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裂变反应

当热中子(它的动能跟常温下气体分子的动能差不多)进入一些具有奇数中子的重原子核( 235 92 U, 233 92 U, 239 94 Pu)内时,裂变就可能发生。重核分裂时产生两个较小的核和两个或更多个中子 ( 235 92 U平均产生 2.5个中子)以及许多能量。典型的核裂反应如有: 235 92 U 1 0 n—→ 141 56 Ba 92 36 Kr 31 0 n 能量 235 92 U 1 0 n—→ 103 42 Mo 131 50 Sn 21 0 n 能量 式中 1 0 n是中子。 从上面的核反应方程来看,同一种核可能不只按一种方式分裂。裂变产物如 141 56 Ba和 92 36 Kr还能放射β粒子( 0 - 1 e)和γ射线( 0 0 γ),直到最后变成稳定的同位素。 141 56 Ba—→ 0 - 1 e 0 0 γ 141 57 La 92 36 Kr—→ 0 -1 e 0 0 γ 92 37 Rb 这些反应的产物还能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太阳电池

太阳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第一个实用的硅太阳电池是1954年出现的,光电转换效率是6%。过去的铜-氧化铜、硒、硫化银光电池,它们的光电转换效率都不到1%。太阳电池的主要原件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太阳电池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有硫化镉、晒化镉、砷化镓、锗和硅。砷化镓的温度感应比硅电池小,但要增加集中器,加大入射光才能使用,对高能辐射的抵抗能力比硅电池强。硫化镉是太阳电池的基本材料,价格最便宜。以硫化锌镉为基材,上面覆盖硫化亚铜,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5%。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太阳电池转换率达37%。它有两个能量转换层,一层是砷化镓,另一层是锑化镓。太阳电池按用途分,一类是空间太阳电池,它的特点是质量小、单位面积效率高、耐紫外辐射、有非常高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另一类是地面太阳电池,最主要是价格低。太阳电池作电源时,还要备有蓄电池,常用的有铅蓄电池和镍镉电池。估计今后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大部分绕地球的卫星和飞船,仍以硅太阳电池为主要电源,镍镉蓄电池为辅助电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的变化,总是通过外界对系统做功,或向系统传递热量,或两者兼施并用来完成的。热力学系统在一定状态下,应具有一定的能量,叫做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内能的改变量只取决于初、末两个状态,而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说,系统的内能就是系统中所有的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和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做功”所起的作用是物体的有规则运动与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换,从而改变系统的内能。“传递热量”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所起的作用是系统外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与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换,从而也改变系统的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外界对一系统传递的热量Q,系统从内能为E1的状态改变到内能为E2的状态,同时系统对外做功为A, 则Q=E2-E1 A。说明,外界对系统所传递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的内能增加,一部分用于系统对外所作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叙述方式。开尔文叙述指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只从一个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其他物体不发生任何变化。而克劳修斯叙述为能量不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月周期 lunar periodicity

月周期 lunar periodicity 指与月的周期相对应的生物周期活动。也称太阴周期。月的公转周期为29.5日,在海岸可见到以14.8日为周期的大小潮。生物也呈与此二者相对应的周期,特别称与后者对应的周期为半月周期(semilu-nar periodicity)。这在海沿岸带的动物之产卵、排精方面具有的很明显周期性。例如,一般在水底栖息的沙蚕类,各种类在10-11月的满月和新月后3日内以及在满月后第8-9日,身体的后部断离进行群泳产卵和排精(尤其是漂沙蚕以所谓Palolo而著名,日本产的此类动物也有同样的行为)。美国加州沿海的勃氏银汉鱼(Atherina bleekerii G ünther)类的Leuresthes tenuis在4-6月大潮后3-4日的夜晚高潮后约1小时,雌性在高潮线稍下的砂中将尾部开始插入砂中产卵,雄性在周围徘徊排精。棘皮动物Comatuliex在秋季小潮时产卵;海摇蚊在新月或满月前后羽化。陆地及水陆两栖的鸟类、淡水鱼类、昆虫等的活动也显有月周期性。这些周期,在排除了环境周期变动的恒定条件下或在像12小时明:12小时黑暗(12L:12D)那种不含有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远近调节 accommodation

