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苹果梨脯

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去皮→切分除籽巢→护色→真空渗糖→糖煮→腌渍→烘烤→整型→检验→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原料要求:果实应完全成熟,无病斑、虫蛀,不腐败,变质。 2.清洗:清洗除去表面泥沙及杂物、清洗水要保持清洁不混浊。 3.去皮:采用化学方法去皮。水中加入10%火碱和火碱量1/20的化学去皮剂。搅拌,令其充分溶解。夹层锅内倒入为容积70%的溶液、拧开蒸汽阀加温控制在70~80℃,蒸汽压力不超过2千克/厘米2。将原料倒入夹层锅,使果实全部淹没,温度保持在70~80℃,时间为5~8分钟,果实表皮腐烂即可捞出放在活动筛内,用喷淋水洗,同时摇动活动筛,喷淋去皮。 4.漂洗:经化学方法去皮后的果实表面还残留有余碱,应立即用酸液冲洗中和。酸溶浓度为0.05%,介质为柠檬酸。 5.切分、除籽巢:漂洗后的原料即可切分,纵切2~4瓣,可根据果实大小切分。切分开的果瓣用剜果核刀除去籽巢。如果是较小的果实,就不宜切分,而是用不锈钢捅果核机自花萼至果柄出果核。 6.护色:经整型的原料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护色。护色液是0.05%的Na2S2O5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芽类蔬菜(sprouting vegetables)

豆类、萝卜、苜蓿等种子遮光(或不遮光)发芽培育成的幼嫩芽苗。大豆、绿豆种子于发芽过程中胚轴伸长、子叶肥嫩,胚芽生长而不露,称豆芽。豌豆、蚕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轴不伸长,子叶收缩,由胚芽生长形成肥嫩的茎与真叶,称嫩苗。种子发芽过程中,消耗和分解贮备养分,使干物质下降,但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比豆粒丰富。芽类蔬菜质地脆嫩,易消化,生产设备简易,不受季节限制,可随时生产、周年供应,是中国各地的重要蔬菜。 中国芽菜培育历史久远,最早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大豆黄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古代豆芽多作药用。南宋林洪撰《山家清供》(1127-1279)对豆芽培育和食用方法有较详细记述。以后还有许多文献记述了芽类蔬菜的生产及食用方法。 现芽类蔬菜生产技术已由中国传入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国。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也开始生产。生产方式除传统手工方法外,还有工厂化生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干眼症知识

  “干眼症”或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是由于角膜前泪膜的质或量的不足造成的结膜、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泪膜是由极薄的表面脂层10.5mm和富含多糖蛋白质与粘蛋白的水层组成,脂层有延缓泪膜蒸发的功效,在30%相对湿度条件下,泪膜蒸发率为3m/h,湿度大时蒸发减少,而干燥时蒸发增加。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患有此病者在生活中常倍受折磨,而它的发病原因并不象外伤、内科疾病那样引人注意,干眼症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高龄,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生理原因,引起泪液质量下降。   2、服用部分降压药及部分精神安定剂对泪液产生有影响,如服用扑尔敏对泪液产生有有害作用,心得安和目前某些避孕药能减少泪液产生。   3、由于长时间从事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读书及其他精细作业,瞬目次数减少,引起泪液减少。   4、由于自身眼裂大,或所处房间干燥等,引起泪液的蒸发。   5、由于隐形眼镜,过敏性结膜炎,大气污染,紫外线等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泪液减少,质量下降。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眼睛感觉异常,您就检查是否患有“干眼症”,我们所说感觉异常是指干眼症患者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凤尾藓属 (Fissidens)

