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气相色谱 仪由于结构 复杂、条件设置多、恢复准备时间长等原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果不针对病因进行维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气相色谱仪在应用中易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其检修办法。 一、气相色谱仪 进样后不出色谱峰的故障: 气相色谱 仪在进样后检测信号没有变化,也不出峰,输出仍为直线。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从样品进样针、进样口。检测器至信号输出的顺序逐一检查。 1、首先检查注射器是否堵塞,如果没有问题, 2、再检查进样口和检测器的石墨垫圈是否紧固、不漏气, 3、然后检查色谱柱是否有断裂漏气情况, 4、最后观察检测器出口是否畅通。 5、检测器出口的畅通是很重要的,有人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前一天仪器 工作还一切正常,第二天开机后却无响应峰信号。 6.检查调零基线有无变化 二、气相色谱仪基线问题:气相色谱仪基线波动、飘移都是基线问题,基线问题可使测量误差增大,有时甚至会导致仪器无法正常使用。 1、遇到基线问题时应先检查仪器条件是否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世界上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ISI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所收录的全球11 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 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ESI从引文分析的角度,针对22个专业领域,分别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科学家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E、SSCI库中近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居世界前50%的国家/地区和居前0.1%的热点论文。因此,ES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代表了该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本文以ES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InCites为分析工具(数据库检索日期为2014年2月14日),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五国的生物学研究态势进行比较分
(1) 一忌急于求成。 (2) 二忌没有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要具有的根本特质之一。科研路上也是一样,往往充满了坎坷。但是,不能因为遇到了挫折就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是独特的,要相信自己的是优秀的。“成功就是比跌倒多站起来一次”,记住:如果你注定要在第一万次才能成功,那么你赶快失败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就可以了。只要你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和前进,终有达成目标的一天,关键是要有信心,关键是要自信。 (3) 三忌心浮气躁。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不能看到外面的人、周围的人多风光,有车有房,自己就心浮气躁。要相信自己,科研做好了,后面这些也都会有的。而且可能做得更好。 (4) 四忌缺乏创新。 (5) 五忌闭门造车。 科研需要和大家广泛的交流,听取各方的意见;要追踪最新的进展;要把握时代的潮流;要学习别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是做不好科研的。 (6) 六忌调研不够。所谓的调研不够,是指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充分地掌握学术发展动态,没有弄清楚该领域的牛人、牛实验室,就匆忙开展研究
电子病历是医院中医疗信息系统的核心。医疗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医院的医疗提供信息服务,其各项功能都是建立在对病人的病历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 易迅电子病历以建设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一体化临床信息系统,面向全院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全面实现医院临床业务工作的信息化、流程化、自动化管理,促进院内信息资源共享,挖掘信息资源应用价值,达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量化资源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医院品牌知名度的战略目标。 易迅电子病历系统既是一个面向医院管理层的信息系统,又是一个面向科室的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面向临床医生,满足医生日常书写病历的需求,它包括住院医护人员病历书写、打印,医嘱管理,三测单管理,全院三级质控管理等功能。