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择偶”促成蟋蟀进化
互联网
生活在美国夏威夷岛上的一种小蟋蟀——劳帕拉蟋蟀,是世界上进化最快的无脊椎动物之一。美科学家研究发现,雌性蟋蟀在择偶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是劳帕拉蟋蟀快速进化的主要原因。
劳帕拉蟋蟀的大小如指甲盖,夏威夷岛上有38个劳帕拉蟋蟀品种。结合夏威夷岛的年
龄,美国利哈伊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塔姆拉·门德尔松等人计算出,这种蟋蟀大约每一百万年进化出4.17个新品种,在地球上它的进化速度仅次于非洲刺鳍鱼。
不同品种的劳帕拉蟋蟀“体格”差不多,“饮食习惯”完全一样,几乎没什么生理因素使它们不能结为“姻缘”。但研究人员发现,雄性蟋蟀交配期“求爱”鸣声的不同频率,是雌性“择偶”的唯一标准。门德尔松等人在论文中写道,不同品种的雄性蟋蟀鸣声频率从0.5赫兹到4.2赫兹不等。雌性蟋蟀会奔向和自己同属一个品种的雄性,而对异种蟋蟀“不屑一顾”。
参照基因比较等手段,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品种的蟋蟀种要分化出新品种时,雄性蟋蟀“求爱”鸣声的频率是最早变化的生理特征。这样只能吸引到发生同样分化的雌性蟋蟀,结果是强化了遗传的差异性,使不同品种加快“分家”。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蟋蟀品种分化几代之后,同一个祖先家族产生的不同后代会“形同陌路”,因为雌性蟋蟀能从雄性的鸣叫声中判断出,它们已经属于不同的品种了。
这一现象使门德尔松等人把论文的标题最早拟为《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但后来改成《一种节肢动物的快速分化》。门德尔松认为,蟋蟀这种看似非常个性化的“择偶标准”从进化学看有其宏观效果,至少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