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资源】个人整理 Western Blot(步骤简略,但注意事项、经验总结、基本原理很全面)

丁香园论坛

59746

1、 丙烯酰胺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应以温热(以利于溶解双丙稀酰胺)的去离子水配制含有29%(w/v)丙稀酰胺和1%(w/v)N,N’-亚甲双丙烯酰胺储存液丙稀酰胺29g,N,N-亚甲叉双丙稀酰胺1g,加H2O至100ml。)储于棕色瓶,4℃避光保存。严格核实PH不得超过7.0,因可以发生脱氨基反应是光催化或碱催化的。使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隔几个月须重新配制。如有沉淀,可以过滤。

2、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10%(w/v)0.1gSDS,1mlH2O去离子水配制,室温保存。

3、 分离胶缓冲液:1.5mmol/LTris-HCL(pH8.8):18.15gTris和48ml1mol/LHCL混合,加水稀释到100ml终体积。过滤后4°C保存。

4、 浓缩胶缓冲液:0.5mmol/LTris-HCL(pH6.8):6.05gTris溶于40mlH2O中,用约48ml 1mol/L HCL调至pH6.8加水稀释到100ml终体积。过滤后4°C保存。这两种缓冲液必须使用Tris碱制备,再用HCL调节PH值,而不用Tris.CL。

5、 TEMED原溶液四甲基乙二胺催化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两种丙稀酰胺的聚合。PH太低时,聚合反应受到抑制。AP提供两种丙稀酰胺聚合所必须的自由基。去离子水配制数ml,临用前配制.

6. 10%过硫酸铵溶液: 称取1g过硫酸铵,加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分装到1.5ml微量离心管中,冻存。

7、 SDS-PAGE加样缓冲液:在沸水终煮3min混匀后再上样,一般为20-25ul,总蛋白量100μg。

8、 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0.3gTris,188g甘氨酸,10gSDS,用蒸馏水溶解至1000ml,临用前稀释10倍。PH8.3

9、 转移缓冲液: 2.9g甘氨酸、5.8gTris碱、0.37g SDS(可不加),200ml甲醇(临用前加),加水至总量1L。

10、 丽春红染液储存液:丽春红S 2g 三氯乙酸30g 磺基水杨酸 30g 加水至100ml 用时上述储存液稀释10倍即成丽春红S使用液。使用后应予以废弃。

11、 脱脂奶粉5%(w/v)。

12、 NaN3 0.02% 叠氮钠(有毒,戴手套操作),溶于磷酸缓冲盐溶液(PBS)。

4.2.4 22. 聚丙烯酰胺凝胶溶液:

分离胶12.5% ,PH8.8 5ml 10ml 15ml
超纯水 1.5ml 3.0 ml 4.5 ml
30%丙烯酰胺溶液 2.1 ml 4.2 ml 6.4 ml
pH8.8、1.5mol/LTris溶液 1.3 ml 2.6 ml 3.8 ml
10%SDS 0.05ml 0.1 ml 0.15 ml
TEMED 0.002ml 0.004 ml 0.006 ml
10%过硫酸铵 0.05ml 0.1 ml 0.15 ml

浓缩胶:5% ,pH6.8 2 ml 4 ml 6 ml
超纯水 1.4 ml 2.8 ml 4.1 ml
30%丙烯酰胺溶液 0.3 ml 0.6 ml 1.0 ml
pH6.8、1.0mol/LTris溶液 0.25 ml 0.5 ml 0.75 ml
10%SDS 0.02 ml 0.04 ml 0.06 ml
TEMED 0.002 ml 0.004 ml 0.006 ml
10%过硫酸铵 0.02ml 0.04ml 0.06ml

一.配胶

1. 注意一定要将玻璃板洗净,最后用ddH2O冲洗,将与胶接触的一面向下倾斜置于干净的纸巾晾干.

2. 分离胶及浓缩胶均可事先配好(除AP及TEMED外),过滤后作为储存液避光存放于4℃,可至少存放1个月,临用前取出室温平衡(否则凝胶过程产生的热量会使低温时溶解于储存液中的气体析出而导致气泡,有条件者可真空抽吸3分钟),加入10%AP(0.7~0.8:100, 分离胶浓度越高AP浓度越低,15%的分离胶可用到0.5:100)及TEMED(分离胶用0.4:1000, 15%的可用到0.3:1000,浓缩胶用0.8:1000)即可.

3. 封胶:灌入2/3的分离胶后应立即封胶,胶浓度<10%时可用0.1%的SDS封,浓度>10%时用水饱和的异丁醇或异戊醇,也可以用0.1%的SDS。封胶后切记,勿动。待胶凝后将封胶液倒掉,如用醇封胶需用大量清水及ddH2O冲洗干净,然后加少量0.1%的SDS,目的是通过降低张力清除残留水滴。

4.灌好浓缩胶后1h拔除梳子,注意在拔除梳子时宜边加水边拔,以免有气泡进入梳孔使梳孔变形。拨出梳子后用ddH2O冲洗胶孔两遍以去除残胶,随后用0.1%的SDS封胶。若上样孔有变形,可用适当粗细的针头拨正;若变形严重,可在去除残胶后用较薄的梳子再次插入梳孔后加水拔出。30min后即可上样,长时间有利于胶结构的形成,因为肉眼观的胶凝时其内部分子的排列尚未完成。

二.样品处理
1.培养的细胞(定性):

⑴ 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 对于6孔板来说每孔加200~300μl,60~80℃的1×loading buffer

⑶ 100℃,1min。

⑷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后在EP管中煮沸10min,期间vortex 2~3次.

⑸ 用干净的针尖挑丝,如有团块则将团块弃掉,如果没有团块但有拉丝现象,则可以将EP管置于0℃后在14000~16000g离心2min,再次挑丝。若无团块也无丝状物但溶液有些粘稠,可通过使用1ml注射器反复抽吸来降低溶液粘滞度,便于上样。

⑹ 待样品恢复到室温后上样。

2.培养的细胞(定量):

⑴ 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 加入适量的冰预冷的裂解液后置于冰上10~20min。

⑶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收集在EP管后超声(100~200w)3s,2次

⑷ 12000g离心,4℃,2min。

⑸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⑹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后加loading buffer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3.组织:

⑴ 匀浆 对于心肝脾肾等组织可每50~100mg加1ml裂解液,肺100~200mg加1ml裂解液。可手动或电动匀浆。注意尽量保持低温,快速匀浆。

⑵ 12000g离心,4℃,2min

⑶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⑷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加loading buffer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三.电泳

