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取和处理的规范化要求

互联网

469
<center> </center>

<font><span>正确的采取、处理与运送用于<a target="_blank"><u>细菌</u></a>培养的标本是临床<a target="_blank"><u>细菌</u></a>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而标本采取与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a target="_blank"><u>检验结果</u></a>,给临床以误导,延误对患者的正确治疗。为此,我们提出初步的参考意见,并希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span> </font>

<font><span>一、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span> </font>

<font><span>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 </span> </font>

<font><span>1.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span> </font>

<font><span>2.采血次数及间隔: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需马上做抗菌治疗;或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建议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 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两次抽血间隔60 min;必要时于24~48h后再抽血2次。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可能会遗漏阳性结果。 </span> </font>

<font><span>3.采血部位: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丛污染的可能。要避免从血管插管内取血,因插管常被污染,其培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在不同部位取血,2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是确定病原菌的有力证据。</span> </font>

<font><span>4.采血量:采血量与血培养的检出率相关,所以采血量一定要足够。成人一般为10ml,新生儿与婴幼儿为1~2 ml。 </span> </font>

<font><span>二、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的标本采取和处理</span> </font>

<font><span>下呼吸道分泌物(痰)的细菌学检查对病原学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但痰标本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造成病原学诊断和实际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脱节,直接影响抗菌药物的应用、甚至耐药菌的出现或流行。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span> </font>

<font><span>1.标本的采取:自然咳痰:要求患者清晨留取,留取标本前用清水漱口3次,之后用力咳出。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气吸入以利痰液咳出。幼儿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span> </font>

<font><span>2.气管穿刺法:仅用于昏迷患者,由临床医师</span> </font>

<font><span>进行操作。</span> </font>

<font><span>3.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通常用于在给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顺便抽取。</span> </font>

<font><span>4.胃液抽取法:多用于可疑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在有可能将痰液咽下的情况时采用。</span> </font>

<font><span>5.标本的运送: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避免杂菌过度生长。</span> </font>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