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仪器性能的评价-检验基础

1989年,ICSH公布了用于评价血液分析仪性能、优点和局限性的《含白细胞分类、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细胞标志检测的血液分析仪评价指南》。 1.样本要求 血液样本要求在采集后4小时内进行处理,并需要各种类型的样本,以反映血液中各种成分质和量的变化(表1~4~6)。 2.性能评价 (1)稀释效应:包括①受倍比稀释影响的参数:用同源乏血小板血浆稀释压积细胞,得到各种浓度,如l00%,90%,80%……20%,l0%,评价稀释度与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理想情况下,线性范围越宽越好、回归线应通过原点。②不受稀释效应影响的参数:如红细胞平均指数,不受稀释度影响,理论上应为一条水平回归线。 (2)精密度:包括批内、批间精密度和总精密度。①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是对同一批样本(批内或重复精密度)或二至多批样本(批间精密度)的重复测定,用CV值表示。理论上,精密度研究样本应覆盖整个病理范围,包括高、中、低值,进行重复测定,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批内、批间精密度评价。批间精密度受仪器校准和仪器漂移的影响。②总精密度:总重复性由批内、批间精密度和携带污染结果得出。实验时从一个较大范围中随机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ABO血型系统的亚型简介

亚型是指属同一血型抗原,但抗原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ABO血型系统中以A亚型最多见,A亚型主要有A1和A2,占全部A型血的99.9%,其他A亚型(A3、AX、AM)为数少;作ABO血型鉴定时,应加O型血清,以防对A亚型误定型。B亚型(B3、BM、BX)比A亚型少见,临床意义不大。 1.A1、A2亚型基本特征 A1亚型的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A2亚型的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其血清中除含抗B抗体外,还有少量抗A1抗体。在直接凝集反应中,A1、A2亚型两种红细胞的A1与A2抗原均能与抗A试剂发生凝集反应。但抗A1不仅存在于A2亚型,在B型和O型人的血清中除含抗A外还有抗A1,所以可以从B型人血清中获取抗A1试剂。 2.A1、A2亚型的鉴定方法 以抗A1试剂可区别A1、A2血清,方法是:①可从B型人血清获取抗A1试剂,B型血清有抗A、抗A1,其中抗A抗体能与A型红细胞的Al、A2抗原凝集,如吸收抗A,就只剩下抗A1.②鉴定A1、A2亚型,凡与抗A1试剂发生凝集反应者为A1,如果同时还与抗B凝集,则为A1B型;不与抗A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性粒细胞减低原因

中性粒细胞减低: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1)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如无并发症,WBC减低(<2×109/L),与细菌内毒素、病毒作用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循环池粒细胞减低,或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等有关。 2)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如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呈“三少”(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低),WBC低于1×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感染危险性极高,<0.2×109/L时,预后很差。 3)慢性理化损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电离辐射(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抑制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使WBC减低。临床上,药物性中性粒细胞减低症很常见,与免疫、细胞毒性、过敏体质有关,儿童和年轻人约占10%,老年人约占50%,有药物过敏史者更易受累,女性比男性易发病,在用药早期中性粒细胞就减低,停药4~7d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60%患者WBC为(2~5)×109/L,中性粒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前列腺液的异常结果分析