1.上样前将胶板下的气泡赶走。

2.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后上样,样品两侧的泳道用等体积的1×loading buffer上样,Marker也用1×loading buffer调整至与样品等体积。

2.以初始电压为45V时的电流强度进行稳流电泳,当电压达65V时改为稳压电泳。

3.在目的蛋白泳动至距胶下缘1cm以上结束。

四.转膜
1.电泳结束前20分钟左右戴上手套开始准备:

湿转使用常规电转液:Tris 3.0g,Gly 14.4g, M-OH 200ml,加去离子水至1,000ml。干转则取此转移液,每50ml加入10%SDS180ul。

浸泡NC膜:将NC膜平铺于去离子水面,靠毛细作用自然吸水后再完全浸入水中10min以排除气泡,随后浸泡入转移液中。PVDF膜则在M-OH中浸泡20min以上后转入转移液中。将滤纸也浸入转移液中。

2.取胶:

将胶卸下,保留30-100KD或分子量范围更广些的胶(以便以后杂其他感兴趣的蛋白),左上切角,在转移液中稍稍浸泡一下,置于洁净玻璃板上,按顺序铺上膜与每侧一张(干转每侧三张)滤纸。注意用玻棒逐出气泡,剪去滤纸与膜的过多部分(尤其是干转,以防止短路)


3.转膜:

湿转:电转槽用去离子水淋洗晾干,加入1,000ml电转液。将胶平铺于海绵上,滴加少许电转液再次驱赶气泡,封紧后放入电转槽,注意膜在正极一侧。降温,将电泳槽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恒流100mA过夜,或400mA,4h。注意不同蛋白的要求不同。

干转:用电转液淋洗石墨电极,滤纸吸干,铺上胶,再滴少许电转液,以1.5mA/cm2凝胶面积转移1-2小时。负载电压不宜超过1V/cm2胶面积。

五.封闭及杂交

1.封闭:

将膜从电转槽中取出,去离子水与PBST或TTBS稍加漂洗,浸没于封闭液中缓慢摇荡一小时。必要时可先用丽春红染色(2%乙酸,0.5%丽春红的水溶液)观察蛋白条带,再用去离子水和TTBS将丽春红洗脱后封闭,如用蛋白marker则可省略此步。

2.结合一抗:

一抗的准备:使用反贴法时每张3×9cm2膜约需2ml一抗稀释液.

反贴法的操作:含一抗的封闭液滴加于摇床的塑料膜上,将Western膜从封闭液中取出,滤纸贴角稍吸干,正面朝下贴在一抗上,注意不要留下气泡,室温下轻摇孵育一小时或4℃静置过夜。在反应体系外面罩一湿润平皿以防止液体过多蒸发。

3.洗涤:

一抗孵育结束后,用PBST或TTBS漂洗膜后再浸洗三次,每次5-10min。

4.结合二抗:

根据一抗来源选择合适的二抗,根据鉴定方法选择HRP或AP标记的抗体,按相应比例稀释(1:1000~1:10000),室温轻摇一小时。

5.洗涤:

二抗孵育结束后,用PBST或TTBS漂洗膜后再浸洗三次,每次5-10min。

六.发光鉴定

一般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ECL发光法或碱性磷酸酶AP-NBT/BICP显色法

1.HRP-ECL发光法:

将A、B发光液按比例稀释混合。膜用去离子水稍加漂洗,滤纸贴角吸干,反贴法覆于A、B混合液滴上,熄灯至可见淡绿色荧光条带(5min左右)后滤纸贴角吸干,置于保鲜膜内固定于片盒中,迅速盖上胶片,关闭胶盒,根据所见荧光强度曝光。取出胶片立即完全浸入显影液中1-2min,清水漂洗一下后放在定影液中至底片完全定影,清水冲净晾干,标定Marker,进行分析与扫描。

2.AP-NBT/BICP显色法:

每片NBT/BICP可溶解于30ml水中,使用前将一片分装在30个 EP管中,每张3×9cm的膜取一管配成1ml即可。将PBST或TTBS洗涤过的膜用去离子水稍加漂洗,滤纸贴角吸干,反贴法覆于NBT/BICP溶液液滴上,并用不透明物体(如报纸)遮挡光线,显色20s后每10s观察一次,至条带明显或有本底出现时将膜揭起置去离子水中漂洗后放滤纸上晾干即可观察与扫描。

七.增强敏感性

若目的条带未出现,或很淡,可试用以下方法增强发光强度:

1. 用清水漂洗膜数分钟,重加发光液进行曝光,可延长曝光时间。

2. 将膜在PBST或TTBS中洗涤30min或更长,期间至少换2次液。

3. 封闭40~60min

4. 一抗杂交,室温1h。37℃ 1h 会更强,但可能增加非特异条带。

5. PBST或TTBS洗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6. 二抗杂交,37℃ 1h。

7. PBST或TTBS洗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8. 发光鉴定。

9. 若条带仍未出现或很淡,可以再用PBST或TTBS洗涤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10.三抗杂交,室温1h。37℃ 1h 会更强,但可能增加非特异条带。三抗即抗二抗的二抗,比如二抗用羊抗兔,此时三抗可以选择兔抗羊或鼠抗羊等。

11.PBST或TTBS洗涤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12.发光鉴定。

八.NC膜的多次使用

一张NC膜可使用多次,对多种蛋白进行杂交,步骤与“七.增强敏感性”相近.

1. 如前次杂交结果条带距离本次杂交的蛋白的预计位置差别较大则只需用PBST洗涤掉发光液(10min×3次)后从一抗杂交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2. 如前次杂交结果条带距离本次杂交的蛋白的预计位置较近则需更强的洗涤,可用 strip液(可用杂交袋)于室温摇动洗涤30min~60min,然后用PBST洗涤10min×3次,再从封闭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3. 对于杂交若干次的膜,如果常规洗涤方法不易去掉众多条带,可用强度更强的自配的strip液(可用杂交袋)于50℃洗涤30min,然后用PBST洗涤10min×3次,再从封闭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Western的原理

几乎所有蛋白质电泳分析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而所用条件总要确保蛋白质解离成单个多肽亚基并尽可能减少其相互间的聚集。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强阴离子去污剂SDS与某一还原剂并用,并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后再加样于电泳凝胶上。变性的多肽与SDS结合并因此而带负电荷,由于多肽结合SDS的量几乎总是与多肽的分子量成正比而与其序列无关,因此SDS多肽复合物在聚丙烯酰凝胶电泳中的迁移只与多肽的大小相关。在达到饱和的状态下,每克多肽约可结合1.4克去污剂,借助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参照物,则可测算出多肽链的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大多在不连续缓冲系统中进行,其电泳槽缓冲液的pH值与离子强度不同于配胶缓冲液,当两电极间接通电流后,凝胶中形成移动界面,并带动加入凝胶的样品中所含的SDS多肽复合物向前推进。样品通过高度多孔性的积层胶后,复合物在分离胶表面聚集成一条很薄的区带(或称积层)。曲于不连续缓冲系统具有把样品中的复合物全部浓缩于极小体积的能力,故大大提高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率。

