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抗禽流感病毒感染免疫

互联网

1150
抗禽流感病毒感染免疫
 
    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均属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为有包膜RNA病毒。目前高度致病禽流感病毒流行株是A/H5N1型。已发现的可介导鸟-人以及可能的人-人感染传播的禽流感株型有三种:A/H5N1、A/H7N7和A/H7N3。野鸭等水栖候鸟携带H5N1病毒但具有保护免疫力因此不致病;鸡鸭等家禽则对H5N1病毒高度易感,并可能通过家禽感染人类并致死。自1997年香港出现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后,2003~2004年爆发了最大规模的东南亚禽流感。迄今已累计超过100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超过80%。这可能是自1957和1968年以来世界范围流感大流行后的又一次流感大范围流行。而且很有可能发生再一次的大流行。
 
    A/HSNl主要感染健康幼儿或成人,初期症状包括发热(>38℃)、流感样症状、下呼吸道感染症状、通常无结膜炎(H7型感染症状),个别患者有腹泻、呕吐、腹痛、胸膜痛等症状;死亡患者很快(5-10d)进展至弥漫性、双侧毛玻璃样浸润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因呼吸衰竭死亡,也常见肾衰和心衰症状。
 
    禽流感病毒包膜蛋白中突出在外的两个重要糖蛋白和中和抗原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通过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sialicacid)受体结合介导流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而NA通过水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糖酸连接,防止病毒颗粒的聚集,使子代病毒从宿主细胞膜表面释放。此外膜蛋白M2作为离子通道组装蛋白,调节病毒内部pH,负责病毒入侵细胞后的脱衣壳,对病毒感染起重要作用。人流感病毒株感染时,HA上的半乳糖以α2,3-连接键连接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的唾液酸;而禽流感病毒感染时采用α2,6-连接键。家禽中的猪呼吸道上皮细胞既支持α2,3-连接也支持α2,6-连接,故可混合感染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很可能在猪宿主内发生与人流感的重组,使获得可感染人的新禽流感病毒株。
 
    抗流感病毒体液免疫应答即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具有免疫保护力。已证实A/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后恢复的患者诱导的抗体应答类似于人流感病毒诱导的应答:禽流感病毒感染出现流感症状后14d或更长时间后可诱导抗HA和NA中和抗体,效价在1:640以上,维持20d或以上。在细胞免疫诱导方面,A/H5N1感染出现严重症状个体内,感染早期首先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症,而后出现CD4T/C1)8T细胞比例的倒转,以及血小板减少症、血清转氨酶升高,提示T细胞应答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同时诱导了高水平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β、TNF-α、IFN-β、IL-2R和趋化因子IPlO、MCP-1等,介导炎性细胞浸润和吞噬作用导致免疫炎性损伤,可观察到肺泡弥漫性损伤、间质纤维化、肝小叶坏死、肾小管坏死。
 
    A/H5N1株的高度变异使其感染宿主范围、毒力不断扩大、抗原特性不断改变,这是抗禽流感感染免疫很难具备免疫特异性和记忆性的根本原因,给流感疫苗研制带来很多困难。如其血凝素蛋白可剪切性提高,可被多种细胞蛋白酶激活;高致病株的血凝素剪切部位具有多碱性氨基酸序列,与病毒的内脏播散直接相关;病毒多聚酶的单氨基酸置换(Glu627Lys)可上调复制能力;非结构蛋白1的单氨基酸置换(Asp92Glu)使病毒更容易抵抗IFN和TNF。的抑制病毒作用。越南北部新现的一株病毒株,其HA的受体结合部位出现变异以及剪切位点精氨酸突变。禽流感病毒在进化中不断改变表面抗原的关键氨基酸,使感染细胞和宿主特性发生改变,使过去感染存留的抗感染免疫失去保护效应。进化研究显示,Z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成为主要流行株,并主要分为两群,一群来自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的毒株;另一群则来自中国、印尼、韩国、日本。其感染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