远近调节 accommodation 亦称调节。是通过反射作用调节眼的折射状态,使物体在网膜上准确成像的作用。其机理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好像照相机变动水晶体与网膜的距离,进行调节,见于软体动物的头足类和脊椎动物的无羊膜类(圆口类、鱼类和两栖类);另一种是通过改变水晶体的曲率进行调节,见于羊膜类(蛇例外)。上述两个调节型,除一两个为例外,其余都靠眼球内调节肌(德Akkommodationsmuskel)的收缩进行远近调节。对鱼来说,属于调节肌的水晶体牵引肌弛缓,则近距离物像进入眼之焦点,反之肌肉收缩,水晶体便向后方移动,此时远距离物像进入焦点,这种形式的调节称为远调节(德Fernakkommodation),这种对远视不大起作用的水中生活方式是合理的。与此相反,通过变化水晶体曲率来调节的动物大部分生活于陆地,当眼睛处于非调节状态时,焦点对准无限远处,当作近距离的调节时,作为调节肌的毛样体肌收缩使小带纤维弛缓,水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增加曲率(特别是前面)(参见毛样体、蒲肯野-萨恩荪氏像),将这种形式的调节称为近调节(德:Naha-kkommodation),毛样体肌受副交感神经(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在全球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非典型肺炎(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以来,国内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都认识到我国在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而在此以前,我国没有一家P4级实验室,P3级实验室也不够规范,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对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卫生部已经颁布了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其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标准制订的,用于指导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建造及使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立全球用于SARS等研究普遍采用的P3实验室的一些主要注意事项,并例举了一些符合P3/P4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的专用仪器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同时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标准(三级和四级)附在文后,以供参考。 P3实验室用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源(若因暴露而吸入该病源会引发严重的、可能致死的疾病)的研究工作。总体来看,实验人员应在处理致病性的和可能使人致死的病源方面受过专业训练,并由对该病源工作有经验的、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监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TissueLyser:灵活快速的高通量组织碾磨器

一次研磨几百个组织样本是件相当“艰巨的、体力密集型”工作。TissueLyser高通量研磨器可以在2-4分钟内对2 x 96个样本进行快速、有效的研磨。样本包括:植物样本,动物组织、细菌和酵母样本。 研磨是通过装样本的容器中加入的小钢珠在高速震动中对样本的冲击和研磨实现的。震荡的速度可以很方便的在3-30Hz之间调节,时间可以在10s到99min之间调节,特别适合需要对大量动物和植物样本进行核酸纯化的实验室使用,显然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实验效率。根据样本量可以选择不同的适配器和配套样品管,包括 2 x 96孔样品板(1.2ml/孔),2 x 24(配套1.5或2.0ml离心管)或者2 x 10 ml(可处理4-10 ml样品)。每个管中的起始样本量分别为50mg的植物组织或30mg的动物样本。使用的时候在每个管中加入样本和小珠,将Adapter Sets固定在研磨器上,即可开始研磨,格外灵活方便。 · 快速研磨-----可以在2-4分钟内对48或192个样本进行快速、有效的研磨。 · 研磨原理---- 通过碳化钨小球或不锈钢小珠在样品管内来回震荡实现样本的粉碎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质谱仪

自 1886 年 Goldstein 发明早期质谱仪器常用的离子源,到 1942 年第一台单聚焦质谱仪商品化,质谱基本上处于理论发展阶段。随后质谱在电离技术和分析技术上的发展和完善,使之很快应用于地质、空间研究、环境化学、有机化学、制药等多个领域。然而,即使在等离子体解吸( plasma desorption,PD )和快原子轰击( fast atom bombardment,FAB )两项软电离质谱技术出现以后,质谱分析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只是在几千左右。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以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两种新的电离技术:电喷雾电离(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 )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 )为代表,这两种技术所具有的高灵敏度和高质量检测范围,使得在 fmol ( 10-15 )乃至 amole ( 10-18 )水平检测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十万的生物大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开拓了质谱学一个崭新的领域——生物质谱,促使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获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图像分析仪工作程序