它将病人在院期间的所有医疗信息通过计算机管理,并给医生临床工作提供许多有益帮助,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临床信息系统。通过易迅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将传统病案中的大部分内容电子化。电子病历的应用可以改变病人信息资料的交换与存储方式,优化医院服务流程;实现临床信息系统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应用需求;实现医院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相关专题 缓激肽是一种含有9种氨基酸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肽,由蛋白质 的激肽基团衍生而来。激肽是可以促使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增强、一氧化氮释放和花生四烯酸流动的效应因子。它是血压、肾功能和心脏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还参与炎症反应。缓激肽可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血压降低。 因此,对这种激素肽的变化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度地定量,并将其作为疾病进展或药物治疗的评估指标,将会极为有利。尽管以往都是通过配体结合试验(LBAs)对生物制剂进行定量分析 ,但在过去几年中利用LC-MS/MS分析大分子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LBAs产生显著的交叉反应问题并且缺乏标准化。 LC-MS/MS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开发时间更短、准确度和精度更高、可重复进样,并且容易区分相似度很高的类似物、代谢物或内源性干扰物。常见的肽通常难以通过LC-MS/MS进行分析 ,这是因为其不易离子化以及不易产生理想的碎片离子而导致MS灵敏度较低,从而使得LC和样品制备方法开发非常困难。由于缓激肽在血浆中的浓度低至pg/mL水平且代谢速度快,在采血和样品制备
今天,看到一个网友的留言,阅后久久难以平静。家境尚可、学习努力,就因为报考了农林院校的生物专业,就业无门后即使读了研究生也难以改变越读越穷的命运,反倒陷入了被迫改行、收入低微、没有编制、大男老女的尴尬困境。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了自己若干年:没有产业支撑的专业是否应该办本科专业,报考三四流冷门专业研究生、博士生的风险是否太大?留言原文如下。 李老师的每篇博文我都看了,李老师的博文也是我不选择继续读博的原因之一,特地注册了这个账号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一些现象说下。李老师的很多说法在我身边都得到了验证,本人也是农林院校研究生,当年本科是凭着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报考了该农林院校生物类专业,之后成绩优异,保研了,读研期间才知道科研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果断决定暂时放弃科研,哪怕专业不对口先投身到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去。结合本人初中,高中,大学同学如今的就业状况,也谈谈我这个应届毕业生的一些个人想法,窃以为决定就业质量的首先是专业和行业,其次是学校档次,最后才是家庭背景,对于李老师强调的家庭背景,各阶层上何种大学的观点,不是很赞同,家庭背景对那些纯科研型无法直接面向社会就业,要么跨专业择业,要么进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一度因为不习惯研究生的生活而想放弃研究生的学习。回去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最近她给我来了一封信。信写得很好,我觉得她的经历和思考有普遍意义。在征得她的同意后,登载在这里。 俞老师: 十月初给您写信的时候,我刚回家休息两个月,心情仍旧十分低落和沮丧,毕竟是以逃兵的形式败下阵来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加上父母看到我每天精神不振地呆在家里,很是着急,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希望我可以早点做出决定,结束掉当时的生活状态,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其实那时我还是很纠结的,就像您问我的问题一样,我是不是真正的享受科学研究的过程,我也觉得这个才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而其实一直以来,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没有变过,我挺享受科学发现的乐趣的,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比较强的人,而且之前的近5年里,我也从科学的探索和发现中得到过不少的乐趣和成就感。之所以后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情况,原因并不是因为我对科研本身不感兴趣,而是因为我心理和心态的调整上出了问题。 您曾经跟我说过,读研究生只能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科学问题。