  藓纲真藓亚纲凤尾藓目凤尾藓科的代表属,植物体具典型两列扁平形排列的叶片,色泽翠绿或暗绿色,高约 0.5~ 10厘米。茎横切面为椭圆形,多具分化中轴。叶卵披针形式阔刀形,具背翅及前翅,抱茎;中肋多贯顶,稀无中肋;叶细胞形小,多边形,平滑或具疣或乳头,叶边细胞不分化,或为线形。蒴柄细弱。孢蒴卵形或长椭圆形。蒴齿单层,齿片 16个, 2瓣状深裂,红棕色,具粗条纹及密横脊。蒴盖圆锥形,喙细长。蒴帽兜形。染色体数 n=5, 6, 8, 10, 12, 16和 24。本属约 9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有 50余种。其植物体和蒴齿形式为藓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型。 凤尾藓属中的植物按其体形大小、茎中轴与叶边分化与否,以及叶细胞形式等特征,可将凤尾藓属分为亚属或组。生态习性多着生温热地区阴暗滴水岩壁、溪边流水石面、洞穴、土壁及树干基部。   凤尾藓属植物的化石,已在 1.1万年前美国缅因州的地层中发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姥鲨

鼠鲨目姥鲨科姥鲨属的1种。体庞大,仔鱼刚生时体长约2米,幼鱼体长4.5~6米,成鱼最大可达1于鲸鲨,重达15000千克。呈纺锤形,头宽扁,躯干粗大,尾渐小。口大,弧形,下位;下唇褶短小,见于口隅处无上唇褶。眼小,无瞬膜。喷水孔很小。鼻孔外侧位,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牙细小而多,平扁盾状,齿头向后多行使用。鳃孔5个,很宽大,自背侧伸达喉下,最后一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耙细长密列,基部侧扁,鬃毛状,形成鲸须状过滤器。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上方;第二背鳍小,距尾基比距第一背鳍为近;尾鳍宽而叉形,尾椎轴上翘,尾柄两侧各具1侧褶,尾基上、下方各具1凹洼;臀鳍小,起点与第二背鳍基底后部相对;腹鳍稍大,位于背鳍间隔中部下方;胸鳍中大,外角钝尖,后缘稍凹入。体灰褐色或青灰色。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沿海各海区均产。 栖息大洋上层,有时降入深处,有时来近海索饵,好群游,天气晴朗时,常静息水面,露出背鳍和尾鳍,或徐缓游泳,张口取食浮游生物,主要为甲壳动物,有时食中小型鱼类,有时翻身晒腹。性温和,每年3~4月,从外海成群游回到福建东、浙江南沿海一带;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蹠痛症

  蹠痛症是指前足横弓劳损或蹠神经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前足蹠骨干及蹠骨头蹠面(即前足底部)的疼痛,临床上分松弛性和压迫性。松弛性蹠痛症主要由于第一蹠骨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横弓慢性损伤之故,为原发性蹠骨内翻症和蹠骨过度活动症。临床表现主要有前足蹠面持续性灼痛,前足底有胼胝,蹠面压痛和侧方挤压蹠骨头可减轻疼痛。压迫性蹠痛症则由于蹠骨头部长期被外力挤压导致趾神经长期受压或刺激引起间质性神经炎或神经纤维瘤之故。为穿高跟鞋或窄头鞋。其临床表现为行走时前足阵发性放射痛,放射到邻近足趾,伴有感觉异常、蹠面压痛,侧方挤压蹠骨头可加重或引起疼痛。 本病多发于30—50岁中老年妇女,和足部狭瘦松弛者,大多为单侧。松弛性蹠痛症经非手术疗法,常可奏效,极少数才需手术治疗。压迫性蹠痛症则需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对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分清是属于何种病因所致。 临床表现   1.松弛性蹠痛症:(1)行走时前足蹠面疼痛,为持续性灼痛;(2)前足变宽,第二、三蹠骨头蹠面有胼胝;(3)蹠面压痛,而侧方挤压蹠骨头可减轻疼痛;(4)第一蹠跗关节可有异常活动,并出现疼痛。 2.压迫性蹠痛症:(1)行走时前足疼痛,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海洋能

地球表面积约为5.1X108 km,其中陆地表面积为1.49X108 km,占29%;海洋面积达3.61X1O8 km,占71%。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m,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m,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X109 km3 。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潮汐与潮流能来源于月球、太阳引力,其他海洋能均来源于太阳辐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海洋能。海水温差能是热能,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冷水存在温度差,而储存着温差热能,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水量成正比;潮汐、潮流,海流、波浪能都是机械能,潮汐能是地球旋转所产生的能量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而传递给海洋的,并由长周期波储存的能量,潮汐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潮流、海流的能量与流速平方和通流量成正比;波浪能是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苔藓动物 Mossanimalcules,Ectoprocto-us Polyzoa