  使用者对硬件不需操纵,它们可完成复杂的运行过程,完整的计算机软件可按实际需要使其执行功能。对操作者来说,图像分析仪的实际操作很少,几乎完全是通过一个称为光电鼠标(mouse)的附件来操纵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多项指令,可由光电鼠标来指明你所需要的程序,光电鼠标可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一个光标,移动光电鼠标也随着移动,将光标移到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某项功能的区域内,就表示选择了该项功能,可以开始工作,极简便。   图像分析仪主要包括输入(input)、中央信息处理机(central processor)和输出(output)三大部分。实际上,工作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面的步骤的信息常会反馈到前面,于是又重复前面的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标本成像 移动标本使需要观察的部位在电视摄像机上得到适当放大的图像,标本包括组织切片或电镜照片或照相底片等。   2.图像获取 用电视摄像机或其他方法将图像转变为电信号,在此过程中,摄像机的性能极重要,不能使用那些便宜的适用于监视的电视摄像机,一定要用使图像具有很好的清晰度的摄像机。   3.加强图像 加强电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真菌门的 1亚门。因在其成员的生活史中仅发现了无性阶段而得名。它们为具简单隔膜(少数种具桶孔隔膜)的分枝菌丝体,菌丝每个细胞中常含多核。分生孢子梗单生、簇生或集结成孢梗束,其内(外)合生或离生产孢细胞,产孢细胞产生形形色色的分生孢子。   本亚门真菌只能以分生孢子或菌丝的断片进行繁殖。由于半知菌的异核体现象为其隐性基因提供了庇护场所,异孢质作用增加了其遗传变异的广度和深度,准性生殖又为其核基因的交换提供了手段,从而使其能在物种形成与进化的长河中,得以保存并繁衍下来,发展为今天这样一个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适应性强的重要类群。   半知菌多腐生于陆地或水中。   1935年, W. B.格罗夫和 1983年, D. L.霍克斯沃思将本亚门下分丝孢菌纲和腔孢菌纲 2纲,约 17000种。有些种是人类和动、植物的致病菌;有些种能导致食品腐败以及原料、器材的腐蚀或变质;有些种的代谢产物可用于制取抗生素(如产生青霉素的青霉、产生头孢霉素的头孢霉等)、有机酸和酶制剂;有些种可用于有害昆虫和杂草的生物防除。同时,半知菌也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中起重要的作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本内苏铁目(Bennettitales)

   裸子植物已绝灭的一个目,又称拟苏铁目,外形和乔木状的苏铁植物相近似:茎球状或柱状;叶羽状,聚生于茎顶;种子裸露,生于大孢子叶上。但是本目具双唇型的气孔器和结构特殊的孢子叶球,与苏铁目不同。通常,本目、苏铁目和五柱木目一并列入裸子植物亚纲,也有人为本目建一本内苏铁门( Cycadeoidophyta)或本内苏铁纲。本目内含两科,即拟苏铁科( Cycadeoidaceae)和魏兰德科( Williamsoniac-eae),拟苏铁科也可称为本内苏铁科( Bennettitaceae)。   本目特殊的孢子叶球,很少有单性的,多为两性的。例如早白垩世拟苏铁属的孢子叶球,下部有许多螺旋状排列的苞片,仿若花被。孢子叶球中央有一锥状体,大孢子叶密生其上。每一大孢子叶具长柄,顶端生一胚珠。大孢子叶间着生不育的间鳞片。小孢子叶常为鳞片状,着生于锥状体的周围,基部连接成环。小孢子囊为合囊或复合囊,位于小孢子叶的腹面(见图)。   本目具一次羽状复叶,其小叶或小羽片有多种多样的形态,而着生的位置又各有不同,因而分别按侧羽叶、异羽叶、耳羽叶、肋羽叶、网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报春花属(Primula)

