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
做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尿常规检查时,尿液不少于10毫升。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应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以留取中段尿为好。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以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为好,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一定要注意收集尿液标本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pH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 蛋白质阳性: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消毒剂。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葡萄糖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摄入强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服用维生素C超过500mg/L,可出现假阴性。 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疽。摄人酚噻嗪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可出现假阴性。 尿胆原阳性:见于溶血性或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为阴性。摄入磺胺类药、维生素K、酚噻嗪等可出现假阳性。摄入亚硝酸盐、对氨基水杨酸可呈假阴性。
【目的】1.采全血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肌酐、肌酸、尿素氮、血糖、血沉等。 2.采血清标本测定血清酶、电解质、肝功能、脂类等。 3.采血培养标本培养血液中的致病菌。 【用物准备】基础消毒盘、无菌注射器(根据药液量选用规格)、7~9号针头或头皮针、标本容器、止血带、垫巾. 【操作方法及程序】1.核对床号、姓名等。 2.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3.选择合适静脉,铺垫巾,穿刺处上部约6厘米处系止血带,消毒皮肤。医学教育网 4.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20°角进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抽出适量血液。 5.松开止血带,以干棉签置穿刺点处迅速拔出针头,按压局部片刻。 6.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将标本置于不同容器中。 7.采全血标本时,取下针头,慢慢注入抗凝管中,轻轻转动试管防止血液凝固。 8.取血清标本时,取下针头,缓慢注入干燥试管中,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防止红细胞破裂。 9.采血培养标本时,先将密封瓶纸撕开,取血后将取血瓶口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培养瓶中轻轻摇匀,再将瓶塞在火
(1)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Light曾提出浆膜腔积液中LD>200U/L,积液LD/血清LD比值>0.6可作为渗透出液的指标,已为大家所接受。在各类渗液中经化脓性感染和积液LD活性最高,其次是癌性种液,结核性略高于正常。LD同功酶测定如LD3、LD4、LD5或仅LD5增高可疑为恶性肿瘤。 (2)溶菌酶(lysozyme,Lzm):正常胸腹水:Lzm含量0-5mg/l,94%结核性积液中溶菌酶含量超过30mg/L,明显的高于癌性积液、结编写组织病。如果用胸农会积液和血清中溶菌酶比值表示,也是结核性最高,因此测定胸腔积液中溶菌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帮助,连续观察可估计预后。有报告如同进测定胸腔积液中Lzm和LD时,发现结核性两者均升高、心力衰竭引起的漏出液两者均低,癌性胸腔积液时Lzm低而LD活性高,此种分离现象是癌性胸腔积液析特点。 (3)腺苷脱氢酶(adenosinedeaminase,ADA):以红细胞和T细胞内含量最丰富,尤其与T细胞的当选量、增殖和分化有关。一般在结核性积液中ADA活性升高且幅度最大,癌性次之,漏
一、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定义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是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而采集的一定量的血液,包括抗凝及非抗凝血。 二、血液标本的采取 (一)采取部位 1.静脉采血: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常用的静脉为肘前静脉、腕背静脉,小儿和新生儿有时用颈静脉和前囟静脉。 2.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时。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脐动脉。 3.毛细血管采血:适用于仅需微量血液的试验或婴幼儿。 常用部位为耳垂、指端,小儿有时为大趾和足跟。采血针刺入皮肤深度应为2mm(<2.5mm),采血局部应无炎症、水肿等。 (二)标本类型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分为血清、血浆和全血3种。血清和血浆为临床常用,除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原外,其余多数化学成分无差异;全血只有在红细胞内成分与血浆成分相似时才用;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等时用全血,一般临床化学分析多不用全血。 三、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 血液标本采取后应尽可能早地自然地使血清(浆)从与血细胞接触的全血中分离出来。 一般应于采血后2h内分离出血清或血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分为离心前、离心中和离
