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材料与仪器
磷酸钾 戊二醛 蔗糖 焦锑酸钾 锇酸
步骤
1. 组织切成约 1 mm3 的小块,用 0.09 mol/L 磷酸钾(或草酸钾)-3% 戊二醛(pH 7.3,用 0.1%~1% KOH 调 pH)固定 4 h 以上,4℃。也有人推荐固定早期用微波照射,以加速固定液渗入细胞内部(关于微波照射使用情况参见有关章节)。
2. 固定后用 0.09 mol/L磷酸钾(或草酸钾)-4% 蔗糖(pH 7.3)漂洗2~4 h,换液3 次。
3. 1.5%~2% 焦锑酸钾-1% 锇酸4℃ 固定 2 h。
4. pH 10 的蒸馏水漂洗 3 次×10 min,以洗尽残留的焦锑酸盐。
5. 脱水、包埋同常规,切片,染色或不染色。
6. 电镜观察。
注意事项
1. 焦锑酸钾常温溶解很慢,加热至 90~100℃ 则可很快溶解。
2. 应用磷酸钾或草酸钾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心、肝、肾、脑等组织、血细胞及培养细胞都可以用。
3. 焦锑酸盐还能与钠、镁等离子反应,形成沉淀,因此需控制实验条件,使焦锑酸盐主要与钙反应,少或不与钠、镁反应,用 1.5%~2% 焦锑酸钾 4℃ 反应较为合适(在此反应条件下的实验进行 EDX 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中不含或极少含钠、镁)。
4. 焦锑酸钾渗透到细胞内速度很慢,如果组织用灌注固定,再用振荡切片机切成薄片,效果较好。
5. 细胞内有离子钙及结合钙,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从理论上讲,与磷酸盐(草酸盐)-焦锑酸盐反应的应为离子钙,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部分结合得不是很牢固的结合钙也可能与磷酸盐(草酸盐)-焦锑酸盐反应形成沉淀。
6. 切片后染色,常规观察,可同一般染色。如果要做能谱分析,则不染色,必要时可在锇酸固定后再用 1% 锇酸 2% 亚铁氟化钾固定,以提高反差。
常见问题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