  报春花科的 1属。多年生,稀 1或 2年生草本。叶基生成莲座状叶丛。花通常排成伞形花序或一至数层轮生于花葶上,很少单生或排成总状或头状花序;花冠钟状至高脚碟状,黄、白、淡红或紫红色,筒部比花萼长,喉部不收缩;雄蕊贴生于花冠筒上;花柱常有长短两型。蒴果瓣裂,稀不规则开裂。 50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极少产于南半球。中国约有 300种,分布遍于全国,尤以四川、云南、西藏种类最丰富,多生长于高山草地、草甸和林缘。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已有记载。   报春花属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多数种类具有两型花,即在同一种中,部分植株具长花柱花:花柱长达花冠筒口,雄蕊则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或近基部;另一部分植株具短花柱花:花柱仅长达花冠筒的中部,而雄蕊则近花冠筒口着生。昆虫采花蜜时头部触及花冠筒口部器官,而其口器伸至冠筒下部,这样就将短柱花的花粉授于长柱花的柱头,将长柱花的花粉授于短柱花的柱头。根据 C. R.达尔文长期的观察并经实验证明,经上述异花授粉的花受精率较高,通常产生较多饱满的种子,植物学术语称为正规传粉,相反,长柱花的花粉授于长柱花柱头或短柱花的花粉授于短柱花柱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报春花科(Primulaceae)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 1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茎直立或匍匐,具互生、对生或轮生叶,或无地上茎而叶全部基生,并常形成密集的莲座丛。花两性,整齐。花萼( 3~) 5(~ 9)裂,宿存;花冠合瓣,( 3~) 5(~ 9)裂;雄蕊 5,与花冠裂片对生;花丝分离或下部合生,多少贴生于花冠筒上。子房 1室;胚珠多数,生于特立中央胎座上。果实为蒴果。花粉粒为超扁球形至长球形,具 3(~ 4)或 3~ 10孔沟。在两型花中,短柱花的花粉粒常较长柱花的花粉粒大,而长柱花柱头上的乳头状突起又较短柱花的长。这也是适应异花授粉的一种构造。染色体基数 x=5, 8~ 15, 17, 19, 22,其中 x=9~ 11最为普遍。约 22属 800种,广布全球,但主产北半球温带。中国产 12属约 500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以西南山区为多,西北、华北平原及沿海地区较少。四川、云南西部、西藏东部是报春花属、点地梅属(参见彩图插页第 117页)和独花报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单种属羽叶点地梅属为中国的特有属。   虫媒传粉植物。本科植物多具有鲜艳的花冠,可招引昆虫;种类最多的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车前科(Plantagin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 1科, 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基出或近基出,叶脉多少平行,不具托叶。花期出花茎,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小,常两性,整齐,无小苞,风媒或部分虫媒,萼筒状, 4裂,花冠合瓣, 4裂,膜质和萼裂片均覆瓦状排列,雄蕊 4(稀 1~ 2),有极长花丝及丁字形花药,含多数花粉粒,子房上位,常由 2心皮合成, 2室(有时 1~ 4室),中轴胎座,每室有 1至多数半倒生胚珠(如 1室时为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果实为膜质蒴果,环裂、盖开,有时为坚果,外围宿残的萼,胚直伸,位于肉质胚乳中。染色体基数 x=4, 5, 6。计 3属 270种。以车前属为最大,约 265种,广布于全世界。其余两属分别产于北美、南美及欧洲;中国产车前属约 10余种,最普通的即车前(参见彩图插页第 123页)喜生道旁车辙中,故名。   中医学上车前种子称车前子,认为有清热、利尿、明目功效;全草可治水肿、尿路结石,外用治疖疮,一说有抗菌、祛痰等作用。在化学成分方面:全草含车前甙( Plan-taginin)、桃叶珊瑚甙( aucubin或 errhinanthin)、熊果酸( urso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草莓属(Fragaria)

