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研究「幸福」十余年,这位幸福专家却因无法获得幸福自杀

生物学霸

229
何谓「幸福」?

这是先贤从人类混沌懵懂时期就开始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幸福引发的深思,亦或是孔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中所赞颂的幸福观。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理解。

在哲学和心理学史上,无数学者都对「幸福」的本质与定义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也针对人类幸福感的得失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索。在分析工具更加发达的现代,科学家能够对幸福感给出更加准确的评判,也终于能够验证孔子的观点,那就是物质上的得失与生命中的逆境是否能够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菲利普·布里克曼
图片来源:Wordpress


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最远的学者中,有一位名叫菲利普·布里克曼 (Philip Brickman) 的心理学家。从博士生涯开始,菲利普就对幸福的获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花了十多年来探究这个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位对幸福无比了解的专家,在自己 38 岁事业巅峰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幸与不幸

在多数欧洲的语言中,幸福与幸运是同一个单词。所以幸运似乎是幸福的充分条件,反之,不幸则会使人失去幸福。

这个观点在很多逻辑中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一位中了千万大乐透的幸运儿,与一位在事故中失去双腿的残障人士。前者理所应当从中奖中获得幸福,而后者的幸福程度与前者相比可能微不足道。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 1968 年博士毕业后,菲利普就一直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菲利普的著名论文
图片来源: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毕业十年后,菲利普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题为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 is happiness relative?

在这篇论文中,菲利普对 22 位大乐透得主以及 29 位因事故残疾的受害者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结论。那就是中大奖的人并没比普通人更加幸福,而经历过不幸的残障人士,尽管他们自认为事故后的幸福感比事故前有显著的下降,但在对未来的幸福感的预期上,受害者与对照组的普通人依旧没有显著的差别。

给常人带来巨大幸福感的一次豪华餐厅的晚宴,或者是顶级游艇的出行,给大奖获得者带来的幸福指数提升逐渐变得无关痛痒。而一个陌生人的小小善举,却足以给事故受害者带去暖心的慰藉。

幸福是相对的,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取决是自身的阈值与期望。一个享受发达电子设备所带来便捷与乐趣的现代人,未必比发现了一大片果林的原始人幸福。

或者简单的来说,「金钱是买不来幸福的」,就是菲利普研究所传达出来的观点。这个实验是他在 1971 年所提出的「享乐跑步机」观点的有力实证。

这项研究是菲利普呕心沥血之作,一经发表就获得了巨大的关注。

截止至撰稿时,这篇论文在谷歌学术上已经记录了 3561 次引用。作为这篇论文主要贡献者的菲利普,在当时可能已经预料到自己将会在心理学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可就是这样一位学术圈的新星研究了十多年幸福后,依旧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他惊世之作发表的四年后,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从 26 楼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天才的陨落

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菲利普,是一位十足的工作狂。

从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很快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获得了西北大学的教职,并以极快的速度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

1979 年,菲利普回到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负有盛名的母校密歇根大学担任正教授,年仅 36 岁。

菲利普结束自己生命的「Tower Plaza」
图片来源:Mlive

1982 年未满 39 岁的他,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获得了大多数同领域学者无法企及的成就。可就是这样一位心理学巨匠,终究没能战胜自己的心魔,在 5 月 13 号从安娜堡最高的大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菲利普没有留下遗书,但他的家人早就发现了他的抑郁与自杀倾向。与妻子感情破裂导致的分居,身为领导的琐碎工作,都让菲利普身心俱疲,而与这些困境同时出现的,还有菲利普从未停止的学术压力。

在菲利普生命最后的时光中,他所申请的几个学术基金资助全部被拒,而联邦政府也在威胁要削减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经费,他所专长的社会心理学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对幸福、人生的意义、痛苦与承诺等主题造诣极深的菲利普,在自己面对困境时,最终践行了自己理论中的「结论」。

菲利普的「享乐适应」理论把「享乐」比喻成一台跑步机。中了彩票的人慢慢习惯那些金钱所能带来的事物,而去追求越来越多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似得到了很多,但幸福的水平其实是在原地踏步,就像在一台跑步机上跑步一样。

此外,像菲利普这样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更难在这台跑步机上获得幸福,更不用说在菲利普如此了解这台跑步机之后。

同时,在他的关于「承诺」的理论中,菲利普认为承诺赋予了个人生存的意义。但菲利普父亲的接连外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婚姻承诺」的破裂,让菲利普对自身由承诺所带来的意义产生了动摇。

在菲利普 1971 年的论文中,他与他的合作者总结道:

对幸福的追求导致了不幸福,而摆脱这种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从跑步机上下来。

菲利普用宗教观念中的「戒欲」等观点来帮助人们摆脱这台享乐的跑步机,但在他内心深处,他自己选择的摆脱方法,却是离开这个世界。

正是因为菲利普比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更了解幸福与人生的意义,才使得他在危险的抑郁症面前更加脆弱。

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幸福学家」,却无法摆脱自己的痛苦。



压力下的脆弱科学家

Nature 杂志呼吁关注博士生心理健康
图片来源:Nature

菲利普的经历并不是特例。

对于包括心理学博士生在内的在读博士、博士后以及青年教师们,都在承受着巨大且持续的心理压力。

Nature 与 Science 近年来也频频发文聚焦科研工作者的心理问题。

比起普通人,科研工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不能按时毕业或失去资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压力在功成名就后可能依旧存在。

持续性的压力,让学者在其他打击面前非常脆弱。

比起其他人,高压之下的科研工作者更容易在经历打击后做出极端的行为。与父母的一次拌嘴,就足以让科研工作者走上不归路。笔者身边就有因为失恋而吞液氮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博士生,我们也多次报道过因为晋升失败而失控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与此同时,科研工作者中有很多像菲利普一样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理论的执着,对缺陷事物的低容忍,使得科研工作者更难获得幸福感,进一步加剧了学术群体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也许,如何让以后的学者不再走上菲利普的道路,才是现在学术界最需要研究的「课题」。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addiction-in-society/202012/schoolmate-s-death-makes-headlines-40-years-later
2.https://www.proquest.com/openview/c7bfe1b164c2597d7cc5fed5109f7dc1/1?pq-origsite=gscholar&cbl=18750&diss=y
3.https://www.nytimes.com/2020/11/24/opinion/happiness-depression-suicide-psychology.html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