我很认同您的说法,其实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一样,都要以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不同渠道去美英学习、工作的华裔科学家先后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实证明,中国人并不存在创造力上的任何缺陷,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本土的研究工作就没有显示出这样的原创力呢?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学技术事业也获得了大发展。我国业已在SCI数据库科技论文数量上居世界第二,年专利申请数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在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创新上与世界强国相比远远不足。难道中国人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吗? 科学和技术在我国往往被称为“科技”,它们虽密切相关,相互促进,但在历史上却是相对独立的。科学在历史上脱胎于自然哲学,是基于系统的分析、归纳、推演、验证而建立的关于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原理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关于生产工艺或实用技艺的知识,可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建立,也可以基于科学知识的应用而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及之前很长的历史中,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而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重要的技术变革都依赖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现。从此,科学和技术才共同成为“第一生产力”。 中国古代除四
曾几何时,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热卖,我也曾贡献过一点版税给他,但是看了不后悔。这是我见过的对痛快的一种让人觉得到位的解读。关于痛快,我们经常使用这个词汇,但是什么是痛快,怎么才能痛快,尤其是做科研,我们该不该痛快,都是一些没有真正得到讨论的问题。 什么是痛快,从网上搜搜就能得到如下解释:快乐,舒畅,干脆,流畅等感觉。古人也非常推崇痛快的状态。从这个词的含义看,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释放,一种压抑或者痛苦后的解脱,好像憋闷了好久,突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又好像饥渴了好久,突然喝到了甘泉,也好比饥饿了好久,一下子吃到了美味,又如迷茫了好久,猛然看到光明。这是一种极度被满足的感觉。佛家对痛快的解释为“大欢喜”。对于做科研来说,我们能够痛快,也应该痛快,更必须痛快。 一、痛快意味着全身心投入 正如前面所说,痛快的到来之前是一种饥渴,一种痛苦。在这时候,其他所有的需求都已经不重要,所有的矛盾直指一个点。这好比炸药被引爆之后,短暂的时间内集聚了大量能力,而这些能量被约束在狭小的空间不能释放,终于突破之后才有了惊人的爆炸。释迦摩尼菩提树下静坐了几十天(这些记录可能都不大
相关专题 Nature methods发布2013最受关注技术成果:单细胞测序 2013年已走到尽头。Nature Methods回首这一年,最受关注影响最广泛的技术成果是: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 相关文章发表于2013年12月30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 在题为“Method of the Year 2013”的重要评论文章中,作者指出每个细胞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占据着特定的空间位置,在它的复制基因组中携带着独特的错误,易受到编程及诱导的基因表达 改变的影响。然而,大多数的DNA和RNA测序针对的都是组织样本或细胞群,这使得细胞之间的生物差异有可能被平均值所掩盖或是被误认做为技术噪音。 单细胞技术为仔细分析这种异质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单细胞dna测序 可以揭示出往往具有高突变率的癌细胞基因组中的变异和结构改变。可以利用这一信息来阐明克隆结构,追踪疾病的演化和扩散。这些方法也揭示出了诸如大脑等体细胞组织中惊人水平的嵌合现象。 细胞之间RNA水平上的
