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肾蕨

形态及习性: 肾蕨属肾蕨科,又名蜈蚣草。它的叶簇旺,披针形,叶长30厘米-70厘米,小叶无柄,于节处生叶轴。四季常青,叶形秀丽挺拔,叶色翠绿光滑,是制作花蓝和插花极好的配叶材料。肾蕨属低等蕨类植物。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冬季在15℃左右可正常生长,最低温度不低于8℃,忌强光直射,喜阴湿环境。 繁殖与栽培: 肾蕨多为盆栽,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多于春季结合翻盆进行分株繁殖,分割母株后,每盆栽植2丛-3丛匍匐枝为宜。新翻盆植株浇足水后,置于阴处,保持湿润,待根基上萌发出新叶时再移置半阴处养护。此外,也可用孢子繁殖,将成熟的肾蕨孢子均匀地撒在消过毒的泥炭或腐叶土表面,不用覆土,经常喷雾,以保持土面湿润,60天左右即可长出孢子体(新的植株)。 肾蕨的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夏季须置于庇荫处养护,每日早晚喷雾数次,以增加空气湿度,保持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冬季须使室内保持15℃左右,方能继续生长,在提高室内温度的同时,须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小叶卷曲、焦枯等,浇水过多,易引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鸟巢蕨

形态及习性: 鸟巢蕨属铁角蕨类,是多年后常绿附生蕨类植物,株高可达1米-1.2米,根状茎短,顶部纤维状分枝、卷曲。叶丛生于短茎顶端,向四周辐射状排列,叶柄圆柱形,长约5厘米,叶片阔披针状,草质,浅绿色,两面光滑,叶长约100厘米。鸟巢蕨株形丰满,叶色葱绿,是布置厅堂、会场和制作花篮的良好观叶材料。鸟巢蕨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喜阴凉环境,不耐低温。在热带地区可附生于大树干上。 繁殖与栽培: 鸟巢蕨的繁殖,通常用分株繁殖法,即将密集丛生的盆栽鸟巢蕨,连叶带根分割成5片-7片叶一丛,分别植入盆中,置庇荫处养护,直到新叶发出后为成活。此外也可用孢子繁殖,将生于叶脉上侧的孢子囊群取下,均匀地播于泥炭腐叶土表面,撒上薄薄的一层细沙,常喷雾保持土壤表面湿润,50天-60天即可长出新的孢子体。   鸟巢蕨可长期生长在阴暗处,忌强光直射,极适宜吊于室内观赏。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故在室内养护时,需常向叶面喷雾。喜微酸性土壤。冬季温度不得低于10℃。喜肥沃,可每10天施1海外侨胞稀薄腐熟的饼肥。   蕨类植物的养护管理较为粗放,抗病虫害能力极强,通常只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天门冬

天门冬又名武竹,属百合科天门冬属。栽培品种有短天门冬、卵叶天冬草、松叶天冬草、斑叶天门冬等。 形态及习性: 天门冬为多年生半蔓性草本。具有长椭圆形的肉质块根,茎丛生而下垂,基部木质化,光滑而多分枝,长可达1米。叶状枝线形,簇生;花淡红色,有香味;桨果鲜红色,10月-11月成熟。翠绿茂盛的枝叶和鲜红球形果,构成了天门冬独特的观赏价值。盆栽者可用于厅堂、会场观叶、观果,也可切取嫩绿多姿的枝条作插花的配衬材料。 繁殖与栽培: 天门冬的繁殖以播种和分株为主,播种可摘取成熟的桨果阴干后贮存,至次年春季播于浅盆中,加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温度20℃-25℃和盆土湿润,30天左右即可发芽,待苗高5厘米-10厘米时分盆。分株繁殖,即将生长茂盛的植株在春季结合换盆分株,每盆分得3枝-5枝带有根系的枝条,置半阴处养护。分株后剪去过多的根须或过长的枝条,一般根系保留5个-7个块根,枝条保留25厘米-30厘米长即可。  天门冬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通常栽培土用50%腐叶土、20%园土、10%厩肥(或磷钾肥)混全而成。栽培养护时土壤要半干半湿。因天门冬这肉质根,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文竹

