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目的基因亚克隆

所谓亚克隆就是对已经获得的目的DNA片段进行重新克隆,其目的在于对目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或者进行重组改造等。 亚克隆的基本过程包括:(1)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2)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3)连接产物的转化;(4)重组子筛选。 一、试剂准备 1.LB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细菌培养用)10g,酵母提取物(细菌培养用) 5g,NaCl 10g,加ddH2O 至1000ml,完全溶解,分装小瓶,15lbf/in2高压灭菌20min。 2.1.5%琼脂LB固体培养基: 称取1.5g琼脂粉放入300ml锥形瓶,加100ml LB,15 lbf/in2 高压灭菌20min,稍冷却,制备平皿。 3.IPTG、X-Gal 4.0.1M MgCl2 :15 lbf/in2高压灭菌20min,0℃冰浴备用。 5.0.1M CaCl2(以20%甘油水溶液配制):15 lbf/in2高压灭菌20min,0℃冰浴备用。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4 DNA连接酶。 二、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 选择适宜的限制性核酸内切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液相夹心杂交

1 亲合杂交:在靶核酸存在下,两个探针与靶杂交,形成夹心结构,杂交完成后,杂交物可移到新的管或凹孔中,在其中杂交物上的吸附探针可结合到固相支持物上,而杂交物上的检测探针可产生检测信号。用生物素标记吸附探针,用125I标记检测探针,这个系统的敏感性可检测出4×106靶分子。该试验保持了固相夹心杂交的高度特异性。   2 采用多组合成探针和化学发光检测:第一类探针是未标记的检测探针和液相吸附探针,它们有50个碱基长,其中含有30个细菌特异序列碱基和20个碱基的单链长尾;第二类探针是固相吸附探针,它可吸附在小珠或微孔板上。未标记检测探针的单链长尾用于结合扩增多个标记探针,液相吸附探针和靶杂交物从溶液中分离并固定在小珠或微板上,典型的试验可用25个不同的检测探针和10个不同的吸附探针。第一个标记检测探针上附着很多酶(碱性磷酸酶或过氧化物酶)可实现未标记检测探针的扩增。使用化学发光酶的底物比用显色反应酶的底物更敏感。这个杂交方法已用于乙肝病毒、沙眼衣原体、淋球菌以及质粒抗性的检测,敏感性达到能检测5×104双链DNA分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体(Rˉ,Mˉ),它可以容忍外源DNA分子进入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法,CaCl2 ,RbCl(K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Compenent cells)。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Transformant,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有CaCl2和RbCl(KCl)法,RbCl(KCl)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较高,但CaCl2 法简便易行,且其转化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时,可加入占总体积15%的无菌甘油于-70℃保存(半年),因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固相夹心杂交

Dunn等最早介绍了夹心杂交类型,Ranki等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夹心杂交法比直接滤膜杂交法有两个主要的优点:①样品不需要固定,对粗制样品能做出可靠的检测;②用夹心杂交法比直接滤膜杂交法特异性强,因为只有两个杂交物都杂交才能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固相夹心杂交需要两个靠近而不互相重叠的探针,一个作固相吸附探针,另一个作标记检测探针。样品基因组内核酸只有使这两个探针紧密相连才能形成夹心结构。需注意的是两个探针必须分别亚克隆进入两个分离的非同源载体内,以避免产生高的本底信号(如一个克隆人Puc19,另一克隆人pBR322)。   夹心杂交法可用滤膜和小珠固定吸附探针,使用小珠可更好地进行标准化试验和更容易对小量样品进行操作。Dahlen 等利用微孔板进行夹心杂交,可同时进行大量样品检测,他们先吸取DNA探针加到凹板中,然后用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定到塑料板上。用微孔板进行夹心杂交还可直接用于PCR技术。应用光敏生物标记探针检测PCR产物的敏感性和用32P标记探针(3×108cpm/μg)作16h放射自显影的Southern杂交的敏感性一样。用微孔板杂交的其它优点还包括同时做多份样品,加样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固相膜核酸杂交杂交膜的选用

