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人体头部

互联网

3279

头由颅和面部两部份组成。颅内包含脑,面部有眼、耳、鼻、舌等特殊感觉器官和呼吸、消化系统的起始部。

一、境界与分区

头部以下颌骨的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枕外隆凸与下方的颈部分界。

头部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可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二、体表标志

头部可以扪及若干骨性标志,这些标志均有临床意义:眉弓、颧弓、翼点、乳突、枕外隆凸、上顶线、前囱点(额顶点)、人字点(顶枕点)、下颌角、下颌骨关节突、眶上孔、眶下孔、颏孔。

<fieldset> <legend><a name="section">目录 </a></legend><a name="section"> <ul><li> </li><li> • 面浅层与腮腺区</li><li> </li><li> • 颅顶部</li><li> </li><li> • 面侧部深区</li><li> </li><li> • 颌面部的间隙</li><li> </li><li> • 视器</li><li> </li><li> • 前庭蜗器</li><li> </li></ul> <p> [显示部分] [显示全部]</p> </a></fieldset>

面浅层与腮腺区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一、面部浅层结构

1.皮肤与浅筋膜

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与疖肿的好发部位。

浅筋膜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较多称颊脂体,睑部皮下脂肪少而疏松,水肿时睑部出现较早。浅筋膜中的弹性纤维及肌纤维与皮肤真皮层相连,形成皮肤的自然皮纹,面部手术的切口,应尽可能与皮纹一致。

浅筋膜中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等穿行,血管丰富,故创伤后愈合快,但出血较多。面部的静脉与颅内静脉有交通,故面部的感染可能向颅内蔓延。

2.面肌

面部表情肌属于皮肤,为一些薄而纤细的肌纤维。一般起于骨或筋膜,止于皮肤。收缩时牵动皮肤,使面部呈现出各种表情。主要分布于面部孔、裂的周围,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围。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有闭合或开大上述孔裂的作用。人类面部表情肌较其它动物发达,而人耳周围肌已明显退化。

(一)颅顶肌epicranius阔而薄,由左右各一块枕额肌组成,它由两个肌腹和中间的帽状腱膜构成。前方的肌腹位于额部皮下,称额腹;后方的肌腹位于枕部皮下,称枕腹。帽状腱膜galea aponeurotica很坚韧,连于两肌腹间,与头皮紧密结合,但与深部的骨膜间则隔以疏松结缔组织。枕腹收缩时可向后牵拉帽状腱膜;额腹收缩时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

(二)眼轮匝肌orbicularis oculi位于眼裂周围,呈扁椭圆形,收缩时可使眼裂闭合。由于少量肌束附着于泪囊,促使泪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

(三)口周围肌 口周围肌包括辐射状肌和环形肌两种。辐射状肌分别位于口唇的上下方,能上提上唇,下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下或外等不同方向。环形肌称口轮匝肌orbicularis oris,收缩时关闭口裂。在面颊深部还有一对颊肌,紧贴口腔侧壁粘膜,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还可外拉口角。

3.面部浅层的动脉

(一)面动脉facial artery(图10-3)在舌动脉的上方起自颈外动脉,行向前上,经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的深面,在下颌三角内行于下颌下腺的深面,绕下颌骨体下缘至面部,在咬肌前缘处可触及入该动脉的搏动,然后斜向前上经口角与鼻翼外侧,抵外内眦,改名为内眦动脉。

面动脉行程迂曲,沿途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在口、鼻、眼的周围,两侧的动脉支吻合丰富。内眦动脉在内眦部与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有吻合。

(二) 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为颈外动脉终支之一,在下颌颈处续于颈外动脉。经颧弓根部的浅面,在颧弓根上方约2-3厘米处,分为额支和顶支,额支前行与额动脉交通,顶支向后行与耳后动脉及枕动脉吻合。

颞浅动脉在上行过程中,先居于腮腺实质内,发出面横动脉在颧弓和腮腺管之间前行,分布于腮腺及咬肌表面,在颧弓上方发出颧眶动脉,布于眼轮匝肌周围。

由于颞浅动脉的位置浅而恒定,临床上常用来测压及压迫止血,在治疗颌面恶性肿廇时,还可经该动脉进行逆行插管,灌注化疗药物。

(三)眶上动脉supraorbital artery(图10-3)是颈内动脉的眼动脉的分支,在眶内分出后,经眶上切迹或孔穿孔出,布于额部皮肤及肌肉。

(四)眶下动脉infraorbital artery为上颌动脉的分支,经眶下裂、眶下沟和眶下管,最后出眶下孔,布于眶以下的皮肤和肌肉。

(五)颏动脉为上颌动脉的分支下牙槽动脉的末支,自颏孔突出,布于颏部的皮肤和肌肉。

4.面部浅层的静脉

(一)面前静脉anterior facial vein在内眦处起自内眦静脉,位于面动脉的后方,经鼻翼及口角的外侧,向后下方绕下颌骨下缘至下颌角的下方,与面后静脉前支汇合成面总静脉,穿颈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与眶内的眼上静脉相吻合,向后与颅内和海绵窦相交通。

由于面前静脉无瓣膜,故面部感染可经静脉逆行蔓延于颅内,导致海绵窦血栓或颅内感染,因此把鼻根与口角之间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面前静脉在口角平面,咬肌前缘处还接受一支面静脉的回流。

(二)面后静脉posterior facial vein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深面汇合而成。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前支与面前静脉汇合成面总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形成颈外静脉。

(三)眶上静脉、眶下静脉、颏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

5.面浅部的淋巴

面浅部淋巴管丰富,连成网状,注入下列淋巴结。

(一)眶下淋巴结位于眶下孔附近,主要收纳眼睑和睑结膜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二)颊淋巴结位于口角附近颊肌表面,主要收纳鼻、颊部皮肤和粘膜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三)下颌上淋巴结位于咬肌前缘,面动脉附近,主要收纳鼻、颊部皮肤和粘膜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四)腮腺浅淋巴结位于腮腺的浅面,收纳面外侧部和耳廓前面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腮腺淋巴结,腮腺深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收纳外耳道、鼓室、咽鼓管、鼻腔后部和颊深部的淋巴管,其输出管 注入颈深淋巴结。

6.面部的神经

(一)面神经facial nerve混合性神经,大部份纤维为运动性纤维,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小部分为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感受传递味觉刺激。内脏运动纤维为副交感纤维,经下颌下神经节及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泪腺以及腭和鼻腔粘膜腺的分泌。

面神经出脑干后进入内耳门,经过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先向前外行,继而几成直角转向后方(在转折处有感觉性的膝神经节genieulate ganglion),再经前庭窗的上方弓形向下,出茎乳孔,向前穿入腮腺,分为数支而终。面神经的主要分支如下:

(1)岩大神经greater petrosal ner ve

在膝神经节处由面神经分出,由内脏运动纤维构成,经过岩大神经沟,出破裂孔,再经翼管前行抵翼腭窝,在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分布到泪腺及腭,鼻腔粘膜腺,支配腺体的分泌。

(2)镫骨肌神经stapedial nerve

为面神经行于面神经管沿鼓室后壁下降时,在锥隆突后侧发出的一个细支,支配镫骨肌。

(3)鼓索chorda tympani

是面神经在未出茎乳孔前发出的重要分支,含内脏运动和内脏感觉纤维,穿过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一个分支)。内脏感觉纤维(味觉)是膝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内脏运动纤维(即副交感神经)随舌神经至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进入腮腺,在腮腺内一段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分支吻合成丛、由丛发出的分支呈辐射状自腮腺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分布于面部表情肌。

(1)颞支 多为二支由腮腺上缘穿出,越过颧弓中份浅面支配眼轮匝肌上缘及颧肌。

(2)颧支 有3-4支由腮腺上缘穿出与面横动脉伴行,横行于颧弓的上方,支配眼轮匝肌下份、颧肌及提上唇肌。

(3)颊支 有3-4支由腮腺前缘穿出,可分为上、下两主支,上主支平行于腮腺管的上方,下主支位于口角平面,支配颊肌及口周围肌。

(4)下颌缘支常为一支,于腮腺下端穿出,在颈阔肌深面跨过面动脉及面前静脉的浅面,沿下颌骨的下缘前行支配降下唇肌与颏肌。

(5)颈支 常为一支,较细,由腮腺下端穿出,向前下行支配颈阔肌。最常见的面神经损伤是周围性损伤,可发生在内耳道、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区等处,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面肌的瘫痪。但在面神经管内或内耳道处损伤时,除表情肌瘫痪外,还常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丧失,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等症状。

