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筛选出 1000+ 条实验概况及操作方法
培养细胞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
培养细胞具有层次薄和材料新鲜的特点,固定时很容易穿透,固定效果很好,适于电镜观察。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培养细胞的染色实验
培养细胞可用各种方法染色,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染色为观察细胞一般形态之用,特殊染色为用于观察细胞的特殊成分和结构的染色方法。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4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肿瘤细胞培养实验
肿瘤细胞培养实验可用于:(1)研究肿瘤的发生机理;(2)研究生物学行为;(3)研究抗肿瘤药物。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肌组织细胞培养实验
各种肌细胞均可用于培养,以心肌和骨骼肌培养较为实用。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3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结缔组织类细胞培养实验
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2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上皮细胞类培养实验
上皮细胞可来源于外,内、中三个胚层;但培养中只有源于外和内胚层的细胞能反映出上皮细胞的特征细胞呈膜状生长的特点。而间皮和内皮刚接种培养和细胞量少时常呈成纤维细胞型,只有细胞数量较多时,才能显出膜状特点。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6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支原体的检测实验
支原体污染细胞后,培养基可不发生混浊,细胞病理变化轻微或不显,致难以发现。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5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特殊细胞培养实验
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7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传代细胞培养实验
传代细胞培养实验,主要用于传代细胞生长繁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5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初代细胞培养实验
初代培养或原代培养,可以用于:(1)从供体获取组织后的首次培养;(2)组织和细胞刚刚离体,生物性状尚未发生很大的变化,具有二倍体遗传性状,在供体来源充分、生物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年龄、性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体内状态。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细胞运送实验
当前培养细胞既可可在国内相互寄赠,也可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为此要有运输细胞的方法。内容来源: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出版社)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杀伤功能实验
NK细胞存在于人或动物外周血、脾脏、淋巴结和骨髓中,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病毒感染靶细胞,无需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亦不依赖抗体或补体,在机体杀伤肿瘤、防御感染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来源:医学基础免疫学实验指导,主编金伯泉李恩善,第1 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0)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增殖实验
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参与调节血管通透性和凝血过程,在免疫调节,移植排斥,肿瘤转移,炎症等许多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培养是体外研究内皮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70年代Eric等建立了内皮细胞分离及体外培养的方法。(来源:医学基础免疫学实验指导,主编金伯泉李恩善,第1 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0)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测定实验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是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可用于(1)细胞免疫研究(2)临床免疫功能研究测定。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技术
淋巴细胞表面标记主要包括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已广泛用于基础、临床免疫学研究和患者免疫功能的测定。检测方法主要应用同位素、酶和荧光素及其它标记技术。(来源:医学基础免疫学实验指导,主编金伯泉李恩善,第1 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0)
收录 2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细胞分离纯化技术
细胞纯化可根据其大小、密度、表面荷电、吸附能力或表面抗原的差异而采用密度梯度沉降法、细胞电泳、贴附、亲和层析、花环形成、补体介导杀伤溶解以及流式细胞仪(FCM)等方法来进行纯化。(来源:医学基础免疫学实验指导,主编金伯泉李恩善,第1 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0)
收录 2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E 玫瑰花环形成实验
正常人外周血中 T 细胞在体外能直接和绵羊红细胞(SRBC)结合形成玫瑰花样细胞团。这是因为人的T 细胞膜上具有能和SRBC 膜上的糖蛋白相结合的受体,称为E 受体。(来源:免疫学实习指导——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实验
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如正常细胞、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靶细胞膜损伤,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死亡。(来源:免疫学实习指导——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目的基因在真核系统中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实验
本实验是将氯化钙,DNA和磷酸缓冲液混合,形成包含DNA且极小的不溶的磷酸钙颗粒(沉淀),磷酸钙-DNA复合物粘附到细胞膜并通过胞饮进入目的细胞的细胞质,并以GFP标记分子最常作为标记物来追踪结合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定位,或作为检测环境变化或蛋白相互作用的指标。内容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实验指导手册。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实验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培养中的动物细胞的一般形态和生长状态,同时可以掌握细胞计数的基本方法。内容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实验指导手册。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