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怎样对待中风?

  中风是急性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局部脑损害,又叫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风可分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溢血。脑梗塞一般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由于脑血管腔变窄,流往大脑的血被阻塞,造成脑缺氧缺血,引起脑组织的软化、坏死和导致半身不遂等症。脑溢血与高血压有关,当血压突然升高,硬化的脑血管壁经不住高压的冲击而破裂出血。   中风起病急骤。但如果仔细观察,中风是有早期征兆的,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先兆。   一是麻木、虚弱:面麻、舌麻、唇麻、肢体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等。这是因为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由大脑皮层到脊髓的神经通路受到损害,使这一通路支配的面部、上、下肢产生症状。   二是短暂的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听不懂别人的话、吞咽困难。这是因为大脑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皮层的语言中枢。   三是眩晕、昏倒:感到房屋旋转,拣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摔倒、晕倒。这是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与平衡有关的机构。   四是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判断能力减退,异常的健忘,突然的性格变化,昏昏沉沉想睡,这都是局部缺血的症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风病人的饮食调配

  中风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引起脑血管损害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中风病人除需药物治疗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风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三步:   (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   (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   (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蛋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并发糖尿病,免加白糖。   若中风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则应给予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风、头风、眩晕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 中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脑血管病范围。   1.1 诊断依据 ①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②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③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粱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④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可有异常表现。⑤应注意与痫病、厥证、痉病等鉴别。   1.2 证候分类   1.2.1 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②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③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④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謇,手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老年人如何预防中风?

  老年人脑中风,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因此,预防脑中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中风最危险的因素。因为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内膜常受到损伤,使血液的脂质易于沉积到动脉壁上,促进形成和加重动脉硬化。老年人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并存,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冲破血管壁,发生脑溢血。一般来说,轻度高血压可以采用运动疗法,对中度或重度高血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降血压的药物。   (2)防治脑动脉硬化。预防脑动脉硬化应当从儿童时做起,但对老年人来说,从现在做起也不算晚,应做到控制饮食,防止肥胖,不嗜烟酒,劳逸结合。对于已患有脑动脉硬化的人,除做到上述各点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3)防治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这些都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在一切脑血管病变中,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发生率为非糖尿病病人的一倍以上,且其死亡率很高,这与糖尿病病程长和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关。因此,应争取早期发现糖尿病,一旦确诊,就要积极治疗糖尿病。   (4)防治心脏病。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风的中药治疗

  (1)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2)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3)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4)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5)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冠心病食疗方

  (1)韭白粥:韭白30克,粳米100克。韭白洗净,粳米淘净。韭白、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   (2)玉米粉粥: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粳米洗净,玉米粉放入大碗内,加冷水调稀。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九成熟,将玉米粉糊倒入,边倒边搅,继续用文火煮至玉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   (3)木耳烧豆腐:黑木耳15克,豆腐60克,葱、蒜各15克,花椒1克,辣椒3克,菜油适量。将锅烧热,下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豆腐,煮十几分钟,再下木耳翻炒,最后下辣椒、花椒、葱、蒜等调料,炒匀即成。(4)芹菜红枣汤: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每日2次。   (5) 山楂玉面粥:红山楂5个,去核切碎,用蜂蜜1匙调匀,加在玉米面粥中服食。每日服1~2次。   (6) 海带粥:水发海带25克,与粳米同煮粥,加盐、味精、麻油适量,调味服食。每日早晨服食。   (7) 菊花山楂饮: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水煎或开水冲浸,每日1剂,代茶饮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冠心病的饮食防治原则

  (1)控制总热量,维持热能平衡,防止肥胖,使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范围内。肥胖者合并冠心病较正常体重者多。因此,控制体重是防治冠心病的饮食环节之一。   (2)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肉类、蛋奶制品等摄入增加,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脂的主要膳食因素,高血脂又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故应控制脂肪摄入,使脂肪摄入总量占总热量20%~25%以下,其中动物脂肪以不超过1/3为宜,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   (3)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应适当增加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其适宜比例为: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占40%~50%,优质蛋白中,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一半。   (4)采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控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应以米、面、杂粮等含淀粉类食物为主。应尽量少吃纯糖食物及其制品。   (5)多吃蔬菜、水果。因蔬菜、水果是维生素、钙、钾、镁、纤维素和果胶的丰富来源。食物纤维果胶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6)少量多餐,避免吃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冠心病的饮食治疗

  (1)控制总热量,维持正常的体重。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的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   (2) 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鱼100克,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300克~400克。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   (3)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冠心病的食物选择

