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互联网

15968
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凡是由等位基因差异而形成的多态性产物,即为同种异型抗原,均有可能作为组织相容性抗原而介导排斥反应。目前已知,哺乳动物体内有40多个基因座位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能引起强烈排斥反应的移植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抗原),在人类最重要者为HLA抗原。本质上,供、受者间HLA型别差异是发生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

2.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均证明,即使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相同,仍可能发生程度较轻、较缓慢的排斥反应,提示还存在其他可诱导排斥反应的抗原,即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mH抗原)。mH抗原表达于机体组织细胞表面,由某些具有多态性的基因编码,可被MHC分子提呈,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性别相关的mH抗原:1955年Eichward和Silmser即已发现,某些近交系小鼠或大鼠中,来源于雄性供者的移植物可被同系雌性受者排斥,而来源于雌性供者的移植物则可被同系雄性受者所接受。由于近交系雌性与雄性个体间遗传背景的惟一差别是雄性携带Y染色体,提示Y染色体基因编码产物属组织相容性抗原。例如,雄性小鼠的H-Y抗原为mH抗原,主要表达于精子、表皮细胞及脑细胞表面。

(2)常染色体编码的mH抗原:在人类包括HAd~HA-5等,其中某些可表达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某些仅表达于造血细胞和白血病细胞。

mH抗原诱导同种异型排斥反应的特点为:

①mH抗原以MHC限制性方式被CTL和Th细胞识别,而不能被T细胞直接识别;

②不同类型mH抗原可被不同型别HLA分子提呈;

③不同mH抗原分子结构不同,其与特定MHC分子结合的亲和力也各异,故在不同供、受者间进行移植,参与排斥反应的、占优势的mH抗原种类可能不同;

④单个mH抗原不符一般引起缓慢的排斥反应,但多个mH抗原不相符也可能引起类似于MHC不相符所致的快速排斥反应。

在HLA全相同的供、受者间进行移植所发生的排斥反应(尤其是GVHR),主要由mH抗原所致。因此,临床移植(尤其是骨髓移植)中应在HLA型别相配的基础上兼顾mH抗原。

3.其他参与排斥反应发生的抗原

(1)人类AB()血型抗原:AB()血型抗原不仅分布于红细胞表面,也表达于肝、肾等组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因此,供、受者间朋()血型不合也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特别是受者血清中血型抗体可与供者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AB()抗原结合,通过激活补体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内凝血,导致超急性排斥反应。

(2)组织特异性抗原:指特异性表达于某一器官、组织或细胞表面的抗原。目前已获如下初步认识:同种异体不同组织器官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强度各异,从强到弱依次为皮肤、肾、心、胰、肝,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不同组织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原性不同。在诸多组织特异性抗原中,对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 cell,VEC)抗原和皮肤(SK)抗原进行了较深入研究。

VEC可特异性表达VEC抗原。有资料显示,VEC抗原编码基因与MHC紧密相连,或即为一种新的MHCI类基因。VEC抗原也可被视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可诱导受者产生强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在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SK抗原属一种皮肤蛋白多肽抗原,无同种差异性,以与MHC分子结合为复合物的形式存在,皮肤移植后供者SK-MHC复合物可通过直接提呈方式被受者T细胞识别,并导致排斥反应发生。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