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成分输血知识讲座

互联网

644
<center>  </center>

 输血是血液病的重要支持疗法,是多数血液病得以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在某些情况下,输血也是目前个别血液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展,输血已从传统观念的输全血逐渐发展为成分输血,输血的应用范围也从原来的单纯替代治疗发展为包括干细胞移植等重要的治疗技术。
            
    全血输血
              
    输血的传统观念是输全血,随着现代输血观念的更新,全血输注已逐渐被屏弃,其原因是:(1)全血不全:所谓全血是采血后立刻与抗凝保存液混匀,并尽快放入4C保存的一种血液。离体全血的保存液和保存条件都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根本未考虑4C条件对白细胞、血小板和不稳定凝血因子的保存作用。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短命细胞,很难保存,而血小板需要在22C+-2C条件下震荡保存。因此,在4C保存全血的条件下,中性粒细胞保存时间最长不超过8小时;血小板在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24小时后丧失全部活性;不稳定凝血因子VIII和V在24小时至72小时活性丧失50%。由此可见全血成分全的观点并不正确。(2)全血输血疗效差:全血输注不可能提供有效剂量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粒细胞有效输注量每次至少1.0-3.0×1010,血小板每个治疗剂量达2.5×1011),虽可有效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但受血浆容量的限制,其疗效也不足同容量红细胞的一半。(3)输全血反应多、不安全:全血致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大;全血输入量大,易导致循环超负荷;全血中含枸 酸钠、乳酸、氨和钾量多,加重患者代谢负担;全血中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物。关于输新鲜全血好,并认为越新鲜越好的观点也是不符和现代输血观念的。因为何谓新鲜血目前尚无公认的界定,是指采集后保存3天还是1天的血?对红细胞而言,有效保存期内的其输注疗效都可保证,对白细胞和血小板而言,即使保存1天的血其活性已全部丧失,绝非称得上“新鲜”。即使采集的全血立刻输给病人,因白细胞和血小板含量太少,不能达到有效治疗目的,而且输血反应多、不安全,现代无偿鲜血和严格的检验制度也不可能做到采集后立刻输注给病人。在现代输血中,全血输血主要用于既需要补充红细胞,又需要补充血容量的病人,主要适应症是消化道大出血或其他原因的急性大出血,即使对这部分病人也只是输用一定量的全血,而另一部分则依靠输注红细胞、白蛋白以及其他胶体和晶体液补充。对于包括全血细胞减少在内的血液病以及其他原因的贫血病人均不需要输全血。目前在发达国家,全血输血所占全部输血的比例不足5%,我科近几年已基本上不用全血,成分输血几乎100%。而国内还有不少落后地区和单位仍以输全血为主,随着临床医师输血水平的提高,全血输血将逐步减少。
            
    成分输血
                
    人体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以及少量造血干、祖细胞。血浆中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所谓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病人。成分输血的主要优点是:(1)制品浓度和纯度高,输用疗效好;(2)避免了输入不必要的成分所致的不良反应,使输血更安全;(3)一血多用,节约血源。
    红细胞输注
                
    红细胞输注是纠正贫血病人贫血症状的迅速有效手段,凡贫血达到一定程度,机体出现较重缺氧症状者均可输注红细胞。红细胞输注占全部需要输血病人的80%左右。根据不同病情可选择下列红细胞制品: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