  冠心病病人在日常饮食中还应注意选择以下具有降低血脂、血压和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1) 燕麦:含蛋白质15%、脂肪9%,且富含亚油酸、燕麦胶和可溶性纤维,常食可降低胆固醇,可使过高血糖下降。   (2)玉米:玉米具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脂肪中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还有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防止脑细胞衰退的作用,有助于血管舒张,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3)荞麦:荞麦中含有芦丁、叶绿素、苦味素、荞麦碱以及黄酮物质。芦丁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可以加强和调节心肌功能,增加冠脉的血流量,防止心律失常等作用。   (4)大豆和花生: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皂草碱的纤维素,具有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作用。花生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可防止冠脉硬化。   (5)洋葱:洋葱含有刺激溶纤维蛋白活性成份,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能够对抗体内几茶酚胺等升压物质以及促进钠盐排泄等作用。实验证明,冠心病患者每日可食用100克洋葱,其降低血脂作用较好。   (6)生姜: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冠心病应对

  冠心病是老年病中最常见病之一。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胸闷与心前区痛(心绞痛)。胸闷是经常性的,患者常有胸部紧闷或压迫性感觉。心绞痛是阵发性的,疼痛部位多在前胸正中(胸骨后),可放射至咽部、左肩及左臂,每次疼痛发作一般一至几分钟。心绞痛发作的诱发因素多为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冠心病患者如发生心肌梗塞,其疼痛性质虽与心绞痛相似,但疼痛程度更剧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达几小时甚至一两天;疼痛范围也较广,可波及左前胸甚至上腹部。同时可能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等表现。   冠心病的明确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检查。因此,对于经常发生胸闷与胸痛,或仅有胸闷而无明显胸痛的人,应该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早期的或较轻的冠心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常不易发现异常(即报告为“正常心电图”);只有进行运动心电图(包括二级梯运动试验、活动平板或蹬车试验等)、心向量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才能发现。由于血脂较高者易患冠心病,因此,对疑有冠心病者常进行血脂测定(包括胆固醇、β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等),但血脂的高低,不能作为有无冠心病的主要证据。   冠心病的治疗:由于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工作者对冠心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因素的疾病,为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即为易患因素,或称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2)性别:在美国多种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3 5~4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5.2倍于女性。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LDL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大也易患本病,世界第一肥胖国——德国的研究人员认为,“吃的胖就是因为吃的多”,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除了控制高脂饮食摄入外,也必须重视控制食量。   (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膜 cell membrane,cytoplasmic membrane

   亦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指直接包围在原生质体外面的原生质性的膜。在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前,已根据细胞具有半透性,以及针刺细胞表层有细胞质流出等特点,而推断出细胞膜是客观存在的。 1935年 J. F. Danielli和 H. A. Davson提出了细胞膜的模型。即认为细胞膜是由双分子的脂质层构成,各脂质将亲脂性的碳氢链朝向内侧互相对着平行地排列着,这种脂质层的外侧全被蛋白质分子覆盖着。其根据有二,( 1)用从红血球膜分离出来的脂质在水面上作成单分子膜时所占的面积恰好等于红血球表面积的 2倍;( 2)红血球和海胆卵等的表面张力比油对水的表面张力 15达因厘米( dyn cm)低 0.2— 0.8达因厘米( dyn cm)。这种界限膜的存在,最初是依靠显微镜才得到证实的。它有三层结构,中间是一层明层,被同明层大致相同厚度的两层暗层夹着,膜的总厚度是 8— 10毫微米。 J. D. Robertson于 1960年称这三层结构为单位膜,这是因为这种基本结构在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中都存在,而且在核、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膜中也都存在。单位膜的这一名称纯属形态学的和描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模型 cell mcdel

   ( 1)一般广泛地把细胞的结构和形状的模式化,为便于明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能与结构和形态间的相互关系而提出的细胞的模型。另外有时也指核糖体等具有部分细胞机能的人工颗粒。   ( 2)指在保持参与细胞运动的结构(收缩结构)与机能的情况下,将膜结构及细胞质的可溶部分去掉的细胞。将细胞用甘油或表面活性剂处理,则细胞膜被破坏,失掉兴奋性,而且可使细胞内的可溶性成分流出,只保持支持结构或参与运动的结构。用这样得到的细胞模型,通过改变外液的成分可以研究各种离子或药物对参与运动的细胞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助于阐明运动的机理。用甘油处理得到的细胞模型称甘油模型,一般是通过把细胞放在低温( 0—- 20℃)的 50%甘油水溶液中浸泡 24小时以上而得到的。过去, A. Szent- Gy rgyi( 1949)观察到骨骼肌的甘油模型即甘油肌,在加入 Mg2 + 和 ATP时而发生收缩(参见肌肉模型)。后来广泛应用于成纤维细胞、粘菌、精子、钟珠虫等。一般说与肌肉模型相对应的多称为非肌肉细胞模型。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皂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通 X- 100( Triton X- 1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内电极 intracellular electrode