水蛭素是一类很有前途的抗凝化瘀药物,它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凝血的治疗;也可用于外科手术后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预防溶解血栓后或血管再造后血栓的形成;改善体外血液循环和血液透析过程。 由于水蛭素不与Ⅱ型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抗体形成复合物,故与肝素不同,不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水蛭素不使其它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失活,便于脑血栓治疗过程的监控。 其作用机制主要有: ①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蛋白酶解作用和与内皮细胞血栓调理素的结合作用受到抑制 ②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受抑; ③使凝血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平滑肌细胞收缩等作用受抑制 ④使血栓形成中凝血酶作用于受损血管的收缩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凝效果。 水蛭素在体内无降解,以活性成分经肾脏排泄。水蛭素机体易接受,免疫性弱,不影响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红蛋白含量,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通常条件下,水蛭素十分稳定,单纯的温度升高(100 ℃水浴)和pH值的改变不影响其活性,因此水蛭素治脑血栓的效果是公认的。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
羊水中98-99%是水,1-2%是溶质。溶质一半是有机物,一半是无机盐。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细胞。 (一)有机成分 1.葡萄糖:头号水中葡萄糖含量较母体血清中低,约为2.02-2.76mmol/L.妊娠37周后由于胎盘的透过能力下降,葡萄糖含量亦有轻度降低。 2.脂肪:其中50%为脂肪酸,磷脂类约为30-45mg/L,妊娠后半期胆固醇为 0.52-2.48mmol/L,甘油三酯在妊娠 30惆时为 23μmol/L,足月时平均为68μmol/L.。 3.蛋白质及蛋白质衍生物:羊水的有机物中,50%是蛋白质及其衍生物。随着妊娠进展蛋白质逐渐减少,妊娠22周时为10g/L,30周时下降为5g/L. 4.胆红素:正常妊娠时,羊水中有少量的胆红素,妊娠28周以前的主要是不结合但红素, 医学|教育网以后随着胎儿肝逐渐发育成熟而使结合胆红素增加,未结合胆红素减少。 5.代谢产物:羊水中的代谢产物主要有肌酐、尿酸、尿素、它们均随妊娠的进展而增加,反映了胎儿肾的逐渐成熟。 6.甲胎蛋白: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杨,其浓度从妊娠开始后逐渐上升,胎龄16-20周达高峰,可达40mg/L
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各种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还有抗凝剂及保存液。全血有保存全血及新鲜全血之分,常用的是保存4±2摄氏度的全血。新鲜全血定义难以统一规定,要依输血的目的而定,为了补充新鲜的红细胞,可用保存5天的ACD全血或10天的CPD全血;如同时还要补充血小板或白细胞,则应分别用保存1天及12小时内的全血。现地可用成分输血解决此问题。 全血中主要是含有载氧能力的红细胞和维持渗透压的白蛋白,所经可应用于:①各种原因(手术、创伤等)引起的急性大量失血需要补充红细胞及血容量时;②需要进行体外循环的手术时;③换血,特别是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时。 输全血也有缺点,例如全血中所含血小板与白细胞引起的抗体,可在再输血时引起瓜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对血容量正常的人,特别是老人或儿童,易引起循环超负荷问题。因此全血输注已逐渐减少,而代之以成分输血的应用。
我们的4种血型——O型、A型、B型和AB型——并不是在所有的人身上同时出现,而是由于不断进化和人们在不同气候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形成。在寒冷的年代,由于草原上可供吃用的东西匮乏,游牧部落不得不去适应新地形所能提供的新食物。由于新的饮食结构出现,人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随之有所变化,紧接着血型也会有所变化。 O型血的历史最为悠久。它大约出现于公元前6万至4万年之间,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吃的是简单的饭食:野草、昆虫和从树上掉下来猛兽吃剩下的果实。而4万年前出现了克鲁马侬人,他们以狩猎为生。在猎光了所有的大野兽后,他们从非洲向欧洲和亚洲转移。 A型血出现在公元前2.5万年至1.5万年之间。当时,我们的以果实为生的祖先逐渐变成杂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耕成为住在现今欧洲土地上的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野禽野兽开始接受驯养,人的饮食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就是现在,绝大多数A型血的人都居住在西欧和日本。 B型血出现在约公元前1.5万年至新纪元之间。当时东非的一部分人被迫从热带稀树干草原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气候的变化便成了催生B型血的主要因素。这种血型一开始出现在蒙古人种身上,随着他