文竹又名云片竹、芦笋山草,属百合科。栽培变种有矮文竹和大文竹等。 形态及习性: 文竹为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柔嫩伸长具有攀援性;根部稍肉质;叶状枝纤细而簇生,形如羽毛,水平开展;叶长3毫米-5毫米,6枚-12枚簇生,圆柱形,成刺状鳞片;花小,两性,白色,花期2月-3月或6月-7月;桨果球形,紫黑色。它那鲜绿可爱的羽状叶呈片状斜展,形似一片飘浮的绿云,是观叶类植物中的佼佼者,适宜于厅堂、会场及案头装饰,也是插花、花篮等常用的极好的陪衬材料。在花卉市场上也是极受欢迎、销量最大的观叶植物。 文竹原产南非,现各国园林均有栽培。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不耐干旱,忌霜冻,冬季室温不低于5℃。喜生于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 繁殖与栽培: 用播种或分株繁殖。播种繁殖首先要培养种株,一般盆栽多不能开花结实,所以种株多在室内地栽:将2年-3年健壮植株,选略庇荫处(多在温室拐角处)种植,搭好支架,任其自然攀缘。将成熟的种子于春季播于浅盆中,加盖薄膜或玻璃,并保持土壤湿润,在20℃-25℃时约30天即可发芽,待苗高4厘米-5厘米时移植,8厘米-10厘米时即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网纹草类

爵床科多年生草本。 网纹草属( Fittonia )植物原产于秘鲁。网纹草植株低矮,呈匍匐状蔓生,高约 5~20 厘米。叶十字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茎枝、叶柄、花梗均密被茸毛,其特色为叶面密布红色或白色网脉,耐阴性强,除冬季至早春容易遇寒害腐叶外,其他各季叶色不凋,颇为清新素雅。此类植物适合小盆栽或吊盆栽培。 繁殖: 用扦插或分株法,华南地区全年均能育苗,唯冬季气温低较不易发根。通常在春、夏 2 季成活率最高,发根适温约 22~25℃ 。只要剪取枝条,每 4~6 节为 1 段,浅埋于疏松的培养土,保持湿度,接受日照约 50%~70% 约经 15~20 天即能发根成苗。 栽培重点: 培养土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最佳,亦可使用细蛇木屑 50% ,泥炭苔 20% 和河砂 30% 调制。耐阴性强,栽培处以日照 40%~60% 最佳,忌强烈日光直射。生育期间每月追肥 1 次,由于枝叶茂密,使用叶片吸收的台肥速效 1 、 2 号最理想,氮肥多叶色美观;若施用其他肥料,必须小心掀开叶片,避免接触叶片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红点草

爵床科多年生草本。 [ 别 名 ] 溅红草、嫣红蔓 红点草是枪刀药属( Hypoestes )植物,原产于马达加斯加。株高可达 60 厘米,盆栽约 10~15 厘米。枝条伸长后呈半蔓性,茎节容易发根。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叶腋易生短侧枝,叶面橄榄绿,布满粉红色或白色斑点,极似人工喷洒了油漆彩墨,风格异雅。春季能开花,花色淡紫不显眼,通常以观叶为主,适合庭园点缀或小盆栽作室内植物观赏。 繁殖: 可用播种或扦插法。在华南地区采用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秋 2 季为佳,发根适温约 20~25℃ 。剪取顶芽或枝条,每段 2~3 节,扦插于河砂或以河砂、珍珠岩与细蛇木屑调制的培养土,保持阴凉及湿度,约 3~4 周能发根。亦可将扦穗直接插入盆土中,使其成长,每 5 寸盆可插 3~5 枝。 栽培重点: 栽培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若能用细蛇木屑 50% 、蛭石 20% 、壤土 30% 调制更理想,并预埋 10 余粒台肥长效性肥料作基肥。追肥可用油粕、氮、磷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拟美花类