(二)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ver

三叉神经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支,分别经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出颅,穿行于面部各腔、窝中,运动纤维仅含于下颌神经中,支配咀嚼肌和与吞咽运动有关的肌肉;感觉纤维除分布于面深部的各种结构外,还形成皮支,自面颅的孔洞中穿出,分布于相应区域的皮肤,主要有:

(1)眶上神经为眼神经的末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上孔穿出至皮下,分布于额前部的皮肤。

(2)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末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下孔穿出,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的皮肤。

(3)颏神经 为下颌神经的末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颏孔穿出,分布于下唇及颏部的皮肤。

(4)耳颞神经 为下颌神经的分支,由腮腺上缘穿出,在外耳门前方上行,与颞浅动、静脉伴行,分布于颞部皮肤,并分出小支布于腮腺。

二、腮腺咬肌区

腮腺咬肌区的前界为咬肌前锋;后界为乳突、二腹肌后腹上缘及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上界为颧弓及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深部的茎突至咽、舌诸肌及血管、神经;浅面覆以浅筋膜和皮肤。本区内的结构有腮腺、咬肌、上颌动脉、面神经、面后静脉及颈外动脉等。

此区的层次不很分明,由浅入深大致为皮肤、浅筋膜、浅层的血管、神经分支和腮腺管、腮腺咬肌筋膜、腮腺浅部和穿行于腮腺内部及深面的血管、神经、咬肌、下颌支以及腮腺深部等。

1.腮腺parotid gland

(一)位置和分部

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上平颧弓,下至下颌角,后抵乳突前缘,前缘达咬肌表面。腮腺体积个体差异较大,重15-30克,其形态不规则,约呈楔形,楔形的底位于浅面,尖向前内适对咽侧壁,由于腮腺包绕在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方,故可将腮腺分为浅部、深部及峡部。

浅部覆盖于下颌支和咬肌后份的浅面,呈三角形;深部位于下颌支深面,呈锥体状突向咽侧壁。当深部发生肿瘤时,因位置较深从表面不易察觉,从口腔内咽侧壁上可见隆起。浅部和深部的连接处为峡部,位于下颌支的后缘。

(二)腮腺导管parotid duct

长约3.5-5厘米,由腮腺前缘发出,距颧弓下缘约1厘米处横行向前,经咬肌浅面至该肌的前缘,继而以直角转向内方,穿过颊脂体及颊肌、开口于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此处适对上颌第二磨牙。由耳轮脚向鼻翼和口角连线中点作一连线,该线的中1/3即腮腺管的表面投影。

与腮腺管伴行的有面神经的颊支,面横动、静脉。副腮腺多位于于腮腺管起始部上方,导管汇入腮腺管,其出现率约为20%。

2.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咬肌筋膜来自颈深筋膜的浅层,在腮腺的后缘分成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缘浅、深两层筋膜又合为一层,覆于咬肌的表面,叫做咬肌筋膜。腮腺鞘的浅层特别致 密,并发出许多小隔将腮腺分为许多小叶,因而腮腺发炎化脓时,表面不易摸出搏动;深层较为薄弱,因而脓液易向深部扩散。

3.腮腺与面神经关系

由于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中穿经腮腺,故以腮腺为准将之分为三段。

(一)腮腺前段 是以茎乳孔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长约1-1.5厘米。在乳突前缘中点,主干距皮肤表面约2-3厘米,此处可显露面神经干 。

(二)腮腺内段在腮腺内面神经通常分为上、下二干,上干较粗,下干略细。由两干发出若干分支,互相交织成网。此段面神经位于颈外动脉和面后静脉的浅面,腮腺发生炎症或肿瘤时,可压迫面神经,产生面瘫。

(三)腮腺后段 由腮腺内的面神经网发出的9-12个分支,分成颞、颧、颊、下颌缘和颈等5组从腮腺浅部的前缘、上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支配表情肌。

4.腮腺的毗邻及穿经腮腺的结构

腮腺的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门道及颞下颌关节。由前向后有面神经颞支、滠浅动、静脉、耳颞神经穿出腮腺上缘。腮腺的前缘紧贴咬肌表面,自上而下有面神经颧支、面横动、静脉、面神经的颊支的上主支、腮腺管及面神经颊支的下主支穿出。

腮腺的下端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颈支与面后静脉穿出。腮腺的后缘邻接乳突前缘、二腹肌后腹及胸锁乳突肌的上份。腮腺的浅面有位于耳屏前方皮下的耳前淋巴结、还有耳大神经的前支越过。腮腺的深面有许多主要血管神经,如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以及附着于茎突 上的肌肉。以上结构总称“腮腺床”。

纵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面后静脉及耳颞神经;横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有面神经的分支、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等。

[面部浅层和腮腺肌区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1.切口及翻皮瓣

(一)自额前正中发际上3厘米处始,沿中线向下经鼻背,再绕鼻翼作环形切口,继沿人中向下至唇缘,环绕口裂至下唇缘正中,再沿颏部正中向下切至下颌骨下缘;

(二)由口角向两侧至耳屏;

(三)沿下颌骨下缘切至耳垂根部;

(四)从鼻根向两侧至眼内眦,绕睑裂环形切至眼外眦,继向后外切至耳廓根部的上缘。

(五)面部皮肤较薄切口切勿过深,将皮瓣向外侧翻起。

2.分离面肌

皮瓣翻起时即可见至深面的表情肌。瓣认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额肌,颈阔肌有纤维止于口角。其余小肌不必一一辨认。用剪刀和镊子边观察边修净。修肌肉时切勿损伤血管神经。

3.修净并追踪面动脉和面前静脉

在颈部找到面动脉的起始处,向上追踪其行程和分支找出位于面动脉后方的面前静脉,并找出上、下唇动脉、内眦静脉和面深静脉。

注意切勿切断与上述动、静脉交叉的面神经分支。

4.解剖腮腺鞘浅层

修净腮腺表面,注意其表面有无腮腺淋巴结。观察腮腺鞘浅层及其向腮腺实质伸入的小隔。

5.修净并追踪腮腺管

在颧弓下方约一横指处,腮腺前缘找出腮腺管,向前追踪并观察穿过颊部的情况。

6.分离自腮腺穿出的诸结构

在腮腺的上缘找出面神经的颞支、颞浅动、静脉、三叉神经的耳颞神经;在腮腺前缘腮腺导管的上、下方找出面神经颊支的上、下主干 :在颊支上干的上方,有面横动、静脉及跨越颧骨向前上方走行的面神经颧支;在腮腺下端找出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面后静脉。

7.分离三叉神经的皮支及其伴行血管

在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作一纵切口,剥开眼轮匝肌,找出眶上神经及伴行的动、静脉。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厘米左右处,在上唇方肌深面找出眶下神经及伴行的动、静脉。

在下颌骨体距中线2-3厘米做一横切口向上翻起周围组织,找出额神经及伴行的动、静脉。

8.解剖面神经腮腺内段

沿着面神经的分支,将腮腺浅部向后翻起,显露和修净面神经腮腺内段的神经网,并追踪至其主干。在面神经各分支的深面找出面后静脉、颈外动脉主干,沿颈外动脉向上追踪出颞浅动脉,在下颌颈的后方找出上颌动脉,只找出起始段即可。暂不追踪。

9.解剖颊肌

在颊部的咬肌前缘和上下颌之间除去颊脂体,观察颊肌的位置注意起止情况。

颅顶部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一、额顶枕区

颅顶部前起眶上缘,后抵上项线和枕外隆凸,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1.层次:覆盖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可分为

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枕肌、腱膜下组织和颅骨外膜等5层。其中浅部的三层紧密相连,不易分开,故总称为头皮。

(一)皮肤:此区皮肤厚而致密,内含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容易发生疖肿或皮脂腺囊肿。血管和淋巴管也极为丰富,外伤时出血多,但创口愈合较快。

(二)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结缔组织形成许多垂直的小梁并将脂肪组织分成小格,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等。故浅筋膜内有感染时,渗出物多限于局部,不易扩散,神经末梢易受压而产生剧烈疼痛。在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收缩,故须加压止血或缝合止血。

(三)帽状腱膜与额枕肌:腱膜坚韧致密,前续额腹,后连枕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浅层,头皮横向裂伤伤及腱膜时,由于额腹和枕腹收缩的牵张,创口裂开。缝合头皮时须先将腱膜缝好,以减少皮肤的张力,利于创口的愈合。

