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体细胞Barr小体观察

互联网

1759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人类X染色体的检测方法;
  2.认识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二 实验原理
  在XY型性决定的 生物 个体中,雌性个体的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个体的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由于两种个体在X染色体的数量上是不相等的,因而雌、雄个体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也可能是不相等的。针对这一现象,Muller于1932年提出剂量补偿效应,说明可以使具有两份基因的个体和具有一份基因的个体表现出相同表型的一种遗传机制的观点。1949年,M.L.Barr等人发现,在猫的雌性个体内,神经细胞核膜内缘有一染色很深的小体(后来定名为x小体或Barr氏小体),而雄性个体细胞中则没有。以后在人类女性口腔上皮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经研究认为这是失活的异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并发现它属于延迟复制的染色体。X小体的数目在正常女性中是X染色体数目减去一。经观察,X小体一般1-1.5微米,呈三角形或卵圆形。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曾提出了一些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其中比较著名的假说是由M.F.Lyon于1961年提出的Lyon假说(Lyon hypothesis):
  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在遗传上有活性,另一条在遗传上无活性。
  2.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
  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一经失活,其后代细胞中该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
  4.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
  一些学者以另一些事实来反对Lyon的假说。
  因为X染色体的失活是个比较复杂的 生物 学问题,目前对这一现象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疑点。例如,是否所有组织的全部细胞中,在任何时间都存在这种X小体,失活的X小体是如何进行复制的?等等。
  虽然对X小体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但目前X染色质的检查,在医学遗传的研究中,临床和法医诊断上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 实验材料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或毛囊细胞

四 实验器具和药品
  实验器具:显微镜、载 片、盖片、无 菌牙签等。
  实验药品:
  (1)1N或5N盐酸或浓盐酸和95%乙醇 1:1的混合液
  (2)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五 实验过程
1.口腔粘膜细胞Barr氏小体显示方法
  (1)取材与固定 实验前用可食用水漱口,然后以无菌牙签刮取口腔颊部粘膜(第一次的刮取物弃去),将刮取物均匀涂于载玻片上,放在空气中干燥。或以酒精灯外焰烤干,注意材料不可过热加温。
  (2)染色与观察: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15分钟,倾斜载玻片,倒掉染液。用吸水纸轻轻擦拭干载玻片上的染液。放于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事项:
  在制作的玻片标本中,选择细胞轮廓清楚、染色清晰,核大,核质呈均匀细网状的细胞100个,统计巴氏小体的频率(可与男性细胞对照观察)。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