样品和积层胶中含Tris-Cl(pH6.8),上下槽缓冲液含Tris-甘氨酸(pH8.3),分离胶中含Tris-Cl(pH8.8)的。系统中所有组分都含有0.1%的SDS(Laemmli,1970),样品和积层胶中的氯离干形成移动界面的先导边界而甘氨酸分子则组成尾随边界,在移动界面的两边界之间是一电导较低而电位滴度较陡的区域,它推动样品中的多肽前移并在分离胶前沿积聚,此处pH值较高,有利于甘氨酸的离子化,所形成的甘氨酸离子穿过堆集的多肽并紧随氯离子之后,沿分离胶泳动。从移动界面中解脱后,SDS多肽复合物成一电位和pH值均匀的区带泳动穿过分离胶,并被筛分而依各自的大小得到分离。

电泳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常用来查看蛋白混合物样品的复杂程度和监测纯化效果。这种方法分离效果极好,可惜很难在不丧失精度情况下放大到制备规模,因为随着胶厚度的增加,电泳时的热效应会严重干扰蛋白的泳动。

Western bloting首先是要将电泳后分离的蛋白从凝胶中转移到NC膜上,通常有两种方法:毛细管印迹法和电泳印迹法。毛细管印迹法是将凝胶放在缓冲液浸湿的滤纸上,在凝胶上放一片NC膜,再在上面放一层滤纸等吸水物质并用重物压好,缓冲液就会通过毛细作用流过凝胶。缓冲液通过凝胶时会将蛋白质带到NC膜上,NC膜可以与蛋白质通过疏水作用产生不可逆的结合。但是这种方法转移效率低,通常只能转移凝胶中的一小部分蛋白质(10%-20%)。

而电泳印迹可以更快速有效的进行转移。这种方法是用有孔的塑料和有机玻璃板将凝胶和NC膜夹成“三明治”形状,而后浸入两个平行电极中间的缓冲液中进行电泳,选择适当的电泳方向就可以使蛋白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离开凝胶结合到NC膜上。常用的电泳转移方法有湿转和半干转。

两者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用于固定胶/膜叠层和施加电场的机械装置不同。湿转是一种传统方法,将胶/膜叠层浸入缓冲液槽然后加电压。这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比较慢,需要大体积缓冲液且只能用一种缓冲液。半干转移,用浸透缓冲液的多层滤纸代替缓冲液槽。与湿转相比,这种方法要快(15-45 分钟)。

转移后的NC膜就称为一个印迹(blot),用于对蛋白质的进一步检测。印迹首先用蛋白溶液(如10%的BSA或脱脂奶粉溶液)处理以封闭NC膜上剩余的疏水结合位点,而后用所要研究的蛋白质的抗体(一抗)处理,印迹中只有待研究的蛋白质与一抗特异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其它的蛋白质不能与一抗结合,这样清洗除去未结合的一抗后,印迹中只有待研究的蛋白质的位置上结合着一抗。

处理过的印迹进一步用适当标记的二抗处理,二抗是指一抗的抗体,如一抗是从鼠中获得的,则二抗就是抗鼠IgG的抗体。处理后,带有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结合形成抗体复合物可以指示一抗的位置,即是待研究的蛋白质的位置。目前有结合各种标记物的抗体特定IgG的抗体(二抗)可以直接购买,最常用的一种是酶连的二抗,印迹用酶连二抗处理后,再用适当的底物溶液处理,当酶催化底物生成有颜色的产物时,就会产生可见的区带,指示所要研究的蛋白质位置。在酶连抗体中使用的酶通常是碱性磷酸酶(AP)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碱性磷酸酶可以将无色的底物5-溴-4-氯吲哚磷酸盐(BCIP)转化为蓝色的产物;而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将H2O2为底物,将3-氨基-9-乙基咔唑氧化成褐色产物或将4-氯萘酚氧化成蓝色产物。另一种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是用增强化学发光法,辣根过氧化物酶在H2O2存在下,氧化化学发光物质鲁米诺并发光,通过将印迹放在照相底片上感光就可以检测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存在,即目标蛋白质的存在了。除了使用抗体或蛋白作为检测特定蛋白的探针以外,有时也使用其它探针如放射性标记的DNA,可以检测印迹中的DNA结合蛋白。

在Western bloting实验中,有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标记一抗,再用底物显色。这种方法叫直接法,与用二抗的间接法相比有诸多不足,标记二抗可用于很多种不同特异性的一抗,避免了标记很多一抗的需要,同时因为一抗结合不止一个二抗分子,所以二抗可以增强信号。所以一般情况下都釆用间接法进行检测。
Western bloting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为了让实验更加严谨有说服力都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分为:阳性对照(最好有标准品(比如β-actin,GAPDH)或阳性血清);阴性对照(测血时用相应小鼠未免疫血清(即正常血);空白对照(不加一抗,用PBS代替);无关对照(用无关抗体)

2、一抗、二抗的浓度一般要参照抗体说明书选择最适当的比例,一抗二抗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以及背景

3、实验设计时所釆用的抗原批次要一样,尽量的避免人为的带来个体差异。特别在做裂解液时更要注意所釆用的操作条件,尽可能的排除可变因素给实验带来不确定性。

4、凝胶的质量直接影响以后的实验结果,要特别注意几点:凝胶要均一没有气泡;积层胶与分离胶界面要水平;AP和TEMED的量不能过多,太多会导致胶易脆裂;拔梳子时要快,尽量保证点样孔平整。

5、电泳、转膜时特别要注意正负极,电压电流都不能过高;转膜时“三明治”的叠放次序不错,同时要防止产生气泡;尽量让电转温度保持在10度以下,冰浴为宜。

6、封闭时一般在室温下2h就够了,但是要注意如果是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就不宜用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生物素,用BSA效果更好。

7、加一抗二抗要严格保证反应时间,洗膜要注意尽可能地将一抗二抗洗净,有利于降低背景;

