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 Kjeldahl )微量定氮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
互联网
2845
【原理】
凯氏定氮法是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它是根据蛋白质分子中含氮量来测定的,各种蛋白质含氮量比较近似,平均约为 16 %,即 1g 氮相当于 6.25g 蛋白质。由测定出 的氮量即可换算出蛋白质含量。
血清蛋白质或其它有机含氮物与浓硫酸加热进行消化 ( 氧化 ) 时,其中碳、氢、氧元素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原子则转变成氨,后者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留在溶液中,为了加速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在消化时加入硫酸铜做为催化剂,加入硫酸钾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硫酸铵与氢氧化钠作用,放出氨,通过水蒸气蒸馏将氨带入接收瓶中被硼酸溶液吸收,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盐酸滴定,直至原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恢复,即指示剂变为原来的颜色。根据所消耗的标准盐酸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总氮量。化学反应式如下:
1 .消化
含氮化合物 +H 2 SO 4 —→CO 2 ↑+H 2 O +(NH 4 ) 2 SO 4 +SO 2 ↑
2 .蒸馏
(NH 4 ) 2 SO 4 + 2NaOH—→2NH 4 OH+Na 2 SO 4
NH 4 OH—→NH 3 ↑+ H 2 O
3NH 3 +H 3 BO 3 —→(NH 4 ) 3 BO 3
3 .滴定
(NH 4 ) 3 BO 3 +3HCl—→3NH 4 Cl+H 3 BO 3
以上测定为样品中的总氮量,由总氮量减去非蛋白氮,即为蛋白质含氮量,再乘以 6 . 25 即为血清蛋白质含量。
【器材】
1 .电炉
2 .铁三角架
3 .酒精灯
4 .锥形瓶
5 .消化管(凯氏烧瓶)
6 .滴定管
7 .微量凯氏定氮器
8 .刻度吸量管
9 .玻璃珠
10 .漏斗
11 .血清
【试剂】
1 .硫酸钾粉末
2 . 12 . 5 %硫酸铜水溶液
3 .浓硫酸
4 . 2 %硼酸水溶液
5 .混合指示剂
取 0 . 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 10ml 与 0 . 1 %甲基红乙醇溶液 4ml 混合
6 . 30 %氢氧化钠溶液
7 . 0 . 0lmol / L 盐酸标准溶液
凯氏定氮法是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它是根据蛋白质分子中含氮量来测定的,各种蛋白质含氮量比较近似,平均约为 16 %,即 1g 氮相当于 6.25g 蛋白质。由测定出 的氮量即可换算出蛋白质含量。
血清蛋白质或其它有机含氮物与浓硫酸加热进行消化 ( 氧化 ) 时,其中碳、氢、氧元素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原子则转变成氨,后者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留在溶液中,为了加速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在消化时加入硫酸铜做为催化剂,加入硫酸钾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硫酸铵与氢氧化钠作用,放出氨,通过水蒸气蒸馏将氨带入接收瓶中被硼酸溶液吸收,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盐酸滴定,直至原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恢复,即指示剂变为原来的颜色。根据所消耗的标准盐酸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总氮量。化学反应式如下:
1 .消化
含氮化合物 +H 2 SO 4 —→CO 2 ↑+H 2 O +(NH 4 ) 2 SO 4 +SO 2 ↑
2 .蒸馏
(NH 4 ) 2 SO 4 + 2NaOH—→2NH 4 OH+Na 2 SO 4
NH 4 OH—→NH 3 ↑+ H 2 O
3NH 3 +H 3 BO 3 —→(NH 4 ) 3 BO 3
3 .滴定
(NH 4 ) 3 BO 3 +3HCl—→3NH 4 Cl+H 3 BO 3
以上测定为样品中的总氮量,由总氮量减去非蛋白氮,即为蛋白质含氮量,再乘以 6 . 25 即为血清蛋白质含量。
【器材】
1 .电炉
2 .铁三角架
3 .酒精灯
4 .锥形瓶
5 .消化管(凯氏烧瓶)
6 .滴定管
7 .微量凯氏定氮器
8 .刻度吸量管
9 .玻璃珠
10 .漏斗
11 .血清
【试剂】
1 .硫酸钾粉末
2 . 12 . 5 %硫酸铜水溶液
3 .浓硫酸
4 . 2 %硼酸水溶液
5 .混合指示剂
取 0 . 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 10ml 与 0 . 1 %甲基红乙醇溶液 4ml 混合
6 . 30 %氢氧化钠溶液
7 . 0 . 0lmol / L 盐酸标准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