(四)腱膜下疏松组织:是帽状腱膜与颅骨膜之间的疏松组织层,又称腱膜下间隙。此间隙在颅顶部范围很广,向前达眶部,后达上顶线。间隙内有若干导管与颅内静脉窦相通,故发生感染时,可经导血管向颅内扩散 。此隙出血时,常形成较大的血肿,其瘀斑可出现在上眼睑皮下。

(五)颅骨外膜:薄而致密,与各块骨间借结缔组织相连,故手术时较易剥离,但在骨缝处与缝间韧带愈合紧密,故骨膜下血肿仅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很容易与帽状腱膜下血肿鉴别。

2.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

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按其位置可分为前、外侧和后三组。

(一)前组:距正中线2厘米处有滑车动、静及滑车神经。距正中线约2.5厘米处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都是眼动脉的分支,前者由额切迹至额部,后者经眶上孔(切迹)到达额部。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都是三叉神经眼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在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出现压痛。

(二)外侧组:包括耳前和耳后两组。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及其伴行的耳颞神经;耳后组包括耳后动、静脉及面神经的耳后支、颈丛的耳大神经后支和枕小神经。

(三)后组: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分布于枕部 。

枕大神经为第二颈神经的后支,穿过项深部肌群后,大上项线平面距正中线2厘米处穿斜方肌腱膜,然后和枕动脉伴行,走向颅顶。封闭枕大神经可于枕外隆凸下方一横指处向两侧约2厘米处进行。

颅顶的神经走行在皮下组织中而且分布互相重叠,故局麻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应当将神经阻滞的范围扩大。

颅顶的动脉有广泛的吻合,不但左右两侧互相吻合,而且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也互相联系,所以头皮在发生大块断裂时也不易坏死。由于血管神经从四周向颅顶走行,开颅手术而作皮瓣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皮瓣蒂应是血管和神经干所在部位,以保证皮瓣的营养,而作一般切口则应呈放射状,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颅顶的静脉也位于皮下组织内,广泛吻合形成静脉网,主干与同名动脉伴行,额外侧静脉和额内侧静脉向下回流至内眦静脉,再入面前静脉。内眦静脉可借眼上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相交通。

颞浅静脉向下与上颌静脉合成面后静脉,面后静脉也可通过上颌静脉经翼丛而与颅内静脉窦相交通。

耳后静脉与枕静脉都回流到颈外静脉。

颅顶部的淋巴管我注入头颈交界处呈环形排列的淋巴结,如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和下颌下淋巴结等,它们的输出管注入颈浅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

二、颞区

颞区位于颅顶的两侧。其上界为上颞线;下界为颧弓上缘;前界为颧骨的额突和额骨的颧突;后方为上颞线的后下段。

层次 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浅层和深层、颞肌及颅骨外膜。

(一)皮肤 此区皮肤移动性大,无论纵行或横行切口,皆易缝合,愈合后瘢痕也不明显。

(二)浅筋膜 含脂肪组织较少,上方与颅顶浅筋膜相连,下方续于面部浅筋膜,内有血管和神经,分为耳前、后组(已述于上节)。

(三)颞筋膜 temporal fascia

起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止于颧弓的浅面;深层止于颧弓的深面。

(四)颞肌此肌为咀嚼肌之一,为扇形肌起自下颞线和颞筋膜深层的深面,前部肌纤维向下,后部肌纤维向前行,肌腱止于下颌骨冠突及其内侧面。

(五)骨膜 较薄,紧贴颞骨表面,剥离困难,因此,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在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间隙。

[颅顶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1.切口和翻皮瓣

在颅顶部略偏中点前方做十字切口,各线约长5厘米。将皮肤及浅筋膜做一层向四周翻开,注意浅筋膜与其深面的帽状腱膜层愈合甚紧。

2.清理额腹及帽状腱膜

皮下组织的深面,即为帽状腱膜和部分额肌,清理时刀锋应与肌纤维平行。

3.探查帽状腱膜下隙

将帽状腱膜切开一个小口,将刀柄插入腱膜深面,并向周围拨动,以验证腱膜下存在一个疏松的潜在间隙。

4.剥离颅骨外膜

将帽状腱膜切除一小块,暴露其深面的腱膜下组织,再深面即为颅骨外膜,将颅骨外膜翻起,审视其与颅骨的结合情况。

面侧部深区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此区位于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其上部为颞下窝。区内的结构,有咀嚼肌、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上颌动脉等。

一、咀嚼肌

咀嚼肌(图10-13、14)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主要参与咀嚼运动。

1.咬肌:masseter

浅部纤维起自颧弓前2/3,深部纤维起于颧弓后1/3及其内面,为强厚的方形肌肉,纤维行向下后方,覆盖于下颌支外面,止于下颌支外面及咬肌粗隆。

2.颞肌temporalis

起于颞窝,为扇形扁肌。肌束向下汇聚,通过颧弓深面,以强大的肌腱止于颌骨冠突。

3.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

以强大肌腱起于翼突窝及上颌结节。纤维向外上方,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

4.翼外肌 lateral pterygoid

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及翼突外侧板的外侧面,有两个头,纤维行向后外,止于下颌颈、关节盘和关节囊。咬肌、颞肌和翼内肌收缩能上提下颌骨(闭口);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前,并参与张口;一侧翼外肌收缩,则使下颌骨转向对侧;颞肌后部纤维收缩,可拉下颌骨向后。咀嚼肌由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运动支配。一侧下颌神经损伤,患者张口时,下颌歪向患侧,咬合时,患侧咬肌、颞肌无力。

(二)面部深层的血管

1.上颌动脉maxillary artery

又名颌内动脉,为颈外动脉终支之一,在下颌颈处由颈外动脉发出后,经下颌颈深面入颞下窝横向前内,经翼外肌浅面或深面入翼腭窝 ,沿途分支布于鼻腔、腭部、颊部、上颌和下颌齿、牙龈和咀嚼肌等。

上颌动脉颞下窝时,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 自起点至翼外肌下缘,此段的主要分支有:

①脑膜中动脉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在下颌颈的深面由颌动脉向上发出,空耳颞神经两根之间,经棘孔入颅中窝,在颅内分前、后两支,前支较粗,向前上行于翼点内面的骨沟内,布于顶骨内面前部的硬脑膜。颈区颅骨骨折,此处骨质较薄,易伤该支形成硬膜外血肿。后支沿颞鳞内面弯曲向后,分布于顶骨内面的后部及相邻的枕鳞区的硬脑膜。

②下牙槽动脉inferior alveolar (dental) artery

向下与同名静脉、神经伴行入下颌孔,经下颌管,分支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最后出颏孔,易名为颏动脉。

第二段 位于翼外肌的浅面,主要分支为分布于咀嚼肌和颊肌的肌支。

第三段 为入翼腭窝的一段,其主要分支有:

①上牙槽后动脉分布于上颌磨牙及其附近牙龈。

②眶下动脉 该动脉出眶下孔前发出上牙槽前、中动脉,布于上颌的牙齿及附近牙龈,眶下动脉与同名神经、静脉伴行,出眶下孔后布于面部。

③腭降动脉 沿翼腭管下降,分布于腭及腭扁桃体。

④蝶腭动脉 经蝶腭孔下至鼻腔。

2.翼丛pterygoid plexus 和上颌静脉maxillary vein

翼丛位于颞下窝内,颞肌与翼内、外肌之间,为面深部较大的静脉丛,收纳上颌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最后形成上颌静脉。该丛以面深静脉与面前静脉交通,并通过卵圆孔及破裂孔附近的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面部的感染可以通过此渠道引起颅内感染。

三、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由较粗大的感觉根和细小的运动组成。感觉根上的感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叫做三叉神经半月节。自节发出三大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运动根紧贴三叉神经半月节的深面,进入下颌神经。故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属感觉性,而下颌神经则为混合性。三支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运动纤维则主要支配咀嚼肌。

1.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

自半月节发出后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等三支。

(一)额神经frontal nerve

最粗,在上睑提肌的上方向前行,在眶中部分为二支,较大的外侧支为眶上神经;较小的内侧支为滑车上神经。滑车上神经经眶上孔内侧的额切迹,眶上神经经眶上孔(切迹)出眶,布于额部的皮肤。

(二)泪腺神经Lacrimal nerve

较细小,沿外直肌的上缘向前至泪腺

(三)鼻睫状神经nasociliary nerve

在上直肌的下面斜越视神经上方至眶内侧,分出睫状节长根和2-3支睫状长神经等。分布于眼球、眼睑、泪囊、鼻腔前部的粘膜和鼻下部的皮肤。

2.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经园孔出颅至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区,经眶下沟、管,出眶下孔称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牙齿以及鼻腔和口腔的粘膜。

