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订时间:
简介
细胞表面存在负电荷,文献称为 anionicsites、anionicgroups 或 negativecharges,国内有人称之为阴离子位点,因为它们在空间平面上呈点阵分布。此外,细胞的基膜上也存在阴离子位点,如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基膜的阴离子位点主要由硫酸肝素蛋白多糖构成,细胞膜与基底膜不同,其阴离子位点主要由唾液酸、某些蛋白的竣基等构成。关于其生物学作用,可能与细胞识别、通透性等有关系。病理情况下(如肾疾病),阴离子位点可减少或消失。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可用阳离子探针进行标记,常用的有阳离子化铁蛋白、聚乙烯亚胺等。对于阴离子位点的分布模式,电镜观察为线性排列(实际为点阵样分布),颗粒直径大多为 3~20 nm(视染色方法而异),颗粒间的距离大约为 60 nm。
来源:《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应用》
来源:丁香实验
操作方法
1. 0.1 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阳离子化铁蛋白,浓度为0.2~0.5 mg/ml。2. 组织样品悬浮于阳离子化铁蛋白液体中,室温下反应30 min。3. 0.1 mol/L磷酸缓冲液充分漂洗。4. 3% 戊二醛固定,漂洗。5. 1% 锇酸后固定,包埋同常规。6. 切片。必要时用硝酸铋染色,以提高铁蛋白反差。
聚乙烯亚胺染色法1. 用 0.1 mol/L 二甲胂酸钠缓冲液配 1% 聚乙烯亚胺,含 2% 蔗糖。2. 组织切成小块,浸泡在聚乙烯亚胺溶液中,室温下反应 30 min。3. 0.1 mol/L 二甲胂酸钠缓冲液充分漂洗。4. 3% 戊二醛固定,漂洗。5. 1% 锇酸后固定,包埋,超薄切片,染色同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