  蔷薇科蔷薇亚科的 1属。矮小多年生草本,有短而粗壮根茎,紧贴地面上,由叶腋生出细长匍匐茎,茎上有长节间,节上生根与叶,供繁殖用。叶互生成簇,叶柄通常较叶片长,叶为羽状。 3或 5小叶,托叶鞘状,附着在叶柄基部,与叶同时长大。花常成总状或伞房状花序,生于直立的花葶上,两性或单性,花托突出成圆锥状,萼片 5,有 5片副萼,在果时宿存;花瓣 5,白色,着生在花托边缘上,雄蕊多数,有时少数或不存;心皮多数,着生在花托上,每 1心皮有 1侧生花柱与 1胚珠。花托在开花后增大成为肉质,其上着生多数种子状瘦果,成为聚合果或称多心皮果。草莓属约有 50种,分布亚洲、欧洲和美洲。中国产 9种,其中一种系引种栽培。   草莓属的野生种有:①野草莓,又名欧洲草莓,分布于北温带。在中国产于东北、西北、西南,生长于山坡、草地、林边。②东方草莓,产中国东北、华北、西北;朝鲜、蒙古以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③黄毛草莓,产华西、西南以至台湾;尼泊尔、锡金、印度、越南也有分布。④西南草莓,分布西南、西北至西藏。⑤五叶草莓,产西北至四川。⑥纤细草莓,产西北、华西至西藏。⑦西藏草莓,产西藏,分布锡金、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串珠藻属(Batrachospermum)

  红藻门串珠藻目的 1属。植物体串珠状,具明显的中轴、节和节间;并有节丝和节间丝,具胶质,常为浅蓝绿色、橄榄色或紫色。细胞具几个盘状或长圆形色素体,一个蛋白核。果孢子萌发成微观的丝状体系,这种体系或由繁枝丝体形成壳状,或为一很疏松的组织,后者曾被称为假垺氏藻。这一双相的微观叶状体其后直接长成直立的串珠藻藻体。除单孢子的无性生殖外,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雌雄同株或异株,囊果集中生长在节上,聚集呈球型。精子囊球形,游动精子只在胶质内部有活动能力。   本属分布较广,有 50种,均系淡水产,中国有 7种和 1变型。常见种之一的外果串珠藻,藻体高达 6厘米,橄榄绿色,多胶质,具许多不规则的分枝,节明显,近球形,节间粗;节丝常具双叉,有时则为三叉分枝。细胞卵圆至椭圆形。毛中等长。果孢子囊枝 7~ 14个细胞长,枝轮生。受精丝棒状;每个节上有 2~ 4个囊果,果孢子囊卵形,精子囊球形,位于节丝的上部。雌雄同株。生长在小溪岩石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乌龟(Chinemys reevesii)

龟鳖目龟科的 1种。又名金龟、草龟、泥龟。分布于朝鲜、日本。中国除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未有报道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头前段皮肤光滑,后段细鳞,鼓膜明显。椎盾5片,肋盾每侧5片,缘盾每侧11片,臀盾1对;肛盾后缘凹缺。背甲略平扁,有 3条纵棱,雄性纵棱不显。四肢较平扁,趾、指间均全蹼,有爪。头、颈侧面有黄色纵纹;背甲棕褐色或黑色;腹甲棕黄色,每一盾片外侧下缘均有暗褐色斑块。雄性较小,背甲黑色,尾较长,有异臭;雌性较大,背甲棕褐色,尾较短,无异臭。 生活于江河、湖沼或池塘中。以蠕虫、螺类、虾、小鱼等为食,也食植物。每年4月下旬开始交尾,5~8月为产卵期,年产卵3~4次,每产5~7枚。雌龟产卵前,爬到向阳有荫的岸边松软地上,用后肢掘穴产卵。卵长椭圆形,灰白色,卵径27~28毫米×13~20毫米。在自然条件下50~80天孵出幼龟。幼龟当即下水,独立生活。肉可食,有滋补功效;腹甲入药,称“龟板”,为滋补和止血药物。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龟鳖目(Testudoformes)

