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组织细胞固定在免疫荧光中的作用探讨

互联网

25896

1、为什么在免疫组化中标本要进行固定?

(1)防止标本从玻片上脱落;

(2)除去防碍抗原-抗体结合的类脂,使抗原抗体结合物易于获得良好的染色结果;

(3)固定的标本易于保存。

2、标本固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不能损伤细胞内的抗原;

(2)不能凝集蛋白质;

(3)不能损伤细胞形态;

(4)固定后应保持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允许抗体进入与抗原结合。

3、常用抗原物质的固定方法的最佳选择是什么?

(1)丙酮的作用是溶解膜磷脂,所有的脂质双层(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已被破坏,但蛋白和多糖类不受影响。而丙酮固定后不需进行抗原修复,它是一种非交联固定剂。

(2)多聚甲醛固定对酶类和脂类保护的好,易与蛋白发生交联,所以一般经过甲醛或PFA固定后的标本一般需要抗原修复。

(3)蛋白质抗原:95%~100%乙醇;

(4)酶、激素:丙酮;

(5)免疫球蛋白:四氯化碳;

(6)病毒:丙酮、四氯化碳、无水乙醇;

(7)多糖、细菌等:微火加热,甲醇、10%甲醛、丙酮;

(8)类脂(异嗜性抗原):10%甲醛,10%佛茂尔(ForMol)。

4、固定的步骤有哪些(包括固定时间、条件等)?

(1)切片前的组织固定:一般石蜡切片前需对组织进行固定,多为12~24h。

(2)切片后的组织细胞固定:一般室温5~10min,4度30~60min。

5、各种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1)醛类固定剂:双功能交联剂,其作用是使组织之间相互交联,保存抗原于原位,其特点是对组织穿透性强,收缩性小。有人认为它对IgM、IgA、J链、K链和肓吹谋昙切Ч己茫尘扒逦浅S玫墓潭痢£

2)非醛类固定剂Pe等人比较几种非醛类双功能试剂指出,碳化二亚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辛酰亚胺、和对苯醌等均适用于多肽类激素的组织固定,单独使用时,边缘固定效应重,但与戊二醛或多聚甲醛混合使用,效果明显改善。

3)丙酮及醇类固定剂:系最初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固定剂,其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和糖,对组织穿透性很强,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较好。但醇类对低分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保存效果较差,解决的办法是和其它试剂混合使用,如加冰醋酸、乙醚、氯仿、甲醛等。

6、哪些情况下不需要对组织标本进行固定?

研究细胞表面抗原或不稳定抗原可不固定。

7、常用固定剂的种类和配方是什么?

(1)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pH7.4(多聚甲醛40g,0.1mol/LPBS液pH7.4500ml,两者混

合加热至60℃,搅拌并滴加1NNaOH至清晰为止,冷却后加PBS液至总量1000ml)。

(2)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浓甲甲醛10ml,0.01mol/lpH7.4PBS90ml)。

(3)100%冰丙酮。

(4)戊二醛-甲醛液(戊二醛1ml,浓甲醛10ml,蒸馏水加至100ml)。

(5)甲醛升汞固定液(即B5固定液。浓甲醛10ml,氯化汞6g,醋酸钠1.25g,蒸馏水90ml)。

(6)醋酸-甲醛液(浓甲醛10ml,冰醋酸3ml,生理盐水加至100ml)。

(7)Bouin’s液。

(8)Zamboni’s液。采用2.5%多聚甲醛和30%饱和苦味酸,更可增加对组织穿透力和固定效果,以保存更多的组织抗原。

(9)PLP液(过碘酸盐-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液)。

(10)碳化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dodiimi-HCI)液:2g溶于100ml0.01mol/L,pH7.4PBS中。此液宜用于标记多肽类激素的组织,对标记IgA、IgG效果不佳。

(11)碳二亚胺-戊二醛液(ECD-G液)。

(12)Zenker’s液(重铬酸钾2.5g,氯化汞5g,硫酸钠1g,蒸馏水100ml,混合溶解后,临用时加水醋酸5ml)。

(13)Clarke氏改良剂(100%酒精95ml,冰醋酸5ml),用于冰冻切片的后固定。

(14)乙醚(或氯仿)与乙醇等量混合液。

(15)AAF液:95%-100%酒精85ml,冰醋酸5ml,浓甲醛10ml。

(16)Carnoy氏液:100%酒精60ml,氯仿30ml,冰醋酸10ml,混合后4℃保存备用。

(17)Methacarn氏液:甲醇60ml,氯仿30ml,冰醋酸10ml,混合后4℃保存备用。

丙酮的组织穿透性和脱水性更强,常用于冰冻切片及细胞涂片的后固定,保存抗原性较好,平时4℃低温保存备用,临用时,只需将涂片或冰冻切片插入冷丙酮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贮存于低温冰箱备用。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