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病原体逃逸抗感染免疫的后果

互联网

1173
病原体逃逸抗感染免疫的后果
 
    细菌藏匿于细胞内部,保持低复制状态,使机体免疫机制无法识别和攻击,则导致长期潜伏感染;而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则可造成感染的急性发作。
HBV逃逸抗感染免疫的过程和结局
HBV慢性感染可持续数十年,经历经典的四个阶段或其中若干阶段:免疫耐受阶段、免疫应答阶段、HBeAg转阴后非活动性携带阶段、再次急性发作阶段。最后导致肝纤维硬化和肝癌并死亡。HBeAg转阴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是由于转阴患者通常经历长期慢性乙肝过程,年龄较大,肝损伤程度较高。  此外,HBV复制水平持续居高的患者也容易发生肝硬化。而与肝癌发生密切正相关的因素除HBV慢性感染外,还有HBVC基因型、HBV核心抗原启动子突变(HBeAg转阴)、HBVDNA复制水平高以及合并HCV感染等。
 
    病毒通过多种机制逃逸宿主抗感染免疫后,也以极低量的方式潜伏于感染细胞内部,仅维持低水平的病毒复制,而不导致宿主的症状产生.这一慢性感染策略保证了病毒在宿主体内的长期存活。宿主免疫低下时,病毒复制加剧,大量裂解损伤宿主细胞。导致慢性病毒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潜伏期和急性发作期可反复交替发作,使病毒感染疾病迁延不愈,最终导致宿主细胞的坏死、组织的变性与功能丧失,最终死亡。
 
    慢性乙肝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逃逸抗感染免疫的典型疾病。HBV慢性感染可持续数十年,经历前面提到的免疫耐受阶段、免疫应答阶段、HBeAg转阴后非活动性携带阶段和急性发作阶段等四个阶段。如图14―9所示,免疫耐受阶段形成主要由于HBV逃逸免疫识别并诱导宿主免疫耐受所致,病毒复制水平高,而没有抗病毒感染免疫应答,这是乙肝慢性感染的根本机制;部分患者也可能激活免疫系统进入免疫应答阶段,但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和强度均被HBV所抑制或干扰,使抗感染免疫水平较高,但无法清除病毒,并导致肝脏病理损伤。即使进入HBeAg转阴的非活动性携带阶段,疾病有所好转,但多数患者发生HBV前C区启动子基因突变导致HBeAg的不表达,因此转阴现象并非对病毒的有效清除,而是病毒逃逸免疫攻击的假象。因此,仍可能发生再次急性发作,抗感染免疫应答强,而HBV未能被有效清除。这样一种由于HBV逃逸免疫识别与机体免疫耐受所导致的慢性感染和反复发作,使患者肝脏进行性损伤,发生纤维硬化和肝癌的概率成倍增高。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