脑脊液其他检查介绍: 1.淋巴细胞亚群:正常脑脊液细胞总数为(0~10)×106/L,多为淋巴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时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减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时,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均增高。 2.抗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是目前检查脑脊液中抗结核抗体最为简便、最为敏感的方法。脑脊液中抗结核抗体水平高于患者自身血清,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髓鞘碱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是反映神经细胞有无实质性损伤的灵敏指标。正常脑脊液MBP<4μg/L.90%以上的多发性硬化症的急性期表现为MBP明显增高,50%的慢性活动者MBP增高,非活动者MBP不增高。因此,MBP是多发性硬化症病情活动的指标。MBP增高也可见于神经梅毒、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等。 4.谷氨酰胺:脑脊液中谷氨酰胺含量可以反映脑组织中氨的含量,正常为0.4~0.96mmol/L,主要用于肝性脑病的诊断。正常脑脊液中氨含量大约是动脉血中氨含量的1/3,谷氨酰胺含量为0.4~0.96mmol/L,晚期肝硬化患者脑
血液组成介绍: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着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没有了血液,人的生命将不会存在。血液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血液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简单地说,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就是人们所说的血球)两大部分组成,将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 血细胞部分是由有固定形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的。 血浆中含有91%~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 如果血液不经过抗凝处理,让其自然凝固,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有形成分;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清,血清中不含有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成分。
病毒生命形式简述: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1.量该项由病室医护人员用量筒测定或将全部由检验人员测其总量。液量可随病情,部位和抽取目的不同而异,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 2.颜色多为深浅不同的黄色,可用淡黄色、黄色、深黄色表示。一般漏出液颜色较淡,渗出液体深。红色多为血性,可用淡红色、红色、及暗红色报告之。可能为结核菌感染、肿瘤出血性疾病、内脏损伤及穿刺损伤所致淡黄色脓样多系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细胞和细菌存在所致乳白色如胸导管淋巴管阻塞所致称真性乳糜液,当积液中含量脂肪变性细胞时也呈乳糜样,叫假性乳糜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用脂蛋白电泳、乙醚试验及镜检等加区分。绿色可能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 3.透明度可根据标本不同情况用清、微浑、浑浊报告。漏出液为清晰透明液体。渗出液常困含大量细胞、细菌而呈现不同程度混浊。乳糜液因含大量脂肪也呈混浊外观。 4.凝块漏出液中困含纤维蛋白原少,一般不易凝固。渗出液可因有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以及细菌、组织裂解产物、往往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胆如中含有纤维蛋白溶酶时可将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又溶解,反而可能看不见凝固或凝块。 5.比密可用比密计或折射仪测定,前者标本用量多,后者仞需数滴
1.PH:PH测定时标本应抽取在肝素化的真空注射器具内,注意与外界空气隔绝。即时送验及时检查。漏出液PH>7.4;渗出液一般偏低。化脓性感染时积液PH<7.0,同时伴有葡萄糖含量降低。PH降低还可见于类风湿病、结核、恶性肿瘤、红斑狼疮性胸膜炎。胸水PH在6以下,对诊断食道破裂有参考价值。 2.粘蛋白试验 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的刺激下分泌粘蛋白量夺加。粘蛋白是一训酸性蛋白,等电点为PH3-5,因此可在稀惭酸中出现白色沉淀。漏出液为阴性;渗出液为阳性,但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单靠本试验来漏出液或渗液。 3.蛋白质定量 其测定方法与血清蛋白定量相同,一般认为渗出液蛋白质含量大于30g/L,漏出液常小于25g/l .蛋白质如为25-30g/L,则难以判明其性质,蛋白电泳时漏出液的α2和γ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比例低于血浆,而蛋白质相对较高。但渗出液的蛋白电泳谱与血浆相近似,其中大分子量蛋白质显著高于漏出液。 4.葡萄糖定量 其测定方法与血清葡萄糖定量相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漏出液葡萄糖含量比血糖稍低些。渗出液葡萄糖因受细菌或炎症细胞的酵解作用,积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尤其
