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为什么有人读文献喜欢打印出来?神经科学研究揭示纸上记录让你的大脑更活跃!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使用正在改变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方式,甚至有的实验室已经在尝试无纸化记录...平时阅读文献的时候,许多人可能有把文献打印出来阅读的习惯。明明电子产品也有高亮、备注这些工具,为什么有的人还是喜欢纸上阅读记录呢?今天介绍的这篇研究从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背景介绍 目前,关于人类记忆的特征,已经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临床、心理和神经影像学等方面的研究。然而,在回忆的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被不同的「程序」调节的,迄今为止仍不清晰。其中,关于使用纸质笔记本和进行手写笔记是否可以增强记忆及随后的回忆过程仍待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这些不同的信息输入方式会在大脑水平上造成怎样的差别仍然是未知的。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极大的影响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理念!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 2021 年 3 月 19 日,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aper Notebooks vs. Mobile Devices: Brain Activation Differences Dur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Nature 重磅:肿瘤微生物来源的多肽可作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在 100 多年前于人类肿瘤中首次发现细菌的存在。微生物定植在人类肿瘤中,则被称为肿瘤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引起炎症或局部免疫抑制等方式影响肿瘤的微环境。这将改变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响应,并且影响了治疗。 免疫系统是通过一种被称为肿瘤抗原的分子来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抗原呈递的机制,通过细胞表面一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s)的特殊分子将抗原衍生的多肽呈递给免疫系统,而 HLA 呈递的多肽被称为抗原表位。肿瘤抗原主要分为两类:肿瘤相关抗原和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在正常组织和肿瘤中都有表达,如果免疫反应激活,就有可能对表达抗原的正常组织产生有害的自身免疫反应。相比之下,肿瘤特异性抗原仅在肿瘤细胞上表达,因此是对肿瘤进行特异性免疫攻击的理想目标。 目前有研究发现在病毒诱导的肿瘤中,可以从病毒诱导癌症的蛋白中提取抗原表位作为肿瘤特异性抗原。既然肿瘤中有细菌的存在,并且细菌通过导致微环境的改变影响免疫系统,那么免疫系统是否能识别肿瘤内的细菌本身呢?细菌是否可以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抗原呢? 2021 年 3 月 17 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 Shelly Kalaora 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Nature 重磅:新发脑胶质瘤疫苗初见成效,瞄准肿瘤「阿喀琉斯之踵」

胶质瘤,顾名思义,是一种由神经胶质细胞恶化发展而来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据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Central Brain Tumor Registry of the United States,CBTRUS)统计,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四分之一,占所有颅脑恶性肿瘤的 80%。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虽然手术治疗仍是首选,但难以根治,很容易复发。手术联合放疗及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自 2008 年 Parsons DW 教授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首次发现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突变以来,IDH1 突变的影响及意义逐渐成为了脑胶质瘤的研究热点。许多科学家以 IDH1 为靶点,通过肿瘤疫苗、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方式,以期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取得突破 [1]。 2021 年 3 月 24 日,来自德国海德堡的 Michael Platten 团队研制出了一种靶向 IDH1 突变的肿瘤疫苗(IDH-vac)。这种肿瘤疫苗可以在患者体内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重磅综述:年发文量近 10000,自噬领域第 4 版研究指南发布

细胞自噬(autophagy)一词来自希腊单词 auto-,意思是「自己的」,以及 phagein,意思是「吃」。所以,细胞自噬的意思就是「吃掉自己」。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近 10 年来,Autophagy 相关研究逐年攀升,在 NCBI 可以检索到将近 6 万条文献记录,年发文量直线上升。然而,面对茫茫多的文献,该如何开展自噬研究,选择哪些参考研究呢?有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指南呢? 数据来源:Pubmed 官网 2021 年 2 月 8 日,Autophagy 杂志 (2019 IF:9.770) 官方网站正式发表题为 Guidelines for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ssays for monitoring autophagy (4th edition)[1] 的 综述论文。在该杂志主编 Daniel J. Klionsky 教授以及世界领域内众多自噬研究相关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第四版自噬研究指南在千呼万唤中如约而至。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新版自噬研究指南全文近 400 余页,引用文献多达 4000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减肥新纪元!NEJM、JAMA 力挺这种糖尿病治疗药物用于减肥!