上颌神经主要分支有:

(一)上牙槽神经superior alveolar nerve

该神经分为前、中、后三支。上牙槽后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主干发出,在上颌骨体后方入骨质;上牙槽中支和前支分别在眶下沟和眶下管内由眶下神经发出。上述神经分布于上颌牙齿及牙龈。

(二)蝶腭神经

为两根短小的神经,在翼腭窝内分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由节发出的分支布于鼻腔和腭部粘膜。

(三)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

为上颌神经本干的延续,眶下裂入眶,行经眶下沟、眶下管,再经眶下孔出眶,分布于眼睑鼻外侧部,上唇和颊部皮肤,在沿途发出上牙槽中支和前支。

(四)颧神经

较细小,在翼腭窝发出,经眶下裂入眶,在眶内分为两小支,分布于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发出小支加入泪腺神经,主管泪腺的感觉和分泌(泪腺分泌为岩大神经在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随颧神经分布至泪腺)。

3.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是混合性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在颞下窝内即分出许多分支。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口腔底、颊部的粘膜、舌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运动纤维主要分布于咀嚼肌。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有:

(一)耳颞神经auriculo-temporal nerve

以两个根起始,挟持着硬脑膜中动脉,然后合成一干,在下颌关节后方转向上行,自腮腺上缘穿出,与颞浅动、静脉伴行,分布于颞部皮肤、下颌关节、外耳道的皮肤、鼓膜及耳前面的皮肤。

在腮腺内发出一小支分布于腮腺,此支含有副交感纤维,来自舌咽神经的岩小神经,经耳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

自翼外肌两头间穿出,沿颊肌外面前行贯穿此肌,分布于颊部的皮肤和颊粘膜。

(三)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dental) nerve

为混合性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外侧面下行,经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在管内分成许多小支,分布于下颌牙齿、牙龈、终支从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布于颏部及唇的皮肤和粘膜。

在未进入下颌孔以前,下牙槽神经发出一小支走向前下方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四)舌神经lingual nerve

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行向前下方,在舌骨舌肌外侧越过下颌下腺上方至舌尖。支配口腔底和舌前2/3粘膜的躯体感觉。

舌神经在行程中有来自面神经的鼓索加入,故鼓索内的味觉纤维随着舌神经分布到舌前2/3司味觉,故鼓索内的副交感纤维随舌神经到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及舌下腺,支想腺体的分泌。

(五)咀嚼肌支为数支,支配咀嚼肌。

一侧三叉神经完全性损伤后,损伤侧的面部皮肤、角膜、结合膜、鼻腔、口腔粘膜和舌前2/3一般感觉均消失,由于角膜感受消失故角膜反射不能引出。损伤侧咬合无力,张口时下颌歪向患侧。

(六)附于三叉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

颅部经动眼、面和舌咽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到达周围4对副交感节换神经元,再发出节后纤维抵达效应器官,这4对副交感节均位于三叉神经干或其分支附近。它们是:

(1)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

位于视神经的外侧与外直肌之间。有三个根进入此节。①副交感根 即睫状神经节短根,来自动眼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加入睫状短神经;②交感根来自海绵窦部的颈内动脉丛;③感觉根来自鼻睫状神经。

由节发出6-10条睫状短神经,向前进入眼球。其副交感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交感纤维支配瞳孔开大肌和眼球内血管,感觉纤维接受眼球的一般感觉。

(2)翼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 ganglion

位于翼腭窝内,上颌神经的下方,接受三个根。①副交感根 来自面神经的岩大神经,该神经出破裂孔经翼管至翼腭窝,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一部分随上颌神经的分支颧神经至眶内,再随泪腺神经至泪腺;另一部分经腭大、小神经和鼻后支布于腭和鼻腔的粘膜腺体;②交感根自颈内动脉的交感神经丛发出,叫做岩深神经,在破裂孔处与岩大神经合并形成翼管神经,经翼管至翼腭窝内;③感觉根 来自上颌神经的蝶腭神经。翼腭神经节的分支为鼻后支和腭神经布于鼻腔和腭的粘膜。

(3)耳神经节 otic ganglion

在卵圆孔下方,贴于下颌神经内侧面,接受4个根来的纤维。

①副交感神经 来自舌咽神经的岩小神经,在节内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随耳颞神经至腮腺司该腺分泌;②交感根 来自脑膜中动脉交感丛;③感觉根 来自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④运动根 来自下颌神经,分布于鼓膜张肌和腭帆张肌。

(4)下颌下神经节submandibular ganglion

①副交感根来自面神经鼓索内的副交感纤维,经舌神经到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舌下腺,司该二腺的分泌;②交感根 来自面动脉的交感丛;③感觉根 来自舌神经。

四、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为第Ⅸ对脑神经,它含有四种纤维成分。①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②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在耳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司腮腺的分泌;③内脏感觉纤维(包括味觉)分布到舌后1/3、咽鼓管、鼓室等处粘膜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司一般感觉及舌后1/3的味觉;④躯体感觉纤维分布至耳后皮肤。

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含一般感觉的假单极神经元),出颈静脉孔后,又形成一稍大的下神经节(含内脏感觉的假单极神经元),主干走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绕过茎突咽肌后外侧,向前经舌骨肌深面到舌根。其主要分支有:

1.颈动脉窦支carotid sinus branch

在颈静脉孔下方发出,沿颈内动脉下降,分布于颈动脉窦及颈动脉体。传导颈动脉窦内的压力感受器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感觉,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冲动入脑后,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2.舌支

为舌咽神经的终支 分数支分布于舌后1/3的粘膜和味蕾,司一般内脏感觉和味觉。

3.鼓室神经

发自下神经节,进入鼓室后,在鼓室内壁与交感神经共同形成鼓室丛,由丛发出数支分布于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的粘膜。鼓室神经的终支形成岩小神经,出鼓室后,经卵圆孔至颞下室,在耳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随耳颞神经至腮腺,司腮腺的分泌。

4.茎突咽肌支

由舌咽神经分出,支配茎突咽肌。

5.扁桃体支

至腭扁桃体和咽腭弓、舌腭弓的粘膜,司一般内脏感觉。

6.咽支

在咽侧壁上与迷走神经的咽支以及交感神经共同组成咽丛。舌咽神经的咽支司咽粘膜一般内脏感觉。舌咽神经损伤后,咽和舌后1/3感觉障碍,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失。

颌面部的间隙 编辑本段 回目录

颌面部上、下颌骨与周围的肌肉之间、或肌肉与肌肉、肌肉与器官之间,存在着一些潜在间隙,正常情况下,这些间隙中充填着疏松结缔组织,有的间隙还有神经、血管穿行,从而使相邻的间隙彼此通连。当炎症感染时,可循此途径蔓延,脓液也可溃破筋膜,扩散到邻近的间隙。

一、咬肌间隙

咬肌间隙masseteric space的前界为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及腮腺组织;上达颧弓下缘;下抵下颌骨下缘;内侧界为下颌支的外面;外侧界为咬肌及腮腺的深面。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牙槽的第三磨牙,在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下颌骨骨髓炎时,可扩散至此间隙。

此间隙的感染向前可扩至颊间隙;向下绕过下颌切迹可扩散至翼颌间隙和颞下窝;经颧弓深侧可至颞窝;向下可扩散至颌下间隙,甚至向后下可扩散至腮腺,导致腮腺脓肿。

二、翼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 space

又称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其前界为颞肌及下颌骨冠突;后界为下颌支后缘与腮腺;内侧界为翼肌及其筋膜;外侧界为下颌支的内板及颞肌内面;上界为翼外肌;下界为下颌支与翼内肌相贴近的夹缝。

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动、静脉穿行,下牙槽神经阻滞术即将局麻药物注入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翼颌间隙的感染可向上扩散至颞下窝和翼腭窝;向内沿翼内肌后缘可扩散至咽旁间隙;向下可扩散至下颌后窝。有时可沿血管神经束向上经卵圆孔蔓延到颅腔。

三、颞下间隙

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

位于翼下颌间隙的上方,前界为上颌骨的后面;后界为茎突及茎突诸肌;内侧为蝶骨翼突外侧板;外侧界为下颌支上份及颧弓;上界抵蝶骨大翼的颞下嵴及颞下面;下界为翼外肌下缘平面。

