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1 文题 文题应简短明了开门见山对读者具有吸引力,能准确地概括论文内容,点名主题,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一般文题不超过20个字。写作中应注意:文题中无虚词如/关于0/对于0等;文题开头避免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病例数)以利于编制索引;少用或不用副标题;尽可能避免使用标点符号;需要特殊说明时在文题右上角标注/0并在本页左下脚说明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854367);非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要书写全称不能随便缩写如把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写成甲减心。   2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概括和浓缩,是论文内容不加评论和注释的简短陈述,是一篇有数据有结论的短文。他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约阅读时间,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详读全文。目前医学论文的摘要大多采用结构式摘要的格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摘要的字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缩略语,略称代号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一般比较重要的论文都有摘要内容较简单或较短的论文也可没有摘要。   3 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用以表示论文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疗法:强大自身墙堡 不再谈癌色变

免疫系统可以是一个对抗癌症的强大武器,但如何控制它仍是研究人员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本篇介绍如何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进行癌症治疗。 第一个肿瘤是一个小型黑色素瘤,长在马克戈尔曼(MarkGorman)脖子左侧上。医生将它切除了,并向戈尔曼保证,癌症已经治好了。 但八年之后,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医生看着戈尔曼的腹部,皱起了眉头,问他是不是一个酒鬼。黑色素瘤已经扩散到戈尔曼的肝脏,缠绕在下腔静脉中,形成一个不能通过手术切除的危险肿瘤。 通常确诊患有晚期黑色素瘤的人只能活六到十个月。已经49岁的戈尔曼,没有听从医生建议去安排他的后事。当他的妹妹告诉他有一种叫白细胞介素-2(IL-2)的药物,被科罗拉多州的医院用在抗黑色素瘤的化疗上时,他离开他的家乡,想碰碰运气。 IL-2,是一种被称为T细胞免疫应答的白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服用高剂量的IL-2会使T细胞加速成熟,这让它们更容易识别并攻击癌细胞。戈尔曼的癌症被治好了,15年都没有复发的迹象。“医生说我的免疫系统非常灵敏,”他说“但我只知道,我很幸运。” 延续戈尔曼生命的药物,是首个通过美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从气管至肺内的肺泡,是连续而反复分支的管道系统。吸呼系统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导气部从鼻腔开始直至肺内的终末细支气管,无气体交换功能,但具有保持气道畅通和净化吸入空气的重要作用。鼻还有嗅觉功能,鼻和喉等又与发音有关。呼吸部是从肺内的呼吸细支气管开始直至终端的肺泡,这部分管道都有肺泡,行使气体交换功能。此外,肺还参与机体多种物质的合成和代谢功能 。   一、鼻腔   鼻以软骨和骨构成支架,表面的皮肤较厚,皮脂腺和汗腺较发达。为痤疮和疖的好发部位。鼻腔内面覆以粘膜,粘膜下方为软骨、骨或骨骼肌。鼻粘膜分前庭部、呼吸部和嗅部三部分。   (一)前庭部   前庭部(vestibular region)是邻近外鼻孔的部分。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皮上皮,近外鼻孔处为角化型上皮,其余为未角化上皮。固有层为致密结缔组织。近外鼻孔的粘膜含鼻毛和皮脂腺,鼻毛无立毛肌。可阻挡胃吸入空气中的大尘粒。近呼吸部的粘膜固有层内有少量混合腺及弥散淋巴组织。   (二)呼吸部   呼吸部(respirat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消化腺(如口腔粘膜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和构成器官的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腺和肝)。大消化腺是实质性器官,外包以结缔组织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分隔为若干叶和(或)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随同进入腺内。腺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由腺细胞组成的腺泡以及腺的导管为实质;被膜和叶间与小叶间结缔组织为间质。   大消化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消化作用;此外,有的腺还有内分泌或其他重要功能。   一、大唾液腺   大唾液腺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它们的导管开口于口腔。   (一)唾液腺的一般结构   唾液腺为复管泡状腺,被膜较薄,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   1.腺泡 腺泡(alveoli)呈泡状或管泡状,由单层立方或锥形腺细胞组成,为腺的分泌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以及部分导管上皮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细胞扁平,有突起,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微丝。肌上皮细胞的收缩有助于腺泡分泌物排出。腺泡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图13-1)。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消化管