背景介绍 抛开世俗审美,肥胖也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目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内非常棘手的挑战。由于肥胖而导致 2 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可显著降低预期寿命。尽管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和运动,是体重管理的基石,但是要想长期保持减肥效果仍然是很具挑战性的。在此基础上,临床指南建议对那些 BMI 超过 30 或 BMI 超过 27 但同时存在疾病的成年人进行辅助减肥药物治疗。然而,现有的减肥药物要么是疗效不理想,要么是安全性存在问题,或者由于成本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推广。 Semaglutide(商品名:索马鲁肽)是一种已获 FDA 批准的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P-1)受体激动剂,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索马鲁肽可作为饮食和运动的辅助手段,以改善 2 型糖尿病成年人的血糖控制。前期的临床试验结果提示,Semaglutide 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它还可以使 2 型糖尿病患者和成年肥胖患者体重下降,这是在一项 2 期临床试验的参与者数据中发现的。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假设:Semaglutide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三句话读懂一篇 CNS,伟哥能延长寿命,昆虫偷窃植物基因,基因治疗预防肿瘤转移,...

最新研究表明,昆虫能窃取植物的解毒基因,反客为主将其为之所用。这种相爱相杀、共同进化的关系,在大自然里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本周学术君继续为大家带来 CNS 的顶级研究,共探生命奥秘! 1. Nature: 首次发现靶向突变蛋白的癌症疫苗对脑癌患者安全有效 弥漫性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脑部肿瘤,其能够扩散至整个脑部,一般很难以手术方式彻底清除,化疗和放疗的效果有限。 2021 年 3 月 24 日,德国海德堡大学 Michael Platten 教授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研究论文 A vaccine targeting mutant IDH1 in newly diagnosed glioma。 该研究报道了针对突变蛋白 IDH1 (异柠檬酸脱氢酶 1) 治疗胶质瘤的疫苗效果。结果表明 93%的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疫苗肽表现出特异性反应,且所有接种了疫苗的患者,未观察到任何严重的副作用。完全接种疫苗的患者,其接受治疗后的 3 年内的生存率为 84%,63% 的患者的肿瘤生长没有进展。期待该疫苗尽快推广,造福脑癌患者,迎接美好生活! 图 1:来源 Nature 2. Nature M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你还在用小白鼠做研究?Nature Methods 奇葩模式生物大盘点

提起生物学研究,首先印入我们脑海的是一群身穿白大褂的「恶魔」,在聚光灯下「摧残」可怜的小白鼠。或者是在一块块培养皿上悉心照料一个个小小的菌落。生物学家从小白鼠、大肠杆菌、酵母等生物中归纳出来的科学规律,同样适用于多种不同物种。这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生物,被我们称之为「模式动物」。大鼠、小鼠、猴子等生物,由于他们在基因或者进化层面与人类的相似性,获得了生物学家们的追捧。果蝇、大肠杆菌与酵母等生物,则因为他们的「低等」,被用于揭示适用于绝大多数生物的基础规律。这些「模式生物」几乎占据了所有生物医学实验室。但还有这么一小群人,正在使用一些罕见的「模式生物」进行着自己的研究。 图片来源:Nature Methods 2021 年 2 月 24 日,Nature Methods 编辑 Vivien Marx 在 Nature Methods 上刊登了题为 Model organisms on roads less traveled 的报告 [1], 盘点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模式生物们,鼓励科学家寻找合适的研究对象。涡虫 - 再生之王 拥有超强再生能力的金刚狼图片来源:IMDB 作为漫威粉们最喜爱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Nature 深度剖析:管坤良与 Alj 组研究成果为何截然相反,Hippo 通路调控乳腺癌的两面性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存在重大威胁。雌激素受体(ERα)驱动了相当一部分乳腺癌的进展,对于这部分乳腺癌,靶向 ERα 或雌激素合成的内分泌疗法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相当多的患者仍会出现复发及耐药的现象 [1]。因此,探究 ERα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转化价值。2017 年一篇发表于 Nature 的报道指出,抑癌通路 Hippo 可以介导 ERα 的降解,进而调控 ER + 乳腺癌对内分泌疗法的敏感性。然而,近日 Hippo 领域大牛管坤良组却对此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 Hippo 通路反而促进 ERα 的表达。到底是什么使得这两篇文章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呢? 作为重要的抑癌通路和明星级研究热点,Hippo 通路不仅在器官发育、尺寸控制和组织再生中起重要作用,更与多种癌症的进展密切相关。在 Hippo 通路中,激酶 MST1/2 在辅因子 MOB1 和 SAV1 的帮助下,磷酸化活化激酶 LATS1/2,后者进一步磷酸化转录激活因子 YAP/TAZ,使其滞留在细胞质中并降解。当 Hippo 通路上游信号减弱或丢失时,YAP/TAZ 磷酸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因为这篇文章,两个团队在 Science 直接干架