容易忽视的问题主要在于过硫酸铵(AP)一定要新鲜——最好用小指管配AP(写日期)保存在-20度,超过2周的AP扔掉算了,或者已经反复打开使用多次的AP都别用

上样电泳:上样前蛋白样品最好离心,上样量不宜过多,以免看结果时,每个条带都弯弯地“笑”你贪多嚼不烂哦。其他的操作,按照说明控制电流,不要过多重复使用电泳Buffer(别小气,重复使用会降低缓冲能力的)。当预染的Marker告诉你,你要分辨的蛋白已经到达最佳分辨区——分离胶的2/3处,OK,电泳结束了。
电泳结果检查:如果要做Western Blot,是否需要先检查电泳结果呢?能先看看结果如何再进行下一步转膜当然最好。考马斯亮蓝使用简便快速,可以分辨1ug左右的条带,是最经济通用的蛋白PAGE胶电泳染色方法。可是由于考马斯亮蓝染色或者银染经过固定不可逆结合,会干扰后面的Western Blot实验,很多人会选择省略掉这一步——同样的样品跑2块胶,一块染色一块转膜,一般也可以说明问题。所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法是:丽春红S,直接染色转移膜,检测转膜效果,充分脱色后不干扰Western结果。丽春红的检测灵敏度和考马斯亮蓝差不多。

转膜:经过PAGE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质样品需要经过“转膜”步骤——从PAGE胶转移到膜上固定,才能用各种方法进行Western Blot的检测和显色,而且为了防止没有电场的情况下已经分离的蛋白条带扩散,转移要尽快进行转膜的首要是选膜。

Western Blot印迹常用的转移膜主要是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Blotting Membranes,NC)和PVDF膜,此外也有用尼龙膜、DEAE纤维素膜做蛋白印迹。选择的根据主要有:a.膜与目的蛋白分子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单位面积的膜能结合蛋白的载量),以及膜的孔径(也就是拦截蛋白的大小);b.不影响后续的显色检测(也就是适和用于所选的显色方法,信噪比好);c.如果后继实验有其他要求,比如要做蛋白测序或者质谱分析,还要根据不同目的来挑选不同的转移膜。

NC膜 尼龙膜 PVDF膜

灵敏度和分辨率 高 高 高

背景 低 较高 低

结合能力 80-110 ug/cm2 >400 ug/cm2 125-200 ug/cm2(适合于SDS存在下与蛋白质的结合

材料质地 干的NC膜易脆 软而结实 机械强度高

溶剂耐受性 无 无 有

操作程序 缓冲液润湿,避免气泡 缓冲液润湿 使用前100%甲醇润湿

检测方式 常规染色,可用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检测 不能用阴离子染料 常规染色, 比较于NC膜,可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可用于ECL检测,快速免疫检测。

适用范围 0.45um 一般蛋白

0.2um一分子量小于20kD蛋白

0.1um一分子量小于7kD蛋白 低浓度小分子蛋白、酸性蛋白、糖蛋白和蛋白多糖(主要用在核酸检测中) 糖蛋白检测和蛋白质测序

价格 价格较便宜 便宜 较贵

1. 硝酸纤维素膜

硝酸纤维素膜是蛋白印迹最广泛使用的转移介质,对蛋白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适用于各种显色方法,包括同位素,化学发光(Luminol类)、常规显色、染色和荧光显色;背景低,信噪比高。NC膜的使用也很简便,比如不需要甲醛预处理,只要在无离子水面浸润排出膜内气泡,再在电泳缓冲液中平衡几分钟就可以了;比如NC膜很容易封闭,也不需要特别严谨的清洗条件。

转移到NC膜上的蛋白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很长时间,不过要注意的是纯的硝纤膜在比较脆,又容易卷,操作要小心,不适合用于需要多次重复清洗的用途——因为经不起多次“折磨”。选择硝纤膜时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孔径,通常20KD以上的大分子蛋白用0.45um孔径的膜,小于20KD的话建议选择0.2um的,如果小于7KD的话最好选择0.1um的膜。另外还要注意选择纯的NC膜——混有含醋酸纤维(CM)的NC膜结合力会有所降低。

另外提醒一句:由于NC膜上结合的蛋白会因为一些去污剂而被代替,因此在封闭时最好使用较温和的Tween20,而且浓度不要超过0.3%(据说0.05%效果最好)。一般而言,NC膜越纯,其蛋白结合能力就越高,所以要增加WB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提高所使用膜的纯度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如果NC膜搀杂一些醋化纤维素——这在前面已经提到,会影响蛋白质结合。Protran由于是纯NC膜,比较脆,机械耐受力欠佳,需要小心操作,如果担心自己“粗手粗脚”,那么就可以考虑一下Optitran或者Pall公司的以耐受力著称的BioTrace NT Nitrocellulose Transfer Membrane。卷膜肯定是最实惠的选择,只不过要自己动手裁剪——切记,必须带手套操作。

2. PVDF膜

与硝酸纤维素膜相比,PVDF膜在蛋白质截留能力,机械强度和化学相容性上都更优越的性能。市售硝酸纤维素膜的典型结合量是80-100μg/cm2,而PVDF膜结合量是100-200μg/cm2(而结合强度PVDF比硝纤膜强6倍!)。但是PVDF膜最大的优点不仅于此:更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耐受性使PVDF膜在各种染色应用和多重免疫检测中成为理想选择;而且单个凝胶的泳道复本可用于多种目的,特别是需要做N端蛋白测序,在相当“严酷”的清洗条件下,当尼龙或者硝纤膜已经降解的情况下PVDF膜依然保持本色,笑傲江湖。所以PVDF也是要做蛋白测序的唯一选择。但不适合荧光。

PVDF膜特别注意的是需要100%甲醇预处理(不超过15秒)再用缓冲液平衡,才能用,而且适用过程中万一干了也要同样程序再处理(不过要真出现这种问题也是自己欠扁,谁要你不小心呢,转膜前处理也就罢了,转膜后再这样处理可能会影响后继的抗体识别呢)。PVDF膜同样分0.45um和0.2um的,后者孔径小,对小分子蛋白有较好的拦截吸附,背景可能会比前者稍高。

卷膜经济实惠,裁剪剩下的边角料还可以用来做点杂交。再次强调的是,疏水PVDF膜在用前必须经过50%或以上体积比的甲醇或者乙醇溶液处理几分钟,待膜变成半透明后用纯水漂洗一下,转入电泳缓冲液平衡才能用。

二、SDS-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

A:实际操作

1. 做胶前的准备

1)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干净的 spacer、comb 和架子.

