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筛选出 10000+ 条实验概况及操作方法
肝炎病毒预防与治疗
肝炎病毒是指一组主要侵犯肝脏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其中有些也可引起脑、肺和心脏的损害。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
病原学来源不同的肝炎其实验室检测差异较大,病原学诊断主要涉及甲、乙、丙、丁、戊五型,包括各种肝炎病毒的核酸定性及定量,抗原组分及抗体等三个层次的检测,检查的目的是明确肝炎病因及病毒核酸复制的情况,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监测。
收录 6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肝炎病毒的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
肝炎病毒是指一组主要侵犯肝脏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其中有些也可引起脑、肺和心脏的损害。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出血热病毒及其检验
出血热是由病毒复制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凝血功能异常而发生出血症状。尽管有出血,但出血热患者几乎从来没有因为严重出血导致低血容量危及生命,往往死于异常的固有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可能是大部分病毒的初期靶细胞,在病毒感染早期迅速受损,淋巴细胞经历大规模细胞凋亡,被感染的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这些事件导致免疫反应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凝血功能障碍,常造成器官局灶性坏
收录 3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眼部及心血管感染病毒与检验
越来越多的病毒可以引起单独的眼部感染或与其他系统性感染有关的眼部疾病。有些病毒感染引起轻微症状,有些病毒感染症状较为严重,不仅影响到眼睛的外部结构还影响到视网膜和视神经等所有的眼睛结构。能引起眼睛感染的病毒非常多,既有 DNA 病毒又有 RNA 病毒。
收录 3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PCR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
PCR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是通过介绍多种PCR的实验方法、原理、步骤,从而确定不同的PCR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调查中的实际应用。目前,用于PCR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的方法主要有7种:表位特异PCR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双标记PCR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降落PCR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16 SrRNA PCR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PCR偶
收录 6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利用热激活引物进行热启动PCR实验
PCR 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遗传检测、亲子鉴定、血液筛査、临床 诊断中,除此之外,PCR 技术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 PCR 技术也有 一些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PCR 实验中总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扩增的产物。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目前研究者多采用热启动 PCR (hot start PCR)来降低这些非特异性产 物的扩增。热启动 PCR 是一种改良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长片段PCR实验
常规 PCR 反应可以扩增到 3〜4 kb 的 DNA 片段,而超过 5 kb 的 DNA 片段就已经很难扩增出来了。虽然有人可以扩增出 5〜15 kb 的 DNA 片段,但产量很低。造成常规 PCR 扩增长片段 DNA 效果不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 常规 PCR 反应中应用的耐热 DNA 聚合酶(如酶)缺乏 3'→5' 核酸外切酶活性,不具备很好的校读功能,因而具有较高频率的错误碱基的掺入,不能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高(G+C)含量DNA的PCR扩增实验
高(G + C)含量 DNA 序列在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有的高(G + C)DNA 片段占基因组中的一小部分,有的在基因组中几乎平均分布,在基因组 DNA 中局部片段(G + C)含量甚至可高达 80% 以上。由于 GC 碱基间可形成三个氢键,高(G + C)含量 DNA 单链或双链易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所以,以高(G + C)含量 DNA 作模板,特别是以高(G + C)量基因组 D
收录 3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是经典途径的抗原抗体反应之一。该方法一般用于:①临床病毒性疾病的诊断;②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③病毒性抗原及相应抗体的检测;④病毒亚型的鉴定等。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单克隆抗体技术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简称单抗,是仅由一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抗体,对应于多克隆抗体/多株抗体-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一种抗体。单克隆抗体由可以制造这种抗体的免疫细胞与瘤细胞融合后的细胞产生的,这种融合细胞既具有瘤细胞不断分裂的能力,又具有免疫细胞能产生抗体的能力。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相同的抗体。当其应用于医疗中时,在识别抗原中显示的微小变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某些病毒和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能引起人或某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就是所谓的红细胞凝集现象。有些病毒引起红细胞凝集现象是不可逆的,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些病毒引起红细胞凝集现象是可逆的,如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血凝试验(hemagglutination test,HA)和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收录 2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中和试验
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是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孵育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使病毒与抗体相互反应,再将混合物接种到敏感的宿主体内,然后测定残存病毒感染力的一种方法。凡是能与病毒结合,并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因为病毒要依赖于活的宿主系统复制增殖,因此,中和试验必须在敏感的动物体内(包括鸡胚)和培养细胞中进行。中和试验的优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中和抗体在体内存在时间长
收录 4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动物接种技术
动物接种技术是利用实验动物接种病毒,观察动物健康状况及是否发生感染等情况的技术,可用于揭示病毒病发病机制、评价疾病的愈后和治疗效果、评价疫苗效果和安全性、筛选抗病毒药物和制备诊断用的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抗体等。
收录 7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接种技术具有优点如下:(1)鸡胚为一机体,有神经、血管的分布及脏器的构造;(2)鸡胚的组织分化程度较低,可选择适当途径接种,而且病毒易于繁殖,感染病毒的膜和液体中含有大量病毒;(3)鸡胚来源充足,其本身很少携带病毒和细菌,同时它的敏感范围很广,对接种的病毒不产生抗体。鸡胚接种技术也有不足之处:(1)鸡胚本身可能带有病毒,会影响病毒接种及实验结果;(2)许多病毒具有种属特异性,不能对所有病毒进行
收录 3 相关文章
PCR 芯片
PCR 芯片是在硅片或玻璃片等基片材料上加工生成一系列的微管道、微反应室等空间结构,并整合微阀、微加热器、微感应器等控制结构,利用芯片集成度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性,实现芯片上的快速 PCR 扩增。
收录 4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致突变 PCR
致突变 PCR,是基于 PCR 技术在 DNA 序列中引入碱基突变或序列的插入和缺失的方法。致突变 PCR 可分为 2 种类型:构建突变体库的随机错掺 PCR 和定点突变 PCR,其中构建定点突变序列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叠延伸 PCR 构建定点突变序列、大引物 PCR 构建定点突变序列、重组 PCR 构建定点突变序列和环状质粒 PCR 构建定点突变序列四种类型。
收录 5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菌落 PCR 实验
常规的 PCR 扩增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质粒制备等多步操作后才能进行基因扩增,操作繁琐, 耗时较长,同时在反复的操作中 DNA 量损失也较大,产率较低。在 1989 年 Gussow Clackson 建立了菌落 PCR (colony PCR) 法,菌落 PCR 与我们通常的普通 DNA 的 PCR 的不同在于,直 接以单个菌作为模板。是一种可以快速鉴定菌落是否为含目的质粒的阳性菌落,操作简单、快
收录 1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融合 PCR 实验
融合 PCR 是通过 PCR 的方法,将两段 DNA 序列连接到一起,处于相邻位置。一般来说, 融合 PCR 设计的引物序列的 5』端和 3'端各包含一段待融合的模板序列,这条引物相当于衔接头,将两段 DNA 序列连接到一起。融合 PCR 技术最常用于全长序列的拼接,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应用于基因的破坏、基因的标记、序列缺失、两种基因的融合等领域。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不依赖连接反应的克隆 PCR 实验
当今,PCR 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一种有力的研究工具,应用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各个方面。人们发明各种各样 PCR 方法来克隆基因,因而在基因克隆和载体构建上,PCR 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业已成为传统重组基因技术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手段。常规的克隆和重组 DNA 技术需要用限制酶对 DNA 片段进行消化和用连接酶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但有时待克隆的基因没有合适的限制酶切位点,不能用常规的重组 DNA 技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