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互联网
□本报记者 王璐 张思玮
《科学时报》:首先,请结合一线检验工作,谈一谈医学技术的发展给检验科带来哪些好处?
郑燕蓉:从事检验科工作近30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随着生物医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医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实验技术和现代化仪器的广泛应用,使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治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逐步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些新技术带来的优势,不仅使检验项目更加丰富、快速、准确,并且对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起到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如分子生物学和流式荧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验诊断领域,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查中,应用分子生物学诊断应用于病毒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病毒的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调查。应用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对标本中的病毒进行量化分析。如检测乙肝病毒DNA、丙肝病毒RNA、甲流H1N1等。
流式荧光—液芯技术与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技术一样同属发光类技术之一,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广等优点,同时又由于其独特的检测原理,液态芯片具备了其他发光类技术所不具备的高通量检测能力,主要涉及的领域有:过敏源筛查、自身免疫病、肿瘤标志物、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细胞因子、感染性疾病检测等,其强大的检测能力和高质量的检测数据迅速引起了临床检验界的广泛关注。
《科学时报》:作为检验科主任,你对检验医师培养有哪些好的建议或意见?
郑燕蓉:检验医学作为实验和临床之间的桥梁,人才培养仅仅局限在检验技术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临床型和科研型人才的介入,检验医学才能迅速发展。检验科工作人员要走出实验室,只有把实验数据和临床结合,才能从单纯地提供数据转变为提供高效的临床诊断信息。
检验新技术应用和设备更新使检验医学更贴近临床。近几年,检验仪器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或微机化。仪器的自动化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检验结果更加全面,为临床医师诊断和鉴别疾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数据。
现代化检验仪器的应用要求检验人员了解临床诊断疾病的方法和急需的检验项目,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与协作。要实现检验科的工作目标,其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
检验医师是介于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科学技术两大学科间的边缘学科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两个学科相互结合融会贯通。因此应在工作中注意多方面培养其业务能力,有明确的职责及能力要求,使大家有具体的努力方向。在与医、教、研相结合的同时,逐步拓展,不断提高。对各类人员进行分级管理,根据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及工作经历,实行三级管理:高级、中级、初级,确定职责,标准具有可操作性。使他们能够为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