2)检查是否有新鲜的,足量10%APS,没有立刻重配。

3)按将要检测的抗体对应的原始抗原的分子量大小,计算出胶的浓度,并算出分离胶各组分的用量。

2. 制胶,电泳

1)装好架子。

2)配分离胶,在胶上面加入一层蒸馏水,促进胶更好的凝集。

3)待分离胶凝集后,配制浓缩胶倒好后插入预先准备好的梳子。

4)上样,电泳。 上层胶用60-80V电压,当样品至分离胶时,用100-120V电压。电泳时间在1.5小时左右。

B :注意事项及常遇到的问题

1)分离胶不要倒的太满,需要有一定的浓缩胶空间,否则起不到浓缩效果。

2)上样蛋白量不应超过30ug/mm2 (载荷面积:如果你的胶槽是5mm×1mm,则载荷面为:1mm×5mm=5mm2) 。

3)gel通常在0.5-1h内凝集最好,过快表示TEMED、APS用量过多,此时胶太硬易龟裂,而且电泳时容易烧胶。太慢则说明两种试剂用量不够或者系统实际不纯或失效。

4)混合搅拌速度太快产生气泡影响聚合,导致电泳带畸形。太慢不均匀,特别是甘油。

5)电泳中常出现的一些现象:

︶ 条带呈笑脸状,原因:凝胶不均匀冷却,中间冷却不好。

︵ 条带呈皱眉状,可能是由于装置不合适,特别可能是凝胶和玻璃挡板底部有气泡,或者两边聚合不完全。

拖尾:样品溶解不好。

纹理(纵向条纹):样品中含有不溶性颗粒.

条带偏斜:电极不平衡或者加样位置偏斜。

条带两边扩散:加样量过多。

三、转移

在电流的作用下,使蛋白质从胶转移至固相载体(膜)上。

膜的选择:印迹中常用的固相材料有NC膜、DBM、DDT、尼龙膜、PVDF等。我们选用PVDF(聚偏二氟乙烯),其具有更好的蛋白吸附、物理强度,以及具有更好的化学兼容性。有两种规格:Immobilon-P(0.45um)和Immobilon-PSQ(0.2um for MW<20kDa)。

A 半干法

即将凝胶夹层组合放在吸有转印缓冲液的滤纸之间,通过滤纸上吸附的缓冲液传导电流,起到转移的效果。因为电流直接作用在膜胶上,所以其转移条件比较严酷,但是其转移时间短,效率高。

1 实验条件的选择

电流1mA-2mA/cm2,我们通常100mA/膜,按照目的蛋白分子大小、胶浓度选择转移时间

目的蛋白分子大小(kDa) 胶浓度 转移时间(h)

80---140 8% 1.5-2.0
25---80 10 1.5
15--40 12 0.75
<20 15 0.5

2 实验操作

(1)滤纸和膜的准备 (在电泳结束前20分钟应开始准备工作)。

A. 将膜泡入甲醇中,约1-2分钟。再转入transfer buffer中。

B. 将合适的靠胶滤纸和靠膜滤纸分别泡入transfer buffer 中。

(2)转移

A. 将膜铺在靠膜滤纸上,注意和滤纸间不要有气泡,再倒一些transfer buffer到膜上,保持膜的湿润。

B. 将胶剥出,去掉stack gel,小心的移到膜上。

C. 剪去膜的左上角,在膜上用铅笔标记出胶的位置。

D. 将一张靠胶滤纸覆盖在胶上。 倒上些transfer buffer,再铺两张靠胶滤纸。

E. 转移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电压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

3 注意事项及常遇到的问题

1)滤纸、胶、膜之间的大小,一般是滤纸>=膜>=胶

2)滤纸、胶、膜之间千万不能有气泡,气泡会造成短路。

3)因为膜的疏水性,膜必须首先在甲醇中完全浸湿。而且在以后的操作中,膜也必须随时保持湿润.

4)滤纸可以重复利用,上层滤纸(靠膜)内吸附有很多转移透过的蛋白质,所以上下滤纸一定不能弄混,在不能分辨的情况下,可以将靠胶滤纸换新的。

5)转移时间一般为1.5 小时,( 1mA-2mA/cm2,10% gel),可根据分子量大小调整转移时间和电流大小。

B 转移后效果的鉴定

1.染胶

用考马斯亮兰染色经destain脱色后,看胶上是否还有蛋白来反映转移的效果。

2.染膜

有两类染液选择,可逆的和不可逆的。可逆的有ponceau-s red 、Fastgreen FC、CPTS等,这类染料染色后,色素可以被洗掉,膜可以用做进一步的分析用。但是不可逆的染料,如考马斯亮兰、india ink、Amido.black 10B等,染色后膜就不能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四、封闭(block)

封闭是为了使我们的抗体仅仅只能跟特异的蛋白质结合而不是和膜结合,我们一般用non-fat milk。

在转移结束前配好5%的Milk(TBST溶解)。转移结束后将膜放入milk中block(一定要放在干净的容器里,避免污染而且要足以覆盖膜),并清洗整理好用过的滤纸,以便下次使用。 Block 4°C O/N,或 RT 1小时。

五、孵育一抗

A. 先将需要检测的抗体准备好,并决定好它们的稀释度。

B. 配好5%的Milk(TBST溶解),按要求稀释好抗体。注意,如需高比例稀释,最好采用梯度稀释。

C. 将稀释好的抗体和膜一起孵育。 一般采用RT 1小时,可根据抗体量和膜上抗原量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注意:为了便于后面分析结果,我们一般会选用已确定分子量大小而且纯度高的抗体作为marker与一抗同时孵育。

六、洗涤

用 TBST先快速洗三次,把milk尽快的wash掉。然后5mins *5。

洗涤是为了洗去一抗与抗原的非特异性结合,洗涤的效果直接影响结果背景的深浅。

七、孵育二抗

孵育 RT1 小时。 一般采用HRP标记的二抗,稀释比例为1:5000。

二抗的稀释比例不能太低,否则容易导致非特异性的结合

注意二抗的选择有多种,要根据一抗来选择抗兔、抗鼠或者抗羊的二抗

八、洗涤

用 TBST先快速洗三次,把milk尽快的wash掉。 然后5mins *5。

洗涤是为了洗去二抗的非特异性结合,洗涤的效果直接影响结果背景的深浅,所以洗涤一定要干净。

九、显色(HRP酶)

1.增强化学发光法(ECL)

Ecl 显色原理:鲁米诺在免疫测定中既可用作标记物,也可用作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在Ecl底物中,含有H2O2和鲁米诺,在HRP(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发出荧光来。

试验步骤:

1)将两种显色底物1:1等体积混合(一般各1ml/membrane)。

2)将混合物覆盖在膜表面,1-2分钟,摇晃使均匀。

3)用保鲜膜把膜包起来,放入夹板中。

4)在暗室中将X光片,覆盖在膜的上面,夹好夹子,曝光1min。

5)显影、定影.