此间隙在位置上处于颌面部诸间隙的中央,在间隙内有翼丛、上颌动脉及其分支和上、下颌神经的分支通过,从而使颞下间隙与邻近的翼颌间隙、颊间隙、咽旁间隙等相通,并可借眶下裂与眶腔、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内相通。因此颞下间隙的蜂窝组织炎很少单独存在,常与相邻间隙特别是翼颌间隙的感染同时存在。

四、咽旁间隙

位于翼内肌、腮腺深部与咽侧壁之间,呈倒立的锥体形。上抵颅底;下达舌骨平面;前界为翼下颌韧带、颌下腺上缘;后界为椎前筋膜。由茎突及茎突诸肌将此间隙分为前后二部。前部称咽旁前间隙;后部称咽旁后间隙。

咽旁前间隙较小,咽升动、静脉行于其中,内侧有咽上缩肌及腭扁桃体。腭扁桃体感染可侵及该间隙。咽旁后间隙较大,内有颈内动、静脉及第Ⅸ-Ⅻ脑神经及颈深上淋巴结,此内容为腮腺床的结构。

咽旁间隙与翼颌间隙、颞下间隙、下颌下间隙、咽后间隙相通。

五、下颌下间隙

下颌下间隙submandibular space

位于颌下三角内。上界为覆盖下颌舌骨肌深面的筋膜;下界为颈深筋浅层;前界为二腹肌前腹;后界为二腹肌后腹。

间隙内主要含有下颌下腺、颌下淋巴结、面前静脉及面动脉。此间隙通过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下间隙相通,并与翼颌间隙、咽旁间隙相通。下颌第2、3磨牙根尖感染可引起此间隙感染,由厌氧细菌引起的蜂窝组织炎称路德维希(ludwig)氏咽颊炎。

[面深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1.解剖咀嚼肌

(一)在咬肌表面清除残存的腮腺,保留面神经主干及分支,并将面神经向外翻起,完全暴露咬肌,观察其起止状况。

(二) 在颞窝处观察颞肌表面的颞筋膜,沿颧弓上缘切开颞筋膜,切开时注意观察它分为两层,分别止于颧弓内、外面。向上翻起颞筋膜,暴露颞肌,观察颞肌的纤维方向。

(三)切断咬肌起点,向下翻起,注意咬肌神经及血管从下颌切迹处穿出,分离清楚后切断,随咬肌下翻。

(四)锯下颧弓,暴露深面的颞肌止点止于下颌骨的冠突和下颌支前缘,找出颊神经并注意保留。

(五)在下颌孔前缘锯开下颌支前半,将颞肌连带下颌支的骨片一起向上翻起,使颞下窝彻底暴露,观察翼内肌、翼外肌和颊肌的位置和起止状况。

2.清理下牙槽神经、血管及舌神经

在下颌孔清理下牙槽神经和血管,向上追踪至翼外肌的下缘,在下牙槽神经束进入下颌孔前发出一支下颌舌骨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前方,找出舌神经向下追踪至颌下区,在舌骨舌肌浅面,下颌下腺上方,舌神经下方有下颌下神经节。上述两神经均在翼外肌下缘穿出,颊神经则穿过翼外肌两头之间,在舌神经的前方出现,向下追踪至颊部。

3.清理翼丛

在辗外肌表面翼丛向后外方集合形成上颌静脉,与颞浅静脉合并形成面后静脉。试找面深静脉连至面前静脉。

4.追踪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将翼丛清除,显示上颌动脉及上颌动脉的三段。在翼外肌下缘深面,上颌动脉第一段上缘,寻找硬脑膜中动脉,穿过耳颞神经第二根之间,经棘孔入颅。上颌动脉第一段下缘,发出下牙槽动脉与同名神经伴行入下颌孔。上颌动脉在第二段在翼外肌表面发出许多肌支,支配咀嚼肌。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为第三段,其分支暂缓查。

5.清理下颌神经

分清耳颞神经、下牙槽神经、颊神经及肌支,沿舌神经向上追踪,找出其上段,探查面神经发出的鼓索加入舌神经的情况。

6.结合颅骨和有关翼腭窝的标本观察下列内容:

(一)上颌神经经园孔入翼腭窝,蝶腭神经(2支)连于翼腭神经节。

(二)上颌神经与上颌动脉经眶下裂、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改名为眶下神经和动脉,在未入眶下裂前发出上牙槽后神经与同名动脉伴行入上颌骨后面的小孔。

(三)翼腭神经节接受翼管神经后,向下发出腭大、小神经及鼻后支,上述神经均有上颌神经发出的同名动脉伴行。

7.观察下颌关节的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外侧壁,观察下颌关节内的关节盘的形状,以及附着于关节囊和关节盘前端的翼外肌。

视器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视器visual organ是感受光线刺激并将之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器官。这种冲动经视神经和中枢神经内的传导通路到达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器由眼球及附属装置构成。

一、眼球

眼球eyeball位于眶腔的前部,借筋膜与眶壁相 连,眶腔的后部充以眶脂体,垫托眼球。眼球呈大致球形,其前、后面的正中点,分别叫做前极anterior pole和后极posterior pole。平前、后极连线的中点所做的环形线,叫做中纬线或赤道。

矢状方向,通过眼球前、后极的连线,叫做眼轴;由瞳孔的中央点至视网膜中央凹的连线,叫做视轴。视轴的前点偏于眼轴的内侧,而中面凹位于于眼轴的外侧,因而视轴与眼轴以锐角相交叉。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

1.眼球壁

眼球壁包括外、中、内膜三层。

(一)外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又称纤维膜,起着支持和保护眼球壁及其内容的作用,前1/6叫做角膜cornea,是致密面透明的膜,其曲度大于眼球壁的其它部分,有屈光作用。角膜内无血管,但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稍分布,对痛、触觉极为敏锐,故当炎症时常有剧痛。

后5/6叫做巩膜sclera,呈乳白色,不透明,巩膜前端与角膜相续部分的深部,生有环形的静脉窦,叫做巩膜静脉窦sinus venosus sclerae ,后端在视神经穿 出部位,巩膜包于视神经的周围,形成视神经鞘。

(二)中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丛和色素细胞,故又称为血管膜或色素胞。中膜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等三部分。

(1)虹膜iris是中膜的最前部,为圆盘状薄膜,呈冠状位,中央有圆孔,叫做瞳孔pupil。虹膜内有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平滑肌,一部分环绕在瞳孔的周围,叫做瞳孔括约肌sphincter pupillae ,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另一部分呈放射状排列于瞳孔括约肌的外周,叫做瞳孔开大肌dilator pupillae,受交感纤维支配。

在强光下或视近物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的进入量;在弱光下或远望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开大,使光线的进入量增多。虹膜的颜色由于色素的多寡的进入量增多。虹膜的颜色下于色素的多而深浅不一。

(2)睫状体ciliary body是中膜中部最厚的部分,衬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后部平坦,叫做睫状环;前部有许多突起叫做睫状突。由睫状突发出许多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体内生有平滑肌,叫睫状肌,睫状肌的纤维位于睫状突内侧部分者环行,位于外侧的部分前后纵行,前端附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后端附于睫状体的后缘和脉络膜的前缘,睫状肌受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环形肌收缩使睫状突向内伸,纵行肌则牵睫状体和脉络膜向前,协助睫状突内伸,使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作用而加大自身的曲度,以适应近物。

反之,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被牵紧,晶状体也被拉薄,曲度变小,以适应看远物。

(3) 脉络膜choroid是中膜的后2/3部,为衬于巩膜内面的一层薄而柔软的膜,与巩膜结合疏松,其间有淋巴间隙,向后经视神经周围的鞘间隙通蛛网膜下腔。其内面与视网膜色素细胞层紧贴,后方有视神经穿过。脉络膜的功能是营养眼球并吸收眼内分散的光线,以免扰乱视觉。

(三)内膜

内膜即视网膜retina,衬于中膜内面,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色素部,由单层色素上皮构成;内 层为神经部,又依其构造及附衬的部位不同,分为视部(位于后2/3部)、睫状体部和虹膜部。其中仅视部具有感光功能,其余二部不能感光,称为盲部。视网膜两层在某些疾病时互相脱离,叫做视网膜剥离症。

视网膜视部的后部厚,向前逐渐变薄。后部有一白色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的穿出部位,叫做视神经盘optic disc(视神经乳头),盘的中央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视神经盘没有神经细胞,不能感光,生理学上叫做盲点。

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毫米的稍下方,有一黄色的小圆盘,叫做黄斑macula lutea,其中央为一小凹,叫中央凹fovea centralis,是感光(辨色力、分辨力)最敏锐的地点。上述结构可用眼底镜在活体上观察。