前列腺液的异常结果分析: 1.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 (1)卵磷脂小体:正常前列腺液中含有多量卵磷脂小体,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减少,有成堆现象。 (2)前列腺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正常前列腺液中,红细胞<5个/HP,白细胞<10个/HP,细胞散在。前列腺炎时,可见成堆白细胞,白细胞>10个/HP或成堆出现时,可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红细胞大量出现,提示可能有精囊炎、前列腺化脓性炎症及前列腺癌病变。 (3)前列腺炎症时可有前列腺颗粒细胞伴大量脓细胞出现,部分老年人前列腺液中也可多见。 (4)滴虫性前列腺炎时,可见滴虫。 (5)前列腺癌患者若见体积大的畸形细胞,应将涂片用瑞氏染色或HE染色确认是否为癌细胞。 2.前列腺细菌学检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前列腺细菌感染作培养可检出各种细菌,常见的有肠杆菌科细菌、司卜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等。若有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可用前列腺按摩液培养检出。 前列腺按摩前后尿液细菌培养可作为下尿路感染定位参考。分别收集经尿道口清洁消毒后的初尿5~10ml(VB1),中段尿5~10ml(VB2)。作前列腺按摩后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标本分离储存和转运-检验基础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分离血清或血浆,否则可发生红细胞与血清之间成分的相互转移,或细胞中的某些酶分解待测物等,而影响检验结果。例如,血清无机磷可由于红细胞内有机磷酸酯被磷酸酯酶的水解而增加;血清中葡萄糖可因红细胞内糖酵解酶的分解作用而降低,此外,钠存在于红细胞与血清中之比为1:2;钾在血清和红细胞中之比为1:20;钙在红细胞中极少,几乎全部在血清中。因此,血清钠、钾、钙测定时,需注意及时分离标本,若不能立刻分离血清或血浆,应将标本放置于室温或37℃水浴箱内,不能将血液标本直接放入4℃冰箱,以免发生溶血。对不是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溶血、脂血或胆红素血,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供医生参考。尿液、脑脊液和胸腹水等标本常需离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分离后的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或需保留以备复查时,一般应放于4℃冰箱,某些检测项目的标本存放于~20℃冰箱更稳定。标本存放时需加塞,以免水分挥发而使标本浓缩。需注意的是,某些检测指标如乳酸脱氢酶的标本应存放于室温,置4℃反而不稳定。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标本管道传递系统可加快标本传递速度和避免标本的错误传递。若标本不能及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溶血剂与血细胞的自动化分析

现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运用了阻抗和射频技术来进行5分类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检测系统可分为淋巴、单核、粒细胞检测系统,嗜酸粒细胞检测系统,嗜碱粒细胞检测系统,以及幼稚细胞检测系统,各个白细胞检测系统均需使用特异的溶血剂。 1.1淋巴、单核、粒细胞检测系统,此系统所使用的溶血剂的溶血作用较轻,溶血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穿透细胞膜,仅使少量的胞浆溢出,对细胞核的皱缩作和也较为轻微,细胞的形态改变不大,检测系统采用了电阻抗和射频技术来联合检测,检测系统根据所产生的DC和RF信号的差异,通过扫描技术来得出细胞所占比例。 1.2嗜酸粒细胞检测系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系统所使用的溶血剂能特异性的溶解嗜酸性细胞之外的细胞,含有完整嗜酸粒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时,计数电路产生脉冲计数。 1.3嗜碱粒细胞检测系统原理和嗜酸粒细胞检测系统相同,也要使用本系统专用的溶血剂。 1.4幼稚白细胞检测系统幼稚白细胞膜上的脂质较成熟白细胞为少,本检测系统所使用的溶血剂中含有能固化细胞膜和胞浆的硫化氨基酸,由于脂质的成分、含量及在细胞膜上的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白细胞上的硫化氨基酸较成熟白细胞为多,使胞膜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交叉配合试验-检验基础

传统的交叉配合(crossmatching)试验是检测受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现在可同时检测受者对供者LD抗原的相容程度。 传统的交叉配合(crossmatching)试验是检测受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现在可同时检测受者对供者LD抗原的相容程度。不管是否已经进行过各种HLA分型试验,交叉配合试验对选择移植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微量细胞毒试验:用供者的淋巴细胞作靶细胞,与受者的血清进行CDC;出现阳性反应说明受者体内含有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移植后很有可能发生超急排斥反应。若要明确受者的抗体是抗Ⅰ类抗原还是抗Ⅱ类抗原,可以将供者的淋巴细胞进一步分离出较纯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进行检测;若要排除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可以用患者自己的细胞与自已的血清进行试验作为对照。 交叉配合是移值前必须做的一个检验项目;对一些曾经接触过移植抗原的受者,例如多次接受输血者、经产妇、有不成功移植史或接受过血清透析治疗者,尤其要进行审慎的检验。 2.流式细胞仪检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将供者淋巴细胞与受者血清共育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人Ig对结合有抗体的细胞染色,在流式细胞仪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移植抗原-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移植抗原是临床检验基础复习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总结了以下知识供考生们分享。 在同种移植中,即使外科手术十分成功,没有任何失误,移植物也会因排斥反应(rejection)而不能长期存活,这是长久困扰人们的一个大问题。1944年Medawar等人以周密的实验证明了移植排斥反应是宿主和移植物之间产生的免疫应答;以后相继发现了多种与排斥反应相关的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在同种异体移植时,决定组织相容性的同种抗原种类很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小鼠为H-2,在人类为HLA. HLA分子分3类,其中MHCⅠ类和Ⅱ类分子与移植免疫的关系较为密切;目前认为HLA-DR位点的抗原对移植最为重要,其次为HLA-A、HLA-B、HLA-DQ和HLA-DP,HLA-C在移植免疫过程中没有明显作用。HLA复杂的排列组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使得正常人群中除同卵双胞胎以外很难找到HLA基因完全相同者;只要供者与受者之间的HLA抗原有所不同,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排斥反应,为临床移植工作带来困难,本章所涉及的组织配型、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等多是针对HLA及其诱导的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移植抗原-临检基础