6)根据结果调整曝光时间和曝光区域,得到最佳结果。

注意:荧光在一段时间后会越来越弱。

记得全程手套操作,一则避免手印污染影响结果,二则保护自己(未交联的丙烯酰胺、甲醛等等虽不立即致命但都会慢慢毒害你的身体)

1. 如果WB前没有可参考的资料——比如不知道是否有表达,比如抗体少还要摸条件(稀释度),可以用剪膜剩下的边角料来先做几组点杂交摸条件,省点时间省点试剂;

2. 去掉积层胶后,预染的Marker可用以识别胶上下方向和膜的正反面(预染Marker如果照着说明书用量,有可能在电泳时看不到条带,但转膜时有浓缩效应而且背景白就可以看到了。如果要电泳能看到就要参考电泳的那个用量,或者多加1—2倍的量);如果目标蛋白小,指示剂也可以指示方向,但是如果蛋白大,指示剂已经跑出去了,就要留意分清胶上下方向,切个小角是常用的方法。

膜和滤纸一起裁最好(不过滤纸上下叠多了膜不好剪,硝纤膜容易裂,用利刀+尺子+垫厚报纸划比较容易)尽量和胶一样大小,胶用纯水冲洗一下后用电泳缓冲液平衡过再量。我自己通常剪的时候会故意长宽各比胶少1mm,保证膜和胶不会碰到对方背后的滤纸就好。

3. 对于特别小的蛋白,tricine SDS-PAGE电泳有助于提高蛋白大小在1KD—20KD间的分辨率,不用甘氨酸,丙烯酰胺的浓度也不用太高(可参考2004年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有一篇文章(有效分离1kD小肽的Tricine-SDS-PAGE方法)

4. 转膜前胶要在转移缓冲液里平衡一下防止胶变形,也有助于进一步去掉可能有碍转膜的杂质。还有人在这一步浸泡帮助蛋白复性,可以直接在胶上检测蛋白活性。

5. 膜漂在水面(或者甲醇液面)让液体从下通过膜上的孔渗上来以赶走膜内空气,膜彻底浸润后颜色会变深一点,任何白点或者斑都是没有完全浸润的标志,会影响转膜的。最后浸没入缓冲液里平衡。甲醇处理PVDF不要超过15秒。以后的步骤中不要让膜干涸了。

6. 电转移缓冲液通常用Tris glycine系统,如果是转膜后有部分样品要蛋白测序,最好用CAPS缓冲液,减少甘氨酸对测序的污染。

7. 半干电转移(Semi-Dry)用经过缓冲液饱和的滤纸代替传统转移槽,非常节约试剂,而且效果也好。由于不用“泡”在缓冲液中,半干转不单可用均一缓冲体系,也可以做非均一转移缓冲体系。半干转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转膜(每平方厘米电流2.5—3.5mA,恒流,冷库。如果电流要求小可以延长到60—90分钟,但要防止过热。如果有那种温度贴,可以贴上参考温度),即使205KD这么大的蛋白转膜效率也高达80%。各种大小的蛋白的转移效率都OK。半干转可以上下层叠2块胶+膜一起转(面积还是按照单个计算),只要控制好单位面积的电流强度,防止过热就好了。 

8. 有人觉得转膜加SDS有助于大分子蛋白转膜,我个人持保留意见,因为SDS等去垢剂影响硝纤膜和蛋白的结合,反而不好。

9. 如果只做Western Blot,膜可以用丽春红S染色并在脱色前照相,对后面的免疫反应影响不大。不要用考马斯亮蓝或者氨基黑染色膜以免影响结果。如果有预染Marker需要用针或者笔扎眼记录条带位置,以免后面会洗掉而无法判断结果。预染Marker也有助于判断转膜的效率和情况,如果比目标分子大的Marker都已经转过去了,那就OK了。

10. 有人说在中性条件下电泳有助于蛋白测序,如果要蛋白测序需要提前一天倒胶,并说预电泳6小时(有还原剂如Glycolate)后再倒积层胶。除了要做HPLC分析应该用丽春红S而不要用考马斯亮蓝或者氨基黑染色,其他的比如测序或者PTH都可以选灵敏度高些的考马斯亮蓝或者氨基黑。

11. 转印后的PVDF膜在含20%甲醇溶液中在白透射光照下不用染色也依稀可以看到透明的蛋白条带,有时这种快速的方法可以不用染色识别条带,避免染色膜影响后继实验。

转膜后的封闭注意:

12. 转膜后,膜上其他的空白位置需要用封闭液封闭。Western的灵敏度某种程度上受限于封闭做的好不好。脱脂奶是最常用的经济配方,用这种封闭剂由于里面可能有痕量的生物素和碱性磷酸酶,可能造成背景污染而不适合生物素—亲和素的检测方法,脱脂奶也不适合碱性磷酸酶检测(AP)方法。如果采用碱性磷酸酶检测系统,封闭剂最好用6%酪蛋白+1%聚乙烯吡咯烷酮+10mmol/L EDTA磷酸缓冲盐加热65度1小时确保碱性磷酸酶失活(可以加0.05%叠氮化钠,新鲜最好)。

经济的脱脂奶配方和AP兼容得不太好,再加上HRP的底物选择范围也更宽,现在HRP是越来越普遍的选择。但是叠氮钠(NaN3)对辣根过氮化物酶(HRP)有灭活作用,如果用HRP检测系统则封闭液不要加叠氮化钠为好。切记:封闭时间和封闭剂的量都要足够。

13. 如果选用AP作为显色方法,封闭时就要选择Tris缓冲体系,不要用PBS,因为PBS干扰AP。

这些小孔的孔径随 “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 比率的增加而变小,比率接近 1:20 时孔径达到最小值。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大多按“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1:29 配制,试验表明它能分离大小相差只有3% 的蛋白质。

分离胶及浓缩胶均可事先配好(除AP及TEMED外),过滤后作为储存液避光存放于4℃,可至少存放1个月,临用前取出室温平衡(否则凝胶过程产生的热量会使低温时溶解于储存液中的气体析出而导致气泡,有条件者可真空抽吸3分钟),加入10%AP(0.7~0.8:100, 分离胶浓度越高AP浓度越低,15%的分离胶可用到0.5:100)及TEMED(分离胶用0.4:1000, 15%的可用到0.3:1000,浓缩胶用0.8:1000

胶浓度<10%时可用0.1%的SDS封,浓度>10%时用水饱和的异丁醇或异戊醇,也可以用0.1%的SDS),封胶后切记,勿动。如用醇封胶需用大量清水及ddH2O冲洗干净,然后加少量0.1%的SDS,目的是通过降低张力清除残留水滴。

两胶板之间的电泳液要满. 接好正负极, 开始电泳, 可先小电压,约50V ,大约跑过浓缩胶后再改为100V. 观察MARKER的情况, 适时终止电泳.

