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联网
707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血液和血制品范围不断扩大。虽然输血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但是在相关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院,在没有输血科的建制,急诊用血又相对较多的情况下,科如何配合临床开展血液和血制品的安全输注,确保医疗用血的需要和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院注重确保用血安全,尽可能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每年用血和血制品数万毫升,没有发生任何责任事故。我们认为确保用血安全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认真学习《献血法》与输血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为确保用血和血制品安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学习《献血法》的基础上,我们采取走出去参观交流,请进来传经送宝,组织科人员学习讨论专题讲课等多种形式,互帮互学,抓紧知识更新,学习成分输血的相关知识,熟悉成分输血的功能及适应症,了解全血输注的缺陷和成分输血的优点,即单纯依赖输注全血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只有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用纯净的、高浓度、高效价的血制品,才是快速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佳途径。从而让科人员从理论上明确为什么提倡义务献血和成分输血。
通过学法、守法、用法,我院从2001年起实行了输注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新规定:由临床经治医师找病人及家属谈话,说明输血或成分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救治手段,但也存在传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取得病人和亲属的理解后,签订输血风险责任书,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与纠纷。此外,我们还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输全血和成分输血属于异体组织细胞移植,有可能发生免疫反应;动员病人家属自己储血或义务献血,为真正确保医疗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实现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打下基础。
2,健全输血和血液制品有关的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
这是确保基层医院医疗用血和血制品安全的可靠保证。在实践中,我们除了认真执行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外,针对科人员少,流动性大的特点,定岗定位,明确职责,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责任到人,谁值班谁负责血液和血制品的预约、领取、交叉配血试、查对发送及质量跟踪,实行全程负责。从临床用血或成分血申请单送达科,值班人员开始全面查各项必要的资料填写是否齐备,送的交叉配血标本是否与病人血型一致等,待全部符合、手续齐备后方去取血。
3,把好三关。
血液质量关、血型鉴定关、交叉配血关,是确保医疗用血和成分输血安全的主要环节。在血源的来源上,由苏州市中心血站提供,保证了全血、成分血的质量合格,安全可靠,杜绝了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作血型鉴定,二人鉴定时,双查双签字,一人鉴定时,要重复查一次,均要做正反定型。交叉配血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绝不留疑点,保证输入的血液和血制品与受血者血液在免疫方面相容,再签字发出。最终使血液能在受体内存活,真正达到输入血液和血制品的治疗效果。
4,宣传和倡导成分输血。
积极开展成分输血是提高临床用学质量,确保用血与血液制品安全有力的措施。科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向临床医务人员宣讲输注全血的缺陷,让他们了解为什么全血输得越多,抗体产生越多,收益也会越小,而且传播肝炎、梅毒、艾滋病的危险性会增加;介绍成分输血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效果好,副作用少,能更好发挥临床功效,且能增加供血数量和节省血源;讲解成分血的品种,如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只有指导临床医师使用成分输血,保证他们学习掌握了成分输血的概念,熟悉其功能及适应症,才能使成分输血在医院得到落实。我院的成分输血使用率由1996年的302%增加到2006年的95%,达到了国家卫生部规定的三甲医院成分血使用率需达到70%以上的标准,且解决了用血难问题。
只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认真落实规章制度,严格把好血源关、血型鉴定关、交叉配血关,积极倡导成分输血,严格查对,严密观察,确保医疗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就能实现科学合理使用血液。
1,认真学习《献血法》与输血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为确保用血和血制品安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学习《献血法》的基础上,我们采取走出去参观交流,请进来传经送宝,组织科人员学习讨论专题讲课等多种形式,互帮互学,抓紧知识更新,学习成分输血的相关知识,熟悉成分输血的功能及适应症,了解全血输注的缺陷和成分输血的优点,即单纯依赖输注全血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只有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用纯净的、高浓度、高效价的血制品,才是快速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佳途径。从而让科人员从理论上明确为什么提倡义务献血和成分输血。
通过学法、守法、用法,我院从2001年起实行了输注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新规定:由临床经治医师找病人及家属谈话,说明输血或成分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救治手段,但也存在传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取得病人和亲属的理解后,签订输血风险责任书,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与纠纷。此外,我们还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输全血和成分输血属于异体组织细胞移植,有可能发生免疫反应;动员病人家属自己储血或义务献血,为真正确保医疗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实现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打下基础。
2,健全输血和血液制品有关的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
这是确保基层医院医疗用血和血制品安全的可靠保证。在实践中,我们除了认真执行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外,针对科人员少,流动性大的特点,定岗定位,明确职责,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责任到人,谁值班谁负责血液和血制品的预约、领取、交叉配血试、查对发送及质量跟踪,实行全程负责。从临床用血或成分血申请单送达科,值班人员开始全面查各项必要的资料填写是否齐备,送的交叉配血标本是否与病人血型一致等,待全部符合、手续齐备后方去取血。
3,把好三关。
血液质量关、血型鉴定关、交叉配血关,是确保医疗用血和成分输血安全的主要环节。在血源的来源上,由苏州市中心血站提供,保证了全血、成分血的质量合格,安全可靠,杜绝了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作血型鉴定,二人鉴定时,双查双签字,一人鉴定时,要重复查一次,均要做正反定型。交叉配血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绝不留疑点,保证输入的血液和血制品与受血者血液在免疫方面相容,再签字发出。最终使血液能在受体内存活,真正达到输入血液和血制品的治疗效果。
4,宣传和倡导成分输血。
积极开展成分输血是提高临床用学质量,确保用血与血液制品安全有力的措施。科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向临床医务人员宣讲输注全血的缺陷,让他们了解为什么全血输得越多,抗体产生越多,收益也会越小,而且传播肝炎、梅毒、艾滋病的危险性会增加;介绍成分输血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效果好,副作用少,能更好发挥临床功效,且能增加供血数量和节省血源;讲解成分血的品种,如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只有指导临床医师使用成分输血,保证他们学习掌握了成分输血的概念,熟悉其功能及适应症,才能使成分输血在医院得到落实。我院的成分输血使用率由1996年的302%增加到2006年的95%,达到了国家卫生部规定的三甲医院成分血使用率需达到70%以上的标准,且解决了用血难问题。
只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认真落实规章制度,严格把好血源关、血型鉴定关、交叉配血关,积极倡导成分输血,严格查对,严密观察,确保医疗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就能实现科学合理使用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