   亦称外肛类。原先作为拟软体动物门或有触手动物门之一纲。现为独立的外肛动物门(苔藓动物门 Ec-toprocta)。属原口动物、真体腔类。为海产(裸唇类)或淡水产(被唇类),着生于岩石、海藻等上,淡水产的种类中有的活动能力很弱(玛蝗虫)。形成扁平的鸡冠状、树枝状或角状的群体。各个虫被包裹在自行分泌的钙质、胶质或角质的外包中,虫体的前部可由其前端的虫房口出入。该出入的部分称为翻吻,由口、口上突和将两者包围的触手等构成。触手上覆盖着纤毛,排列于马蹄形(被唇类)或圆形(裸唇类)的触手冠上。消化管呈“ V”字形弯曲,肛门位于触手冠的外面,与口大致成水平位置。在消化管的弯曲处和体壁之间有来源于中胚层的胃绪,胃绪上生殖腺很发达。消化管和体壁之间的宽广空间是真体腔,但与帚虫纲和腕足纲稍有不同,未被隔膜分隔。神经系极简单,神经节位于口和肛门的中间。无排泄器、循环系和呼吸器。在个员的构造和功能方面常可见呈鸟头体、鞭毛体等多态性分化。卵裂为全等裂,辐射对称型,而不是螺旋型。中胚层和体腔囊的形成与端细胞干、肠体腔干均有所不同。除具担轮幼虫型的自由游泳幼虫之有性生殖外,亦有以休眠芽和出芽的形式行无性生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种群 population

种群 population 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的集合体。在概念上,一般多赋与这样的定义:通过交配和各种相互作用使个体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且与同种的其他种群多少有隔离的地区性类群。这里可依出生率、死亡率、迁变率、种群密度、分布形式、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遗传组成等基本性质而各具特征。种群是种的具体的组成单位,有占据一个生境的较小区域的种群,也有包括几个生境的较大区域的种群,可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的情况,用种种尺度进行衡量研究。此外也有为了方便把任意划分的区域内的个体集群,或仅仅处于特定的发育阶段的集群称为种群的。在区别自然条件下的种群与人为造成的实验种群的时候,前者可称之为自然种群。但有的把含有几个种的组合,也使用了种这个名词,这种用法最好避免。另外在日文遗传学中习惯地把population一词译为“集团”,实际就是种群。凡具有相同的基因来源的繁殖群称为“孟德尔式种群”或“有性同类群”(gamodeme)。此外population又是个体数的意思,用于人类可译作人口。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亚麻科

亚麻科   亚麻科 (Lin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1科。草本或木本。叶互生或轮主,花两性,5基数,花瓣旋转排列,雄蕊5~10,常有5枚不育,花丝基部合生。蒴果或核果。花粉粒近扁球形至长球形,具3沟、3沟孔、无孔口等各类型。染色体基数x=6~11。有12属约290种,全世界分布。狭义的分科只包括6属约220种。中国有4属约12种。本科海石椒属和亚麻属少数种的叶提取物经水解后有肉桂酸衍生物。后者尚普遍含氰化物,其种子含丰富的油类,称亚麻仁(籽)油。中国产的青篱柴属和海石椒属均为灌木或小乔木,各1或2种,分布于西南部及南部。异腺草属和亚麻属均系草本,前者仅1种,产云南及西藏。亚麻属约140种,主产欧洲至亚洲西南部,在中国多见于黄河以北各地。常见的有亚麻(见图,参见彩图插页第121页),又称鸦麻或山西胡麻。高约1米的一年生草本,叶线形,有3脉,花瓣顶端凹,雄蕊等长,蒴果球形,种子具丰富胚乳,原产海湾地区及黑海附近。长江以北多栽培。品种品系多,有取其纤维的,有取其种子的,也有二者兼取的。纤维用的品种植株较高而极少分枝,适于生长西北地区。种子用的品种植株较矮而多分枝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须(鬚) palp