1.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方法怀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把全部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都列入细胞计数中。 红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与漏液的鉴别意义不大。文献报告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压中血性者占50-85%.当积液中的红细胞大于0.1×1012/L时应考虑可能是恶生肿瘤、肺栓塞或创伤所致也要考虑结核病可穿刺损伤的可能。红细胞增多时不能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因积液中沉渣会引进技术起假性雯加功因纤维蛋白存在而堵塞计数小孔。 白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中和漏出液和鉴别有参考价值。现认为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常不超过100×106/L,如果超过500×106/L多为渗出液,因为这个界限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各作者划分界限有所差异。结核性与癌性积液中的白细胞通常超过200×106/L.而化脓性积液时往往1000×106/L. 2.白细胞分类 穿棘认应在抽出后立即离心沉淀,用沉淀物涂片经瑞氏染色进行分类。必要时可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细胞。以提高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漏出液中细胞较少,以淋巴及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则细胞较多,各种细胞增加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渗出液,细胞总数也
精浆中的一些生化标志物可反映副性腺性功能。例如柠檬酸、锌、谷氨酰胺转酞酶和酸性磷酸酶反映前列腺功能;果糖和前列腺素反映精囊功能;游离左旋肉毒碱、甘油磷酸胆碱和α葡萄苷酶反映附睾功能。这些特异性标志物总排出量降低反映分泌功能低下,可用以评价男性副性腺的分泌功能。 (一)PH 精液PH测定应在射精后1小时内完成,放置时间延长,PH下降。正常精液PH为7.2-8.0.如PH8时均影响精子活动。 (二)果糖 精浆中的果糖来自精囊液,由精囊所分泌。它是精子活动的能源。精子轴丝收缩依赖STP供给能量,而ATP可由果糖分解产代谢产生,故精浆果糖浓度减低将使精子活动力减弱,影响受精率。在先天性精囊缺如时无果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精囊疾病如精囊炎时果糖下降。 [参考值] ≥13μmol/一次射精 (三)酶类 1.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精浆中的酸性磷酸酶几乎全部来自前列腺,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因此测定精浆中ACP有助于了解前裂腺功能和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前列腺炎时PAP活性减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时,PAP活性可增高。PAP有促进精
1.结核病的特异性抗体: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存在特异性IGG抗体,常用ELISA法或ABC-ELISA法检测,由于各试剂盒选用抗原不同,如结核杆菌化蛋白衍生物或结核分支杆菌抗原等,检测方法差异造成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同,一般认为用Ag5作抗原最佳。近年来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积液中结核杆菌DNA,是目前最敏感的特异性检查方法,但应注意由于污染而造成的假阳性。 2.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糖蛋白,当积液中CEA>20μg/L,积液CEA/血清CEA比值>1时,应高度怀疑为癌性积液。有时强调胸水CEA/血清CEA比值>4.3是恶性病变的一个指标。 (2)甲胎蛋白(AFP):血清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村志物现已肯定。同样腹水中AFP检测结果与血清AFP呈正相关。检测腹水中AFP>25μg/L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引起的腹水也是有价值的。 (3)CA125:腹水中CA125升高常作为卵巢癌转移的指标,棱敏感性为85%,特异性可达95%. 近来人有人提出用浆膜腔积液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组织多肽抗原、CA19-9及C
(1)耐药菌株的类型:到目前为止,发现了4种耐药性淋球菌菌株。 ①PPNG菌株:为由细菌的质粒介导的耐青霉素菌株。近年来,已分离出不同质粒型的PPNG菌株。 ②CMRNG菌株:是由细菌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其耐药谱广泛,包括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链霉素和大观霉素等。 ③TRNG菌株:为由细菌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菌株。 ④耐氟喹诺酮菌株:是由细菌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耐药谱包括环丙沙星、氟哌酸和氧氟沙星(氟嗪酸)等。 (2)耐药菌株产生的原因:①PPNG菌株:该菌株具有一种染色体外遗传物质,称质粒,系由嗜血菌属获得的控制酶所产生,并可遗传给后代。质粒使胞质中携带耐药性的基因R因子突变,从而带有产生β-内酰胺酶的密码。此酶可裂解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使其失去抗菌作用。 ②CMRNG菌株:淋球菌染色体中的许多遗传位点都可发生基因突变,从而改变了药物作用位点,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③TRNG菌株:其耐药原因的具体细节尚不清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④耐氟喹诺酮菌株:涉及淋球菌染色体中数个遗传位点的基因突变,不同位点的联合突变决定耐药的程度和方式。已报道有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