移植抗原是临床检验基础复习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总结了以下知识供考生们分享。 在同种移植中,即使外科手术十分成功,没有任何失误,移植物也会因排斥反应(rejection)而不能长期存活,这是长久困扰人们的一个大问题。1944年Medawar等人以周密的实验证明了移植排斥反应是宿主和移植物之间产生的免疫应答医学教|育网;以后相继发现了多种与排斥反应相关的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在同种异体移植时,决定组织相容性的同种抗原种类很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小鼠为H-2,在人类为HLA. HLA分子分3类,其中MHCⅠ类和Ⅱ类分子与移植免疫的关系较为密切;目前认为HLA-DR位点的抗原对移植最为重要,其次为HLA-A、HLA-B、HLA-DQ和HLA-DP,HLA-C在移植免疫过程中没有明显作用。HLA复杂的排列组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使得正常人群中除同卵双胞胎以外很难找到HLA基因完全相同者;只要供者与受者之间的HLA抗原有所不同,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排斥反应,为临床移植工作带来困难,本章所涉及的组织配型、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等多是针对HLA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标本分离储存和转运-医检基础知识

标本分离储存和转运是临床检验基础复习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总结了以下知识供考生们分享。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分离血清或血浆,否则可发生红细胞与血清之间成分的相互转移,或细胞中的某些酶分解待测物等,而影响检验结果。例如,血清无机磷可由于红细胞内有机磷酸酯被磷酸酯酶的水解而增加;血清中葡萄糖可因红细胞内糖酵解酶的分解作用而降低,此外,钠存在于红细胞与血清中之比为1:2;钾在血清和红细胞中之比为1:20;钙在红细胞中极少,几乎全部在血清中。因此,血清钠、钾、钙测定时,需注意及时分离标本,若不能立刻分离血清或血浆,应将标本放置于室温或37℃水浴箱内,不能将血液标本直接放入4℃冰箱,以免发生溶血。对不是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溶血、脂血或胆红素血,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供医生参考。尿液、脑脊液和胸腹水等标本常需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分离后的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或需保留以备复查时,一般应放于4℃冰箱,某些检测项目的标本存放于~20℃冰箱更稳定。标本存放时需加塞,以免水分挥发而使标本浓缩。需注意的是,某些检测指标如乳酸脱氢酶的标本应存放于室温,置4℃反而不稳定。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红细胞形状的分类-医检基础

红细胞形状的分类是临床检验基础复习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总结了以下知识供考生们分享。 红细胞形状改变有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棘红细胞、裂红细胞、缗钱状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1)球形红细胞:细胞中央着色深、体积小、直径与厚度比小于2.4:1(正常值3.4:1),球形红细胞气体交换功能较正常红细胞为弱,且容易导致破坏、溶解。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直接理化损伤如烧伤等)和小儿。 (2)椭圆形红细胞:细胞呈椭圆形、杆形、两端钝圆、长轴增大,短轴缩短、长是宽的3~4倍,长径为12.5μm,横径为2.5μm,其红细胞生存时间一般正常也可缩短,血红蛋白正常,与遗传性细胞膜异常基因有关,细胞成熟后呈椭圆形,置于高渗、等渗、低渗、正常血清内,其椭圆形保持不变。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可达25%~75%)、大细胞性贫血(可达25%)、缺铁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巨幼细胞贫血、镰形细胞性贫血、正常人(约占1%,不超过15%)。 (3)靶形细胞:细胞中央染色较深,外围为苍白区域,而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贫血的实验诊断方法及步骤

