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
互联网
3. 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方法
2. 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
一、 概述
1. 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肿瘤的特征
1914年德国遗传学家Boveri就提出染色体畸变与肿瘤起源相关,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假说;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在7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患者中发现后来被称为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的微小染色体;1973年Rowley证实了Ph染色体是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所致,这是人们在肿瘤中认识到的第一个染色体易位;目前,已经有11,500篇文献报道了55,600多种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这些染色体畸变,尤其是染色体易位及其相应的融合基因在肿瘤致病的起始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无不说明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肿瘤的特征,在肿瘤起源中起重要作用。
下图是各种疾病报告的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病例数
2. 染色体异常的常见类型
下图是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3. 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方法
染色体异常的识别得益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胰蛋白酶-姬姆萨染色和常规显带技术,使得常规筛查全基因组染色体异常和检测染色体核型改变成为可能。染色体显带是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中标准和常用的方法,但耗时且依赖于获得良好的分裂相,还难于分析复杂和隐匿的异常。
二、 荧光原位杂交及其探针
1.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始于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和DNA技术的结合,这种结合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其基础是Southern blot原理,以半抗原如生物素、地高辛间接标记或以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已知核酸分子为探针,探针和靶序列双链DNA变性后杂交,互补的异源单链DNA分子在适宜的温度和离子强度下退火形成稳定的异源双链DNA,通过荧光标记的亲和素或抗地高辛抗体将半抗原显示出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FISH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的特点,可同时分析分裂期和间期的多个细胞,并进行定量;可以检测隐匿或微小的染色体畸变以及复杂核型;还可以使用多种荧光标记,显示DNA片段及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与方向,空间定位精确。
2. 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类型
FISH技术种类甚多,发展迅速,其实现需要获得能与靶序列互补结合的探针。常用的探针有以下三类:
(1)染色体重复序列探针,主要是指着丝粒α-卫星 DNA重复序列探针和端粒重复序列探针,用以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同时由于G显带时,端粒区是苍白的,因此涉及此区的易位常难以检测,而应用端粒探针则弥补了G显带的不足;
(2)染色体涂染探针,包括通过流式分选或显微切割获得的全染色体或染色体臂以及特异性区带的涂染探针,用以检测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
(3)染色体单一序列探针,包括各类人工染色体探针,如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YAC)、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P1人工染色体(P1 artificial chromosome, PAC)探针,主要用以识别染色体的易位、缺失和扩增。α-卫星DNA(alpha satellite DNA)是唯一一个存在于所有人类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着丝粒DNA(centromere DNA,CEN-DNA)家族,由171bp的单体为单位组成的高度串联重复片段,重复数百次至数千次,跨越长达100kb的着丝粒DNA区域,其杂交将产生很强的杂交信号。因此常被选为着丝粒探针的来源。
大片段人类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过程
常用的BAC、PAC文库
1.2 缺口平移体系和反应条件
以上为标记1μg DNA的缺口平移体系,若标记更多量的DNA,则试剂量和反应体系相应等倍扩大。各成分混匀后短时离心。对于≤10kb的质粒,于15 ℃ 反应3.5小时;对于BAC/PAC,于15 ℃ 反应9小时。
1.3 凝胶电泳判断探针大小
1.4 终止反应
1.2 DNA的沉淀
1.3 清洗沉淀
注:当大部分乙醇蒸发时,白色的DNA沉淀变为半透明状;一定要彻底清除乙醇,否则会在加入Master Mix后产生微小的沉淀,导致高背景。
1.4 溶解探针
2. 标本(染色体靶DNA)的处理和变性
2.2 RNase A消化
2.3 靶DNA的变性
2.4 蛋白酶消化
3. 杂交
1.2 滴加一抗
1.3 滴加二抗
1.4 滴加三抗
2. 核复染和抗荧光淬灭剂封片
3. 荧光显微镜检测FISH杂交信号
4. 储存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