爵床科半常绿灌木。 拟美花是钩粉草属( Pseuderanthemum )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或术太平洋诸岛。株高约 50-200 厘米,叶对生,广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缘有不规则缺刻。叶色因品种之异,各具特色。紫叶拟美花叶色紫红至褐红。金色拟美花新叶金黄,老叶转黄绿至翠绿。锦叶拟美花叶面有褐红、淡红、乳白斑彩。春至夏季开花,顶生,红色或白色。此类植物以观叶为主,观花为副,叶色优美,最适合庭园列植、丛植美化,亦可作室内植物,唯冬季寒流侵袭容易落叶。 繁殖: 可用扦插法,春至夏季为适期。剪枝条略带叶片,扦插于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河砂或砂质土壤,保持日照约 50%-70% ,经 20 余日能发根成苗,待根群旺盛再移植。 栽培重点: 栽培均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紫叶拟美花对于光线适应性较广,庭园或盆栽全日照或半日照均佳,稍荫蔽处亦能生长。金叶拟美花及锦叶拟美花较喜爱照充足的处所,间接日照约 60% ~ 80% 归理想,光照明亮叶色较明艳。若能在定植前让土壤预先混合腐熟有机肥,往后的生育自能旺盛。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灰姑娘

爵床科多年生草本。 灰姑娘株高 15-30 厘米,匍匐性,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锯齿缘,叶面有粗糙茸毛,触摸有沙沙声。叶色灰绿或紫褐,并有紫红晕彩,似金属光泽,闪闪有光,叶背紫红。夏至秋季开白色小花,不明显,以观叶为主。 小灰姑娘株高 10~20 厘米,茎簇生,丛生状。叶长椭圆形,卷皱,叶面绿褐或铜红色,具金属光泽,叶背紫红色。冬季开白色小花。此类植物叶色优雅,耐阴,极适合庭园荫蔽处列植、丛植或地被美化,也适合盆栽或吊盆栽培。 繁殖: 可用扦插或分株法,春至秋季为适期。灰姑娘剪枝每段 2~3 节,扦插于湿润土壤,约经 2~3 周能发根;另匍匐地面的茎节着地能发根,亦可分切另植。小灰姑娘除了剪取茎顶或茎段扦插外,也可分离丛生的幼株栽植,即成新株。 栽培重点: 栽培以肥沃的壤土或腐叶土最佳,排水需要良好。灰姑娘栽培处要荫蔽,日照约 50%~70% ;小灰姑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施肥可用有机肥料或氮、磷、钾,每月施用 1 次。灰姑娘茎枝易伸长,每年春季应强剪 1 次促使萌发新枝叶。老化的植株应重新扦插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灰姑娘

爵床科多年生草本。 灰姑娘株高 15-30 厘米,匍匐性,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锯齿缘,叶面有粗糙茸毛,触摸有沙沙声。叶色灰绿或紫褐,并有紫红晕彩,似金属光泽,闪闪有光,叶背紫红。夏至秋季开白色小花,不明显,以观叶为主。 小灰姑娘株高 10-20 厘米,茎簇生,丛生状。叶长椭圆形,卷皱,叶面绿褐或铜红色,具金属光泽,叶背紫红色。冬季开白色小花。此类植物叶色优雅,耐阴,极适合庭园荫蔽处列植、丛植或地被美化,也适合盆栽或吊盆栽培。 繁殖: 可用扦插或分株法,春至秋季为适期。灰姑娘剪枝每段 2~3 节,扦插于湿润土壤,约经 2-3 周能发根;另匍匐地面的茎节着地能发根,亦可分切另植。小灰姑娘除了剪取茎顶或茎段扦插外,也可分离丛生的幼株栽植,即成新株。 栽培重点: 栽培以肥沃的壤土或腐叶土最佳,排水需要良好。灰姑娘栽培处要荫蔽,日照约 50%-70% ;小灰姑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施肥可用有机肥料或氮、磷、钾,每月施用 1 次。灰姑娘茎枝易伸长,每年春季应强剪 1 次促使萌发新枝叶。老化的植株应重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诱发乳腺癌的八大危险