第十二章 消化管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单糖、甘油酯等。吸收后供机体生长和代谢的需要。消化管是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依次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的管壁结构具有某些共同的分层规律,又各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除口腔与咽外)自内向外均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与外膜四层(图12-1)。 图12-1 消化管一般结构模式图   (一)粘膜   粘膜(tunica mucosa)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组成,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 上皮的类型依部位而异。消化管的两端(口腔、咽、食管及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其余部分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上皮与管壁内的腺体相连。   2.固有层 固有层(lamina propria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细胞和纤维较多,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胃肠固有层内还富含腺体或淋巴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皮肤

  皮肤(skin)的面积为1.2-2m2 ,约占体重的8%,是个面积广大的器官。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的组织相连(图10-1)。皮肤内有毛、指(趾)甲、皮脂腺和汗腺,它们是由表皮衍生的皮肤附属器。皮肤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对人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并能防止体内组织液丢失。皮肤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多种刺激。此外,皮肤对调节体温也起重要作用。   一、表皮   表皮(epidermis)是皮肤的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人体各部位的表皮厚薄不等,一般厚0.07~0.12mm,手掌和足�最厚,约0.8~1.5mm。表皮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角蛋白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占表皮细胞的绝大多数,它们在分化中合成大量角蛋白,细胞角化并脱落;另一类细胞为非角蛋白形成细胞,数量少,分散存在于角蛋白形成细胞之间,包括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它们各有特别的功能,与表皮角化无直接关系。 图10-1 手掌皮肤(低倍)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肌组织

  肌组织(muscle tissue)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呈长纤维形,又称为肌纤维(muscle fiber)。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sarcolemma),细胞质称肌浆(sarcoplasm),肌浆中有许多与细胞长轴相平行排列的肌丝,它们是肌纤维舒缩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将肌组织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属于横纹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   一、骨骼肌   大多数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借肌健附着在骨骼上。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组成,它们的周围包裹着结缔组织。包在整块肌外面的结缔组织为肌外膜(epimysium),它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和神经。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的分支伸入肌内,分隔和包围大小不等的肌束,形成肌束膜(perimysium)。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织为肌内膜(endomysium),肌内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图6-1)。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血液(blood)约占体重的7%,在成人循环血容量约5L。血液由血浆(plasma)和血细胞(blood cell)组成。从血管取少量血液加入适量抗凝剂(如肝素或枸橼酸钠),有形成分经自然沉降或离心沉淀后,血液可分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的血浆,下层为红细胞,中间的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图5-1)。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约占血液容积的55%,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脂滴、无机盐、酶、激素、维生素和各种代谢产物。血液流出血管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于是凝固成血块。血块静置后即析出淡黄色清明的液体,称血清(serum)。血液保持一定的比重(1.050~1.060)、PH(7.3~7.4)渗透压(313mosm)粘滞性和化学成分,以维持各种组织和细胞生理活动所需的适宜条件。 图5-1 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比积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和血小板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相对稳定的数量。血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软骨和骨

  软骨与骨是构成身体支架的器官,它们分别以软骨组织和骨组织为主要结构成分。在人的一生中,这两种组织尤其是骨组织能不断更新和改建,从而适应成年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机体支持功能的变化需求。人体99%以上的钙和85%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贮于骨组织中,因而骨又是人体的钙、磷贮存库。   一、软骨   软骨(cartilage)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是固态的结缔组织,略有弹性,能承受压力和耐磨擦,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胎儿早期的躯干和四肢支架主要为软骨,至成体,软骨仅分布于关节面、椎间盘、某些骨连接部位、呼吸道及耳廓等处。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及纤维构成。根据软骨组织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   (一)透明软骨   透明软骨(hyaline cartilage)分布较广,成体的关节软骨、肋软骨及呼吸道的一些软骨均属这种软骨。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透明软骨间质中的纤维为胶原原纤维,含量较少,基质较丰富。   1.透明软骨的结构   (1)软骨细胞(chon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学