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复杂,将在组织学中叙述,本节仅做概略介绍。视网膜神经部由三层神经细胞构成,最外层为感光细胞,紧贴视网膜外层的色素上皮,有感受强光和色彩的视锥细胞和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两种。中层为双极细胞。内层为节细胞,节细胞发出的轴突集中于视神经盘,形成视神经、穿过眼球壁的内、中膜,外膜包绕于其周围,构成视神经鞘。

2.眼球的内容物

眼球内容物是透明无血管的组织,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具有屈光作用。它们使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线能够进入眼球并在视网膜上成像。

(一)房水aqueous humor

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眼房内。眼房chamber是位于角膜与晶状体、睫状体和睫状小带之间的腔隙,它被虹膜分为前、后两部,分别称为前房和后房。前、后房借瞳孔相通。前房周边部,虹膜与角膜相交处,叫做虹膜角膜角。

房水除具折光作用外,还有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房水由睫状体的血管渗透和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入于后房,经瞳孔入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入于其深部的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房水经常循环更新,保持动态平衡,若回流不畅或受阻,则致房水充滞于眼房中,使眼内压升高,患者视力受损,视野缩小并伴有严重头痛,称为青光眼。

(二)晶状体lens

位于虹膜后方,玻璃体的前方,呈双凸透镜状,前面较平坦,后面凸隆明显,具有弹性,不含血管神经,外面包以透明的高弹性薄膜,叫晶状体囊。晶状体本身由许多平行排列的晶状体纤维组成,其周围部称晶状体皮质;中央部称晶状体核。

晶状藉众多睫状小带系于睫状体上,前已述及晶体曲度的变化,取决于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晶体的作用在于通过其曲度变化,调整屈光能力,以使物像聚焦于视网膜上。老年人晶体的弹性减退,睫状肌呈现萎缩,调节功能降低,出现老视。若晶状体因疾病、创伤、老年化而变混浊时,称为白内障。

(三)玻璃体vitreous body

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除具有屈光作用外,还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若玻璃体混浊,则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若其支撑力减弱则可发生视网膜剥脱。

二、眼的附属装置

眼的附属装置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以及筋膜和眶脂体等,对眼球起保护、运动和支持作用。
眼睑eyelids是位于眼球前方的屏障,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可分为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为睑裂,裂的内、外端分别叫内眦和外眦,内眦钝圆,外眦较锐。

眼睑的外面为皮肤,内面为结膜,中间夹以皮下组织、肌层和睑板。皮肤和结膜相互移行部为睑缘,睑缘前缘生有2-3排向前弯曲的睫毛,睫毛的根部生有睫毛腺,此腺发炎称为麦粒肿。睑缘的后部,有一排睑板腺的开口。

上、下睑缘靠近内侧端处,各有一个小乳头状突起,其顶部有一小的开口,叫做泪点。内眦与眼球间有一微凹的间隙、叫做泪湖,是泪水集聚的地方。睑的皮下组织疏松,脂肪极少或无有,可因积液而肿胀。

皮下组织的深面为肌层,肌层主要为眼轮匝肌(属面肌),受面神经支配,收缩时使睑裂闭合;上睑还生有提上睑肌,以腱膜止于上睑的根部,受动眼神经支配,收缩时可使上睑上提,开大睑裂;此外在其深面,上、下睑还有一些平滑肌束,附于上、下睑板,称为睑板肌或muller氏肌,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可使睑裂开大。

肌层的深面为睑板tarsus,呈半月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与睑缘垂方向排列的睑板腺,以成排的小管开口于睑缘,分泌脂性液体,以润滑睑缘并防止泪液外溢。睑板腺阻塞发炎时,称为霰粒肿。

2.结膜

结膜conjunctiva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富含血管。覆盖于眼睑后面和眼球的前面。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即睑结膜、球结膜和二者的结合部即结膜穹窿。睑结膜贴于睑板后面,透明而光滑。球结膜覆盖巩膜前方的部分较疏松,容易推动,而在角膜周缘部结合紧密,并移行于角膜上皮。结膜穹窿分为上穹和下穹,有较多皱襞,以利于眼球运动。当睑裂闭合时,结膜则形成位于上、下睑和眼球之间的囊,称为结膜囊。

3.泪器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由泪腺和泪道组成,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一)泪腺lacrimal gland位于眶上壁外侧的泪腺窝内,呈扁椭圆形,有10余条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的外侧部。泪腺分泌泪液,借瞬目活动将之涂于眼球表面。

(二)泪小管lacrimal ductule上、下各一,分别位于上、下睑的皮下,起自泪点,分别向上或下垂直走行,再折向内侧水平走行,开口于泪囊。

(三)泪囊lacrimal sac位于眶内侧壁前部的泪囊窝内,为一膜性囊,其上端为盲端,下端移行于鼻泪管。眼轮匝肌有纤维越过泪囊深面并与囊壁相连,肌收缩时可牵拉泪囊使之扩大,以利泪液流通。

(四)鼻泪管nosolacrimal duct紧贴于骨性鼻泪管的内面,为续于泪囊下端的膜性管,开口于下鼻道的外侧壁。

4.眼球外肌

眼球外肌ocular muscles属横纹肌,包括上、下、内、外4条直肌和上、下2条斜肌及1块上睑提肌,前6块都是牵拉眼球向各方向转动的肌肉。

上直肌superior rectus、下直肌inferior rectus、内直肌medial rectus和外直肌lateral rectus均起自视神经管周围的总腱环,分别行于眼球的上、下、内侧和外侧各方,止于眼球巩膜赤道线以前的各相应面。上斜肌superior obliquus也起自总腱环,在上直肌和内直肌之间纤维斜向上内行,以细腱通过眶内侧壁前上方的纤维滑车,折向后外,止于眼球巩膜赤道线的后外方。下斜肌inferior obliquus起自眶下壁内侧近前缘处,斜向后外行于下直肌与眶下壁之间,止于眼球下面巩膜赤道线的后外方。

眼球的运动以眼球前极或瞳孔的位置为基准,由于上、下直肌的位置与眼轴形成约25℃的夹角,故上、下直肌可使瞳孔向上、下转动的同时,还使瞳孔转向内侧。内、外直肌可使瞳孔向内、外侧转动。上斜肌可使瞳孔转向下外方;下斜肌则使瞳孔转向上外方。当注视物体时,两眼的眼肌共同协调动作,侧视时,一侧的外直肌与另一侧的内直肌同时收缩;聚视时两眼的内直肌同时收缩。

上睑提肌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位于上直肌的上方,起自视神经上方的骨面,止于上睑,作用为提上睑和开大睑裂。

5.眶筋膜及眶脂体

硬脑膜在视神经管处分为两层,内层包绕视神经形成视神经鞘,外层附于眶壁移行于眶骨膜。眼球的外面从角膜缘以后的部分,为纤维组织薄膜所包绕,叫做眼球筋膜或眼球鞘fasciae sheath of eyeball,又名Tenon氏囊,该鞘与巩膜间存有一空隙,叫做巩膜外隙,与眼球形成犹如球窝关节样结构,以保证眼球的转动,在各眼球外肌的外面包有眼肌筋膜,如套袖样,以实现各肌的灵活运动。

在眼球、眼肌、视神经及泪腺之间,充以脂肪组织,它们对眼球起着支持和弹性垫的作用,这些脂肪团块称为眶脂体adipose body of orbit.