   把微电极插入细胞内,既可用它来测定膜电位又可用它来给予电刺激,这种电极称为细胞内电极。这种电极最初是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的卵细胞,但霍奇金( A. L. Hodgkin, 1939)和科尔( K. S. Cole, 1940)使用直径约 100微米的玻璃毛细管从断端纵向插入枪乌贼( Lolige)的巨大神经纤维,并在细胞外安置参考电极用以测定静止电位和动作电位取得了成功。此后,林( G. Ling)和杰勒德( R. W. Ger- ard, 1949)用直径小于 0.5微米的玻璃电极,横向插入多种神经和肌肉纤维测定了静止膜电位。而从纳斯丢克( W. L. Nastuk)和霍奇金( 1950)用同类电极成功的记录了动作电位以来,细胞内电极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原生动物和色素细胞等大型的游离细胞,用同样的方法也直接测定了伴随它们活动的电位差的变动。由于细胞内电极的发展,又开始测定了膜电位的绝对值。这些都导致了电生理学的飞跃进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粘接 cell contact,cell adhesion

   亦称细胞粘着。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得以形成的条件之一,就是细胞与细胞相互粘接,只要不进行特殊的实验处理,各个细胞就不会分离。这种细胞间的粘连称为细胞粘接,细胞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接性(该词也适用于细胞粘着在玻璃上和塑料上等)。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多细胞动物中,细胞与细胞接近的部位一般存在约为 15— 20毫微米的间隙。在间隙窄于这个范围时,在粘接部位形成愈合膜(闭锁带)或桥粒(粘接斑)的那种特殊结构。由此表明细胞互相粘接时,在相邻的细胞间有可能进行信息的交换。例如,如果在某细胞中发生离子透性的变化,就可在相邻的细胞中测出产生电的变化。这种细胞间的电的结合,尤其在随着愈合膜和桥粒的形成发展而粘接的细胞间的结合度更大。关于细胞粘接的机理,正通对各种动物组织的实验的分离,以及将分离的细胞再聚合的实验进行着研究。到目前为止,关于细胞粘接的机理,主要提出如下几种看法:( 1)是由于在相邻细胞表面的 Ca++ 之间, Ca++ - Ca++ 结合所造成的(钙桥学说);( 2)是由于在相邻的细胞之间,细胞表面负电荷的斥力和范德瓦尔斯力的引力所起的作用。在这两种力可保持平衡的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薄壁组织(parenchyma)

   亦称基本组织。成熟组织的一种,广泛分布在植物体内,是构成植物体的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因其细胞具有薄的初生壁而得名。茎和根的皮层及髓部,叶肉,花的各部,果实的果肉和种子的胚乳等,全部或大部由其组成。薄壁组织细胞具有活的原生质体,一般为等径多面体形,细胞间具较发达的细胞间隙,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化较少,在发育上可塑性大。故在植物体发育过程中,薄壁组织能进一步发育为特化程度更高的组织。薄壁组织有很强的分生潜力,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细胞能发生反分化,恢复分生能力,转变为分生组织,促使创伤愈合、再生、形成不定根或不定芽。薄壁组织主要与植物的营养活动有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贮藏养分以及各类代谢物的合成和转化的基地,故又有“营养组织”之称。依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基本薄壁组织 分布在根茎等器官的皮层和髓等处的起填充作用的薄壁组织。细胞无色,几乎等径,具生活的原生质体,是营养性的生活细胞。   同化组织 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薄壁组织,亦称“绿色组织”。分布在植物体的一切绿色部分。叶肉是最典型的同化组织,其他如幼茎的皮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本草纲目》(Ca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我国16世纪综合性本草学著作,即今日的药物学专著。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刊行于万历十八年(1596)。共52卷,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除载金、元以前各家所录1518种外,新增374种,集方8160首,附图1160幅。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卷首部分,包括序言、凡例、编写特点以及附图。第二部分为1~4卷,1~2卷为历代本草史上有价值的41部本草著作及本草纲目所引证的书籍目录,相当于今天的文献引证。3~4卷介绍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药物的种类。第三部分5~52卷,为本书的中心内容,把药物分16部,62大类,16部是水、火、土、金石、草、木、谷、果、菜、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实为动物、植物、矿物三大类,其中植物部分共记载1167种,分为草、木、谷、果、菜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隰草、水草、石草、苔草、蔓草、毒草、芳草等8类;菜部分荤辛类、柔滑类、瓜菜类、水菜类、芝杨类5类;果部分五果类、山果类、瓜果类、夷果类、味果类、水果类、不入药果类等7类;木部分香木类、乔木类、灌木类、寓木类、苞木类、杂木类等6类;谷部分麻、麦、稻类、稷粟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孢子(spore)

