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做双酶切和连接心得
丁香园论坛
6461
重组质粒一月有余,颇有心得,与各位战友分享如下:
1:关于双酶切的Buffer,一直是酶切的重点。有人喜欢A酶切完回收再B酶切,其实可以通过NEB网站上查询大部分双酶共切的Buffer问题,常见的双酶搭配甚至可以找一本TAKARA或者其他公司的Catalog,内切酶部分在前面肯定就有双酶切的Buffer推荐表。有些酶没有搭配的推荐,但是有各种酶在L,M,H,K及T+BSA的相对活性,AB两酶选一个合适的即可。注意尤其是T+BSA是较为广泛的universial buffer,一般酶都能保持60%活力以上。但也有个别情况例如Sal I等,也是本人用过的酶,在T+BSA活性低于20%,与Sac I基本上没法在普通Buffer里切,但是可以查到1.5T+ BSA这种特殊Buffer,效果不错。另外如果载体MCS不是太老或者太少的话可以尝试某些同Buffer酶,不必死抠师兄或者文献做法,例如后来第二次用我就重新选了Cla I和EcoR系列,可共用H Buffer,并且Cla I活性是120%。
2:质粒酶切在一开始遇到问题,即试剂盒提取后切一个小时就降解完全,后来经过研究认为是洗脱液的问题,现在试剂盒的Elution Buffer都是TE成分,在酶切时无形中提高了离子浓度(尤其是H或者1.5T这种高离子浓度Buffer),导致星号活性而降解质粒。后来用碱法手工提,双蒸水溶解,问题解决。当然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样做了但酶活力如果觉得比预想的低,则有可能是RNA作用,可在酶切时加入RNase,不必在提取时就加。事实证明可以提高酶的作用活力。
3:关于片断双酶切:一般人喜欢在引物上加酶切位点,也不错,但我有一次碰到问题是连上载体后用原来引物括不出来了(确定连上了),所以后来是先连pMD18/19T然后再切下来,因为可以保存引物位点(当然引物不能含酶切位点),切得是MCS提供的位点;再后来想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是用M13-47和RMV引物括了再切(这两个引物在MCS以外),片断浓度大,不需提质粒,没有RNA干扰。注意不是pMD simple而是pMD,前者是没有酶切位点的。
4:连接:这是最痛心的事情,前一阵一个月没连上一个,最近两天连了三个。自己认为片断浓度问题倒是好说,但是必须保证片断的纯度。那一个月迷信TAKARA片断回收试剂盒,方便,但是里面的醇和RNA并没有除净;切胶回收就连上了。最近的一个片断引物和条件控制的好,一点引物二聚体都没有,直接连pMD就连上了。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要迷信快捷的试剂盒,有时候传统方法也有它无可比拟的好处。当然T4连接酶也要注意不要受热,最好不要偷懒25度连,效果不好,16度比较稳定;最后转载师兄的一个经验,10ul体系内所有片断不要超过100ug,自己倒没注意到这一点。
期盼斑竹加分,另外愿与做微生物基因敲除、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系统功能研究的战友交流提高。
1:关于双酶切的Buffer,一直是酶切的重点。有人喜欢A酶切完回收再B酶切,其实可以通过NEB网站上查询大部分双酶共切的Buffer问题,常见的双酶搭配甚至可以找一本TAKARA或者其他公司的Catalog,内切酶部分在前面肯定就有双酶切的Buffer推荐表。有些酶没有搭配的推荐,但是有各种酶在L,M,H,K及T+BSA的相对活性,AB两酶选一个合适的即可。注意尤其是T+BSA是较为广泛的universial buffer,一般酶都能保持60%活力以上。但也有个别情况例如Sal I等,也是本人用过的酶,在T+BSA活性低于20%,与Sac I基本上没法在普通Buffer里切,但是可以查到1.5T+ BSA这种特殊Buffer,效果不错。另外如果载体MCS不是太老或者太少的话可以尝试某些同Buffer酶,不必死抠师兄或者文献做法,例如后来第二次用我就重新选了Cla I和EcoR系列,可共用H Buffer,并且Cla I活性是120%。
2:质粒酶切在一开始遇到问题,即试剂盒提取后切一个小时就降解完全,后来经过研究认为是洗脱液的问题,现在试剂盒的Elution Buffer都是TE成分,在酶切时无形中提高了离子浓度(尤其是H或者1.5T这种高离子浓度Buffer),导致星号活性而降解质粒。后来用碱法手工提,双蒸水溶解,问题解决。当然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样做了但酶活力如果觉得比预想的低,则有可能是RNA作用,可在酶切时加入RNase,不必在提取时就加。事实证明可以提高酶的作用活力。
3:关于片断双酶切:一般人喜欢在引物上加酶切位点,也不错,但我有一次碰到问题是连上载体后用原来引物括不出来了(确定连上了),所以后来是先连pMD18/19T然后再切下来,因为可以保存引物位点(当然引物不能含酶切位点),切得是MCS提供的位点;再后来想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是用M13-47和RMV引物括了再切(这两个引物在MCS以外),片断浓度大,不需提质粒,没有RNA干扰。注意不是pMD simple而是pMD,前者是没有酶切位点的。
4:连接:这是最痛心的事情,前一阵一个月没连上一个,最近两天连了三个。自己认为片断浓度问题倒是好说,但是必须保证片断的纯度。那一个月迷信TAKARA片断回收试剂盒,方便,但是里面的醇和RNA并没有除净;切胶回收就连上了。最近的一个片断引物和条件控制的好,一点引物二聚体都没有,直接连pMD就连上了。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要迷信快捷的试剂盒,有时候传统方法也有它无可比拟的好处。当然T4连接酶也要注意不要受热,最好不要偷懒25度连,效果不好,16度比较稳定;最后转载师兄的一个经验,10ul体系内所有片断不要超过100ug,自己倒没注意到这一点。
期盼斑竹加分,另外愿与做微生物基因敲除、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系统功能研究的战友交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