爬行纲龟鳖亚纲的1目。躯干短阔,除棱皮龟外均包藏在背、腹甲的硬匣中。上下颌均无齿,被有角质鞘,形成喙。头、尾和四肢都有鳞。较原始,与杯蜥目的阔齿蜥接近。现存 2亚目。遍布各大洋。肉、卵为人类大量食用,有绝灭危险。 特征与习性  本目动物基本保留原始体型。背腹甲间有甲桥在体侧连接,甲由真皮骨化的膜成骨板与上面盖着表皮角化的盾片构成。盾片与骨板逐年增长,盾片上有生长线,而盾顶区与其邻近的小片则常磨损脱落。背甲有上穹突,正中一行脊板(连脊椎骨)8枚,上盖脊盾5枚,两侧各有一行肋板(连接肋骨)8对,上盖肋盾通常4对,其外围还有缘板11对和缘盾12对,鳖科无缘板或仅留痕迹。骨板、盾片的数目和大小不等,两相粘合以加强龟壳的坚固性。腹甲平坦,包括骨板9枚(上、舌、下、剑腹板各1对,内腹板1枚),上覆盾片6对(喉、肱、胸、腹、股、肛盾各 1对)。鳖甲无角盾而以皮膜的鳖裙代替。棱皮龟无整块背甲,而有许多细小多角形骨片排列成行、紧贴在表皮上,不与深层的骨板连接成大块背甲,所以过去曾将其称为元甲亚目,其他龟鳖则属函甲亚目。 胚胎发育早期,肋骨位于骨板内。由于背腹甲发育迅速,肋骨并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龟鳖目棱皮龟科棱皮龟属的1种。又称革背龟,革龟,燕子龟,舢板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水区域。中国南海、东海、黄海均有分布。是龟鳖类中最大的种类。全长可超过2米,一般重300千克,最重可达800千克。体表皮肤革质,无角质盾片。头大,颈短,头骨颞区完整。腭缘锐利,上腭前端有两个三角形大齿突。脊椎骨和肋骨不与背壳愈合。无整块背甲,由许多细小多角形骨片排列成行,紧贴在表皮上。其中最大的骨片排列成7纵行,突出成7条纵棱。纵棱向后延伸并集中,末端呈尖形。腹部也有类似的纵棱 5行。四肢桨状,无爪。前肢特别发达,长为后肢的两倍左右。成体的后肢与尾之间有蹼相连。新生仔的头背和侧面有对称的鳞片。身体和四肢皆覆以不规则的多角形鳞。成体背暗褐或灰黑色,具暗黄或白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幼体背灰黑色。背上纵棱和四肢的边缘为淡黄或白色。腹部白色,有黑斑。全年产卵,主要在5~6月。产卵时在近海沙滩挖穴,穴深约1米,每产90~150枚,卵径50~60毫米,埋于沙下,经65~70天孵化。以腔肠、棘皮、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以及鱼、海藻等为食。本身肉质粗糙,但卵味美。浮泳力强,可随暖流北上达温带海域。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海龟(Chelonia mydas;green turtle)

龟鳖目海龟科的 1种。因脂肪呈绿色,又称绿色龟。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为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前额鳞1对。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雄性尾长,达体长的 1/2。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腹甲黄色。 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常在礁盘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时。雌性在夜间爬到岸边沙滩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于坑内,再以后肢交替挖一口径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内产卵。产毕以砂覆盖,然后回到海中。每年产卵多次,每产91~157枚。卵白色,圆形,径41~43毫米,壳革质,韧软。孵化期50~70天。肉和卵均可食,甲可熬胶入药,与龟板胶同效。 本种一般认为可分为2~3个亚种:大西洋海龟、太平洋海龟和日本海龟。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