquefolium L.。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五叶参、广东人参、花旗参。根供药用。原产于北美洲。 根肉质,纺锤形。茎圆柱形,表面具纵条纹或略具角棱。掌状复叶,边缘具不规则粗锯齿。伞形花序,小花多数,绿白色,矩圆形,浆果,扁圆形,鲜红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 喜温暖湿润环境,需搭棚遮光,透光度20-25%,适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活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前作物以玉米、小麦、高粱和谷子等为好。 种子繁殖:8月至9月为种子成熟期,分批采收红色果实,搓去果肉,洗净,将种子与砂按1∶3的比例混匀放入箱内,保持湿润,埋于地下,每两周检查一次,并上下播动,以调剂水分,待种子裂口后即可播种。秋播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畦面平整后播种,点播行株距约8×3cm,每公顷用砂藏的种子约112kg,播种后畦面覆盖麦秸或稻草约8-10cm,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前搭棚遮光,搭高棚的棚高两三米。矮棚方法和规格与人参相似。幼苗出土后挂侧帘,以防阳光辐射。大面积栽参,参棚的面积最好不超过1.3ha。每年拔草2-3次,适时浇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西湖龙井(Xihu longjing; Westlake dragon well green tea)

扁形炒青绿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周围的狮子峰、龙井、五云山、虎跑和梅家坞等地。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明代已把龙井茶列为当时的上品之一。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苦、形美”四绝著称。 龙井茶按季节分为春茶,二茶、三茶,采下的各种等级标准鲜叶,在室内摊放6-12小时,摊放厚度2-6cm,摊到鲜叶含水量68-70%时,对不均匀的鲜叶用筛子分成筛头、中筛、筛底三部分,分别炒制。 龙井茶炒制分为青锅和辉锅两个过程。青锅时,每锅投叶量为100-150g,锅温80-100℃,分三个阶段炒时12-13分钟。第一阶段抖炒3-4分钟,第二阶段拌、抹炒2-3分钟,第三阶段用搭、抹结合炒到茶叶舒展扁平,含水量为20-25%为止。青锅叶摊放回潮40-60分钟后,用3.5孔/寸筛将青锅叶分成三档(头子、中筛、筛底),大约比例为1∶3∶1,筛底茶要簸去片末。 辉锅是龙井茶做形和干燥的重要过程。每锅投叶量为25-300g,锅温60-80℃。炒到茶叶受热回潮,叶露茸毛,再提高温度到80-90℃,待茸毛脱落茶叶收紧成扁平时,再降温到50℃左右。时间为15-20分钟,辉锅主要手法是搭、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西葫芦(summer squash)

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ucurbita pepo L.,别名美洲南瓜。染色体数2n=2x=40(~42)。果实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现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栽培,殃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 植物学特征:茎矮生或蔓生,五棱,多刺。叶硬直立,粗糙,多刺,宽三角形,掌状深裂。雌雄异花同株,花单生,黄色。雄花筒喇叭状,裂片大,萼片下少紧缢;雌花萼筒短,萼片渐尖形。花梗五棱,果蒂处稍扩张。果实多长圆筒形,果面平滑,皮绿、浅绿或白色,具绿色条纹。成熟果黄色,蜡粉少。种子扁平灰白或黄褐色,周缘与种皮同色,珠柄痕平或圆,种子千粒重140g左右。 类型和品种:西葫芦按植株性状分三个类型。 矮生类型:早熟。蔓长0.3-0.5m,节间很短。第一雌花着生于第3-8节,以后每节或隔1-2节出现雌花。主要品种有:①花叶西葫芦:由阿尔及利亚引进。耐寒,叶面近脉处有白斑。主蔓5-6节出现雌花,以后每节有雌花。嫩果长筒形,皮色深绿,重0.5-1.0kg。②站秧西葫芦:东北地区栽培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