  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组织学(histology)与胚胎学(embryology)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我国医学教育习惯地将它们列为一门基础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的,故又称显微解剖学(microanatomy)。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起始,组织学发展迄今为已有300余年历史。英国人Hooke(1635~1703)用放大镜观察软木塞薄片,首先描述了细胞壁所成的小室,称之为“cell”。意大利人Malpighi(1628~1694)用放大镜观察了脾、肺、肾等的组织结构,荷兰人Leeuwenhoek(1632~1723)用较高倍的放大镜发现了精子、红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荷兰人Graaf(1641~1673)观察报道了卵泡。法国人Bichat(1771~1822)用放大镜观察肉眼解剖的组织,并于1801年发表的“膜的研究”一文,首次提出“组织”(法文tissu,原意为编织物)一词,还将人体的组织分为21种。德国人Meyer(1819)又将组织重新分类为8种,并创用His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常见病,属于祖国医不的“胃脘痛”“心胃气痛”“痞证”等范畴。长期以来,尽管采用了中药、西药等多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始终未能阐明,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反复发作,行延不愈,因此,直接影响症这些疾病的根治。   自从1983的由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iri,Hp)以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证明,Hp为慢性胃炎的致病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根除Hp即可使胃炎痊愈,并可防止溃疡复发。现虽有多种抗生素及铋剂单独或联合用于该菌的治疗,也取得明显疗效,但随着根除率的提高,副作用也随之增加,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治疗的顺从性。加之Hp在特定环境下极易产生耐药性,并且停药后复发率也很高。因而寻求疗效高、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中医药治疗,尤其是中医结合治疗方法,为根除Hp,根治慢性胃炎和消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 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右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而国内仅有个别报道。我院自1986年6月开始对Hp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经胃镜检查证实的83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病,各钳取胃窦粘膜两块,一块作Hp培养及尿素酶试验,一块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观察切片上的Hp。研究结果表明,83例中72例(86.7%)具有Hp感染。其中6例用传统抗溃疡,包括在组胺H2 受体阻断剂持续治疗一年以上,症状不见缓解,溃疡未愈。在使用庆大霉素治疗之后,6例中有5例Hp消失,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兹列举两个典型病例说明之。   1 典型病例   例1 男,42岁。反复发生右上腹痛15a。上胃肠道钡餐及胃镜检查均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用抗酸药和抗胆碱能药治疗,效果不好。1985年4月开始按常规剂量服西咪替丁(每日1.0g)。半年后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前壁1.2cm×1.2cm活动性溃疡。此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概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有密切联系这一事实已为世界范围的报道所证实,其中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尤为相关。控制住Hp后溃疡愈合率得到改善,根除该菌后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率显著减少。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病Hp感染的治疗方面还有许多临床问题未最后确定,特别是什么要的病人应予治疗和什么时候给予治疗。然而,现已普遍接受以下2种观点:①判断治疗是否成功应在停止抗Hp治疗后至少4周复查Hp状态才能肯定,任何早于这一时期的复查只能检出感染的暂时性清除,而不是根除,在其后几个月内感染仍有可能复发;②一种根除方案只有当其根除率达到80%以上且不引起重要的临床或生化副作用和细菌的耐药性时,才被临床上认可而加以采用。   当前在根除治疗中,根除率达到80%以上的方案主要有2种:①铋盐―抗微生物药物联合,②质子泵抑制剂(PP1)―抗生素联合。   1 铋盐―抗微生物药物联合   胶体次枸橼酸铋(colloidal bismuth sub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临床分析与研究

 临床分析与研究 儿童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分析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可致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已为不少国内外专家定论。但一般需作胃镜取胃粘膜组织检测。鉴于儿童器闹燥动配合不好,取材不易成功,我院于1993―03~1995―03应用血清学方法测定儿童血清标本1069份,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院门诊、消化专科、病区选送的血清标本1031份,男564份,女467份,男女之比为1.21:1;年龄6月龄~14岁,平均6.2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余年,平均病程1.05年;临床症状以胃痛(或腹痛)为主诉,大部分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慢性腹泻及腹胀等。健康对照组28例,男23例,女15例,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平均年龄5.8岁,近期无消化道疾患。   1.2 方 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由美国Bio―Rod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批号为93―7,94―2,95―1),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临床实验研究

临床实验研究 胃粘膜检标本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   1983年Ws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发现有未经鉴定的螺状弯曲杆菌。此后经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群与胃部疾患、特别是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有密切系的菌种,在许多生物学特性上与已认识的弯曲菌属很相似,但又有不同,故目前暂称之为弯曲菌样为细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s,简称CLOs)。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很高,且认为可能与胃癌之发生有关。本文探讨了慢性胃炎胃粘膜活检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方法,和在各种胃病中的检出情况。   1 材料及方法   1985年5~7月间,我们对98例有上消化道主诉的患者作内窥镜检查,分别作出内窥镜判断,并采取活检本作革兰染色镜检。其中大部分并作了细菌的分离培养。个别标本作了透射电镜的检查。内窥镜每作一次检查后,均用新洁尔灭消毒清洗。   1.1 光学显微镜检查   取胃粘膜上皮活检标本,在洁净玻上涂成约1.5cm×2.0cm的薄膜。自然干燥,加热固定,革兰染色后作油镜检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础实验研究

