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科研不顺?且看 Nature 的 10 条建议

丁香园

842

新年发 Nature,应该是大多数科研狗的一个新年梦想。然而对于我等渣渣咸鱼来说,发 Nature 的难度就在那里,只增不减。不过今年 Nature 为各位准备了几位科学家眼中的十大诀窍作为新年礼物!是不是很务实!是不是很贴心!!!



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这 10 大诀窍吧!



MIHAELA VAN DER SCHAAR 英国牛津大学数据科学家



关注基础知识


在这个学科交叉的时代,跨学科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在博士学习期间尝试不同方向的课程,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并建立强大的技术背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获得博士学位后,如果可以掌握多一些的工具,在跨领域从事其他一些科研工作时将更加游刃有余。



不要害怕跨专业


树挪死,人挪活。通过转换专业,也许我们会遇见真正适合我们的专业。即使到了中年,仍有激发科研热情,焕发第二春的机会。


当 MIHAELA 教授决定遵循他的兴趣,转换方向研究数据挖掘时,他已处于信号处理方向的事业顶峰,并被聘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正教授,但这不影响他转换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即使在学术界,转换专业并不为主流思想所认可:人们转换领域的后的科研成果影响力常常会小于一直坚守在这个领域的大佬们,所以人们常常无法下定决心转换专业。



MEGHAN DUFFY 密歇根大学生态学家


了解说「是」的力量


尽管学术界常常建议我们有效地说「不」(say 「No」),但学会何时说「是」(say 「Yes」)也同样重要。许多学者因为压力过大,对科研总是无比投入,故而对其他事务常常说「不」。


但是如果你从不说「是」,你就永远也找不到你所关心的东西,也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相反的,如果我们对我们的长期目标进行定期的、清晰的思考规划,在机会来临时往往能精确把握。


MEGHAN 教授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学术界的环境。所以当他有机会为动态生态学写博客时,尽管时机很糟糕,但他知道如果此刻不说「是」,选择放弃,他一定会后悔,因而他坚定表示:「我不能神奇地创造更多的时间,但我能充分利用我所拥有的时间」。


毅然把握住机会,身体力行精确把握实现目标的机会,倾力奉献力争改善学术界的环境。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不要为了职业而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过去小编也常常抱着「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然长眠」的心态,觉得拼一拼没啥!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那些处在职业生涯初期的年轻人,大都认为应该把科研摆在首位,其余事情在之后可以慢慢弥补。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然而这种心态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精神健康问题而不得不离开学术界中的人比比皆是,但很多人常常会说:「事情非常糟糕,但我会在稍后处理。」但这个问题应该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控制工作时间,合理分配时间锻炼、与朋友和家人共度时光并尝试享受生活。



MAYA SCHULDINER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家



倾听实验室成员的声音


在一个课题组中,许多 PI 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他们会为了掌握主动权而与他们的学生和博士后产生距离感。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PI 们应该尝试倾听实验室成员的声音,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实验室的成员位于基层,直接体会实验室各项指标,因而对一个实验室运转顺利与否有更深的了解,甚至可以提出有一些让实验室发展更好的良策。所以,我们应该倾听实验室的成员的声音,术业有专攻,在后学中常有道存,不拘于时,学于余,放平姿态,教学相长。



JOHN DUNLOP 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生物物理学家



学会敲门


小编觉得这一条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博士和博士后。每当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一定要四处走走,自我介绍,自我推销。


虽然刚开始会有点尴尬,但是至少这样会让我们知道,谁拥有什么仪器,谁拥有什么样的平台与合作伙伴。仅仅依赖于这些机构的网站和 PI 的主页往往会使自己与关键信息失之交臂。学会敲门,介绍自己或许会给自己一个和他人合作的机会。



别为琐事烦心


生活常常被琐事包围,例如在当前的科研环境下,发表论文的数量往往是一个评估的标准,过度与他人比较,往往会让自己烦心,但其实不用和周围的人比较,一心一境,和我们科研抱负比起来,专注与自己的课题或许能更快获得成果。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用科学来充实自我,有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结识许多同行,出席会议;为心中想要研究的主题努力积淀。当我们准备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时,这些知识储备和人脉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那时再回想起来,期初我们担心的小事根本无关紧要。



EMILY ROBERTS 西雅图博士个人理财公司业主



了解自身的价值


在接受任何职位之前,都要做好谈判的准备。无论是寻找博士后还是教职,都要把薪水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来考虑。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税收和存钱的目标,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我们不得不搬到一个新的城市,那么我们还需要考虑生活成本的变化。


所以我们应该去索要更高的薪酬。但我们的新雇主往往不会考虑生活成本的问题,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来进行论证,了解自身的价值在此时就无比重要了。当然,事先做一点功课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了解其他同行在相似的岗位下可以获得多少的薪酬。



留心实验室外的生活


不得不说,许多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的目标是留在学术界。但是我们不要把思想变得太过狭隘,要多留意身边的项目和户外活动,你可能会爱上它们。很多人都以他们会走上教师的道路,但最终他们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举个小编身边的栗子,小编有很多师兄师姐毕业以后都离开了学术界,有些成为了商界大佬,有些去考了公务员,有些去卖卖房子,有些甚至开始倒腾起阿胶,生物狗几乎占据了各行各业!但不论如何,我遇到的几乎所有离开学术界的人都表示,他们喜欢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不要把经费资助视为理所当然


如果我们知道主要的资助制度是如何运作的,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对于中国的学者来说,主要就是一些科研经费的申请了!我们需要好好了解国自然的申请流程和运行机制,而不是轻信那些道听途说的建议。写本子是一门学问,成功中奖申请到经费的,往往是那些洞若观火,对基金申请了然于心的人。


以上就是 Nature 给大家带来的 10 大建议,或许有些不适合在读的博士或者硕士们,但是总有些对我们的科研生活存在些许帮助!


建议归建议,该听总是要好好听,但是实验也要好好做,可是,实验流程不懂诶!怎么办!!!可以去看看丁香通新推出的实验板块哦!


祝大家新年多发好文章!心想事成,早早毕业!

<link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