杂交膜是一种多孔、表面积很大的固相载体,核酸一旦固定在上面,就可用杂交法进行检测。最常使用的膜是硝酸纤维素膜,用于放射性和非放射笥标记探针都很方便,产生的本底浅,与核酸结合的化学性质不是很清楚,推测为非共价键结合。经80℃烤干2h和杂交处理后,核酸仍不会脱落。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特点是只与蛋白有微弱非特异结合,这在使用非同位素探针中尤为有用。硝酸纤维素膜的缺点是结合核酸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转印条件和高浓度盐(>10×SSC),与小片段核酸(<200bp)结合不牢,质地脆,不易操作。   尼龙膜在某些方面比硝酸纤维素膜好,它的强度大、耐用,可与小至10bp的片段共价结合。在低离子浓度缓冲液等多种条件下,它们都可与DNA单链或RNA紧密结合,且多数膜不需烧烤。尼龙膜韧性好,可反复处理与杂交,而不丢失被检标本。它通过疏水键和离子键与核酸结合,结合力为350~500μg/cm2,比硝酸纤维素膜(80~100μg/cm2)强许多。尼龙膜的缺点是对蛋白有高亲合力,不宜使用非同位素探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原位杂交(Tissue in situ hybridization)

组织原位杂交简称原位杂交,指组织或细胞的原位杂交,它与菌落的原位杂交不同。菌落原位杂交需裂解细菌释出DNA,然后进行杂交。而原位杂交是经适当处理后,使细胞通透性增加,让探针进入细胞内与DNA或RNA杂交。因此原位杂交可以确定探针的互补序列在胞内的空间位置,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意义。例如,对致密染色体DNA的原位杂交可用于显示特定的序列的位置;对分裂期间核DNA的杂交可研究特定序列在染色质内的功能排布;与细胞RNA的杂交可精确分析任何一种RNA在细胞中和组织中的分布。此外,原位杂交还是显示细胞亚群分布和动向及病原微生物存在方式和部位的一种重要技术。   用于原位杂交的探针可以是单链或双链DNA,也可以是RNA探针。通常探针的长度以100~400nt为宜,过长则杂交效率减低。最近研究结果表明,寡核苷酸探针(16~30nt)能自由出入细菌和组织细胞壁,杂交效率明显高于长探针。因此,寡核苷酸探针和不对称PCR标记的小DNA探针或体外转录标记的RNA探针是组织原位杂交的优选探针。   探针的标记物可以是放射性同位素,也可以是非放射性生物素和半抗原等。放射性同位素中,3H和35S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柳杉

又名:长叶柳杉、孔雀松、木沙椤树、长叶孔雀松。 形态: 乔木,高达40m,胸径达2m余,树冠塔圆锥形,树皮赤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剥落,大枝斜展或平展,小枝常下垂,绿色。叶长1。0-1。5cm,幼树及萌芽枝之叶长达2。4cm,钻形,微向内曲,先端内曲,四面有气孔线。雄球花黄色,雄球花淡绿色。球果熟时深褐色,径1。5-2。0cm。种鳞约20,苞鳞尖头与种鳞先端之裂齿均较短;每种鳞有种子2,花期4月,果10-11月成熟。 分布: 产于浙江天目山、福建南屏三千八百坎及江西庐山等处海拔1100m以下地带,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及河南郑州等地有栽培,生长良好。 习性: 为中等的阳性树,略耐荫,亦略耐寒,在河南郑州及山东泰荫,亦略耐寒,在河南郑州及山东泰安均可生长。在年平均温度为14℃-19℃,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地区均可生长。喜空气湿度较高,怕夏季酷热或干旱,在降水量达1000mm左右处生长良好。喜生长于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若在西晒强烈的粘土地则生长极差。喜排水良好,在积水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木香 Rose banksiae

别名: 木香藤 科名: 蔷薇科 形态特征:常绿或半绿攀援灌木。枝绿色,羽状复叶,小叶3枚-7枚,卵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白色,浓香。花期夏初。果红色。 繁栽要点: 播种、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栽培木香应设棚架或立架,初期因其无缠绕能力,应用适当牵引和绑扎,使其依附支架。栽植初期要控制基部萌发的新枝,促进主蔓生长,主蔓一般留3枝-4枝即可。主蔓过老时,要适当短截更新,促发新蔓。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 木香是很好的攀援植物,其叶翠花繁,浓香四溢,深受诗人青睐。宋代徐积诗句:“仙子霓裳绀霞,琼姬仍坐碧云车。谁知十日春归去,独有春风在慎家。”诗人看到木香凌空飞架,花香四溢,伴以碧叶,故以凌空仙子、琼姬来描绘木香仙姿绰约的形象,为慎家留住春光。宋代张舜民诗句:“广寒宫阙玉楼台,露里移根月里栽。品格虽同香气俗,如何却共牡丹开。”诗中正面赞赏木香洁白如玉,颜如明雪的仙姿,衬托出其高雅净之美,形容此花只应天上有。又反述木香虽花素色不艳,但以其独特的洁净娴雅的自然美,敢与富丽堂皇的牡丹的一争上下。 园林中木香是理想的棚架及墙面垂直绿化藤本材料,唯缺吸盘、卷须、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怪柳 Tamarix chinensis

