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针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Ⅱ型超敏反应

互联网

1255
针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Ⅱ型超敏反应
最具代表性的Ⅱ型超敏反应是针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反应。迄今已鉴定出的人类血型系统不下29种,至少包含了600多种红细胞抗原,每个血型系统均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型。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由Landsteiner于1901年提出,分为四型:A、B、AB和O型。机体可以识别携带有同种异型血型抗原的红细胞,并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没有外来红细胞致敏,也会产生针对这些血型抗原的抗体。如果此时输入该同种异型的红细胞,就会引起红细胞被破坏,出现输血反应的症状。
患者血循环中同时存在血型抗原及相应抗体时发生输血反应
<font>输入的红细胞在血管内凝集(成团)继而发生溶血(红细胞裂解)。</font>
ABO血型不相容性反应是一个典型的Ⅱ型反应,如果受者体内存在针对所输入的红细胞表面蛋白的抗体(无论是自然产生或先期输血所产生),这些IgG或IgM类抗体就会通过Pc受体介导或补体经典途径导致红细胞裂解。图中显示的是IgG分子引发补体介导的红细胞裂解过程,引起发热、血管内阻塞、腰部疼痛和血尿。溶血产生的游离血红蛋白通过肾脏可能形成血红蛋白尿,也可以转化成有毒的胆红素。
Rh血型系统是其他常见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由Landsteiner和Weiner于1940年发现,他们最初是想利用兔和豚鼠研制针对恒河猴红细胞的抗体,结果发现这些抗体不仅能够使恒河猴红细胞凝集,还能与约85%的人类红细胞凝集。因此认为这些人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Rh阳性),反之,则没有(Rh阴性)。新生儿溶血病(RheSLISdisease)中,孕母体内的这类I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再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破坏胎儿红细胞。Rh抗原通过和红细胞膜蛋白的结合而定位于细胞表面,有关这种膜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其丰度中等表达,分子质量约30kDa。Rh抗原有多种,与临床关系最密切的为C型、D型和E型三型,其中又以D型的抗原性最强,对临床也最为重要。如果母体为RhD阴性,同时又已被胎儿红细胞(RhD阳性)抗原致敏而产生抗Rh抗原的IgG抗体,最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这类致敏通常是在第一次怀孕Rh阳性胎儿时发生,在再次怀孕时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
抗体介导的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破坏(血小板减少症)还与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有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产生了针对药物的IgG抗体,当药物再次进入体内与细胞结合后,该细胞就成为抗药物抗体的靶细胞,激活补体系统而引起溶血。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奎尼丁、甲基多巴等。抗药物抗体的产生仅发生于一些易感个体,其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清楚。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