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实战指南(八)之 Stirpping
丁香园
Stirpping:
完整的WB流程结束后,可能需要重新标记某些膜,这时候就“可能”需要对膜stripping。这里用了“可能”二字,即不一定必须,那么首先讨论一下stripping的必要性。
Stripping排除其他的不讲,整个流程会耗费不少的时间,从节约时间的角度来讲能不做最好;并且stripping条件过于激烈或多轮洗脱时,还会剥离已转印到膜表面的抗原使WB的最终信号削弱;此外,stripping buffer未清除干净时,其中的某些组分一定会干扰第二种抗体的结合。那么在什么条件下不需要stripping呢?
1. 当A蛋白和B蛋白分子量差别5KDa以上(10KDa左右更保险),可将膜分割开(分别标记不同的抗体),这样就不需要stripping膜重新标记,且一次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有人会将两种抗体混在一起标记整张膜,这样操作的前提是非常熟悉这两种抗体的杂带位置,且各自的杂带都不会干扰目的蛋白才可以如此操作;并且这样的抗体下次使用有了局限性,因此不太推荐。
2. 两种抗体种属来源不同时,如鼠抗、兔抗等等,即使蛋白位置非常靠近无法切膜,这时候也不一定需要stripping。轮番标记这两种不同的抗体时,只需要用TBST涮掉表面的ECL,时间可长(一时腾不出手来就扔在那边一直漂,中间可以换换液)可短(换液涮两三次),然后直接用第二种抗体标记同一张膜。
不过,如果其中一种蛋白显影太强,隔天显第二种蛋白时可能会出现干扰(可能强可能弱);但只要两个蛋白不是同样大小或者连在一起了,可以在最后作图时用PS切出来。
3. 当两种抗体种属来源相同时,有一种情况也不需stripping,诸如标记某蛋白的磷酸化和总蛋白时。由于磷酸化抗体通常识别能力较弱(相对于总蛋白而言),信号一般都不太强,此时也仅需简单的漂洗;但标记的顺序一定是先标磷酸化后标总蛋白。
以上避免stripping主要从节约时间的因素考虑,实际上当上述2、3点存在时,个人还是会用stripping buffer简单漂一下,然后用TBST换液漂洗3次再上第二种抗体;但如果时间较紧,就会真的省略。
Stripping膜至少有三种方法:
A.用TBST一直洗膜,洗8hrs以上就可以清除多数蛋白的信号,信号过强的蛋白如内参除外。所以,当你的抗体非常弱的时候,孵育过夜实际上相当于stripping,新的信号不会出现,原来的信号也会被漂洗干净,出现白板。
B.请参考millipore PVDF膜附送的说明书配方(没有,请Google),上面提到如果信号很强,可以在50度反应。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巯基乙醇亦挥发,可以考虑临时添加。
C.如果做过IP,你就知道可以用低pH的Glycine-HCl洗脱beads上特异性吸附的蛋白。同理,0.1M Glycine(pH2.5,30min)也可以用于stripping膜,这是已知最廉价的高效洗膜方案。
而且经过TBST (10miundefined3)漂洗后,膜上的pH早就恢复到正常值,此时不存在上述stripping buffer残留成分干扰第二种抗体标记的情况。如果第一种蛋白信号过强,同样可以在50度stripping提高洗膜强度。
此外,膜风干后,表面结合的二抗也会脱落,不过不是很推荐。
看完stripping这个部分,再多想一层,你一定会找到同一张膜多次标记不同抗体的窍门。
如果有A、B、C三种蛋白,因分子量过于接近无法切膜:
a.如果A、B的抗体同是兔抗,C的抗体为鼠抗,则最合理的标记顺序为A-C-B或者B-C-A。
b.A、B、C的抗体同种来源,A、B几乎在一起,条带粘连;C靠下。如果A、B重要性差不多、B信号稍弱,则B-C-A;如果A的结果是最关键的,尽管B信号弱,一般还是A-C-B。
因为,经过两次stripping buffer洗脱,且两轮WB流程的时长都超过8hrs(一抗习惯4度过夜孵育),实际上在标记第三种抗体时,相对于经历了3次不同强度的stripping;不要担心第一种抗体还会有很强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