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
互联网
20296
一、目的要求
1. 学习分离、纯化噬菌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噬菌斑。
二、基本原理
因为噬菌体是专性寄生物,所以自然界中凡有细菌分布的地方,均可发现其特异的噬菌体的存在,亦即噬菌体是伴随着宿主细菌的分布而分布的,例如粪便与阴沟污水中含有大量大肠杆菌,故也能很容易地分离到大肠杆菌噬菌体;乳牛场有较多的乳酸杆菌,也容易分离到乳酸杆菌噬菌体等。
由于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进行复制而导致细胞裂解,噬菌体即从中释放出来,所以
(a)在液体培养基内可使混浊的菌悬液变为澄清,此现象可指示有噬菌体存在;也可利用这一特性,在样品中加入敏感菌株与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使噬菌体增殖、释放,从而可分离到特异的噬菌体;
(b)在有宿主细菌生长的固体琼脂平板上,噬菌体可裂解细菌而形成透明的空斑,称噬菌斑(图Ⅻ-1),一个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菌斑,利用这一现象可将分离到的噬菌体进行纯化与测定噬菌体的效价。
(a)在液体培养基内可使混浊的菌悬液变为澄清,此现象可指示有噬菌体存在;也可利用这一特性,在样品中加入敏感菌株与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使噬菌体增殖、释放,从而可分离到特异的噬菌体;
(b)在有宿主细菌生长的固体琼脂平板上,噬菌体可裂解细菌而形成透明的空斑,称噬菌斑(图Ⅻ-1),一个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菌斑,利用这一现象可将分离到的噬菌体进行纯化与测定噬菌体的效价。
本实验是从阴沟污水中分离大肠杆菌噬菌体,刚分离出的噬菌体常不纯,如表现在噬菌斑的形态、大小不一致等,然后再作进一步纯化。
三、器材
37 ℃培养18小时的大肠杆菌斜面,阴沟污水;
本次实验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培养基500 ml三角烧瓶内装三倍浓缩的液体培养基100 ml,试管液体培养基,琼脂平板,上层琼脂培养基(含琼脂0.7%,试管分装,每管4 ml),底层琼脂平板(含培养基10 ml,琼脂2%)。
灭菌吸管,灭菌玻璃涂布器,灭菌蔡氏细菌滤器,灭菌抽滤瓶,恒温水浴箱,真空泵等。
四、操作步骤
1. 噬菌体的分离
(1)制备菌悬液 取大肠杆菌斜面一支,加4 ml无菌水洗下菌苔,制成菌悬液。
(2)增殖培养于100 ml三倍浓缩的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加入污水样品200 ml与大肠杆菌悬液2 ml,37 ℃培养12—24小时。
(3)制备裂解液 将以上混合培养液2500 r/min离心15分钟。
将已灭菌的蔡氏过滤器用无菌操作安装于灭菌抽滤瓶上,用橡皮管连接抽滤瓶与安全瓶,安全瓶再连接于真空泵(如图Ⅻ-2)。图上的真空表接或不接均可。
将离心上清液倒入滤器,开动真空泵,过滤除菌。所得滤液倒入灭菌三角烧瓶内,37 ℃培养过夜,以作无菌检查。
(4)确证试验 经无菌检查没有细菌生长的滤液作进一步证实噬菌体的存在。
(a)于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上加一滴大肠杆菌悬液,再用灭菌玻璃涂布器将菌液涂布成均匀的一薄层。
(b)待平板菌液干后,分散滴加数小滴滤液于平板菌层上面,置37 ℃培养过夜。如果在滴加滤液处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噬菌斑,便证明滤液中有大肠杆菌噬菌体。
2. 噬菌体的纯化
(1)如已证明确有噬菌体存在,则用接种环取滤液一环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内,再加入0.1 ml大肠杆菌悬液,使混和。
(2)取上层琼脂培养基,溶化并冷却至 48 ℃(可预先溶化、冷却,放48 ℃水浴箱内备用),加入以上噬菌体与细菌的混合液0.2 ml,立即混匀。
(3)并立即倒入底层培养基上,铺匀。置37 ℃培养24小时。
(4)此时长出的分离的单个噬菌斑,其形态、大小常不一致,再用接种针在单个噬菌斑中刺一下,小心采取噬菌体,接入含有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内, 37 ℃培养。
(5)待管内菌液完全溶解后,过滤除菌,即得到纯化的噬菌体。
(以上(1)(2)(3)三步骤,目的是在平板上得到单个噬菌斑,能否达到目的,决定于所分离得到的噬菌体滤液的浓度和所加滤液的量,最好在做无菌试验的同时,由教师先做预备试验,若平板上的噬菌斑连成一片,则需减少接种量(少于一环)或增加液体培养基的量;若噬菌斑太少,则增加接种量。以免全班同学重做)。
3. 高效价噬菌体的制备
刚分离纯化所得到的噬菌体往往效价不高,需要进行增殖。
将纯化了的噬菌体滤液与液体培养基按1∶10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大肠杆菌悬液适量(可与噬菌体滤液等量或1/2的量),培养,使增殖,如此重复移种数次,最后过滤,可得到高效价的噬菌体制品。
五、实验报告
绘图表示平板上出现的噬菌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