贫血实验诊断方法及其步骤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1)确定有无贫血:根据RBC、Hb和Hct确定,以Hb和Hct最常用。 1)成人诊断标准。 2)小儿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和198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建议为:出生10天内新生儿Hb小于l45g/L;1个月以上Hb小于90g/L;4个月以上Hb小于100g/L;6个月~6岁者Hb小于l10g/L;6~14岁者Hb小于l20g/L. (2)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根据Hb浓度,成人贫血程度划为4级。 轻度:Hb参考值下限至91g/L,症状轻微; 中度:Hb90~60g/L,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 重度:Hb60~31g/L,休息时感心慌气短; 极重度:Hb≤30g/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小儿贫血程度的划分为6个月以上小儿同成人标准。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小儿不照此标准。 贫血的病因检查,包括有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有关临床基础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及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组织病理学检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交叉配合试验的类别与特点

交叉配合试验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传统的交叉配合(crossmatching)试验是检测受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现在可同时检测受者对供者LD抗原的相容程度。不管是否已经进行过各种HLA分型试验,交叉配合试验对选择移植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微量细胞毒试验:用供者的淋巴细胞作靶细胞,与受者的血清进行CDC;出现阳性反应说明受者体内含有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移植后很有可能发生超急排斥反应。若要明确受者的抗体是抗Ⅰ类抗原还是抗Ⅱ类抗原,可以将供者的淋巴细胞进一步分离出较纯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进行检测;若要排除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可以用患者自己的细胞与自已的血清进行试验作为对照。 交叉配合是移值前必须做的一个检验项目;对一些曾经接触过移植抗原的受者,例如多次接受输血者、经产妇、有不成功移植史或接受过血清透析治疗者,尤其要进行审慎的检验。 2.流式细胞仪检测:将供者淋巴细胞与受者血清共育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人Ig对结合有抗体的细胞染色,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荧光标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红细胞酶的代谢与功能

红细胞酶代谢与功能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1.维持红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酶 (1)与糖代谢有关酶:丙酮酸激酶(PK)、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等。 (2)谷胱甘肽还原酶系统。 (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 2.红细胞酶的功能改变与酶缺陷 红细胞酶缺陷多系遗传性,因其结构基因突变引起酶的活性减低、增加或正常。酶缺乏者常有程度不等的溶血,多表现为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部分对多种氧化型药物敏感,其中以G-6-PD和PK较常见。 (1)无氧酵解途径酶缺乏:PK缺乏较常见。 (2)戊糖旁路酶缺陷:最常见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3)核苷酸代谢酶缺乏:有嘧啶5'核苷酸酶(P5'N)、腺苷酸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增多或缺乏,后者活性过高引起可代偿性溶血性贫血。 酶缺陷不引起溶血:有乳酸脱氢酶(LDH),红细胞缺乏的是LDH-1,它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酶活性不足正常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常见尿标本的采集类型

常见的尿标本采集类型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标本,即为首次晨尿。这种标本尿较为浓缩,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首次晨尿常偏酸性,其中的血细胞、上皮细胞、病理细胞、管形或管形等有形成分,以及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的浓度较高。但夜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硝酸盐及葡萄糖易被分解,不利于检出在酸性环境中易变的物质,因而推荐采集第2次晨尿代替首次晨尿。 2.随机尿:这种标本不受时间限制,但此尿标本,仅反映某一时段的现象,且易受多种因素(如运动、饮食、用药、情绪、体位等)的影响,可致尿检成分浓度减低或增高。 3.计时尿:按特定时间采集尿标本。 (1)3h尿:一般是收集上午6~9时时段内的尿,多用于检查尿有形成分,如1h尿排泄率检查等。 (2)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有助于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溶血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断。 (3)24h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细胞法分型试验总结

HLA细胞法分型试验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HLA-D和DP位点的抗原须用细胞法分型进行鉴定,所以又称LD抗原(lymphocytedefinedantigen),其鉴定方法普遍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lymphocyteculture,MLC),也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reaction,MLR)。 1.试验方法将分离的反应细胞(通常是患者的淋巴细胞)与刺激细胞(通常是供者或已知的标准淋巴细胞)配制成1×106/ml浓度的悬液,各加0.2ml到反应管中;放置37℃和5%CO2环境下培养5~6天。培养结束后进行涂片染色,观察并计数转化的淋巴细胞;也可在培养结束前5~12小时加入3H-TdR,收获后用液体闪烁仪计数细胞的放射性。试验结果的常用表示方式是刺激指数(SI)。 MLC分为双向法和单向法。双向MLC是反应管中两种细胞都有应答能力,可以互为刺激细胞和反应细胞,试验结果是两种细胞反应之和。 SI=2×试验管cpm/(A对照cpm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血清学定型试验总结

