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血小板中的细菌污染及其预防

互联网

8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输血科(王宝光);科(赵鸿)

【关键词】血小板输血中的细菌污染

1血小板概念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血细胞中的一种。它个头比较小,平均直径只有31靘,体积40~76靘3。由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构成,无细胞核,表面覆有细胞膜。它可以变形,在静止状态下,呈两面凸的圆盘状。血小板只见于哺乳动物体内。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正常值为15~30万个/微升。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如果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有障碍,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到每微升7万个以下时,如遇伤破出血将不易止血,若少于4万个,就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在有些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症等虽也有出血症状,但血小板总数多为正常。故查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有助于对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2血小板污染的状况

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皮肤共生的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杆菌是血小板污染最常见的细菌。它们在0~6℃不生长,但却可以残存,并在血小板贮存的20~24℃条件下迅速繁殖。Currie等指出,血小板在室温下保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其细菌污染较高。Bjhn等报道保存第1天的血小板中细菌数目不多,不易被测出来,第3天后细菌数目增加,其污染率为067%。Burstin等研究表明血液的污染比例为1/1000。由于血小板是5~10份混合后输注,所以病人污染机会会增加至1/100。血小板输血引发的败血症的危险程度很难估计,因为大多接受血液制品的病人病情危重,在输血时,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另外,许多发热反应被误以为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是病人潜在疾病造成的,因而部分掩盖了败血症的症状,而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1998~2000年,美国疾控中心、美国输血协会、美国红十字会和国防部进行了一项细菌污染的研究,有104家采供血机构参加了调查,发放了单采血小板(SDP)1804725U以及全血分离的混合血小板1033671U,发生细菌污染29例,其中6例死亡。单采血小板输血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是998/100万U,全血分离的混合血小板是1064/100万U,致死率分别为222/100万U和194/100万U。

3细菌的来源

Kein等指出造成血液污染的是一些普通细菌,见表1。

表1导致血小板污染的常见菌种(略)

污染源包括:

31采血器材采血器材可能在制作、消毒、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出现耗材损坏和生长细菌。

32献血者极少数无临床症状的菌血症献血者;以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不够彻底。

33周围环境采血环境消毒不严,空气中细菌超标。

34采血人员采血过程中双手消毒不彻底等。

35血液储存、制备过程。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