前情提要 2021 年 3 月 26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刊发了一篇题为 Comment on 「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的评论性文章,再次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同性恋的遗传学特征」这两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文章从科学严谨的角度,重新探讨同性恋遗传特性该怎样研究,直言不讳的指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一直被诟病的问题。 双方措辞激烈,硝烟四起,原文读起来非常带感。图片来源:Science 这篇评论性文章剑指 2019 年发表在 Science 的研究性文章,题为 「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该研究通过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揭示与同性恋相关的遗传特征,文章发表之后,就引起了科学界和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以至于有媒体直接使用「同性恋基因」、「同性吸引力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小鼠脱毛哪家强?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小鼠脱毛可谓基本技能,可是脱毛效果,却是千差万别。不少人觉得小鼠脱毛,没有什么作用,脱毛好坏对实验结果也没有什么影响。然而,就是这么基本的操作,很多人都做的很差。而对于小鼠实验,特别是有创的小鼠实验,脱毛的效果对结果影响巨大。选择恰当的脱毛方法,有利于减少脱毛本身造成的皮肤损伤,使皮肤表面光滑,减少动物感染的机会和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鄙人在做小鼠实验过程中,就因为脱毛吃了很多亏,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实验材料。一名优秀的干饭人,怎能连小小的脱毛都搞不定呢?今天,本人在这里结合自己的血泪史,浅谈一下小鼠脱毛,希望大家走出小鼠脱毛的误区,找到最简单、最省钱、最快捷的小鼠脱毛方法。脱毛可以分为永久性脱毛和暂时性脱毛两种。绿宝石激光脱毛等永久性脱毛方法,通过直接热凝固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可造成毛囊不可逆损伤 [1],多用于制作小鼠休止期脱毛模型。日常实验中我们常用的脱毛方法为暂时性脱毛,根据工具的不同,可分为剪毛法、剃毛法、脱毛膏法。下面请听我一一介绍。 一、剪毛法1.1 所需用品:眼科剪,戊巴比妥钠1.2 操作方法:麻醉(腹腔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科研打工人的福音!Nature报道这项新技术,你以后再也不用做荧光染色了

AI 虚拟染色,替代荧光标记识别细胞结构如何标记细胞中的蛋白质?荧光显微镜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染色的细胞是生命科学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可选颜色有限,能够同时观测的目标细胞结构也严重受限。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试剂价格昂贵且难用。此外,这些染色剂和激发光线对活细胞都是有害的,这就意味着成像行为本身就会损伤或杀死细胞,有可能偏离事实。 华盛顿西雅图艾伦脑科研究所的显微镜专家 Forrest Collman 和他的同事曾经试图用 3 种不同的颜色制作 3D 延时拍摄,最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结果是所有的细胞都死了。那么有没有不损害细胞的方式?利用投射白光(明视野显微镜)来进行细胞成像就不依赖于标记,因此避免了荧光显微镜的一些问题。但是,对比度的降低会无法辨别大多数细胞结构。 华盛顿西雅图艾伦细胞科学研究所副主任,定量生物学家 Susanne Rafelski 和她的同事试图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希望将以上两种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够标记细胞中许多不同的结构,又能够做到实时 3D 成像。 2017 年,Rafelski 团队的机器学习专家 Gregory Johnson 提出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科院张利民发现「人工代糖」导致脂肪肝!「代糖」还是天然的好

在历史的长河中,「饿殍遍地」,从来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在人类数万年的历史之中,无时不刻在与饥饿斗争。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与饥饿的战争已经基本落幕。 而一场对抗「肥胖」的战争,悄然打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因为「吃太多」而死亡的风险,早已超过了因为「吃太少」死亡的风险。每年有数百万人因为肥胖去世,而因为饥饿死亡的人群已不足百万。 可对抗肥胖谈何容易,人类对甜味的渴望,早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之中。所以,为了在追求甜味的同时远离肥胖,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甜味但是不含热量的物质,那就是代糖。 但代糖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图片来源:mSystems 2021 年 3 月,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张利民研究员带领团队,在微生物学领域著名期刊 mSystems 上刊登了题为 Impaired Intestinal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nd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Ligands Contribute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 的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三句话读懂一篇 CNS:宝玉拒绝黛玉的生物学原因;压力导致脱发的机制...