  家族遗传: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性生活质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早期癌瘤一般指的是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所发生的体积较小的原位癌和表浅浸润癌,并无区域淋巴结转移。那么,何谓早期乳癌,尚无明确的、统一的认识。以往认为临床Ⅰ期乳腺癌及尚未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Ⅱ期乳腺癌为早期乳腺癌,也有人将“可治愈”或“可手术”的乳腺癌视为早期乳腺癌。现代肿瘤学研究表明,乳腺癌从初起单个癌细胞的分裂增殖,到发展成临床能检出的直径约1cm的小肿块,约需30次倍增,其生长期至少已逾3年,给转移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因此,仍把无痛的、单发的、硬而固定的乳房肿块作为早期乳腺癌的特征是远远不够的。70年代开始国外有学者提出“微小乳癌”的概念,即指那些非浸润性的导管癌、小叶原位癌、无导管浸润的Paget's病及直径1cm以下的小的浸润性导管或小叶癌。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微小癌和T0癌(即临床触摸不到原发肿块者)。国内有学者提出早期乳腺癌的概念应为:①组织学早期癌,包括小叶原位癌、非浸润性管内癌、良性瘤的早期癌变、早期浸润癌;②临床早期癌,包括T0癌和微小癌。   因此,可以认为在乳腺癌尚在早期阶段,通过普查、临床体检、影像检查及其他检查手段将其检出,即为乳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肥胖与乳腺癌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与肥胖和高热量饮食有关,控制体重及调整膳食结构是预防乳腺癌不可忽视的措施。   超重与肥胖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特别是绝经期后危险性可增加4.51-12.38倍。女性以腹部为主的肥胖呈纺锤型,以臀部、大腿为主的肥胖呈梨型。美国学者对216名乳腺癌病人进行分析,发现腰围与臀围之比值大于0.77,乳腺癌相对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3倍,比值大于0.8,相对危险性比正常人高6倍。妇女的臀部和大腿脂肪不易消除,但相对而言对乳腺癌和心血管病的影响较小。腹部肥胖则相反,虽较易消除,却对心血管病和乳腺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肥胖妇女患了乳腺癌后,易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美研究人员对近期确诊的656名浸润期乳腺癌病人检查发现,较瘦的女病人中,有33%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而肥胖者中则有66%。肥胖妇女患了乳腺癌,手术效果相对差些,术后复发率也高于非肥胖者。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有关,肥胖妇女体内雌激素除卵巢分泌的以外,还有脂肪组织可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患乳腺癌。   长期摄人高热量饮食导致超重与肥胖。经常吃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神因素与乳腺癌

  在讨论癌症病因的各种因素中,精神因素往往是最常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人体是一个特殊的有机体——有思想、有感情,心理活动极其复杂;人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自然空间和人类社会对人体产生着多种多样的刺激。人们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也千差万别,有的人积极进取,巧妙排解;有的人激愤怨天,怒发冲冠;有的人踌躇忧郁,悲观厌世。心理学研究发现,各种不同的精神反应都会对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产生影响,良好情绪能够提高人体内的脏器协调和抗御疾病的能力;反之,不良情绪会诱发脏器功能紊乱和降低抗御疾病的能力。神经系统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来维持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是通过“大脑皮层-下丘脑下部-脑垂体-内分泌腺体”这个复杂的反馈调节系统,完成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控制和调节。当遭到严重的精神刺激等心理打击时,人体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失调,体内各个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水平和比率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结果都将影响机体防御癌变的机能。免疫机制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在抗御外来病原体、监视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乳腺癌防癌普查

