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性抗感染免疫的分子识别
互联网
2963
固有性抗感染免疫的分子识别
固有性抗感染免疫的分子识别有别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识别,主要表现为仅限识别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变应原和衰老、突变的细胞,皆为哺乳动物细胞不表达的非己成分,它们一般是特定类别微生物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结构,统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固有性抗感染免疫识别仅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属泛特异性识别。
1.固有性抗感染免疫识别分子PRR 模式识别受体(PR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受体分子。PRR与BCR或TCR不同,缺乏足够的多样性,非克隆性地表达于多种固有免疫效应细胞(尤其是Mφ等专职ATT;)表面。PRR一旦识别PAMP,效应细胞即立刻被激活而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
有人将PRR分为体液PRR和细胞PRR。前者属PAMP识别分子,如五聚体蛋白(pentraxin)家族,短分子家族如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P蛋白(SAP),长分子家族如PTX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等(见第七章)。后者又称为内吞型PRR,有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SR)、N-甲酰甲硫氨酰受体、Toll样受体(TLR)、NLR受体等。甘露糖受体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微生物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组分中的末端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从而介导Mφ的吞噬作用;SR可与细菌细胞壁的某些组分结合,有效地清除血循环中的细菌;TLR是一类跨膜受体,通过识别并结合相应PAMP,可启动激活信号转导途径,并诱导某些免疫分子(包括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已发现TLR有11种,TLRl、TLR2、TLR4、TLR5、TLR6、TLRl0、TLRll为膜型TLR,TLR3、TLR7、TLR8、TLR9为胞质型TLR。每种TLR识别的PAMP不尽相同。
2.固有性抗感染免疫分子识别的PAMP 前面提到,PAMP是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可被固有免疫细胞所识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表达不同的PAMP,如革兰阴性菌的LPS、革兰阳性菌的脂磷壁酸(LTA)、细菌和真菌的胞壁的肽聚糖、细菌DNA中非甲基化CpG序列,以及细菌胞壁的糖蛋白和糖脂中的末端甘露糖、岩藻糖、细菌DNA、双链RNA、葡聚糖等。
PAMP高度保守,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而宿主细胞不产生。因此,识别PAMP成为天然免疫系统区分“自己”与“非己”(微生物)的分子基础。同时是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需,固有免疫PRR识别的PAMP可决定微生物的生存或致病性。由于PAMP存在于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中并为其所共有,因此,宿主由种系编码的有限数量的PRR可同时识别该类或该群中任何微生物感染的存在。这种PRR与PAMP识别的泛特异性是宿主固有性抗感染免疫泛特异性的分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