1.准备实验要与实验类型相适用,忌实验准备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不同类型的实验对所用的器材、试剂的要求不同,准备实验时要区别对待。如准备演示实验要选用专为演示实验用的大型仪器,以便使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教师操作,增强实验的直观效果。而学生实验可选用一些小型或微型仪器。这样既可节约试剂用量,减少开支,又方便学生取用。定量实验比定性实验对仪器的精度、试剂纯度的要求高,准备定量实验时要选用精确度高的仪器、纯度高的试剂,配制溶液浓度要严格。而大多数定性实验就可选用纯度稍低、价格便宜的试剂和一些精确度不高的仪器。 2.要仔细检查调试,坚持课前试做,忌拿来即用。 如滴定管要检查是否漏水;酒精灯要检查灯芯是否已烧焦,酒精的量是否合适;测力计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计量性能是否可靠等。 准备的器材不仅要仔细检查调试,还要课前试做,不管实验难易与否,都要坚持试做。 3.要考虑周到,准备齐全,忌丢三拉四 在实验工作中,往往由于某件器材,甚至一件小物品如火柴、药匙等未准备好,而给实验教学工作造成被动,影响教学秩序正常进行。所以,准备实验务求器材齐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观察、比较后所得结果的真实记载,是科学的记录。实验报告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而分为文字描绘、绘图和列表3种形式。 1.文字描绘:文字描绘是将观察或实验所得结果客观地加以描绘,有时还需要做进一步分析。在此过程中,要抓住主要问题,描绘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明。 2.绘图:将所观察标本的形态结构或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图通过作图的方式来表达。 (1)准备1支3H和1支HB黑铅笔及橡皮、直尺、绘图纸和削笔刀。绘图必须真实准确,注,意整洁明了。不可抄袭教材或他人的图。 (2)图的各部分比例应与标本或图像一致,在绘图纸的一面绘图,每幅图的大小、位置必须分配适宜,布局合理。一般较大的图每页绘1个,较小的图每页绘数个。 (3)图的位置一般偏于纸的左侧,右侧作引线及注字。 (4)绘图时,先用中性铅笔(HB)把标本轮廓及主要部分轻轻绘出,然后添加各部分详细结构,再加以修改,最后用尖的硬铅笔(3H)以清晰的笔画绘出全图。 (5)绘图纸上所有的字必须用硬铅笔以楷书写出,不可潦草。注字引线
1. 实验前应做好试剂的配置,用品灭菌等准备工作,配置分子生物学实验各种试剂,必须要使用重蒸水(ddH2O) 2. 使用后的器皿必须认真清洁干净,洗完后还要用重蒸水冲洗三次。 3. 凡是可以进行灭菌的试剂与用具都必须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进行使用,防止其他杂质或酶对DNA、RNA或蛋白质的降解。 4. 凡是基因工种操作所用的一切塑料器具( eppendorf管、tip等),在使用前都应装入盒子和瓶子中灭菌,且装盒或装瓶过程中都应采用镊子或戴上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不能直接用手去拿,严防手上杂酶污染。 5. 对于eppendorf管、tip与非玻璃离心管等只能湿热灭菌,然后置在50℃温箱中烘干后使用。 6. 实验带上一次性手套,手套用完后捆好再弃于废物缸。 7. eppendorf管、tip为一次性用品,用完后要弃于废物缸。 8. 实验中加入任何试剂后应注意样品的混匀,保温等反应后样品也应离心甩一下后再进行下步的实验。 9. 限制性内切酶等工具酶在50%和甘油中和-20℃下可长期保存。使用时应至始
微量移液器是连续可调的、计量和转移液体的专用仪器,其装有直接读数容量计。我们实验室的微量移液器共有四种规格,在移液器量程范围内能连续调节读数。移液器的四种规格分别是:0.5~10μl(读数窗显示0.5~10.0,每转1档为0.1μl);5~50μl(读数窗显示5.0~50.0, 每转1档为0.5μl);20~200μl(读数窗显示20~200, 每转1档1μl);100~1000μl(读数窗显示100~1000, 每转1档为5μl). 量液的操作步骤: 1. 将微量移液器装上吸头(不同规格的移液器用不同的吸头) 2. 将微量移液器按钮轻轻压至第一停点; 3. 垂直握持微量移液器,使吸嘴浸入液样面下几毫米,千万不要将吸嘴直接插到液体底部; 4. 缓慢、平稳地松开控制按钮,吸上样液。否则液体进入吸嘴太快,导致液体倒吸入移液器内部,或吸入体积减少; 5. 等一秒钟后将吸嘴提离液面 6. 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再把按钮压至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 7. 提起微量移液器,使吸嘴在容器壁擦过; 8. 然后按吸嘴弹射器除去吸嘴。
差速离心是指低速与高速离心交替进行,使各种沉降系数不同的颗粒先后沉淀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沉降系数差别在一个或几个数量级的颗粒,可以用此法分离。样品离心时,在同一离心条件下,沉降速度不同,通过不断增加相对离心力,使一个非均匀混合液内的大小、形状不同的粒子分部沉淀。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在离心后用倾倒的办法把上清液与沉淀分开,然后将上清液加高转速离心,分离出第二部分沉淀,如此往复加高转速,逐级分离出所需要的物质。 差速离心方法较简单,但分辨率不高,沉淀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粒子不容易分开,常用于其他分离手段之前的粗制品提取。 例如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已破碎的细胞各组份 离心力与离心机转速转换公式: 式中, RCF(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表示相对离心力,X为离心转子的半径距离,以cm为单位;g为地球重力加速度(980cm/sec2);n为转子每分钟的转数(rpm)。 RCF
