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色变化 color change
互联网
1235
广义说来一般是指动物体色的变化现象,但是通常特别是指其中能动的、有规律的或是象保护色、婚姻色那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的体色变化。在这个意义下的体色变化,主要为色素胞的作用引起的,许多是外在的原因,一部分是对内在刺激的反应而产生的,区分为因色素胞的活动性(色素颗粒、凝聚、扩散)发生的生理的变化,与由色素或色素细胞增减而发生的形态的变化。前者造成的变化大体上是一种快速的过程(美洲避役 5— 10分钟结束,头足类瞬间结束),后者则需较长的时间(鳞翅目的较老幼虫的褐色化约需 12小时,绿色藻虾的褐色化需 1周)。诱发体色变化的刺激,最主要的是光。对光的体色反应,其通过眼为媒介进行反射的,称为次级反应,眼以外的光接收器为媒介的反射以及光对色素细胞的直接作用所造成的称为初级反应。次级体色反应有起于与神经相关的原因(如避役);有起于与液性相关的原因(节肢动物、两栖类),以及与这二者都有关系的原因(鱼类、一般爬行类)等等。一般说来,与其说是射入眼中的光线量增减的效果,不如说是一种背景性的原因,即体色的形成,主要起于对明暗背景的适应(明化、暗化)。某种甲壳类(例如沼虾, Palaemonet- es),其各种颜色的色素细胞分别反应出与黑、白、红、黄、蓝、绿等等颜色背景相适应的体色变化。此外比自鱼类,不仅对背景的色调适应,而且连花纹也都模仿。在初级反应中,脂 是以中脑为光的接收器,而石吸鳗幼体以松果腺为光的接收器,不存在背景效果。爬行类中的初级反应(皮肤的照射部分的暗化)是皮肤接收器造成的,还是黑色色素细胞的直接反应,还不清楚。除光以外,温度(爬行类中高温时明化,低温时暗化)、湿度(蛙、竹节虫湿度高时暗化)、接触(附着于水母上生活的甲壳类,仅水母由于有固附物的附着而显示明化)等都是一种诱发刺激;其他如乌贼之求爱,或受攻击时匆忙地改变体色,这种变化也是重要的刺激反应。另一方面,蛾的一种—— 虫的成熟幼虫是通过血中蛹化激素(蜕皮激素)的浓度上升,形成红色的眼色素系色素,结果使体色变褐,这样就能适应从树干下来钻入地中这一期间的环境条件。此外有些动物由内因所造成的日周期性的体色变化,通过色素细胞表现出来,是在与外界条件没有关系的情况下,而昼夜显示其体色变化的,例如可以举出 Idotea,招潮、石吸鳗、脂 、蛙、避役等许多例子。这种白天为暗色,夜晚变明亮的种类虽有很多,但是飞蝗却具有相反的情况。从体色变化是某种意义上的适应这一观点来看,这也可称为色彩适应(法文 adaptation chromat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