三、眼及眶的血管和神经

1.眼血管

(一)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是颈内动脉的颅内分支,与视神经一起从视经管入眶,在眶内,动脉先居于视神经的外侧,继而在上直肌和下方越过视神经的上方至眶的内侧壁前行,终支形成眶上动脉和滑车上动脉,分布于额部皮肤及睑。行程中发出分支供给眼球、眼球外肌、泪腺等器官。

其中最重要的分支为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artery of retina,是眼动脉在入眶后即发出的细小分支,先行于视神经的下方,继而穿入视神经并行于其中央,从视经盘中心穿出,立即分布为上、下两支,每支再分为鼻侧支和颞侧支,营养视网膜的内层,但黄斑的中央凹无血管分布,临床上常用眼底镜观察此动脉。

(二) 眼静脉有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收集眶内结构及眼球的静脉,眼上、下静脉均起于眶的前内侧,因而与内眦静脉间有吻合。眼上静脉向后行,经眶上裂汇入海绵窦;眼下静脉向后行分为两支,一支注入眼上静脉,另一支经眶下裂注入翼丛。

眼球的静脉回流有三个途径:视网膜的静脉血汇入视网膜中央静脉;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静脉血汇入涡静脉,涡静脉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外层,有4-6条,在赤道线的稍后方穿出巩膜;眼球前份的虹膜等处的静脉血经睫状前静脉回流。这些静脉均回流于眼上、下静脉。

2.眼及眶内的神经

眼球及眶内结构的神经支配较为复杂,视神经传递视觉冲动;眼球外肌由Ⅲ、Ⅳ、Ⅵ脑神经支配,眼球及眶内结构的一般感觉由Ⅴ脑神经第一支眼神结支配,此外尚有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平滑肌及腺体。

(一)视神经optic nerve,为第2对脑神经,它与一般神经不同,实为第3级神经元的轴突构成。视网膜的三层细胞均为神经细胞,在胚胎发生上它们由前脑泡两侧突出的视杯演化而来,第一级神经元为视锥和视杆细胞;第二级为双极神经元;第三级为视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向视神经盘聚集,再穿眼球壁后行,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视神经外面也与脑组织一样包有与三层脑膜相延续的膜,蛛网膜下腔也延续到视神经周围,故颅内压增高时,视神经盘可出现水肿。

(二)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内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均起自中脑,经脚间窝出脑,行于海绵窦外侧壁上部,自眶上裂入眶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支配下斜肌的支分出一个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组成,在睫状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经睫状短神经,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完成调视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三)滑车神经thochlear nerve含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在下丘下方出脑,绕大脑脚前行,穿经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向前内行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从上面进入并支配上斜肌。

(四)展神经abducent nerve含躯体运动纤维,起于脑桥,从延髓脑桥交界处出脑,前行至颞骨尖端入于海绵窦,位于颈内动脉的外侧,经眶上裂入眶,从内侧进入并支配外直肌。

(五)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是三叉神经第一支,为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半月节发出后,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和滑车神经下方经眶上裂入眶,分支分布于硬脑膜、眼眶、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以及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的皮肤。

(1)泪腺神经lacrimal nerve 较细小,沿眶外侧壁、外直肌上缘至泪腺。另外有来自面神经的副交感纤维,经翼腭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经颧神经交通支加入泪腺神经,支配泪腺分泌。

(2)额神经frontal nerve最粗,在上睑提肌前上方前行,在眶中部分为二支,较大的外侧支为眶上神经supraorbital nerve,经眶上切迹(孔)分布于额部皮肤;较小的内侧支为滑车上神经supratrochlear nerve分布于上睑、鼻背和额部皮肤。

(3)鼻睫状神经nasociliary nerve在上直肌和视神经之间前行,达于眶内侧壁,分出睫状节长根(感觉根)和2-3支睫状长神经,分布于眼球、眼睑、泪囊、鼻腔前部的粘膜和鼻下部的皮肤。

(六)交感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来自颈8和胸1节段脊髓,经颈交感干至颈上节,交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经颈内动脉丛,至睫状神经节(穿过),经睫状短神经入眼球,支配瞳 孔开大肌和眼球内血管。另外交感神经纤维还支配睑板肌。

前庭蜗器 编辑本段 回目录

前庭蜗器vestibulocochlear包括感受头部位置的位觉器和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器两部分,所以又称位听器。尽管这两种感受器在机能上是互不相干的,但由于它们在结构位置上关系密切,所以合并讲述。

听觉器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中耳是声波的传导装置,内耳的耳蜗是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的所在部位;位置觉感受器则存在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中。

一、外耳external ear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等三部分,具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功能。

1.耳廓

耳廓auricle以弹性软骨为支架,外面被覆皮肤而构成。皮下组织很少,但血管神经丰富。下方耳垂部分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

耳廓凸面向后,凹面朝向前外。周缘卷曲叫做耳轮,耳轮的前内侧,有与之平行的隆起叫对耳轮,对耳轮的上端分叉,分叉间的凹陷部叫做三角窝,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狭窄而弯曲的凹沟叫做耳舟。对耳轮的前方有一深凹叫耳甲,被耳轮的起始部耳轮脚分为上部的耳甲艇和下部的耳甲腔。

耳甲腔的前方有一突起,叫耳屏,从前方遮盖着外耳门。对耳轮的下端突起,与耳屏相对应,叫做对耳屏,二者之间隔以屏间切迹。对耳屏的下方为耳垂。

2.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为自外耳门向内延伸至鼓膜的管道,成人长约2-2.5厘米,外侧1/3为软骨部与耳廓软骨相续;内侧2/3为骨性部。外耳道全形为一曲管,从外向内,软骨部先朝向前上,继而稍向后,骨性部的朝向前下,故作外耳检查时,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即可使外耳道拉直。婴儿外耳道的发育尚未完全,短而狭窄,其鼓膜位置较水平,在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二、中耳

中耳middle ear 包括鼓室及其后方与之相通的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以及向前下方与咽交通的咽鼓管等三部分。

1.鼓室tympanic cavity

位于颞骨岩部内,为内外方向扁的不规则的含气腔洞,内表面衬以粘膜,为咽粘膜经咽鼓管延续而来,向后移行为乳突窦粘膜。鼓室内有听小骨及附于其上的小肌肉、血管和神经等。

(一)鼓室各壁

上壁由颞骨岩部前上面的外侧份构成,叫做鼓室盖,与颅中窝仅以薄骨板相隔,故中耳炎可溃破此薄板侵入颅腔。

下壁紧邻颈静脉窝,叫颈静脉壁。

前壁为颈动脉管的后壁,叫做颈动脉壁,上部有肌咽鼓管,此管被一片不完整的隔分为两个半管,上方者叫鼓膜张肌半管,内藏鼓膜张肌。下方者叫咽鼓管半管,为咽鼓管外侧1/3的骨性壁。

后壁为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口,通向乳突窦及乳窦小房。乳突窦口的内侧壁上有弓形的隆起,叫做外半规管凸;窦口的下缘处有锥状隆起,蹬骨肌藏于其内,并以细小的肌腱自锥状隆起的尖端穿出。

在外半规管凸的下方和锥状隆起的上方有面神经由鼓室的内侧壁转至鼓室的后壁下行。在锥状隆起的后下方有鼓索(神经)自面神经管穿出,进入鼓室,再穿鼓室下壁的小裂隙出颅加入舌神经。

外侧壁的大部分是鼓膜,鼓膜上方为骨性部,即鼓室上隐窝的外侧壁。鼓膜tympanic membrane呈斜位,是外耳道和中耳的分界。其外侧面朝向前、下、外,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角,因而外耳道的前、下壁较长。婴儿鼓膜更为倾斜,几近于水平。

鼓膜的周缘附于颞骨上,中心向内凹陷,是锤骨柄的附着处,叫做鼓膜脐。沿锤骨柄向上鼓膜向前、后各形成一条皱襞,叫做锤骨前襞和锤骨后襞,两襞上方的鼓膜略呈三角形,薄而松弛,叫做松弛部;而两襞下方的骨膜则坚实而紧张,称为紧张部

。鼓膜脐的前下方有一三角形的反光区,叫做光锥。鼓膜是以纤维组织为基础,外面覆以皮肤(与外耳道皮肤相续),内面覆以鼓室粘膜而构成。

内侧壁又称迷路器,壁的中部隆凸,叫做岬,由耳蜗第一圈的隆起形成,岬的后上方有卵圆形的孔,叫做前庭窗(卵圆窗),通内耳的前庭,镫骨底借韧带连于该窗的周缘。

岬的后下方有较小的圆孔,叫做蜗窗(圆窗),通耳蜗的基部,在活体有第二鼓膜将之封闭。前庭窗的后上方有弓形的隆起,叫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走行,面神经管管壁甚薄,有时有小孔或不完整,故中耳炎时常可侵及面神经。

(二)听小骨

听小骨共有三块,即锤骨、砧骨和蹬骨,三者以关节和韧带连接成链状的杠杆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时,经听小骨链的连串运动,使蹬骨底在前庭窗上摆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锤骨malleus呈锤子形,有一细长的柄和一个膨大的球形的头。柄的下端附着于鼓膜脐,柄的上端生有两个突起,分别突向前方和外侧。头向上突入于鼓室上隐窝,与砧骨头形成关节,并有韧带将之系于鼓室上壁。

