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三成博士每周工作 60 小时以上!Nature 中国博士现状调查好扎心...

1330

「不能吧?不能够吧?这么低?假的吧?」

当笔者整理完 2019 年中国博士大调查的问卷结果后,实验室里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惊叹声。

事情还得从今年 Nature 发布的 2019 博士生调查说起。


图片来源:Nature


今年 Nature 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36% 的博士生焦虑或抑郁,近五分之一的受访者称自己曾被欺凌,五分之一的人还表示遭遇过骚扰或歧视。

但是世界归世界,中国是中国,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笔者从 6000 多份问卷中挑出了来自大陆和中国香港的 800 多份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整理,以期了解中国博士们的生存情况。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话不多说,上结果!


一、问君能有几多愁,四成博士皱眉头


超过四成的受访者(40.4%)表示他们曾为博士研究所引起的焦虑或抑郁寻求过帮助,略高于全世界的数据(36%),另外还有 8.9% 的受访者并不愿意提及此事。



他们中的将近一半在所在机构以外的地方寻求帮助,不到四分之一的中国博士试图寻求过其所在机构的帮助,但是仅仅只有十分之一的中国博士认为他们从所在机构得到了帮助。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读博使得人憔悴


6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对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大致感到满意,尽管这一数字与《自然》在世界性的调查结果中的 75%相比,有相当大的下降,但是仍然超过了 60%,体现出了相对证明的反馈。



除了对读博决定的满意度,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博士对读博经历的满意程度。



结果显示,对读博经历满意的受访者约占总体的 55%,稍微低于对读博决定满意的人数,这或许体现出了博士群体读博不悔,然而为之憔悴的状态。


三、更少的骚扰与霸凌


约有 1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遭受过骚扰或歧视,14.4% 的受访者表示遭受过霸凌,都远低于世界范围的 21%。



但是,近年来,校园性骚扰事件频频曝光,这不由地让笔者对这个数据存在一丝丝的疑惑,不知道广大科研狗们对此怎么看。


四、工作时长两极分化严重


每周工作时间真的让笔者怀疑自己读了个假博士,居然有 23.4% 的博士每周工作时间小于 11 小时???

有 52.3% 的博士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41 小时。这个数字是远远低于世界范围内 76% 的比例的。

但是中国博士有接近 3 成的博士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60 小时,这个数字又略高于世界范围内的数据。


中国博士每周工作时长

世界范围内的博士每周工作时长


看到这个数字还是释怀了些,笔者一周七天都在实验室,虽然还没搞出点啥成果,但总归是吃得苦中苦,方能有大收获啊!

但是尽管受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每周科研时间不长,但是在在科研之余还有其他工作的受访者仅仅占 12% 左右,难道是因为中国的博士补助很高吗?



为啥笔者觉得自己这么穷呢?但是转念一想,可能有的博士去帮导师干杂活了呢?


五、想继续科研的博士,还是很多的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放在科研界估计也是对的,不想继续搞科研的博士也不是很多,毕竟超过 62% 的博士毕业后都想继续从事科研相关的工作,这一数据高于世界范围的 56%,但是目前全球学术界已经进入就业寒冬,真是让人发愁啊!



六、让人哭笑不得的问卷彩蛋


看完了基础数据,我们对当前中国博士的生存状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令人欢乐的彩蛋时间。

笔者为大家挑选了一些有趣的回答,并进行了点评,以缓解大家的抑郁之情~


1. 读博的理由无比真实


  • 随大流

  • 被导师胁迫要求读博(多年后回首往事,也许你会为那天的胁迫,感到庆幸呢)

  • 本科缺乏职业规划,因缘际会

  • 配偶想继续深造(为爱读博,用爱发电)

  • 父母要求

  • 没想清楚就读了(想清楚就不读了)


2. 读博时关心的问题五花八门


  • 导师什么都不懂,需要非常刻苦努力的自学(科研圈需要这种人才)

  • 脱发(谁的青春不懵懂,哪个博士不脱发)

  • 担心读博士影响婚姻质量(发不了文章是影响婚姻质量,毕竟相亲也要查 SCI 的影响因子)

  • 杂志审稿周期太长(建议不投)

  • 没有了,读博士总体来说非常快乐

  • 延期毕业

  • 看透世事,了解了人的本质,觉得人生就是那么回事,有点厌世感(你开了,我自闭了)

  • 觉得其他人比我厉害(群强我渣,常规操作)

  • 怕毕业以后嫁不出去(还有怕找不到老婆的,你别愁)

  • 长胖


3. 对学术圈的看法


  • 巨额的经费投入,低效的管理制度;不均的资源分配,急切的成果追求;草率的学术任命,敷衍的研究工作;浮寄的科研指导,微薄的劳务薪酬。(老哥写诗可还行)

  • 凑活(精辟)

  • 论文靠包装,经费靠关系(毕业靠运气)

  • 我在中国的 PhD 经历告诉我,生命科学这方面的学术体系基本上是已基金为基础的体系,我所遇到的导师大部分都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兴趣,重要的是如何用学生这种低价的人力去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进了研究院之后重要的是自己要去找出一条生存下去的路,可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好导师来指导的情况下都只是来混个学位的,而且他们中部分并不重视道德伦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对于现在的生命科学方面的文章都抱有疑问。(真实啊)

  • 格局基本建立,文章发表有一定的马太效应,存在学术社交圈,交叉学科研究比较容易突破桎梏。(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科研界也免不了俗)


看完了这一波中国 2019 博士大调查

不知道大家有啥想法呢?

符合你的生存状态么

快来留言区一起分享吧~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