HLA血清学定型试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HLA-A、B、C、DR或DQ位点的抗原可用血清方法进行检测,所以称为SD抗原(serologicallydefinedantigen),其检测方法目前普遍采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complementdependentcytotoxicyty,CDC)试验。 1.试验方法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标准方法如下:将一系列已知特异性的标准分型血清(1μl/孔)按设计好的方案加到72孔或60孔专用反应板中(如暂时不用可以冰冻保存);加入待检淋巴细胞2000个/1μl/孔,置室温30min让抗体与抗原结合;加入补体(多为家兔混合血清)5μl,置室温60min;每孔加入5%伊红2~3μl,使死细胞着色;3~5min后每孔加12%福尔马林8μl固定细胞;待细胞全部沉淀后用相差显微镜或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某孔的着色细胞超过50个即为阳性反应,说明被检细胞的HLA型与该孔所加抗体的相一致;否则为不一致。 2.细胞分离检测活体可取外周血直接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移植物的选择标准

移植物选择是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医学教育|网总结各方面因素将选择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类: 1.一般情况①移植物本身必须是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官,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没有异常发现;②供者无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和肝炎等)或相关感染、无代谢病和恶性肿瘤(原发性脑肿瘤除外),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正常;③供者与受者的年龄应相仿,尤其供者应小于受者;但在生命器官移植时,供者年龄最好在10~50岁之间;④供者器官与受区的大小应相接近,尤在心、肝、肺等原位移植中,供者与受者体重相差不能过于悬殊,否则就植入困难或者不适应。 2.ABO血型相容一般临床输血的ABO选配原则也适用于移植,O型受者只接受O型移植物;A型受者接受A型或O型;B型受者接受B型或O型;AB型受者接受范围较广。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活体移植物还是尸体移植物,血型不相容就不应该进行移植。 3.HLA相容性供者与受者之间HLA相同的位点越多,相容性就越好,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临床移植的绝大多数是同种移植,在非直系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医学教育|网,几乎不可能发现HLA完全相同者;只要能发现1~2个HLA位点相同,就比HLA完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移植的分类

移植的分类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移植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移植物性质可分成生命器官移植和支架组织移植;根据植入部位可分成原位移植和异位移植。但免疫学分类主要是根据移植物供者与受者间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身移值(autograft)是将自身组织从一人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如烧伤后值皮。因为自身组织存在免疫耐受,所以可终生存活。 2.同系移植(isograft或syngenicgtaft)指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异体间移植,例如同卵双生间移植和同种纯系动物间的移植,移植效果与自身移植相同。但是临床上极其罕见。 3.同种移植(allograft或homograft)或称同种异体移植,是指同种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移植,是临床最常见的移植类型,也是移植免疫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4.异种移植(xenograft)指不同种属间的移植。因为供者与受者的基因完全不同,移植后出现强烈排斥,到目前为止尚不能成功。异种移植可解决临床移植物的来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移植的结局和对策

移植成功的关键标准是移植物能基本代替原有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从而恢复人体的正常处理状态;移植成功与否有4个决定因素:器官保存、外科技术、移植物选择和免疫抑制。前两个因素不属于免疫学的范围,早在18世纪就有人开始进行外科的尝试,到本世纪初法国医师Carrel等人采用现代外科技术进行肾和心脏等器官移植获得了诺贝尔奖医学教育网|整理;但是这些移植物多因排斥反应而不能长期存活。随着免疫学的不断进步,认识了排斥反应发生的免疫学机制及其抑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移植物的长期有效存活。 1.免疫抑制排斥反应是免疫应答引起,所以免疫抑制就应该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国内外同种异体移植的临床实践中,都采用不同方式的免疫抑制,取得明显的成效。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皮质醇等,目前首选的是环孢霉素A;但近年又发现一种链丝菌产生的高效免疫抑制剂�FK-506,效果更佳。 另外也可应用淋巴细胞抗体、抗CD3抗体、胸导管引流等方法使受者体内淋巴细胞数量降低,免疫应答能力减弱。还可采用手术前对受者输血(尤其是输供者血)的办法,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2.移植物选择选择理想的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