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人血性单核巨噬细胞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相关实验:人血性单核巨噬细胞的诱导及分离

最新修订时间:

简介

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是由血液中单核细胞迁入组织后分化形成的成熟类细胞,广泛分布于脾脏、肝脏、腹腔、神经系统以及结缔组织等,具有吞噬杀伤、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在不同微环境中可以发生不同性质的活化,成为具有不同表面分子和功能特征的亚群。根据其不同的表型特点和功能特点及对 Th1/Th2 应答的诱导,通常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CAM),又称 M1 型巨噬细胞;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AAM),又称 M2 型巨噬细胞。M1 型巨噬细胞具有杀灭微生物、参与炎症及抗肿瘤作用。M2 型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及抗炎能力。

原理

人血性单核巨噬细胞 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分层液聚蔗糖(Ficoll)-泛影葡胺(Urografin)比重为 1.077±0.001。Ficoll 的密度为 1.2 g/ml,未超出正常生理性渗透压,亦不穿过生物膜,因而不影响单个核细胞的形态及功能。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1.092),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1.070),离心后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吸取分层液液面的细胞,即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依据单核巨噬细胞能够贴壁的特性,进一步将贴壁的单核巨噬细胞与未贴壁的淋巴细胞分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时可加入一定量的 rhGM-CSF,进而促进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

材料与仪器

样品:

人抗凝外周血

试剂:

淋巴细胞分离液、含 10% 小牛血清的 RPMI 1640(青霉素 20000 IU/ml 链霉素 200000 IU/ml)、rhGM-CSF、3% 乙酸、PBS、anti-CD14、anti-CD68 或 anti-F4/80 标记的抗体。

仪器:

离心管、移液器及吸头、EP 管、离心机、光学显微镜、细胞计数板、橡皮棒、盖玻片、酒精棉、CO2 孵箱、超净工作台、6 孔板、流式细胞仪或磁珠分选仪。

步骤

人血性单核巨噬细胞的诱导及分离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1)首先于离心管中加入 5 ml 淋巴细胞分层液,然后轻轻加入经肝素处理的抗凝的人静脉血 5 ml,水平离心(2000 r/min 15 分钟)。

(2)离心后,用毛细管收取上、中层界面处的一白色云雾层狭窄带(即单个核细胞层)到另一离心管中。加入 5 倍以上体积的 PBS,充分混匀后离心(1500 r/min,15 分钟),弃上清。重复两次,弃上清。

(3)轻弹管底将细胞散开,然后加入 2 ml 含 10% 小牛血清的 RPMI1640 培养基,重悬细胞。

(4)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 5 x 106/ml,加到 6 孔板中,2 ml/孔,置于 37 ℃、5% 的 CO2 孵箱中培养 2~4 小时后,用 PBS 轻轻洗涤 3 遍,洗去未黏附细胞。

(5)每孔加入含 10% 胎牛血清的 RPMI 1640 培养基 2 ml 及 rhGM-CSF(终浓度 1000 IU/ml),置于 37 ℃,5% CO2 孵箱中培养 3~5 天,隔 2 天半量换液。

(6)用 PBS 冲洗培养板,重复 3 次,以弃去悬浮细胞。然后,加入适量培养液,用橡皮棒轻轻刮取收集,获得贴壁的巨噬细胞,计数。

(7)进一步纯化,可采用表面标志物 CD14 或 F4/80 标记,具体步骤同流式细胞术分离及免疫磁珠法。

注意事项

(1)向淋巴细胞分离液中加入人外周血时应动作轻缓,勿打破分界面,否则影响分离效果。

(2)在吸取单核细胞层时,应尽量轻柔将其全部吸出,以减少其他层细胞的混入。

(3)换液时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来源:丁香实验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