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过程
互联网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
第一章: |
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
通过分析、讨论明确: |
(1)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
第一节: |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 |
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
(1)诱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问题,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一、水和无
|
1.提供信息资料: |
分析讨论,的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
2.引导学生讨论: |
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
(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
|
3.提供信息资料: |
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
|
4.进一步提出问题: |
回忆旧知识,带疑阅读课丈,分析教材中的图1-1和1-2,得出结论: |
(1)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 |
|
二、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
1.引导学生回忆: |
回忆旧知识,独立思考,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 |
(1)培养学生用专业术语描述生物学概念、原理的能力; |
2.进一步诱导: |
通过回忆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分析自身的生理情况,学生能明确:感受器应位于人体内部,神经中枢一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对效应器会误认为是肾小管和集合管,需要 |
(1)通过引导促成学生知识的合理迁移和思维的有序发展: |
|
3.进一步提出问题并点拨: |
结合自身生理和生活实际,阅读、讨论,发表见解: |
(1)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自身的生理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
|
4.进一步引导探究: |
阅读教材,形成感性认识。 |
(1)培养通过阅读获取新知的能力: |
|
5.承上启下,课件展示: |
观察、回忆、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强化重点; |
|
6.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某人进食钠盐过多,结果尿中钠盐也随之增多? |
思考、分析、讨论,发表见解:钠盐多吃多排。 |
引导学生联想:体内无机盐的平衡也要靠生命活动的调节。 |
|
7.课件展示: |
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是醛固酮。 |
(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
|
8.进一步引导探究:无机盐平衡的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
回忆旧知识,发表见解。 |
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
|
9.引导总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共同点是什么? |
分析、讨论,用专业术语归纳总结。 |
(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
|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
1.提供信息资料: |
分析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
(1)培养分析、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 |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对水和无机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进行分析。 |
思考、讨论,将前后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类比分析。 |
(1)渗透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
结合实际应用反馈 |
1.引导学生解释与说明: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见课前投影在屏幕上的问题)。 |
思考、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宜评价,从中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
2.组织学生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健康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
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要点提示
1.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现象、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内容教科书提供了5幅图、1个小资料、1个表和4个旁栏思考题,这些内容形象、直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图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信息,延伸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本节课涉及到“尿的形成”这些初中生物学的知识,由于学过时间已久,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已把握不准,因此对这部分内容应作适当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