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镜检需要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
在尿常规的检验中我们发现最突出的问题是WBC项目。尿液分析仪检测阴性而镜检却能见到WBC。原因:标本大多数来自女性,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女性阴道分泌物对尿样污染。基于尿试纸LEU测定原理,检测的是粒细胞。当尿中出现不含颗粒的淋巴或单核细胞,试纸是检测不出的,只能靠镜检。还有部分病例尿试纸阳性而镜检却找不到白细胞,常见原因:女性阴道分泌物上皮细胞的污染,其有类似粒细胞的功能,与试纸上的白细胞模块发生反应。尿液受甲醛,大量胆红素,氧化型清洁剂等污染可使试纸LEU产生假阳性。
实验中尿试纸BLD±~3+,镜检却见不到RBC。原因:由于尿比重低,尿pH过高或盛尿容器被污染等原因导致RBC在体内或体外受到破坏,以致镜检找不到RBC。尿中某些氧化性污染物以及大剂量抗坏血酸存在可出现假阳性反应。还有少部分病例镜检到RBC而试纸却阴性,这是由于红细胞变形,与试纸模块接触不易破坏,血红蛋白不能释出所致。
临床上尿试纸PRO检测常见的阳性模式为±~+++。原因:多见于发热病人,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漏出。试纸对尿中的白蛋白、球蛋白、本周氏蛋白、粘蛋白等都很敏感。高度缓冲的碱性尿或被某些防检验地带|网搜集整理腐剂污染了的尿标本,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实践中含蛋白的尿标本管型检出率低,与管型在体内形成的环境和机制密不可分。因此,尿中出现多量蛋白质,不一定有管型出现。
尿中BIL测定除了受温度、浸渍时间、抗坏血酸浓度影响外,还与pH密切相关。
pH对BIL测定结果影响较大,pH 8.2~9.2时检出灵敏度最高。由于大部分人的尿为酸性(pH5~6),故BIL在尿分析仪上检出灵敏度太低,不宜在尿分析仪上测定,有必要测定时应调节尿液pH8.4±0.2。
尿液分析作为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为临床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但由于受到仪器、试剂等方法、原理及灵敏度影响,加之标本的留取、收集、预处理等诸多环节难以控制,且镜检过程繁杂工作量大难以标准化,不可避免存在着假性结果。突出表现在WBC,RBC项目中,镜检与尿分析仪结果差异。在新的公认的流式细胞仪未普及之前,显微镜检查不能丢,其与尿分析仪相结合,相互补充为临床提供真实可信的诊断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检验人员要更具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从各个环节注意质量控制。同时,我们盼望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尿检标准化的仪器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