   一般指藻类、苔藓、蕨类等植物和真菌所产生的、通常为单细胞的繁殖体。孢子脱离母体后,不需跟其他细胞结合,即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配子体)。 因发生来源、形态特征和遗传特点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有的产生于孢子囊内,由原生质分裂形成,称内生孢子;有的不是在孢子囊中形成,而是由亲本细胞芽殖产生,称外生孢子;有的具鞭毛,能游动,称游动孢子;有的无鞭毛,不能游动,称不动孢子或静孢子;产生于红藻的果孢子囊的孢子称果孢子;由锈菌的锈孢子器产生的孢子称锈孢子;直接由营养细胞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细胞质变浓而形成的抵御不良环境的孢子,称厚垣孢子;同一植物所产生的孢子,形态、大小相似的称同形孢子,形态、大小有区别的称异形孢子,等等。异形孢子通常有大、小和雌、雄分化,大孢子产生雌配子体,小孢子产生雄配子体。根据孢子的发生过程,可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大类。(1)无性孢子:通过无性过程产生的孢子。如分生孢子(曲霉)、孢囊孢子(根霉)、游动孢子(绿藻)、单孢子(红藻)、内生孢子(蓝藻)、粉孢子(子囊菌)、芽生孢子(酿酒酵母)、厚垣孢子(黑粉菌)等。(2)有性孢子:通过有性过程或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柏科(Cupressaceae)

   裸子植物门,松杉纲的一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形或刺形,在枝上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有时在一株树上兼有鳞叶和刺叶、称异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于枝顶或叶腋。雄球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每珠鳞腹面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球果球形,成熟开裂或肉质合生成浆果状,发育种鳞有1至多个种子;种子周围具窄翅或无翅。22属,约150种,分布南北两半球。我国有8属,29种,广布全国。木材具树脂细胞,无树脂道,纹理直或斜,结构细密,材质好,坚韧耐用,有香气,可供建筑、桥梁、舟车、器具、文具、家具等用材;叶可提芳香油,树皮可提栲胶。多数种类在造林、固沙及水土保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科通常分为3个亚科。侧柏亚科:球果种鳞木质,当年成熟、开裂,种鳞不为盾形,主要有侧柏属、崖柏属、罗汉柏属和翠柏属;柏木亚科:球果次年成熟、开裂,种鳞木质、盾形,主要有柏木属、扁柏属和福建柏属;圆柏亚科:球果肉质球形,成熟不开裂,仅圆柏属和刺柏属。翠柏、红桧、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鲜崖柏、崖柏等列为我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地下变态茎

  根状茎 由多年生植物的茎变态成的横卧于地下、形状似根的地下茎。根状茎上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具有顶芽和腋芽,节上往往还有退化的鳞片状叶,呈膜状,同时节上还有不定根,营养繁殖能力很强。如竹类、鸢尾、白茅和蓟等。   块茎 由茎的侧枝变态成的短粗的肉质地下茎。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贮藏组织特别发达,内贮丰富的营养物质。从发生上看,块茎是植物茎基部的腋芽伸入地下,先形成细长的侧枝,到一定长度后,其顶端逐渐膨大,贮积大量的营养物质而成。如马铃薯块茎,顶端有一个顶芽,节间短缩,叶退化为鳞片状,幼时存在,以后脱落,留有条形或月牙形的叶痕。在叶痕的内侧为凹陷的芽眼,其中有腋芽1至多个,叶痕和芽眼在块茎表面相当于茎上节的位置上呈规律地排列,两相邻芽眼之间,即节间。除马铃薯外,菊芋(洋姜)、甘露子(草石蚕)等也有块茎。   球茎 由植物主茎基部膨大形成的球状、扁球形或长圆形的变态茎。观赏植物唐菖蒲和药用植物番红花具比较典型的球茎。节与节间明显,节上生有退化的膜状叶和腋芽,顶端有较大的顶芽。从发生上看,有些球茎,如荸荠、慈菇等是由地下匍匐枝(侧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球茎内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