建议说目的带要跑到分离胶的2/3处比较好,但本人一直都在上1/3处,结果也还可以.如果浓缩胶跑的好的话, 几个孔的蛋白会跑成一条直线.

注意加样时间要尽量短,以免样品扩散,为避免边缘效应,可在未加样的孔中加入等量的样品缓冲液

未聚合的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操作时应该戴手套防护.梳子插入浓缩胶时,应确保没有气泡,可将梳子稍微倾斜插入以减少气泡的产生,梳子拔出来时应该小心,不要破坏加样孔,如有加样孔上的凝胶歪斜可用枕头插入加样孔中纠正但要避免针头刺入胶内.

1undefined 电泳缓冲液: Tris7.58克, 甘氨酸36克, SDS 2.5克, ddH2O定容到250ML.

不好溶,可用搅拌器.

可重复使用,每次加一些新的进去.但本人每次都是配新的,也不麻烦.

转膜:

跑完电泳后,取出胶,可以一块做考马思亮蓝R250染色约30分钟, 脱色液脱色, 看看蛋白条带跑的如何,上样量如何.

另一块可用做转膜. 放入转移缓冲液中摇30分钟左右(有次着急只晃了10分钟,结果也挺好的)。NC膜,0.22um ,效果挺好的,MARKER易染上,丽春红也易着色,还一洗就掉。能比较清楚的了解转膜效果。

不同转膜仪和电源转膜的条件不同,我用的是BIO-RAD 的半干转(电压不过25V的那款),电源是BIO-RAD的PC200,70KD的我转50分钟,20V,17KD的转20V,30分钟左右,条件不是很稳定,有时半路打开盖子看看MARKER转的情况,但膜和胶的位置一定不能窜。也有人说用恒流,说1.2-2MA/CM2我看了一下,我的胶大约都是undefined3左右大的,20V一般电流会是60-30MA之间,要是这样算的话,最高就30MA, 我不太清楚.


跑胶 电泳Buffer重复利用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混浊,有时候能用个3-4次,有时候第二次都不行了,事先前预电泳一下,看看气泡的均匀度;Buffer一定要淹过梳子孔,否则就会发现今天的蛋白不会跑;跑的时候先用低电压跑过浓缩胶,再换高电压跑分离胶,不要追求速度,慢慢跑条带会分离的更好,特别是对于高分子量的目的蛋白;

1 本实验室采用的脱脂奶粉已经存放了近两年了,虽然是四摄氏度保存,但是其封闭质量还是难以保证的。所以本人的试验结果中出现了小斑点。建议最好使用BSA或专用的脱脂奶粉进行封闭,虽然贵点,但还是有个好点的结果比较好。

2 本人采用的是过夜封闭方法,虽然时间长,想想封闭效果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定要注意封闭液是否盖过了全部的膜,不要漏掉任何一个小角落哟。
3 洗膜的时候,最好将膜放在平皿中,置于水平的试验桌面上,不时用手晃动一下平皿,这样洗膜会比在脱色摇床上更完全。因为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有时洗涤液不足以完全没过膜,在最后显色的时候,会发现液体流过的一道道痕迹,使背景值增加。

4 其实在western blot中,以上操作都是小问题,最主要的是一抗的质量和待检测蛋白的提取质量。在试验之前,最好先用阳性对照与一抗做免疫学沉淀检测(如ELISA),看看其效价和质量,以便确定在后来的杂交试验中一抗的选择和加量。另外,在做杂交之前最好也先跑一块PAGE胶,染色,检测一下待检蛋白的提取质量。

5 在加一抗温育之前,最好先将等量的一抗与野生型(即阴性对照)的蛋白在37摄氏度作用30分钟,这样可以封闭掉一抗的一些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6 一定不要忘记做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特别是阴性对照,不然结果出了什么问题,就无从分析了。

7 全程做下来,最后的显色就像是个一锤定音的时刻,分外激动,但也应该尤为专注,一旦目的条带出现了,就要马上对显色进行终止,要不然杂带就要出来了。

“快速彻底裂解,先变性后保存”的原则比较有效,尽量选择足够强的裂解液,甚至直接给loading buffer裂解,然后取出部分蛋白定量,其余加入loading buffer100度充分变性,再分装保存。有些时候比蛋白酶抑制剂更有效。

另一个感觉是样品中目的蛋白的量,限于WB的检测下限问题,一般目的蛋白量最好别低于1ng(虽然ECL法下限是0.1ng,即100pg),最好在10ng以上为好。这就要求在做WB之前必须充分考虑目的蛋白的可能丰度,最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设计细胞量或者组织量,千万别把样品搞稀了,否则就不好办了。

Western Blot为什么必须要用内参?

要检测一个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否正确,或者比较表达产物量的相对变化,首选方法是Western Blot。因为Western Blot操作相对简单方便,既可以定性分析表达产物,同时还可以指示目的蛋白量的相对变化。虽然,顺利的时候Western Blot做起来很简单,可不顺的时候也很令人心烦――做不出结果啦、假阳性啦、结果出现多条带啦、到底是一抗有问题还是二抗有问题啦……毕竟,作为一种有活性的生物大分子,抗体和抗原的反应毕竟不象1+1那么明确,而用这种不确定的试剂来测定同样知之甚少的表达产物,确实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所以,严谨的Western Blot实验设计中要求有良好的参照体系,对实验结果分析是非常有用。特别是当实验出现问题时,借助参照体系很容易就可以查出问题所在,而不必抓耳挠腮怨天尤人。良好的参照体系通常包括分子量Marker(用来确定蛋白条带对应的分子量大小),空白载体对照(如果是诱导表达体系还应该有诱导前的对照),已知量标准产物的正对照;另外还有内参。可是由于经费限制或者偷懒的原因,国内的不少人做Western Blot往往省略参照,导致结果出现问题时无法分析结果――即便有结果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分析。