须(鬚) palp 多指口部附近比较长的毛或毛状突起物;此外还包括不同动物种类而在形态、机能和化学成分颇有差异的构造。在环节动物毛足类的口器上有由口节及连接口节的侧足形成的丝状突起也称为触须( cirr-us).参与触觉活动.昆虫的小颚须、下唇须;螯角类的须肢等,是触觉(因此又称为触须)、嗅觉乃至接触化学感觉的器官。在某些鱼类的口旁也有发达的触须,像鲶、泥鳅那样的底栖鱼类颇为显著。有些种类鳍前的鳍刺及皮肤的带状突起也称做触须。在哺乳类中如食肉类和齧齿类口旁长着稀疏的长须,有感觉功能.这是角质的,与毛有同样结构.鲸须则由角质的纤维和包裹这些纤维的板状角质组成.是介于爪和毛的中间结构;日本自古以来把它也称为须.此须成为一种筛用于滤过水中的小动物.人的须生于上唇,脸部和颊部。是原来的胎毛变粗且不易脱落更新的:一般认为这是雄性激素开始起作用时产生的变化.在植物方面将蔓上的须称为卷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内分泌疾病的功能类型

人体有许多内分泌腺体,它们都可以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从功能上说可分为2大类。 (1)功能亢进(即功能过高)。功能亢进是分泌的激素太多了,超过了正常人体所需要的量,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发生巨人症,身高达2米以上。功能过高的病理基础往往是由于内分泌腺体发生了肿瘤,这种肿瘤大多数是性的,也有少数是恶性的;也可以是腺体没有发生肿瘤,只是增生,增生就是指分泌这种激素的细胞增多了,功能增强了。 如巨人症就是由于垂体生长激素瘤引起的,有了这种肿瘤,就大量地,不加限制地制造生长激素,分泌到血液,促进人体不断生长。这里再提一下一种少见的情况,身体某些器官本身不属于内分泌系统,但在发生肿瘤时可分泌内分泌激素,引起类似于某种内分泌腺体分泌过多激素的相同疾病。如有的肺癌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 (2)功能低下。功能低下是分泌的激素太少了,不能满足正常人体需要,如胰岛素分泌过少就出现糖尿病,雄激素过少就会影响性发育,丧失生育能力。功能过低的原因及病理基础较多,如手术切除了某个内分泌腺体,放射治疗损伤了某个腺体,腺体内部出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瓜叶菊 Cineraria cruenta

别名: 千叶莲、千日莲 科名: 菊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温室栽培,全株密被绒毛。茎直立。心脏状卵形大叶片,叶缘具波状或多角状齿,形似黄瓜叶片,故名瓜叶菊,茎生叶的叶柄有翼,根出叶叶柄无翼。头状花序簇生呈伞房状,花有紫红、桃红、粉、藕、紫、蓝、白等色,瓣面有绒光。园艺品种极多。大致可分为大花型、星形、中间型和多花型四类,不同类型中又有不同重瓣和高度不一的品种。喜凉爽,但惧严寒和高温。可在低温温室或冷床栽培,以夜温不低于5℃,昼温不高于20℃为最适宜。生长适温为10℃—15℃,温度过高时易徒长。生长期宜阳光充足,并保持适当干燥。暖地可作二年生露地花卉栽培。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花期长,由12月可延续至次年5月。 繁栽要点: 繁殖以播种为主。播种期根据所需花期而定。早花品种播后5个月—6个月开花;一般品种播后7个月—8个月开花;而晚花品种需10个月才能开花。北京地区2月—9月均可播种。元旦用花的,可于3月播种;春节需用者,应于5月播种;供劳动节用者,应于头年8月—9月播种。发芽适温21℃,3天—5天即可萌发。   栽培瓜叶菊从播种到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瞳孔反射 pupillary reflex

