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抗原的免疫原性和专一性

互联网

4751

抗原与免疫原 :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也称为免疫原(immunogen)。

前一种性能称为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或抗原性(antigenicity),后一种性能称为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或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

抗原的分类 :根据抗原物质所具备的性能可分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和半抗原(hapten)两类。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仅具有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大多数的多糖、类脂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它们本身不具免疫原性,但当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便获得了免疫原性,这种与半抗原结合并赋予它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大分子称为载体(carrier)。

根据抗原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抗原与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是从外界引入体内而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内源性抗原是指体内的自身成分,如机体的组织或细胞因理化因素作用或病毒感染使这些成分发生改变或修饰,成为一种自身抗原或称新生抗原,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根据抗原的化学组成可分成蛋白质、糖类、脂类与核酸等抗原。

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异物性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免疫活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具有高度精确的识别能力,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将非己物质加以排斥。免疫应答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识别异物和排斥异物的应答,故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一般需要是异物,具有异物性的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异种物质:马血清、异种蛋白质、各种微 生物 及其代谢产物,对人来说是异种物质,均为良好抗原。

2)同种异体物质:高等动物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不同,其组织成分的化学结构也有差异。因此,同种异体物质也可以是抗原物质。例如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物质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即属此类。

3)自身抗原:自身组织成分通常无抗原性,但在某些异常情况下,自身成分也可成为抗原物质。

抗原一般为大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kD以上。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其抗原性越强。分子量在5kD以下的肽类,一般无抗原性,分子量为5-10kD的肽类为弱抗原。抗原须是大分子物质的原因为:

1)分子量越大,表面的抗原决定簇越多,而淋巴细胞要求有一定数量的抗原决定簇的刺激才能活化。

2)大分子胶体物质的化学结构稳定,不易被破坏和清除,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能持续刺激淋巴细胞。

大分子物质并不一定都有抗原性。例如明胶是蛋白质,分子量达100kD以上,但其免疫原性很弱。因明胶所含成分为直链 氨基酸 ,不稳定,易在体内水解成低分子化合物。如在明胶分子中加入少量酪氨酸则能增强其抗原性。因此,抗原物质除应为大分子外,其表面必须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此外,抗原分子的构象(conformation)即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因的三维结构,它决定该抗原分子是否能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互相吻合,从而启动免疫应答。抗原分子的构象变化,可导致其抗原性的改变。

抗原的物理性状与免疫原性的强弱有关。一般具有环状结构的蛋白质其抗原性比直链分子强;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抗原性为强;颗粒性抗原较可溶性抗原为强。

具备上述性状的物质须经非消化道途径进入机体(包括注射、吸入、混入伤口等),并接触免疫活性细胞,才能成为良好抗原。

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AD)是存在于抗原表面的特殊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一个抗原分子可具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每种决定簇只有一种抗原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大小相当于相应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

一般蛋白质的决定簇由5-6个 氨基酸 残基组成,一个多糖决定簇由5-7个葡萄糖残基组成,一个核酸半抗原的决定簇包含6-8个 核苷酸 。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指能与 抗体 分子结合的决定簇的总数,包括抗原表面功能价及其内部非功能价。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