一、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1. 真值 真值是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它通常是未知的。 由于误差的客观存在,真值一般是无法测得的。 测量次数无限多时,根据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的误差分布定律,在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它们的平均值极为接近真值。故在实验科学中真值的定义为无限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 但实际测定的次数总是有限的,由有限次数求出的平均值,只能近似地接近于真值,可称此平均值为最佳值。 2. 平均值 在化工领域中常用的平均值有下面几种: (1)算术平均值 这种平均值最常用。设x1、x2、… 、x n为各次的测量值,n代表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值为 (2)均方根平均值
常用植物生长物质的理化性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理化性质 吲哚乙酸(1AA) 175.19 无色结晶,见光易分解,熔点164℃~165C.,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在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萘乙酸(NAA) 186.2 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34.5r一135.5℃,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微溶于热水,易潮解和见光易变色 吲哚丁酸(1BA) 203.2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稍有异臭,熔点为123℃~125℃,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6―苄基氨基嘌呤(6―BA) 225.2 白色针状结晶,熔点230℃一232
偶蹄目牛科的1属,通称盘羊,因雄性角呈螺旋状盘曲而得名。头部大,所以又叫大角羊。 体型粗壮,体长1.2~1.8米,尾长7~15厘米,肩高65~125厘米,体重可达230千克;雄性角长可超过1.25米,具明显横棱,基部周长25厘米,雌性角小,向后外侧弯曲,但不呈盘状;全身毛色棕灰,有些种类颈部具长毛。共7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 栖息于高原、高山或丘陵地带,善于在崎岖难行的岩石上奔跑。常由一头或少数几头成年雄羊率领雌羊或幼体结成十余只的小群活动。成年雄羊经常选择在高而突出、视野开阔的岩石上休息□望,视觉敏锐,能发现远处危险的来临,向群体发出警告,群羊即以极快的速度沿着陡峭的岩石逃遁。多在晨昏活动,冬季时常因大雪难于觅食而迁至较低的山谷。春季又返回高山。以草及灌木的嫩枝、叶为主要食物。秋季或初冬发情交配,雄性间常发生激烈的斗争。孕期150~180天,每胎产1~2仔。 其中盘羊分布于欧亚大陆各山地,有9个亚种。加拿大盘羊分布于北美,有2个亚种。中国境内的盘羊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 家畜中的绵羊一般估计系由盘羊驯化而来,其化石曾在500
偶蹄目牛科羚牛属的唯一种,因体型似牛而得名。又因角扭曲而称扭角羚。 体型大而粗重,体长1.7~2.2米,体重230~350千克;四肢(尤其是前肢)特别粗壮;肩高1~1.3米,肩部隆起,故比臀部高;尾长10~20厘米,尾梢末端具深棕褐色簇毛;毛色在不同的亚种间变异很大,介于黄白、黄褐、黑褐之间;毛长、浓密而粗糙,背部中央有一深色背纹,四肢膝以下前面为黑色;雌雄均有角,角粗,基部为肋骨状,由头顶长出后即剧烈向外侧翻转,再向上、向后弯转,角的大部具横突起,但尖端平滑。这是一个古老孑遗种类,下分3个亚种:指名亚种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山地,也见于不丹和缅甸;四川亚种和陕西亚种皆为中国特产。 栖息于海拔2000~4500米的山地。夏季在高海拔处,集结成十余只至上百只的大群,冬季下到较低的草坡,分作2~3只的小群。主要吃草、嫩枝、嫩竹等,喜舔食盐分。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则在密林中休息。习惯于沿着通往森林、草坡、水源或舔盐地点之间所踏出的小径行走。嗅觉灵敏,受惊则发出叫声,迅速冲进密林。7~8月交配,次年3~4月产仔,通常每胎产1仔。本种动物处于濒危状态,在中国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鹿科驼鹿属的唯1种,因背部明显高于臀部,状如驼峰而得名。是鹿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约2.5米,肩高近2米,体重可达500千克;头大颈粗,吻部突出,鼻孔较大,鼻形如驼;背部平直,臀部倾斜;四肢高大;尾较短;雄兽头上具大角,枝杈间互相融合,形成侧扁掌状或叶状,雌兽虽不长角,但在相应部位略有突起;喉部具1悬垂体,生有束状长毛;主蹄大,呈椭圆形,侧蹄细长触地面;全身冬毛为黑棕色,夏毛为灰棕色,颈背具有深棕色的鬃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中国仅分布于大、小兴安岭。 栖息于亚寒带针、阔叶混交林内的山坡、河谷以及沼泽地带。无固定住所,但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路线。夜晚或黄昏觅食。听觉和嗅觉灵敏。除生殖季节外,雌雄分开,雄兽单独活动,雌兽和幼兽结小群活动。每年2~3月间角脱落,而后重长新角。初生的角内部充满血,而皮茸柔软,7月后逐渐骨化。每年9~10月发情交配,妊娠期242~250天,次年5~6月产仔,每产1~2仔,哺乳期约3个月,幼仔1年半至2年半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 主要以灌丛的嫩枝叶为食,亦吃沼泽地带的青草、水草。春夏季节喜在盐碱地舔食泥浆。休息时进行反刍,将所吃下的食物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