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相关实验: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最新修订时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合作专家 | 赵金兰硕士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 中国计量大学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审核专家 | 曾倩晖博士

动物遗传育种繁殖 华中农业大学

简介

人子宫内膜是一个高度再生的组织,这种巨大的再生能力被认为与人类子宫内膜干细胞有直接关系。子宫内膜干细胞分类较为多样化,包括子宫内膜细胞侧群(side population,SP)、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月经血来源的干细胞等。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en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力、低免疫原性、低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的新型成体干细胞。

用途

分离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临床治疗月经失调、子宫内膜疾病、不孕症、器官损伤。

材料与仪器

DMEM/F12(1:1)培养基、胎牛血清

D-Hanks缓冲液、胶原酶III、DNase I

青链霉素

CD29、CD45、CD90、CD34、CD73 和 CD133 抗体

2.5% 胰蛋白酶

步骤

一、子宫内膜间充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1、手术切取子宫内膜全层和子宫肌层(5 mm)迅速放入装有 0 ℃ D-Hanks 的无菌瓶中。

2、在超净台内,用无菌 D-Hanks(含青链霉素)洗涤 2 次,去除表面血液等杂物。

3、充分洗干净后,用眼科剪将其剪碎至大小约 1 mm3 左右。之后迅速将组织置入装有 300 mg/mL 胶原酶III 和 40 mg/mL DNase I 的 15 mL 离心管中,在此过程中保持组织始终浸泡于消化酶中。

4、37 ℃ 震荡消化 45 min,在此过程中间断利用移液器向离心管底部轻轻吹打气泡(以保持连续冒出气泡为宜)。

5、小心吸取消化液,保留组织碎块,消化液经 200 目的滤网过滤,消化好的单个细胞形成滤液。

6、1000 r/min 离心步骤(5)中所得的消化液 10 min,弃去上清。

7、0 ℃ D-Hanks 洗涤细胞 2 次。

8、加入 DMEM-F12 培养基(含 10% 胎牛血清),在 37 ℃,含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

9、首次换液时间为培养的 4~5 d,可去除大部分未贴壁细胞及残留的红细胞,并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拍照。期间 2~3 d 换液 1 次,待细胞融合达到 80% 左右时,按 1:1~1:2 比例用 2.5% 胰蛋白酶进行消化、传代。

10、经 2~3 代的传代培养纯化,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人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第 3~6 代的细胞可以进行后续实验。

 

二、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

1、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集落,离心收集细胞,弃上清,用 D.Hanks 液洗涤细胞两次,制成浓度为 1×106 L-1 单细胞悬液,分别加入 10 μL 的 CD29、CD45、CD90、CD34、CD73 和 CD133 抗体,4 ℃ 避光孵育 30 min。

2、孵育完成后用 D.Hanks 液洗涤细胞两次,去除未结合的抗体,最后用 500 μL D.Hanks 液重悬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CD29、CD45、CD90、CD34、CD73 和 CDl33 的表达率。结果显示 CD29、CD90、CD73 阳性,CD34、CD45、CD133 阴性。

注意事项

(1)采用无菌操作,避免细胞污染和外源性微生物感染。

(2)组织处理需要快速、准确、轻柔,避免细胞死亡或受损。

(3)组织消化时间需要严格控制,过短或过长都可能影响细胞分离和培养。

(4)细胞培养条件需要严格控制,保持良好的培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营养液浓度等。

(5)需要对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和质量进行鉴定,以确保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6)细胞保存应采用合适的方法,保证其长期保存和使用。

常见问题

(1)细胞分离效果不理想:可能是组织消化时间过短或过长,或者组织处理不当,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技巧。

(2)细胞培养效果不理想:可能是培养环境不适宜,如温度、湿度、营养液浓度等,需要调整培养条件。

(3)细胞生长缓慢:可能是细胞密度过低,或者细胞质量不好,需要注意细胞密度和质量的控制。

(4)细胞污染:可能是操作不严格,或者培养环境污染,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环境卫生。

(5)细胞死亡:可能是组织处理不当,或者培养环境不适宜,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调整培养条件。

(6)细胞鉴定不准确:可能是鉴定方法不准确,或者细胞质量不好,需要注意鉴定方法和细胞质量控制。

(7)细胞保存不当:可能是保存条件不适宜,如温度、湿度、保存容器等,需要注意保存条件。

来源:丁香实验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