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亲和势
互联网
4836
电子亲和势是指元素的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时放出的能量,叫做电子亲和势。(曾用名:电子亲和能 EA )单位是 kJ/mol 或 eV 。电子亲和势的常用符号恰好同热力学惯用符号相反。热力学上把放出能量取为负值,例如,氟原子 F ( g ) e→F - ( g ), △H=-322kJ/mol 。而氟的电子亲和势( EA )被定义为 322kJ/mol 。为此,有人建议元素的电子亲和势是指从它的气态阴离子分离出一个电子所吸收的能量。于是,氟离子 F - ( g ) -e→F ( g ), △H = 322kJ/mol 。两者所用符号就趋于统一。可以认为,原子的电子亲和势在数值上跟它的阴离子的电离能相同。根据电子亲和势数据可以判断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大的电子亲合势,它比金属元素容易得到电子。电子亲和势由实验测定,但目前还不能精确地测得大多数元素的电子亲和势。元素的电子亲和势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电子亲和势一般趋于增大,即原子结合电子的倾向增强,或它的阴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减弱。在同一族中,元素的电子亲合势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当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呈现稳定的 s 2 、 p 3 、 p 6 构型时, EA 值趋于减小,甚至 ⅡA 族和零族元素的 EA 都是负值,这表明它们结合电子十分困难。在常见氧化物和硫化物中含有 -2 价阴离子。从 O- ( g )或 S - ( g )结合第二个电子而变成 O 2- ( g )或 S 2- ( g )时,要受到明显的斥力,所以这类变化是吸热的。即 O - ( g ) e→O 2- ( g ), △H = 780kJ/mol ; S - ( g ) e→S 2- ( g ), △H = 590kJ/mol 。这些能量能从形成氧化物或硫化物晶体时放出的晶格能得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