砧骨incus有体和长、短二脚,体的凹面与锤骨头形成球窝状关节,长脚伸向下方,未端与蹬骨头形成关节。

镫骨stapes可分为头、二脚和底等部分,头与砧骨长脚形成关节,自头伸出的二脚连于椭圆形的底。底借韧带系于前庭窗的周缘。

(三)听小骨肌

鼓膜张肌tensor tympani位于鼓膜张肌半管内,起于邻近的骨及软骨,以腱止于锤骨柄的上端,肌收缩时牵拉锤骨柄使鼓膜紧张,受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支配。蹬骨肌stapedius位于锥状隆起内,以细腱穿出隆起的尖端,止于蹬骨头,收缩时,将蹬骨牵向后外方,使蹬骨底与前庭窗周缘间的韧带紧张,受面神经的分支支配。听小骨肌的协同作用是减低声波的振动强度,以保护听觉感受器。

2.咽鼓管

咽鼓管auditory tube 由咽侧壁向后外通向鼓室,长约4厘米,可分为内侧的软骨部和外侧的骨部(即颞骨岩部的咽鼓管半管)。骨部的外侧端开口于鼓室的前壁,软骨部的侧端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约与下鼻甲的后端平齐,叫做咽鼓管咽口。

当吞噬时,咽鼓管咽口张开,使空气经咽鼓管至鼓室,以维持鼓膜内、外的大气压的均衡,便于鼓膜接受声波冲击而颤动。小儿咽鼓管短且走向平,腔径较大,故咽部感染常经咽鼓管向鼓室蔓延。

3.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乳突窦mastoid antrum 和乳突小房mastoid cells是鼓室向后方伸延于乳突内的含气腔洞。乳突窦向前经乳窦口通鼓室,向后则与乳窦小房相连。这些腔洞以均衬以粘膜,该粘膜与鼓室粘膜、咽鼓管粘膜和咽粘膜相延续,故中耳炎时常向后发展为乳突窦炎。

三、内耳

内耳internal ear 位于颞骨岩部,居于中耳和内耳道底之间。包括由骨密质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曲管,称骨迷路,及其内部的形态与骨迷路基本一致的膜性曲管,叫做膜迷路两部分构成。膜迷路内充以淋巴液,叫做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间隙内也有淋巴液,叫做外淋巴。内、外淋巴液互不交通。

1.骨迷路

骨迷路bony labyrinth 在颞骨岩部内,沿岩部长轴从前内向后外依次排列着耳蜗。前庭和骨性半规管等三部分。

(一)耳蜗cochlea形似蜗牛壳,蜗底对向内耳道,蜗顶朝向前外方,由蜗螺旋管蟠绕蜗轴两圆半而构成。蜗轴呈圆锥形,骨质较疏松,蜗螺管则由骨密质构成,两者之间质地有明显不同。

由蜗轴发出骨性螺旋板,突入于蜗螺旋管内,但板的游离缘并未达到蜗螺旋管的对侧壁,空缺处由膜迷路的膜性蜗管填补,从而将蜗螺管分为两半,上半称前庭阶,下半叫做鼓阶。

故耳蜗内实际由蜗管、前庭阶和鼓阶等三条并列的管道系统构成。膜性蜗管的顶端为盲端,与蜗螺旋管顶之间留有蜗孔,前庭阶和鼓室阶内的外淋巴液可经蜗孔互相交通。前庭阶起自前庭,与中耳间隔以前庭窗;鼓阶则以蜗窗的第二鼓膜与中耳鼓室相隔。

(二)前庭vestibule为位于骨迷路中部的近于椭圆形的空腔,其前部连通耳蜗,后部有5个小孔,与3个骨半规管相通。前庭的外侧壁即鼓室内侧壁,有前庭窗为蹬骨底及韧带所封闭;前庭的内侧壁即内耳道底,前庭神经自膜迷路起始后经此入颅后窝。

(三)骨半规管bony semiciroular canals 为3个C字形的弯曲骨管,三者在三维方向互相垂直。其中外半规管位置与水平面一致,又称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后半观管与岩部的长轴平行。

由于两侧颞骨岩部的长轴延长线以直角相交,所以两侧水平半规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一侧的前半规管则与另一侧的后半规管相平行。每个半规管有2个脚与前庭后部相通,一个叫单脚,一个较膨大,叫壶腹脚。但前半规管与后半规管的单脚合成一个总脚,开口于前庭,所以3个半规管仅有5个口与前庭相通。

2.膜迷路

膜迷路membranons labyrinth  是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和囊,其管径小于骨迷路,可分为位于耳蜗内的蜗管,位于前庭内的球囊和椭圆囊,以及位于骨半规管内的膜半规管等三部。

(一)蜗管cochlear duct位于耳蜗内,其口径仅及耳蜗的1/8,紧靠耳蜗的外侧壁(以蜗轴为中心),填补了骨性螺旋板与耳蜗外侧之间的空隙,随螺旋板蟠绕约两圈半,顶端为盲端,底部后端借连合管通球囊。蜗管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细,内含内淋巴。

截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壁(前庭膜),对向前庭阶;外侧壁紧贴蜗管外侧壁的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 ;下壁由骨性螺旋板的外侧部和蜗管鼓壁(膜性螺旋板或基底膜)构成,其上有螺旋器spiral organ (Corti氏器),是听觉的感受器。

螺旋器的主体是毛细胞,另外还有支持细胞和盖膜。毛细胞排列于基底膜上,其顶面有听毛,上方有盖膜,当声波经外耳、中耳传入时,经前庭窗引起耳蜗的外淋巴波动,继而基底膜振动、内淋巴波动,刺激毛细胞与盖膜接触而感音。

基底膜内的纤维长短不一,蜗底(近蜗窗处)最短,向蜗顶逐渐加长,有如琴弦,与毛细胞感受音频的高低相关。

声波的传导途径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途径。空气传导的途径是经外耳道振动鼓膜,经听小骨链将之传至前庭窗,引起耳蜗外淋巴波动,经前庭壁引起内淋巴波动,并经鼓阶引起螺旋器基底膜振动。

刺激毛细胞,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蜗神经传入脑干,再经一定的传导径路传入大脑皮质听觉感受区,产生听觉,骨传导主要是指音波冲击颅骨,经颅骨传至耳蜗,使耳蜗外淋巴液产生波动,刺激螺旋器的毛细胞而感受。但骨传导的效能比空气传导要小得多。

临床上将鼓膜、听小骨等损坏而导致的听力下降叫传导性耳聋,交螺旋器和蜗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障碍叫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时,可经骨传导听到声音,而神经性耳聋则可完全丧失对音波的感受。

(二)球囊的椭圆囊saccule and utricle 位于前庭内,球囊位于前下方,借连合管与蜗管相通;椭圆囊居于后上方,其后壁有5个开口,与膜性半规管相连。两囊之间有椭圆球囊管相连,由此管发出内淋巴管,经前庭内侧壁至颞骨岩部后面,内耳门的后外侧,扩大为内淋巴囊,内淋巴经此囊渗出到周围血管丛。

球囊的前壁有球囊斑,椭圆囊的底有椭圆囊斑,两斑生有毛细胞,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椭圆囊斑近于水平位,头部前腑后抑时则刺激该斑的毛细胞;球囊斑近于矢状位,头侧倾斜时则可刺激囊斑的毛细胞。 

(三)膜半规管semicrcular ducts与骨半规管形态一致,但管径较小。在壶腹处管壁隆起形成壶腹嵴,嵴与壶腹的长轴相垂直,是位置觉感受器,嵴上的毛细胞能感受旋转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

3.内耳道

内耳道为岩部的骨管,以内耳门开口于颅后窝,外侧为内耳道底。底上有许多小孔,有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及迷路动脉(又称内听动脉,为两侧椎动脉合成的基底动脉的分支)等通过

4.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

是第8对脑神经,可分为前庭神经和蜗神经两部分。前庭神经传递位置觉的冲动,它的双极细胞体位于内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穿过内耳道底的小孔,分布于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的毛细胞,其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经内耳门入颅。蜗神经传递声波刺激,双极细胞体位于蜗轴内,形成蜗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分布于螺旋器的毛细胞,中枢突集中成蜗神经穿过内耳道底,经内耳门入颅。

5.内耳的血管和淋巴

内耳的动脉来自基底动脉的迷路动脉,在内耳道底分为前庭支和耳蜗支,分布于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来自耳蜗和前庭的静脉汇成迷路静脉,出内耳门汇入附近的硬脑膜静脉窦(岩上、下窦,横窦)。

内耳迷路的内淋巴,由蜗管外侧壁(血管纹)分泌产生,经内淋巴管、内淋巴囊渗出至周围的血管丛;外淋巴则经小管与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