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性导 sexduction

互联网

3257

F' 因子为媒介将特定的基因转递到受体中的现象就称为性导( sexduction )。

F' F 因子不同:( 1 F' 品系转变成 Hfr 品系的频率要高于 F 品系;( 2 F' 变成 Hfr F' 因子整合到相同位点上,而 F 变成 Hfr 时可整合到不同位点;( 3 F × F 高频传递特定的基因,形成部分二倍体,要么产生 F 但不转移任何基因,要么以 10 7 将宿主的基因按顺序转入受体,但受体仍为 F 。所转移的基因是不同的。

1959 E. H. Adelberg Burus 在重复 Hfr × F 实验时,发现有一些品系回复成了 F 状态,失去了高频供体的能力,即不能将供体的 DNA 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但 F 因子已带有基因,被称为 F' 因子。 F. Jacob Adelberg 发现这种品系以很高的频率将 lac 传递给受体,使受体的表型变成 F lac 。但后代并不稳定,约有 10 3 子细胞又变成 F lac ,所以重组后代的基因型为 Flac / lac 。在已知 F' 是由于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 F 因子,有时会环出,偶然发生错位,将整合位点附近的基因一道环出,形成了带有宿主片段 DNA F 因子,这就是 F' 因子。当和 F 接合时,随着 F 因子的转移也将它所携带的基因导入受体,形成部分二倍体 F'-lac / lac 。这种部分二倍体称为局部二倍体( merodoploidy )。 F'-lac / lac 不稳定,由于 F' 因子的丢失( 10 3 )而变成 F'- lac 细胞。

Jacob Adelberg 发现了 F'-lac 后,其它的因子又先后陆续被发现,其中一称是抗药性质粒,也称为 R 因子 resistance factor )。当时日本已使用抗菌素药物十几年之久,发现有些致病菌具有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而且还可以把这种抗药性转移给其它敏感性菌株。 T. Watanabe T. uKasawa 1960 年)经研究证实了 抗药性传递是由于一种新的附加体他们称之为抗性转移因子( resistance-transfer factor, RTF ),即 R 因子。结构和 F 因子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其中的转座因子中带各种抗药性基因,故可产生抗药性。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