   在脊椎动物和头足类,由于各种刺激引起瞳孔的直径发生变化的反射。缩小的状态称为缩瞳、散大的状态称为散瞳。虹彩有两种平滑肌(鸟类是横纹肌),由环状的瞳孔括约肌缩瞳、由放射状的瞳孔扩大肌散瞳。前者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后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两肌的发生例外地起源于神经性外胚层。进入眼的光强度增加时缩瞳(潜伏期 0.2-0.5秒, 1秒内完成),光量减小即散瞳( 5秒内完成),以此调节到达网膜的光量。这称为瞳孔的对光反射( lightreflex)。人的瞳孔直径可从 1.3毫米变至 10毫米左右,因此光量的调节约为 60倍。高等哺乳类动物的这种反射不仅发生在受光照射侧的眼(直接反射, directreaction),也发生在另侧的眼(共感性反射, con-sensual reaction)。但是在视束完全交叉的低等哺乳类动物、蜥蜴类、无羊膜类,两侧的反应是分别发生的。反射的向中通路在视束后三分之一处分离,至视盖前区形成突触。次级神经元进入构成动眼神经核的一部分的埃丁杰 -韦斯特法尔( Edinger-West-phal)核,而离中通路则为动眼神经→睫状体神经节→瞳孔括约肌。支配散瞳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蠹科

小蠹科   小蠹科 (Scolytidae;bark beetles) 鞘翅目的1科。小型暗色,骨化强;外咽缝1根;触角球杆状,膝状弯曲;胫节常具齿;跗节假4节型;通称小蠹。为象甲总科中的高等类群。全世界巳知约6000种,中国约有500余种。是森林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虫体微小,体长1~9毫米,暗褐色。触角拆曲呈膝状,末端3节膨大,构成锤状部,外咽片消失,仅存1条外咽缝;无上唇;下颚须3节,节间僵直不能活动;足跗节5节,其中第4节甚小,成为假4节;翅脉简化。无喙;足干扁,足胫节外缘有齿,或足胫节末端有1向千里面弯曲的刺;有发达的几丁质前胃(见图)。   生活习性 终生潜伏于树干中,只有新成虫羽化后的短暂时间飞离树身,在林中活动、觅食、交配,另筑坑道入侵新寄主。中国北方小蠹多1年1代,高温年份可出现2年3代或1年2代。北方小蠹多喜干旱,因此,高温少雨往往成为小蠹大量发生成灾的原因,在针叶林区,这种现象比较明显。小蠹大多是次期性害虫,即只在树身衰弱或采伐以后才入侵树冠、树干和树根。生活于树皮或材心内,为害隐蔽。繁殖力强,有些种类一经侵入树身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胡杨

在我国西北的荒漠中,生长着一种高大的杨树,叫胡杨,也称“胡桐”。它和一般的杨树不同,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 胡杨有特殊的生存本领。它的根可以扎到1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取地下水,体内还能贮存大量的水分,可防干旱。胡杨的细胞有特殊的机能,不受碱水的伤害;细胞液的浓度很高,能不断地从含有盐碱的地下水中吸取水分和养料。折断胡杨的树枝,从断口处流出的树液蒸发后就留下生物碱。胡杨碱除食用外,还可制造肥皂,或用来制革。人们利用胡杨生产碱,一株大胡杨树1年可生产几十千克碱。 胡杨是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在6千多万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是落叶乔木,树高15—30米,幼树和嫩枝上密生柔毛。叶子变异很大,在幼树或嫩枝上的叶呈线状披针形,而中年树上的叶子却变成卵形或肾形,所以又称异叶杨。开紫红色披针形花,结长椭圆形蒴果。胡杨还能从根部萌生幼苗,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 胡杨生长较快,它的叶子可作饲料,木材耐水耐腐,是造桥的特质材,也可用于造纸和做家具。胡杨林还可以阻挡流沙,绿化环境,保护农田,是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两岸或地下水较高地方的重要造林树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水稻杂交

水稻的杂交技术可分为调节开花期、选株、整穗、去雄、采粉、授粉和收获等步骤。调节开花期:水稻母本和父本花期的调整,可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使二者的花期相遇。选株:选株主要指选择母本植株而言。要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和没有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本。整穗:先用剪刀剪去稻穗上部和下部枝梗上的小穗,将中部枝梗上的小穗留下来。然后在中部枝梗上留下20~30个当天或次日能够开花的小穗,将其它小穗统统剪去。当天能够开花的标志是花丝已经伸长,花药即将顶到内稃上端;次日开花的标志是雄蕊的长度已达内稃长度的三分之二。可以将小穗对着太阳观看,从外表能隐约看到雄蕊在花里的位置。去雄。水稻去雄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剪颖去雄法。水稻小花的内、外稃在开花前抱合很紧,不易摘除雄蕊。用剪刀剪去内、外稃的上端,露出雄蕊,就使摘除雄蕊的工作容易进行,这种方法称为剪颖去雄法。用剪颖去雄法去雄时,在整过穗的穗上,用剪刀从小花外稃上部斜剪去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是因为雌蕊靠近内稃,从外稃上斜剪不会损伤柱头。剪完后,用镊子伸入内稃,轻轻夹出6个花药。夹取花药时,动作要轻而准确,既不能漏夹花药,也不能将花药碰破。万一碰坏花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核仁