别名: 观音柳、西湖柳、三春柳 科名: 柽柳科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红褐色,枝细长,多下垂。叶楔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总状花序集合或圆锥花序,花小、粉红色,1年开花3次,自春至秋陆续开放。 繁栽要点; 扦插、播种、压条和分株繁殖。每次花谢后应将残花剪去,以保护植物整齐美观。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 柽柳又名三春柳,其干红枝软,花色美丽而花期长,可3次开花。树柳不是柳,因其叶纤枝细下垂,迎风飘曳如榴枝而得名。由于叶退化细小,状与色如柏叶,故兼柏与柳刚柔并具的特色。唐代白居易诗句:“有木名水怪,远望青童童。根株非劲梃,柯叶多蒙茏。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为同松柏类。得到嘉树中。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唐代李欣诗句:“爱君双柽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攒青蓄翠阴满屋,紫穗红英曾断目......”两位诗人对树柳的枝、干、叶、花都作了形象的描绘。柽柳耐水湿、耐盐碱、耐瘠薄,故在园林中可植天湖边、岸旁、河滩上。近来很多树柳老树桩被开发制作盆景,别具一格。枝条可编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枇柏 Eriobotrya japonica

科名: 蔷薇科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小枝密生锈色绒毛。叶革质,倒披针形、倒卵形至矩圆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上部有疏锯齿,表面多皱、绿色,背面及叶柄密生灰棕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花梗、萼筒皆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芳香。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球形或矩圆形,黄色或桔黄色。果熟期5月-6月。 繁栽要点: 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梅南期5月-6月或10月进行。定植苗需多带须根和附土,以利成活。栽植地点以向南而风少处为好。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 枇杷树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四季常春,春萌新叶白毛茸茸,秋孕冬花,春实夏熟,在绿叶丛中,累累金丸,古人称其为佳实。宋代宋祁诗句:“有果实西蜀,作花凌早寒。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独长叹。”是对枇杷树的花、叶、果的写实,非常确切。唐代羊士谔诗句:“珍树寒始花,氤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鰯鰯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有余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石竹 Diranthus chinensis

别名: 中国石竹. 洛阳石竹.石菊. 绣竹 科名: 石竹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茎光滑多分枝.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花单生,粉.红.紫红.白或复 色,单瓣或重瓣,芳香.花期4月-10月,集中于4月-5月。蒴果矩圆形,种子扁圆形,黑褐色。同属植物300余种,常见栽培的有: 1、须苞石竹:又名美国石竹、五彩石竹。花色丰富,花小而多,聚伞花序,花期在春夏两季。 2、锦团石竹:又名繁花石竹,矮生,花大,有重瓣。 3、常夏石竹:花顶生2朵-3朵,芳香。 4、瞿麦:花顶生呈疏圆锥花序,淡粉色,芳香。 原产中国。分布很广。除华南较热地区外,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喜阳、耐寒,耐干旱,忌涝,喜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壤土。 繁栽要点: 可用播种、扦插、分株法繁殖。于9月播种,翌春开花。扦插于10月至翌年3月。分株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繁殖。栽植简易,管理粗放,每年应分株。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 石竹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唐代司空曙在《云阳寺石竹花》写道:“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铁线莲兰 Clematis spp.

科名: 毛莨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木质藤本。叶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花单生或圆锥花序,钟状、坛状或轮状,由萼片瓣化而成,花瓣缺或由假雄芯代替。瘦果聚集成头状并具有长尾毛。具多数原种、杂种及园艺品种群,其中有大花品种、小花品种、复瓣或重瓣品种以及晚花品种等。 繁栽要点: 通常用分株、扦插、嫁接和压条法繁殖。2月-3月嫁接、4月-5月压条法繁殖。2月-3月嫁接、4月-5月压条(成熟枝)繁殖,5月或7月-8月扦插(半成熟枝)繁殖,如培育新品种则播种繁殖。多数种类的种子尚须经过两次自然低温才能萌发,少数种类的种子尚须经过两次自然低温才能萌发,少数种类的种子尚须经过两次自然低温才能萌发,少数种类的种子尚须经过两次自然低温才能萌发。铁线莲类可以地栽或盆栽,多于早春或晚秋移植,夏季注意防雨并须庇荫,生长期间还应保持土壤湿润。蔓性种类应合理地诱发枝蔓,以保持株形健壮整齐,增加着花量。 应用价值: 全属植物约300种,广布全球。中国约有110种,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许多种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有些原种早被欧洲引进加以改良培育出许多美丽的园艺新品种,流传世界各地,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芍药 Paenoia albiflora