基础实验研究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应用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人类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人血清中特异性抗HpIgG抗体水平能很好地反映Hp的感染情况,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引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Hp全菌抗原与空肠弯曲菌等存在交叉反应,有必要对Hp特异性抗原进行纯化后使用,大量研究表明Hp尿素酶为一种理想的Hp特异性抗原成分。   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应用Sephadex G200柱从Hp超声波破碎物离心上清中,一次性提纯了Hp尿素酶抗原,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Hp尿素酶抗原中仅含有66000及30000两种蛋白成分,与Hp尿素酶蛋白两种亚基的大小完全相同,提取物中几乎不含有其它杂蛋白成分。经Western blot分析证明所提纯的Hp尿素酶抗原仍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与国外报道中使用的Sephacryl S400、Bio-geP100、Superose 12HR10/30柱提取Hp尿素酶以及正辛基葡萄糖粗提后,用agaroseA-5m柱提纯Hp菌的HM-CAP(内含Hp尿素酶)相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人们发现消化性溃疡与O型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这些疾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那么ABO血型系统与Hp感染之间有无内在联系?本研究测定了21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及169例健康血员Hp感染情况及其血型,旨在探讨Hp感染与ABO血型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①胃粘膜:随机选择本院胃镜检查患者217例(男148例、女69例,年龄17岁~83岁,平均40.9岁)在胃镜下取粘膜活检做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217例胃镜和组织学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DU)48例、胃溃疡(GU)27例、慢性胃炎(CG)116例、复合溃疡(CU)7例、残胃炎(RG)5例、胃癌(Gca)14例。②血标本:上述217例患者于胃镜检查前抽静脉血,此外还收集了169例健康输员血员血测抗HpIgG及定血型。   1.2 方法   胃粘膜内Hp菌的检测采用活检粘膜直接涂片革三染色找Hp及分离培养,均参照张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胃病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与胃炎、溃疡病的关系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从中医药探讨根除Hp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给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我们较系统地总结了胃病辨证与Hp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共收集资料317例。其中男182例,女135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57例,31岁~40岁82例,41岁~50岁60例,51岁~60岁69例,61岁以上者49例。病程短于1a者77例,1a~5a83例,6a~10a78例,10a以上者79例。   1.2 方法   对将作胃镜检查的胃病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分型,然后作胃镜检果并取活组织做病理诊断及Hp检测(复红染色法加尿素酶法)。   1.3 中医辨证分型   ①肝胃不和型:胃脘疼痛及胁痛,时有泛酸,嗳气频,喜叹息,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滑。②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畏寒肢冷,倦怠乏力,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病毒性肝炎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观察   为了解病毒性肝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作者对20例已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0例病毒性肝炎均根据1983年(郑州)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定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急性肝炎(黄疸型11例、无黄疸型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2.1岁(16岁~53岁)。HbsAg阳性者8例,阴性12例。以上病例既往均无胃病史,20例均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其中8例有肝外表现。   1.2 方法   检查前按我院胃镜常规准备,用日本的Olympyu XQ10型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由人操作观察,并对胃体和胃窦部粘膜各取2块,分别做病理有HpUT试剂检测Hp(幽门螺杆菌)感染。   检验方法X2检验的四格表直接计算概率法。   2 结果   2.1 内窥镜检查结果    20例中内窥镜下肉眼观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幽门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100例研究   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但与幽门溃疡之间的关系鲜为报道。作者对100例幽门溃疡患者进行Hp检测,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100例幽门溃疡患者中,男77例,女23例,男:女=3.34:1,年龄19岁~72岁,平均42.8岁。 1.2 方法   本组病例来自因上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而确诊为幽门溃疡的患者。胃镜检查时在距离幽门5cm内的胃窦部活检2块胃粘膜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福建三强化工有限公司SQ-T100g幽门螺杆菌(Hp)MB―Kit或HpUTKit染色,在高倍镜下行Hp感染的诊断。 2 结果   幽门溃疡患者Hp检测结果及其与厦门市第二医院内镜室1988年~1995年9月873例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检测结果见表1。在100例幽门溃疡患者中,70例Hp检测阳性,30例阴性,阳性率70%。 表1 幽门溃疡患者Hp检测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