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CDl分子对脂类抗原的提呈

互联网

5635
CDl 分子对脂类抗原的提呈
 
    CDl分子在结构上与MHC I类分子相关,但Cm基因位于MHC外,无多态性。人类有五个紧密连锁的CD5基因,四个表达。编码蛋白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CDh、CDlb和CDlc,CDld属于第二组。CDlb和CDlc提呈的脂类抗原,主要来自分枝杆菌胞壁成分,包括糖脂和磷脂等,如霉菌酸、葡萄糖单霉菌酸脂、脂阿糖甘露聚糖等。CDld分子能提呈疏水肽,也能提呈某些脂类抗原如酰基鞘氨醇。
    CDlb分子存在于APC的酸性内体区室中,包括Ⅱ类分子荷肽区室(MⅡC/CⅡV)。现已发现,CDlb及其提呈的脂阿糖甘露聚糖均存在于MⅡC中,MⅡC中的酸性环境促使CDlb分子构象发生变化,疏水性抗原结合槽的暴露有利于与脂类配体结合。另外.MⅡC中含有的一些作用广泛的降解酶可裂解某些脂类抗原中大的糖链,有利于CDl分子的提呈。CDl分子提呈脂类抗原的方式类似内体溶酶体加工外源性抗原的途径。外源性脂类抗原被APC摄取后,在内体区室中形成CDl分子―脂类抗原复合物。CDl分子的抗原结合槽高度疏水,很难容纳蛋白质抗原肽,而是适合于结合双链脂肪酸。所以CDl分子一旦与脂类分子的脂肪酸相结合?该分子头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性酰基和糖基往往暴露于CDl分子抗原结合槽外,或位于抗原结合槽人口处。脂类抗原在CDl分子中的这样一种定位,使得其亲水的头部和CDla-螺旋表面的一些残基一起构成供TCR识别的部位。
CDl分子结合并提呈脂类抗原参与对细菌抗原的免疫应答
图右侧分枝杆菌通过受体DCSIGN进入DC并形成吞噬体,杆菌胞壁成分在溶酶体/MⅡC水解酶(Hy)的作用下被降解成脂类抗原。同时,复合糖脂lAM/PIM通过甘露糖受体进入M甲的溶酶体后以相似的方式被降解。CDl分子在内质网中合成,一部分结合磷脂后直接表达于细胞表面,并以再循环的方式重新进入溶酶体,参与对脂类抗原的提呈。内质网中合成的另一些CDl分子可与h链结合,通过高尔基体进入溶酶体或晚期内体区室后,在蛋白水解酶CAT和DM分子的作用下,h链解离,使CDl分子抗原结合槽暴露,为提呈脂类抗原创造了条件。MⅡC:MHCⅡ类分子区室;DCSIGN: DC特异性非整合素受体;I。AM:脂阿拉伯甘露聚糖;PIM:磷脂酰肌醇甘露糖苷。
    CDl分子提呈的脂类抗原往往由特定的T细胞识别,此类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有两种:直接识别细胞表面CDl分子;和识别CDl分子与脂类抗原复合物。
    直接识别CDld分子的人T细胞属NKT细胞,其。链结构为V24,日链结构为V2、8、11、13。这类T细胞在识别CDl后分泌IL-4,可指令ThO进一步增殖分化为Th2,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识别CDl分子―J旨类抗原复合物的丁细胞最初发现于结核病患者体内,是一类受CDlb限制、霉菌酸特异性双阴性T细胞。以后从麻风病患者的皮损中也分离到脂阿糖甘露聚糖特异性、CDlb限制性T细胞。脂阿糖甘露聚糖是麻风杆菌胞壁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体外,这种CDlb限制性T细胞对脂阿糖甘露聚糖的识别需要麻风杆菌胞壁在CDlb+APC中加工,麻风杆菌胞壁在APC内体中酸化,产生脂阿糖甘露聚糖,最后被CDlb提呈。目前除了脂阿糖甘露聚糖和霉菌酸外,已纯化的由CDlb提呈的分枝杆菌胞壁成分还有磷酸肌醇甘露糖苷、葡萄糖单霉菌酸脂等。需指出的是,CDl限制性T细胞识别的是脂类抗原的亲水性头部和CDlα―螺旋上的氨基酸残基,而不是脂肪链。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