别名: 没骨花、婪尾春、将离、殿春花 科名: 芍药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黄紫、粉、红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有单瓣、重瓣之分。花期4月-5月。 繁栽要点: 繁殖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科,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 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多,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山东、安徽及北京地区栽培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性分化异常

性分化异常指性腺未能分化成正常的性腺,外形呈条索状,其中仅有纤维组织,无生殖细胞。这种条索状性腺的个体无性腺功能,无性征发育,称问性体(intersex)。性分化异常,尚指外生殖器分化异常,男女难辨,称性别畸形。目前尚无统一的性分化异常的分类,本文从性分化过程中分化机制的主要异常,对妇产科领域可见的性分化异常疾病进行分类。性别畸形一词为往年的名称,沿用至今。当时对发病机制不了解,仅从表现型来定名。现在性分化机制通过内分泌学、细胞遗传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已大致阐明,从而使最早出现于医学书中的两性人这一性别混乱问题得以澄清。人类是有社会活动的高等动物,当性分化异常时,其影响已不仅是性和生殖功能问题,而涉及性心理状况和社会生活的适应问题。性别畸形一词对患者性心理有明显的伤害,甚至导致性心理紊乱。不少患者表示获此诊断后,有羞愧心理,难以做人,有的责怪父母给她带来痛苦。虽经医务人员解释、劝慰后,但总耿耿于怀,隐痛难消。 性分化异常疾病分类: 1-性腺分化异常:①特纳综合征;②单纯性腺发育不全,⑨混合性腺发育不全,④两性性腺共存(真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性延迟

性延迟与性早熟相反,性器官、第二性征及体格发育都晚于正常,它较正常发育中的晚熟型发育更晚,甚至终身不发育。一般说来十五、六岁以后没有第二性征出现,女性十八岁以后仍未发生月经初潮就应考虑是否存在性发育延迟。 引起性发育延迟的原因很多,基本可以分为三类,1.下丘脑、脑垂体和睾丸、卵巢存在先天性缺陷或在出生后发生损伤、肿瘤、炎症等。2.其他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糖尿病(胰岛腺功能低下),都可引起发育迟缓。3.各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哮喘、贫血),严重营养不良以及恶劣的社会环境也能引起发育迟缓。由上述原因分析可见,性发育延迟多半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因此,一旦出现也应及时检查治疗。 当然,无论性早熟和性延迟发生的人数都是极少的,据研究资料报告,性早熟、性延迟等性发育障碍在人群中不足5‰,在早熟或延迟的人群中多数是正常发育中的早熟型和晚熟型,所以发育较早或较晚的青少年朋友不必为此而人人自危,因为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时间以及发育速度,都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灰指甲好治吗

在各种皮肤癣病中灰指甲的确是最顽固难治的一种。许多患者在初得病时总是希望尽快把病治好,但往往是半途而废。还有些患者已经治好之后又重新感染真菌而发病。但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到底,灰指甲是一定能除根的。   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很多,可以外涂药,可以内服药,还可以外科手术拔除病甲。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从根部开始至前游离缘,手指甲需要100天时间,而脚趾甲大约要300天时间,也就是说脚趾甲的生长速度只有手指甲的1/3。所以治疗灰指甲必须要有耐心。   外科手术拔甲适于单发的灰指甲,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或先用溶甲剂把病甲包扎3天,然后再拔除。由于甲的生长是从根部开始的,坏甲消除了新甲就可正常地生长。但此法痛苦较大,不易接受。   局部涂药痛苦小,但比较费时费力,优点是比较经济、简便易行。方法是每日用刀先将病甲刮薄,外涂30%冰醋酸,每日1~2次,直至治愈为止,约需3~6个月以上。涂药时应注意保护甲周的皮肤。   内服抗真菌药物适于多个指(趾)甲同时患病者,此法在临床上早有应用,如灰黄霉素及酮康唑吸取均有一定疗效,但因其毒副作用大而不能推广。随着医学的发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灰指甲的治疗