  真核细胞间期核中含有的 1个或几个球状小体,是转录 rRNA和组装核糖体亚单位的场所。光镜下观察活细胞,核仁为一均质的球体,总是位于核内某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电镜观察得知,核仁无膜包围,由颗粒区、原纤维区、核仁染色质和基质四部分组成。颗粒区往往位于核仁边缘部分,由直径约 15~ 20毫微米的颗粒组成,颗粒是处于不同成熟程度的核糖体亚单位的前体。原纤维区是直径 5~ 10毫微米的纤维成分。颗粒成分和纤维成分都是由核糖核蛋白组成的。核仁染色质包括两部分,核仁周围的是异染色质,伸入核仁内部的是常染色质。核仁内染色质为一环状染色质丝,含有的核糖体 DNA为核糖体 RNA的编码基因。核仁基质为无结构的蛋白质性溶液。核仁的功能是转录核糖体 RNA和组装核糖体的亚单位。其功能活动顺序是:以核糖体 DNA为模板,转录形成 RNA成分; RNA与由胞质运到核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原纤维成分;原纤维成分发育成颗粒成分;颗粒成分是细胞质核糖体亚单位的前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褐藻门

褐藻门 1. 分类与分布   褐藻门(Phaeophyta)约有250属,1500种。除少数属种生活于淡水中外,绝大部分海产,营固着生活,是海底森林的主要成分。根据它们的世代交替的有无和类型,一般分为3个纲,即等世代纲(Isogeneratae)、不等世代纲(Heterogeneratae)和无孢子纲(Cyclosporae)。 2. 主要特征 褐藻门是藻类植物中较高级的一个类群。褐藻植物体均为多细胞体。简单的是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丝状体;进化的种类,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其内部构造有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的分化,甚至有类似筛管的构造。细胞壁分两层,内层由纤维素组成,外层由褐藻胶组成。载色体1至多数,粒状或小盘状,含叶绿素a和c、胡萝卜素及数种叶黄素(主要是墨角藻黄素)。由于叶黄素的含量超过别的色素,故藻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贮藏物质为褐藻淀粉(laminarin)、甘露醇(mannitol)和脂类等。有的种类如海带,细胞内含有大量碘。 大多数褐藻的生活史中,都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有同型世代交替和异型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即孢子体与配子体的形状、大小相似,如水云属(Ect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葡萄日烧病(日灼病)

(1)病症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穗的肩部和果穗向阳面上,果实受害后,向阳面形成水浸状烫伤淡褐色斑,然后形成褐色干疤,微凹陷。受害处易遭受其他病菌(如炭疽病菌等)的侵染。是一种典型的外因引起的生理病害。 (2)发生规律 葡萄果实日灼病的发生是由于果穗缺少荫蔽,在烈日暴晒下,果粒表面局部受高温失水,发生日灼伤害所致。品种间发生日灼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白玫瑰、保尔加尔、红大粒、瓶儿、藤稔等粒大、皮薄的品种日灼病较重。篱架栽培时日灼病明显重于棚架。 (3)防治措施 对易发生日灼病的品种,夏季修剪时,在果穗附近多留叶片以遮盖果穗;对易发生日灼的品种,尽早进行果穗套袋以避免日烧,但要注意果袋的透气性,对透气性不良的果袋可剪去袋下方的一角,促进通气;对在生产上需疏除老叶的品种,要注意尽量保留遮蔽果穗的叶片。另外,在气候干旱、日照强烈的地方,应改篱架栽培为棚架栽培,预防日灼的发生。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