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
互联网
β-受体激动剂,又称为β-兴奋剂(β-agonists)是一类人工合成药物,主要用于防治人、兽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痉挛,在药学上称为β-肾上腺素兴奋剂。
β-受体激动剂在体育比赛中可用于增强运动员、动物(如马)肌肉,提高运动成绩,国际奥委会将β-受体激动剂列为禁用药物。β-受体激动剂根据苯环取代基结构分为苯胺型(如: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苯酚型(沙丁胺醇)、间苯二酚型(如:特布他林)。
80年代,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β-受体激动剂具有营养再分配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瘦肉率。1992年,西班牙首次发生物多人食用含β-受体激动剂的畜产品中毒事件;1997年,香港发生进食大陆供港猪的内脏引起人中毒等事件。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对于中国出口的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我国因兽药残留问题出口欧盟肉制品受阻;普通大众也需要无公害食品。
因此,对β-受体激动剂的分析研究不仅在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上、体育运动中,而且在食品安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对β-受体激动剂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酶联免疫法(ELISA)、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