本周学术君继续陪伴大家了解 CNS 杂志的最新研究进展,一起探寻科学的奥秘! 1. Nature: 揭示雄鼠不愿与病态雌鼠交配原因 交配行为是延续种族基因、繁衍后代的重要社会活动,错误的社交活动或导致潜在的健康风险。 2021 年 3 月 31 日,麻省理工学院 Gloria B. Choi 教授团队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An amygdala circuit that suppresses social engagement。研究表明小鼠能够通过辅助嗅觉系统判断同伴的健康状态,其与病态雌鼠的首次骑跨行为的时间和次数均减少,这与名为 COApm 的神经元大量激活有关。另外,研究人员将病态雌鼠的粪便和尿液涂在健康成年雌鼠身上后, 雄鼠对带有病态气味的雌鼠产生了抗拒,即雄鼠更偏向于和健康雌鼠进行交配。 该研究从新的角度阐释了雄性择偶的偏好性,对人类的社会活动行为提供了参考。宝玉跟黛玉没走到一起,莫非还是因为黛玉体弱多病...[doge][doge] 图 1:来源 Nature 2. Nature:10 万年前现代人行为的证据 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智人(现代人)的复杂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ell专栏:没想到缺氧竟然也能抗衰老、提高化疗效果...

丁香园与 Cell 出版社将合作推出专栏文章,第一时间分享 Cell 出版社旗下重磅研究解读,以专业、理性、价值为标准,促进学术分享。专栏初创,欢迎留言给我们提供改进优化建议。背景介绍 细胞的衰老是一种由破坏性信号触发的增殖停滞的状态,衰老细胞在衰老过程中持续存在,主要表现为形态扩大、细胞核和染色质重构、高溶酶体活性、易凋亡以及复杂的、由转录调控的分泌行为,统称为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SASP 包括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和生长因子,它们可以通过促炎反应,促进衰老相关的病理特征。 SASP 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在体内,一个主要的环境变量是氧含量,它在组织之间和组织内部是不同的。随着物种进化,哺乳动物细胞已能够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迅速适应氧含量的变化。比如说,在低氧条件下,细胞通过激活 AMPK 信号通路和抑制 mTOR 的活性,从而使细胞的代谢模式由氧化磷酸化转变为糖酵解,并刺激血管生成。 前期也有研究表明,氧含量对衰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低氧环境能够显著延缓培养细胞的各种类型的早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柳叶刀子刊报道离奇病例,损失四分之一大脑皮质的他竟与常人无异!

「中风」,是一个让所有老人都畏惧的字眼。 图片来源:世界中风组织 根据世界中风组织的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有 550 万人因为中风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就算患者从中风幸存,他们中的很多往往也会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多年来,如何预防与减轻中风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 图片来源:The Lancet Neurology 2021 年 4 月 1 号,来自华盛顿大学的 Timothy O Laumann 与团队在医学顶刊柳叶刀的子刊 Lancet Neurology 发表了题为 Brain network reorganisation in an adolescent after bilateral perinatal strokes 的研究 [1], 报道了一起离奇的中风案例。这位患者在出生后三周就不幸中风,却一直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直到十三岁时,该患者才因自己行为的与众不同,被发现由于中风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大脑皮质。这个离奇的案例展现出大脑在婴幼儿时期强大的重塑能力,也为中老年人中风的治疗带来了启示。 研究内容:13 岁的丹尼尔是一名七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思极恐,Cell子刊报道过度运动导致糖尿病样表型!

丁香园与 Cell 出版社将合作推出专栏文章,第一时间分享 Cell 出版社旗下重磅研究解读,以专业、理性、价值为标准,促进学术分享。专栏初创,欢迎留言给我们提供改进优化建议。运动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益处,例如运动可以通过增加线粒体氧化能力和改善葡萄糖调节,从而对代谢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是一些代谢性疾病的首要治疗方法。 我们常说的管得住嘴,迈的开腿,但是我们真的知道应该如何迈开腿吗?坚持运动能够改善体质,但是运动量应该如何把握呢?过度锻炼是否有害身体健康? 2021 年 3 月 18 日,瑞典体育与健康学院 Mikael Flockhart 等人在 Cell Metabolism 在线发表了题为 Excessive exercise training caus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decreases glucose tolerance in healthy volunteer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长期的高强度运动削弱了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导致线粒体功能损伤,在健康个体中降低葡萄糖耐受,产生糖尿病类似的表型。图片来源:Cell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疑|NEJM 疑似误用「尿结晶」图片,医学顶刊也犯低级错误?!