  乳腺癌的防癌普查是指用简便易行、无或小创伤的检测手段对无症状的妇女人群进行的检测,以期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乳腺癌,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或提高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防癌普查是乳腺癌二级预防的一个重要内容。   乳腺癌的防癌普查对于乳腺癌的防治意义重大。国际抗癌联盟(UICC)指出:“除了戒烟之外,成功地应用大规模乳腺普查,比近30年癌症研究中提出的任何其他方法,对公众健康具有更大的潜在效果。”并指出,“所有肿瘤中,只有子宫颈癌和乳腺癌是两种可能通过普查获得确切效果的癌”。来自美国的资料表明,由于普查,使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明显升高,从而降低了乳腺癌的死亡率,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我国天津市1977~19 80年在对全市25岁以上妇女进行的普查中,经普查诊断为0~Ⅱ期的比例占78.7%,比自行就诊而查出者增加34.4%;普查组患者的5年存活率比自行就诊者增加28.75%。以上资料充分体现了乳腺癌防癌普查的作用。   由于乳腺癌防癌普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且乳腺癌发病率相对于其他疾病则应属低发,所以,目前乳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饮食因素与乳腺癌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乳腺癌的死亡率与该地区的人均年脂肪消耗量呈正相关。动物实验也证实,给动物饲养高脂饮食,不管这些动物原先有无乳腺癌,都使乳腺肿瘤发病率增加。增加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有相应的效应。这种变化与饮食中的其他成分和总热量无关。研究发现:脂肪可以强化雌激素E1的转化过程,增加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   一项对比性调查研究发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饮食构成中脂肪总消耗量高的国家,乳腺癌发病率亦高。   另外饮酒对那些绝经后的妇女,饮酒量每日≥15g,或者是曾用雌激素的妇女,均有增加乳腺癌危险性的报道。咖啡饮料与乳腺癌有无关联研究的结论不一,多数研究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关联。   究竟是体重影响乳腺癌危险性,还是脂肪过量影响乳腺癌危险性,现在还不十分清楚。但是老年妇女适当控制体重,少食肉类、煎蛋、黄油、奶酪和动物脂肪,总是有益无害的。   通过对乳腺癌低发地区的人群饮食构成的研究发现,其中鱼类蛋白、维生素D可能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Lscovicl 等运用病例对照的方法专门研究整个食谱对乳腺癌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的种类很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乳腺癌会遗传吗?

  随着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肿瘤与遗传相关的证据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在一些人群及家庭中,存在着所谓的癌家庭或某种癌的家族聚集性。随着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逐渐证实在这些家庭成员中存在有一种癌倾向性──抑癌基因杂合性的丢失。这种现象使得这些特定人群的机体细胞要比其他人更加容易在致癌因素和促癌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发生癌变。   乳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乳腺癌在某些家族中的聚集现象,在一级亲属中发病危险性高达50%,家族中较远的亲属发病危险性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乳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与一般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在其母亲和姐妹中有一人患乳腺癌的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更高。这种遗传倾向还表现出:双侧乳腺癌患者比单侧乳腺癌患者的亲属发病率高。绝经前患乳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危险性增加 9倍;绝经后患乳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危险性增加4倍。从乳腺癌患者发病的年龄分析,年龄越小,亲属患癌的危险性越大;受累的人群越多,亲属的危险性越大。   尽管对遗传基因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更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是一种多原因、多阶段和多次突变所致的多因子疾病,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

