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互联网

43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压下降、休克及栓塞症状。 DIC发生于许多疾病的病程中,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发生于各年龄组的小儿。儿科许多疾病或病理状态均可引起DIC,如感染性疾病、肿瘤、外伤、溶血、休克、缺氧、酸中毒等,常是疾病晚期表现,一旦发生DIC,则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去除病因是治疗DIC重要措施

临床表现
  1.多发性出血倾向。 2.低血压或休克。 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各脏器功能不全。 4.溶血。

诊断依据
  1.存在易引起DIC的有关疾病。 2.多发性出血倾向。 3.不易用原发疾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4.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脑、肺等脏器功能不全。 5.血小板〈10的9次方/L或进行性减低(肝病时血小板〈50×10的9次方/L) 6.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减少或高于4g/L(肝病时〈1g/L)。 7.3P试验阳性或FDP〉0.2g/L(肝病时〉0.6g/L)。 8.血浆凝血梅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或呈动态性变化;或白陶土部分凝血活梅时间缩短或延长〉10秒。 9.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70分或纤溶梅原减少)。 10.Ⅷ:C减少,VWF:Ag增高,Ⅷ:C/VWF:Ag降低。 11.抗凝血梅Ⅲ(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12.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或血栓氧丙烷A2(TXA2)增高。 13.血浆纤维蛋白太A(FPA)增高,或纤维蛋白转换率增速。 14.血栓试验阳性。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阻断血管内凝血。 3.改善微循环障碍。

用药原则
  1.DIC高凝期使用肝素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 2.DIC消耗性低凝期用肝素加血小板聚集药,给予输血、血浆和血小板。 3.DIC纤溶亢进期使用肝素和抗纤溶药,如6-氨基已酸、抗血纤溶芳酸等。输新鲜血或血浆补充凝血因数。

辅助检查
  1.对典型DIC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也可选查“B”中的1、2、3专案。 2.对不典型病例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的“A、B”。

疗效评价
  1.治愈:DIC症状消失,出血停止,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2.好转:DIC症状好转,出血停止,实验室检查指标部分恢复正常。 3.未愈:DIC症状未好转,仍出血,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