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器官与组织
互联网
2738
按其功能不同分为:
中枢(初级)免疫器官
1.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2. 清除能识别自身成分的淋巴细胞克隆;包括:胸腺和骨髓(人和哺乳动物),法氏囊(禽类)
外周(次级)免疫器官及组织
1. B细胞成熟的场所
2. 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包括:淋巴结 脾脏 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等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一) 骨髓—— 既是造血器官,又是各类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A.造血干细胞(hematopietic stem cells):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可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
B.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 cell):骨髓内膜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 IL-3、IL-4、IL-6、IL-7、CSF等),促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骨髓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
(1)髓样前体细胞(myeloid progenitor) 粒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2)淋巴样前体细胞(lymphoid progenitor)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T细胞)、B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B细胞在骨髓内的
发育
发育
发育过程:从邻近骨内表面的骨髓膜下区向骨髓腔中心移行并逐渐发育,淋巴样前体细胞 B细胞(pro-B )前B细胞(pre-B) 未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 活化的B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A.粘附性接触(粘附分子的配体)---结合前体细胞分泌的粘附分子
B.提供生长因子 --- SCF和IL-7等。
B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区别:
A.免疫球蛋白的轻、重链基因重排及表达;
B.各阶段发育特征性蛋白分子的表达 ---未成熟B细胞自身耐受性的四种命运选择:(Related to BCR)
(1)通过受体编辑(receptor-editing)产生新受体;
(2)导致B细胞克隆程序死亡,即克隆消除(clonal deletion);
(3)诱导永久性的对抗原无反应状态(失能,anergy)和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mIgM下降
(4)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发育为成熟B细胞。
(二)胸腺
胸腺为T细胞分化成熟提供微环境22g (birth) 35g (young) 6g (old)
1. 胸腺的细胞组成
(1)胸腺细胞:
前T细胞:CD4/CD8双阴性细胞( 胸腺外皮质)
中等分化T细胞: CD4/CD8双阳性细胞( 胸腺内皮质)
成熟T细胞: CD4/CD8单阳性细胞(胸腺髓质,迅速离开,定居外周)
(2)胸腺基质细胞:在胸腺细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2. 胸腺微环境
胸腺为T细胞分化提供微环境--- 影响胸腺内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
微环境构成:
(1)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2)细胞外基质成分:胸腺激素、细胞因子、末梢神经
3. 胸腺的功能
1)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 免疫调节 (微环境构成成分的作用)
3) 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清除或抑制,形成对自身抗原的中枢耐受
二.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
(一)淋巴结:500-600个
T细胞约占75%,B细胞约占25%。
1.淋巴结的基本结构:
被膜
皮质:浅(外)皮质区---
主要由淋巴滤泡构成,B细胞区;深(内)皮质区(副皮质区)---主要含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T细胞区。
髓质:主要由髓索构成。
生发中心:
初级淋巴滤泡经抗原刺激而形成,内含大量增殖分化的B淋巴母细胞,此细胞向内迁移至髓质转化为浆细胞,可产生与抗原有高亲和力的抗体
2.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
A.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摄取 输入淋巴管 淋巴结 游离抗原 淋巴液 淋巴结 巨噬细胞吞噬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处理、递呈
抗原 T淋巴细胞 T细胞活化、分化成效应T细胞。
B.B细胞 识别特异性抗原 活化、分化成浆细胞 特异性抗体。
3.淋巴结的功能:
1)免疫细胞居留的场所
2)发生初级免疫应答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深皮质区的高内皮小静脉(淋巴细胞离开血循环进入淋巴结 髓质 输出淋巴管 淋巴导管 血液)
4)过滤作用
(二)脾
T细胞:占45%; B细胞:占55%。
被膜白髓:T细胞分布: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 )--- 白髓内靠近中央动脉;
B细胞分布:PALS的外周构成的滤泡。
红髓:macrophage
功 能:
1)免疫细胞居留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1)免疫细胞居留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2)全身血液的重要滤器:
macrophage负责清除(衰老红细胞、来自血液的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发生
(三)粘膜伴随(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指存在于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下的散在淋巴组织和一些带有淋巴滤泡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NALT (nasal-ALT):鼻相关淋巴组织(咽、颌、扁桃体)
NALT (nasal-ALT):鼻相关淋巴组织(咽、颌、扁桃体)
BALT (bronchus-ALT):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GALT(gut-ALT):肠相关淋巴组织(阑尾和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es)
黏膜免疫系统: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淋巴细胞好象流浪者但知道自己的去向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
初始T、B淋巴细胞(未接触抗原,骨髓和胸腺) 血液循环经毛细血管 外周淋巴组织 淋巴管 血液 淋巴组织。
存在于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High Endothelial Venule;高内皮小静脉):淋巴细胞结合和通过组织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回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
其意义:
1)增加抗原与淋巴细胞接触机会,使淋巴细胞不断从淋巴组织分布至外周血液,保证更多表达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有机会接触抗原,并产生免疫应答
2)充实淋巴组织,即淋巴组织可从反复循环的“细胞库”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
3)保证淋巴细胞在组织中均衡分布
4)调节淋巴细胞生长和功能,淋巴细胞在不同组织微循环作用下得以更好发育再循环的时间:一次约24小时淋巴结逗留时间取决于是否与抗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