2021 年 3 月 18 日,世界著名的医学四大期刊之一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 Sulfonamide Crystals [1]。作者是泰国曼谷 Mahidol 大学的 Kanin Thammavaranucupt 博士和 Ittikorn Spanuchart 博士,英文正文如下:图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文中所述一位 42 岁患者接受了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治疗,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翻译成中文就是甲氧苄氨嘧啶 / 磺胺甲基异恶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复方新诺明(TMP/SMX),患者的尿液显微镜检查显示为扇形结晶(附图如下),诊断为磺胺结晶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图源:《Sulfonamide Crystals》文章附图学术争鸣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尿沉渣图片非常值得商榷笔者根据相关专业经验猜测文中所提供的图片并不是文中所说的 N - 乙酰磺胺甲基异恶唑 (n-acetyl sulfametho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思极恐:甲胎蛋白异常升高,竟然揪出这种癌症!

案例详情 患者男,65 岁,于 2020 年 11 月 22 日来我院体检。 心电图检查: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正常,血糖 6.23mmoL/L,甘油三酯 2.75mmoL/L,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乙肝五项都阴性,血常规及尿常规都正常。所查的两项肿瘤标志物中唯独甲胎蛋白异常升高。 按照常理,这么高的甲胎蛋白应差不多是肝癌了吧! 进一步诊查 然而,该体检者的肝脏超声结果却未发现有占位性病变。 1. 彩色多普勒超声 (泌尿系统、肝胆脾 + 双肾、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浅表器官、双侧颈动脉、椎动脉血管) 检查所见:甲状腺左叶实性结节,大小约 2.6cm×2.4cm×1.5cm,边界清,内可见点状强回声。甲状腺右叶多发实性或囊实性结节,大者约 1.2cm×0.4cm,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普遍性增厚,并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右侧椎动脉部分椎间段可见,内径较细约 0.11cm,血流速度减低,血流阻力增高,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偏高。脂肪肝。前列腺内钙化灶,前列腺小囊性结构,大小 0.8cm×0.5cm。 诊断意见:甲状腺左叶实性结节 (TI-RADS III-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ell 突破:历时 4 年、追踪 1183 种代谢物,傅静远等发现微生物的长期稳定性与健康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多项研究均揭示其与多种疾病的关联。但是目前仍没有系统的关于肠道菌群及其基因组在长时间跨度上的动态研究。2021 年 4 月 10 日,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傅静远教授和 Alexandra Zhernakova 教授团队在 Cell 发表题为 The long-term genetic stability and individual specificity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的研究性论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图片来源:Cell本研究通过对 338 名志愿者基线及 4 年后的肠道微生物群和对应时间点收集到的 51 种临床表型、1183 种血浆代谢物进行了追踪,通过比较及关联分析,描述了微生物的基因稳定性、变异及其与宿主的关系。 同时,利用这些个体特异性和时间稳定的微生物图谱,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准确性高达 85% 的「微生物指纹」识别方法。此外,该研究还报道了 190 个与宿主表型相关微生物特征;519 个与血浆代谢物显著相关的微生物特征,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关联在心脏代谢特征、维生素 B 和尿毒症等方面均有联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三句话读懂一篇 CNS:线粒体突变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57% 以上​;解密大猩猩捶胸口之谜...

春暖花开,微风徐徐。在实验室加班的科研小伙伴们辛苦了,实验之余看看 CNS 最新进展,放松下心情吧。 1. Nature:在热河生物群首次发现掘穴兽 热河生物群化石主要位于中国辽西义县、凌源和北票等地区,被誉为世界级化石宝库。 2021 年 4 月 8 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圆教授团队在 Nature 发表了研究论文 Fossoriality and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in two Cretaceous mammaliamorphs。该研究报道了 在中国东北部早白垩纪热河生物群的两个哺乳形类物种的化石,即三列齿兽中国掘兽和尖齿兽陈氏掘尖齿兽。 即使这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但它们特征相似如尾巴较短、爪子粗壮和胸椎数量,都表现出掘穴的趋同演化特征。两者是首次在热河生物群中发现掘穴动物,这对于深入了解生物群进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图 1:来源 Nature 2. Nature:颠覆认知!疯狂消耗葡萄糖的竟然不是癌细胞... 德国生理学家 Otto Warburg 在 100 年前提出著名理论: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消耗大量葡萄糖,通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