内参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我们知道,要用Western Blot比较不同条件下或者不同组织中,目的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多少,前提条件是等量的细胞上样,才有比较的基础。特别表达量不高时,上样量的差别就很可能影响结果的分析。所以你需要内参。内参即是内部参照(Internal Control),对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来说一般是指由管家基因编码表达的蛋白(Housekeeping Proteins),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在Western Blotting 实验中,除了需要进行蛋白抽提、蛋白定量、等量蛋白上样电泳、转膜、靶蛋白抗体孵育、显色等步骤以外,还需要进行内参的检测,以校正蛋白质定量、上样过程中存在的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Western Blotting中使用内参其实就是在WB过程中的另外用内参对应的抗体检测内参,这样在检测目的产物的同时可以检测内参的表达,由于内参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借助检测每个样品内参的量就可以用于校正上样误差,这样半定量的结果才更为可信。此外使用内参可以作为空白对照,检测蛋白转膜情况是否完全、整个Western Blot显色或者发光体系是否正常。

实验结果分析其实很简单:如果样品蛋白量有限,只够进行一次电泳转膜实验时,分别检测样品的内参量和目的蛋白量。将各样品目的蛋白量分别除以其内参含量,得到的数值即为内参校正后的各样品中目的蛋白相对含量,再用此数值进行样品间的比较和分析,得到目的蛋白含量在不同样品间的实际变化结果。如果样品量充分,可以先检测内参,观测样品间内参显色条带是否一致,根据差异大小调整各样品的上样量重新进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至内参量一致为止;若内参一致,即可进行不同样品间目的蛋白表达变化分析。

常用的蛋白质内参有GAPDH和细胞骨架蛋白beta-actin或beta-tubulin。最近的国外文献报道中使用GAPDH内参的较多。: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是参与糖酵解的一种关键酶,由4个30-40kDa的亚基组成,分子量146kDa。GAPDH基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都高水平表达,广泛用作Western blot蛋白质标准化的内参。GAPDH检测。Western Blotting(检测条带大约在36kDa,稀释比例达10,000倍)、ELISA、亲和纯化、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

注:因为GAPDH 作为管家基因在同种细胞或者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量一般是恒定的。在实验中,可能存在总蛋白浓度测定不准确;或者蛋白质样品在电泳前上样时产生的样品间的操作误差;这些误差需要通过测定每个样品中实际转到膜上的GAPDH的含量来进行校正,所以一般的western实验都需要进行内参设置。具体校正的方法就是将每个样品测得的目的蛋白含量与本样品的GAPDH含量相除,得到每个样品目的蛋白的相对含量。然后才进行样品与样品之间的比较。反应:抗GAPDH单抗(clone 6C5)能够与鱼、蛙、鸡、兔、小鼠、大鼠及人组织来源的GAPDH反应,但不能与酵母GAPDH反应。一般我们选择内参与要检测的目的蛋白的分子量最好相差5KD以上。

A-G分别表示不同实验小鼠心脏蛋白(上样量50ug),兔抗小鼠Akt抗体(康成生物Cat#KC-5A01)检测心脏组织匀浆中Akt水平。加入兔二抗(康成生物Cat#KC-RB-035,稀释比例为1:5,000)时同时加入HRP标记的抗GAPDH单抗(稀释比例为1:10,000,康成生物Cat#KC-5G5)。采用化学发光试剂盒(康成生物Cat#KC-420)及X胶片曝光显影。一次反应即可同时检测目的蛋白(Akt)与内参GAPDH的含量。

actin即肌动蛋白,是细胞的一种重要骨架蛋白。actin大致可分为六种,其中四种是不同肌肉组织特异性的,这些不同的亚型组织分布是不一样的,在肌肉组织中的beta-actin分布就很少,心肌主要是alpha-cardiac muscle actin。

因此不同的组织本来就应该选择不同的内参,不能一概而论的。beta-actin作为内参是得到了公认的,这是针对大多数组织和细胞来说的,它广泛分布于细胞浆内,表达量非常丰富。尽管最近有一些文章已经开始质疑beta-actin作为内参的有效性(好像是对于上样量>20ug的蛋白区分能力下降,记不清楚了),但是发文章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其他的内参也是可以考虑用的,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是参与糖酵解的一种关键酶,而tubulin和actin类似,是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但是不是肌肉的主要成分,应该是一个代替品。

actin几种异构体存在组织分布特异性,不同型actin之间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90%)。β-actin是分布于非肌细胞中的一种骨架蛋白,选择作β-actin内参时首先得保证是组织广泛表达的(尤其是做蛋白的组织表达谱时)。那么制备β-actin抗体的抗原应该是选用与actin其它异构体一致的氨基酸序列。

公司制备抗体是选用beta-actin的某一段小短肽作为免疫原,可能会因为选取的短肽在不同型actin之间保守与否,而导致所制备抗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如选取的短肽仅在beta型存在,所得抗体就仅能检测非肌细胞中的actin,而选取的短肽在六型中均存在,则此抗体除非肌细胞外,还可以检测cardiac,skeletal,smooth muscle细胞的actin

Western Blot检测系统中常用交联酶两大家族中的另外一类就是AP——碱性磷酸酶。做过AP实验的经常会遇到膜上显色背景偏高的问题,所以就WesternBlot本身来说偏爱HRP的要比AP多——分子克隆III解释说由于在我们常用的封闭剂:脱脂奶粉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中富含AP,这样当然显色背景会高。

所以分子克隆III推荐的AP适用封闭剂是6%的酪蛋白+1%聚乙烯吡咯烷酮+10mmo lEDTA 65度加热一小时确保AP失活后再用于封闭。一些研究的样本自身也含有较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虽然实验上很容易实现抑制内源AP影响,但实际上容易被忽略。AP显色底物生成的产物主要是蓝紫色,成像性好容易拍照。如今由于HRP系的化学发光底物已经不断改进而使得灵敏度不断提高,化学发光显色上HRP和AP不相上下,但是生色反应来说,AP显色的灵敏度还是比一般的HRP显色底物要高。单抗专一性高,但是经过SDS-PAGE变性胶电泳的蛋白质可能由于原来的识别位点构象发生改变而不被识别,多抗不如单抗专一性高但更容易得到结果。
附:在Western Blotting实验过程中使用内参的方法有:

一、 超级简便的标记内参使用法:只要在二抗孵育时加入HRP标记内参抗体,按照正常操作即可。

二、普通内参:当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与选用的内参蛋白分子量相差不大时,可以先进行目的蛋白的抗体温育显色和检测。然后使用Strip缓冲液洗掉膜上的抗体,重新进行内参蛋白的抗体温育、显色检测。

三、当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与选用的内参蛋白分子量大小相差比较明显情况下,可以在转膜后预染,根据蛋白质Marker的大小将膜剪为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两部分,使内参蛋白与目的蛋白分开。然后两块膜分别与内参蛋白抗体以及目的蛋白抗体进行温育,二抗温育以及显色。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