指(趾〕甲由于自身的致密结构阻碍了外用药物的渗入,为甲真菌病的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灰指甲历来被视为顽症。   直接外涂药物缕遭失败后,人们又用拔甲的方式,即拔掉指甲,再涂外用药物,但效果较差,尽管使用了麻醉剂,但指端丰富的神经末梢还是会使患者痛苦不堪。   至到80年代末,国外才找到了灰指甲的真正克星—广谱抗真菌口服药物。它能真正作到有内向外,根治疾病。口服药的另一好处是避免了坚持每天涂药的烦恼,轻松方便。同时口服药还可对手足癣、体癣、股癣、头癣等一并治疗,如斯皮仁诺胶囊。   灰指甲是手部常见皮肤病,现在,绝大多数灰指甲可以治好。常用的方法包括用小利刀刮除松脆病甲,或挫薄增厚的病甲,然后涂10%碘酒或30%冰醋酸溶液,也可把病甲浸于10%碘酒或鹅掌风特效药中,坚持治疗几个月后,即可生出新甲。治疗严重的灰指甲,还要内服灰黄霉素几个月。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使用40%的尿素油膏。尿素油膏的配方是:尿素40克,羊毛脂20克,白蜡5克,凡士林加到100克。此尿素制剂是强烈角质溶解剂,应用时,要把病甲周围皮肤用纱布条保护起来,并用胶布固定好,然后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治疗甲癣的常用方法

(1)局部涂药:应用的药物有5%阿莫洛芬涂剂、特比萘芬(美克)霜剂、28%特康唑溶液、1%环吡胺溶液、30%冰醋酸、5%-10%碘酒等。药物涂于患甲并浸软后,用锉把患甲锉薄,再用小刀将患甲刮削干净。一般每日涂2-3次,最好每3-4周剪修1次,至少治疗6-12个月。在治疗中有些患者感觉灼热疼痛,但不影响治疗。 (2)剥脱法:可与局部和系统疗法联合应用,分为化学法和外科法,前者主要应用尿素软膏,也有人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灼剥脱甲板,在甲床愈合后,外用抗真菌剂。或者在甲板上打多个触及角化过度组织的洞,再涂以外用药。 (3)外科拔甲:在局部麻醉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疗效快,但创面大,易出血或引起感染。手术一般会感觉疼痛,效果有时也不尽人意。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4)浸泡法:将药物加在醋中,然后将病甲浸在醋液中,约30分钟,病甲变软后,再用小刀削治,每日或隔日浸泡治疗1次,需持续3-6个月。 (5)口服药物,单纯服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兰霉舒)、氟康唑等,有显著疗效,且方便。但口服这类芗必须达到真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治疗甲癣的方法及特点

(1)外科拔甲:在局部麻醉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疼痛,效果也不尽人意。有些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更不宜手术治疗。 (2)内服药物;单纯服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等,有一定疗效,且方便。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而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慢,吸收后代谢又很快,所以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一般需服3~6个月。口服药均有副作用。灰黄霉素亦不例外,且停药后易复发,故不宜作为甲癣的常规治疗药物。 (3)浸泡法:先用消过毒的小刀削除病甲,再将指甲浸泡在药液中。每日或隔日浸泡治疗1次,治疗时间最长要1年多,冬天不宜使用,患者一般很难坚持到底。 (4)高科技粒子助渗“甲轻松”涂剂:局部用药涂抹,强力杀菌,疗程短、药液渗透力强、效果好、使用方便。 (5)封包削治:是将软膏涂于患甲上封包起来,待软化后进行削治。对已被真菌侵犯的变形增厚的甲板予以削治,即去除增厚的、松脆的、凹凸不平的或有灰白色斑点的甲板,以利于抗真菌药物直接发挥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灰指甲饮食

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是维持健康指甲所必需的,蛋黄是蛋白质的好来源。燕麦片、核果、种子、谷物、豆制品都富含植物蛋白。   多吃蔬菜水果:水果和蔬菜应占每日饮食的50%。   补充曾养素 :① 蛋白质(含各种单一基酸)用量依产品标示,氨基酸是指甲的组成物,使用氨基酸较快被吸收及利用。② 维生素A或维生素A乳剂:用量每天分别为15000IU或每天25000IU。体内若无维生素A,则无法利用蛋白质,乳剂较快被吸收利用。 ③啤酒酵母:用量依产品标示。含各种必需营养素,并富含蛋白质。 ④钙及镁及维生素D;用量依产品标示。它们是指甲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⑤ 明胶 ;用量依产品标示。指甲的基本构成物。 ⑥ 铁质;用量依产品标示。缺铁会造成汤匙指甲和纵向突脊。⑦ L一半胱胺酸和L-甲硫胺酸;用量依产品指示。含硫的氨基酸,是皮肤及指甲生长所必需的。⑧硅(燕麦杆茶及木贼);用量依产品指示。是头发、骨骼及指甲所需之物。⑨ 维生素B添加核黄素(B2)、Bl2、叶酸缺乏维生素B,易使指甲脆弱。⑩ 维生素C;用量每天300毫克。倒刺及指甲附近的组织发炎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