  据1982~198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的世界性肿瘤与甾体激素关系的协作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   (1)在35岁以前服用的比35岁以后服用者乳腺癌的发病率为高;   (2)乳腺癌低发区服用药物的妇女较高发区危险性为高;   (3)生育者服用避孕药比不生育者相对危险度值高;   (4)服用避孕药的低社会阶层妇女比高社会阶层妇女发病率高;   (5)第一次服用后再间隔若干年,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而持续服用或近期服用者则增加危险性。   此项研究发现:发病率在35岁以前这种趋势有所上升。在低发区还首次观察到:服用避孕药后,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乳腺癌危险性也在下降;但是妇女在第一胎分娩之后,服用避孕药时间愈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愈高。   尽管以上结论是在对长期服用避孕药物的妇女追踪性调查基础上得出的,但由于观察的人数少和地区局限等问题,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全部情况,所反映的仅仅是一种趋势。大多数学者并不认为避孕药物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影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论其原因或性质如何,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或肿块形成,甲状腺肿瘤可单发也可多发。过去一直认为单发肿块恶性率高,多发者恶性率低,一般前者为后者的2至3倍。但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资料统计显示,多发性肿块的癌发生率也不低。另外,甲状腺肿瘤的恶性率与年龄、性别是否为结节性甲状腺流行区都有一定关系。   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青壮年多见。病程长短不一,短者数天,长者数年或数十年。个别患者因颈部不适,喉部异物感,吞咽受限,呼吸不畅或因其他疾患就诊时发现,也有小部分病人有程度不同的甲亢表现,直径小于2cm的肿瘤,多不被注意。少数病人的甲状腺肿瘤会突然增大,多为囊内出血所致。B型超声检查是作为甲状腺影像检查的重要手段,且甲状腺B超检查方法简便,图像清析,经济易普及,无创伤,可动态观察而备受青睐。据报道,B超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率可达100%,总的来讲B超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主要决定肿瘤是单发还是多发,是单侧还是两侧,是囊性或实性结节,一般认为,实性结节恶性率高,而囊性者则恶性率低,CT对肿瘤较小者有诊断价值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甲状腺肿瘤的综合调整

甲状腺肿瘤患者大致有以下几类值得重视的认知障碍:一是不重视,偶尔摸到颈部有肿块,不当回事。这种患者不少。这时,必须晓之以理,动员他接受检查和治疗,以免贻误病情。二是能拖就拖。由于甲状腺肿大或有肿块的患者不少,肿块中很大一部分是良性的,因此有些患者既怕癌,又存在侥幸心理,能拖就拖,治疗也不积极。对此,应告诉患者正确的应对方法:一方面接受系统检查,另一方面作诊断性治疗,一旦有可能是恶性的,及时手术,不可延误。三是极度恐惧。甲状腺肿瘤患者大多情绪不稳定,易恐惧、急躁易怒。对此,又应动之以情,以实例告诉他们,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即使是恶性的甲状腺癌,本病的预后也不很差。但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积极配合,综合调理。 【心理治疗】 本病患者情绪都不稳定,通常性急,易怒、好发火、好激动,并常伴有焦虑、烦燥、恐惧等,因此,人际关系也常常欠佳。对此,一方面要借助中西药物,帮助他改善生理状态,包括内分泌状态,必要时也可佐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类的精神药物;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纠治,双环齐下,帮助他们稳定情绪,调整心态,优化个性,以利于最佳疗效的取得。 【食疗配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甲状腺癌

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病理学上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类。 什么原因引起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其发生与慢性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有关。 甲状腺癌有什么症状 发病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只是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而高低不平的结节,晚期常压迫邻近神经、气管、食管而产生相应症状。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远处转移多见干扁骨(如颅骨、椎骨和骨盆)和肺。 有些病人的甲状腺肿块不明显,而以颈、肺、骨骼的转移癌为突出症状。 髓样癌病人可同时有嗜铬细胞瘤和/或甲状旁腺增生或肿瘤,临床上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 甲状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儿童及男性发现甲状腺结节,应高度怀疑有癌症可能。如甲状腺结节增长较快,检查肿物其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吞咽时活动度减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甲状腺肿物侵犯到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Horner氏综合症等,有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